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豆可以在山地种植,而且产量巨大,虽然当主食的话,不适合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但是掺着主食当菜吃还是没问题的,而且,等招揽流民的时候,饿坏了的人是不会管什么饮食习惯的,有口吃的能活命就已经很好了。

    然后就是组织空闲的劳动力,在每个农庄附近的丘陵都建立了菜园和果园,第一批蔬菜已经可以收获了,而果园则需要等待几年的生长时间。

    最重要的就是在靠近海边一座比较大的岛上,建立了一座养殖基地,基地内已经建立了一座养鸡场,一座养猪场,一座养牛场,和一座菌类栽培场。

    岛上的基地养这些东西除了供应辖区内的食物供应之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改良优质品种,以后的养鸡场要分为肉鸡和蛋鸡,牛场要分为肉牛、奶牛、耕牛,这些都是长远的计划,需要时间来完成,现在还只是一个原始的养殖基地。

    民政部还在立军营不远的一片荒地上建立了一个畜牧基地,在那里已经开始了军马的培育工作,虽然现在的战马都是缴获来的,但是未来军队的马匹一定要逐渐实现自给自足,而且还要不断的改良优良的品种。

    陈信制造的11匹重型战马,现在就是那里的常客。在吓的对马藩投降之后,它们就被送回了这里,又引起了一番轰动,在己方所有战士羡慕的目光中,被选中的战马饲养员,每天都像是此后长辈似的伺候着那些战马。

    而陈信最为关心的铁厂,也已经在茂山建立起来了,那里铁矿和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就地冶炼好铁料后,就顺着鸭绿江运到各作坊去。

    炼铁高炉也在耐火砖烧制出来以后,建立起来了。

    建起来的第一座炼铁高炉,有一个巨大的储热室,旁边还有一个巨大的水力风箱,一次就能够出铁1000斤,这个高炉的效果震惊了当时所有的本地工匠。

    可惜因为使用的煤炭中含有大量的杂质,而无法直接用高炉炼出钢来。

    民政部开始准备建一个洗煤作坊,但是毕竟只是听陈信说过有这么一种方法,谁也没见过,只能慢慢的实验。

    军队的武器方面,铁料充足了,所以最近军械制造所的部分武器产量也有所提升。

    二年式火绳枪(陈信在自己军中规定了自己穿越的1626年为元年,对外说法是那一年正好是陈信这支军队起家的第一个年头),已经装备了本部所有人马,现在正在加紧为南方支队和倭国支队换装,很快就能彻底淘汰那些朝鲜鸟铳了。等到能够直接用高炉炼出钢来,就开始换装燧发枪。

    手炮和步兵炮由于需要到很多的钢,现在钢产量不足,所以暂时只能慢慢制造,不过模具已经准备了很多了,等到钢材到位,很快就能制造出足够的数量。

    快蟹—5装备的10斤炮本来是铜制的,但是由于铜料用途太过广泛,螺旋桨、船底都需要大量的铜,所以现在把所有的10斤炮改成了熟铁铸造,炮身的重量加大了很多,但是这是舰炮,战船对武器的重量没有陆军那么敏感,也就先用着了。

    产量提高最大的,就是铠甲了,以前制造铁扎甲,材料不足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熟练工匠。

    现在不同了,陈信当初提出的防弹衣的方案,被盔甲作坊给弄出来了,和后世防弹衣不同的是肩膀上多了一副披膊,其他样式都差不多。

    及腰的盔甲,外面是厚实的帆布缝制,内里裹上纸筋和两层碎皮子,这已经能够防近距离的刀砍和100米外的弓箭了。

    再配上插板,就更加的坚固,插板防护区域能够在近距离防护住鸟铳的射击,虽然在20米内,火枪的冲击力能把人打的半晌起不来,但毕竟能够保住性命。

    插板也不是当初陈信脑洞大开的陶瓷插板,而是熟铁铸造插板。

    工匠们在最近还对铸造工艺进行了改进,在把铁水浇筑进入模具时,用水力锻锤或者滑轮锻锤使劲的砸上一阵,出来的产品合格率和耐用度都有显著的提高。

    这样制造出来的防弹插板,一块有4斤重,前后加起来也不过8斤,加上帆布外衣,总共不超过12斤。

    幸好这个时代的火枪使用的是圆形的铅弹,穿透能力无法和后世的尖头弹相比,所以这样的盔甲刚好够用。

    按照命名规则,以前那种改进后可以插入防弹插板的棉甲被命名为二年甲式盔甲,而这种防弹衣样式的盔甲被叫作二年乙式盔甲。

    按照此时二年乙式盔甲的产量,很快可以装备全军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战术革新和女军官() 
等到对义州、明州地区,近期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陈信就和集合起来的军官们一