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5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外面又传来了一阵热烈的喝彩声,高鸿中已经彻底放弃了向钟福临和扎克丹求情,解救自己那几个伙伴的打算。

    反正来回折腾了这么好几次,人也杀的差不多了,就算剩下几个,他也懒得再费那个没什么用的口舌了。

    还有,既然原本既定的双方正式谈判变成了私下传递口信,那也就不需要再高那么多的繁文缛节,而且就连听这一套说辞的人就也不需要太多。

    钟福临笑着对身边的情报部门行动队长点了点头,一群军事情报局行动队的队员们就依次听令退了出去。屋子里面只留下了两个警卫旗队的战士和扎克丹。

    扎克丹也早就不耐烦这种你来我往的暗地交锋和试探了,他认为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去骑马射箭来的痛快,眼见这个时候会谈的性质变了,也知道自己扮黑脸的任务已经完成,朝着钟福临点了下头,也不理会高鸿忠,径自走了出去。

    这一下,就真的只剩下钟福临和两个警卫,对高鸿忠一个敌国的信使了。

    “我家主子遣在下前来,是要跟钟大人说上一句话,那就是已经流传千古的那句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不知钟大人知道这句话吗?”

    钟福临一脸的平静,眨巴着眼睛看着高鸿中,连一点思索的神色都没有。

    看到钟福临这副样子,高鸿中反而更加的放心了,他认为钟福临这些华夏的高官应该也是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的,毕竟,历朝历代在平定了敌人之后,都会有内部的龌龊。

    要是遇上个杯酒释兵权倒也罢了,可玩意要是遇上个火烧功德楼,那就彻底完蛋了,为了不让自己碰到那种局面,钟福临之流应该也会尽量避免大金被打的太惨。

    高鸿中心里非常的紧张,他死死的盯着钟福临脸上的神色,口中则是继续劝解道:“钟大人,华夏不是大明,而您和扎将军麾下这些兵马,更不是辽西那些吃闲饭的关宁军可比。

    一旦没了我大金在辽东,那以贵方冠绝寰宇的战斗力,拿下区区明军可完全就是不费吹灰之力,到时候大人麾下这一支劲旅,对贵国主上来说,也就再没有什么用处了。

    道理就是这个明显,大人和我家主子在这里拼个鱼死网破,对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处,这又是何苦来的呢,还不如双方罢兵和睦相处,等到上头催的紧了,再演他一场戏厮杀一回也就好了。”

    高鸿忠自以为他看的明白,他认为自己的这一番挑拨哪怕无法当场减小,但无论任何人都会在心中留下点阴影。

    可惜,他根本就没想到陈信和这些老兄弟之间的关系到底好到了什么程度,更没想到陈信对军队的掌控力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

    所以,他失算了。

    “说完了?”钟福临突然淡淡的问了一句。

    高鸿中明显呆愣了片刻,木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发觉钟福临的反应好像和他预期的有些不一样,于是下意识的又摇头劝解了起来。

    “我家主子起兵,实在是当初明国逼迫太过,如今贵方继承华夏正统,威震四海,我家主子对贵国也很是仰慕,愿与贵方共治辽东。

    我家主子愿意做出巨大让步,以金州为双方之间的界限,只要贵方同意,我大金的军队从此绝不过金州城一步。

    而且,主子还让在下给贵方王上带句话,若是贵方愿意逐鹿中原,我家主子愿意借兵给贵国。

    如果贵方不愿意接受我方兵马的话,我方也能在关外进行策应,牵制明国兵力。

    一旦等到贵方问鼎中原之后,我大金愿意仿朝鲜对大明的管理,以藩国之礼对待贵国······”

    旁边的助理和警卫都悄悄的斜着眼睛观察着钟福临的表情,希望知道他会不会答应这充满了诱惑力的条件。

    而钟福临依旧面无表情的盯着高鸿中,没有半点要说话的意思,这一处炮台二层的空间内,气氛充满了诡异的凝重。

    高鸿中简直已经绞尽了脑汁,一边不断的劝解着,一边被钟福临给盯得心里面发虚,所以,越是往后说,声音就越小,到了后面简直微不可闻。

    到了这会儿,钟福临终于笑了出来,随意的挥了挥手,打断了高鸿中在那边已经明显低沉下去的“表演”。

    高鸿中眼见钟福临的样子,立刻就急了,他知道这一次的和谈,差不多已经搞砸了,可他还想补救,连忙说道:“请钟大人听小人分说。”

    到了这会儿,他连自称都改了,从自谦的“在下”变成了谦卑的“小人”。

    可惜,钟福临根本就不理会他的解释,再次强行打断道:?“你也不必再说了。你的意思我是明白的一清二楚,如果你还想要保着你脖子上的这一颗脑袋,让它能继续吃饭说话,就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了。

    本官倒是想要问问你,来和我华夏军和谈的这个主意,是你提出来的,还是多尔衮安排给你的?”

    “这个,这个主意是小人给主子提出来的建议,小人虽然不懂行军打仗方面的事情,但是,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也能看出华夏军的战力之强,非一般人马可比。

    小人最是擅长管中窥豹,既然贵方的军队如此之强,那贵方的诸位大人们也必定不是常人,所行也一定是非常之事。

    所以,小人就大胆的揣度了一下诸位大人的心思,小人刚才提出来的那些建议,对于贵方的诸位大人和我家主子都有天大的好处。还请钟大人三思啊!”

第六百九十九章 多下一注() 
    &ntent>;

    陈信笑着对一连诚恳的高鸿忠说道:“本官也不想再多费心思向高先生诉说我钟福临对于国家的忠诚,也不想跟你探讨王国与大明之间未来的走向为题。

    不过,高先生,本官还是要给你提个建议。

    高先生能躲过努尔哈赤等人那么多次的屠杀,九死一生的在辽东混到了后金朝堂上,成了极度稀缺的汉人高官之一,也可以想见你是个非常厉害的任务。

    君上曾今教导我凡事都该向前看,所以以前那些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本官不想再去过问,只是,今后的事情,我却是可以帮高先生好好的设想一下。

    你也是读过书的,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即便今天我军不和你家主子交战,暂时撤了前线的对峙,可这虚假的和平也坚持不了多久,辽东终究还是免不了一战。

    世间之事就像是一盘赌局,高先生如果真的是个聪明人,那大可学学那些赌客们的做法,在开盘之前多下一注。

    我也不需要你做多少危险的事情,只要能够每个月给我方提供一份后金高层的动向就好。

    脚踏两条船虽然在有些时候容易掉到水利,但在一些特殊时刻,也更容易保住性命。

    一些职业赌客们那种多下上一注的手段没什么坏处,因为到时候无论是开大还是开小,赌客都能捞点对不对?”

    高鸿忠登时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原本他是来劝说华夏一方人的,可现在,怎么一下子又变成对方劝他了?这画风转变的略快啊!

    不过,这话听着,好像也有些道理。到底该怎么办呢?

    ······

    高鸿忠前来和谈,可华夏军没有被后金军这种缓兵之计给欺骗到,这一个白天的时间,华夏军又派出了骑兵部队,逐渐的逼近后金大营所在地。

    甚至还有一部分骑兵分队还强行登上了北山的山顶,从高处近距离观察起了旅顺往金州方向的官道。

    后金军虽然新败,不敢再攻击华夏军驻守的坚固堡垒、炮台,可骑兵对战方面他们还是没有彻底失去自信,很自然的就派出了骑兵部队出来迎战。

    同时,他们还派出一批白甲兵进入到了山地当中,和华夏军争夺起了周围的制高点,这种战斗烈度不高,但对于后金军一方来说却是极其的惨烈。

    但他们还不得不坚持着把这样的战斗给继续下去,因为后金军已经开始撤离起了包衣和一些物资,而制高点上的华夏军会不断的通过各种手段向华夏军炮兵部队传去敌军的坐标信息。

    后金军早就撤到了10斤山地榴、10斤加农炮、步兵炮等等滑膛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外,而且,现在敌军缩回大营,那些打实心弹和霰弹的滑膛炮对付坚固的堡垒还是力有未逮。

    &nb炮,现在却是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那几门火炮早就已经摆好了阵势就等着战斗的命令了。

    之前后金军打了败仗之前,这几门火炮是最后翻盘的杀手锏不能轻易动用。而敌军打了败仗之后,又龟缩在营地、壕沟里面不露头。

    对于拥有壕沟之类防御工事的敌人,这些最为原始的15膛火炮。以及其所用的炮弹的杀伤力,无法充分体现出来。

    这一点不但是在陈信穿越前的一战历史上得到了验证,而且华夏军自己也做过相关的实验,论证了这一点。所以在这种炮弹紧缺的时候,华夏军还真不敢大肆的挥霍它。

    可现在,等到敌人向后撤离部队的时候,那一枚枚巨大的炮弹就到了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nbs炮依次开火,不断的轰击着后金军撤退中的队伍,那场面真的就如同是农民挥舞镰刀收割麦子一般轻松。

    历经了大半天的攻防战,无法搬运重武器上山的华夏军炮兵观察员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撤退。

    一方面是因为进攻敌军的数量实在太多,而他们在山上的人数太少,火力太过薄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过了长时间的炮击,那几门重炮也到了需要维护的时候了。

    等到几处临时占领的制高点被后金军重新夺回之后,后金方面立刻加大了撤军的力度。当然,所谓的撤退绝对不可能是后金军的主力部队。

    在华夏军的虎视眈眈之下,后金军要是敢让主战部队撤退,那他们马上就会遭受了华夏军最为猛烈的一击,以及长时间的衔尾追击。

    所以,现在这一路撤退的人马,是由两千后金骑兵押解着大批的包衣往第三堡垒废墟所在地而去的队伍。

    他们所携带的辎重,也要比来的时候少了不少,各种盾车、板车、牲口大车,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这些包衣们只能肩扛手提的运送辎重。

    而这一次后金军的损失中最为严重的,那就是他后金积攒了几十年才保存下来的那几门红衣大炮,那些玩意一个个都是以千斤为计量单位,在之前那一次惨败的时候,混乱之中红衣大炮基本上都被遗弃在了夯土墙阵地一带。

    后金军在攻城战中失利,甚至不得不做出龟缩的防御姿态来,但是,另一方面,后金军依然还维持着骑兵方面的优势,他们的骑兵数量,或者说是战马的数量,绝不是现在这个才发展了不到10年的华夏军能够比拟的。

    后金军的作战主力,现在依然留守在旅顺北面区域,而后金军的营地,又控制了旅顺向辽东方向所有可供通行的官道。

    在这种情况之下,华夏骑兵也不可能绕过大营去追击撤退中的包衣部队,重炮的维护工作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所以,华夏军就不再关注注定溜走的包衣队伍,只是一直死死的盯着后金军主力部队。

    华夏军不需要理会后金军的其他小动作,只要牢牢的看住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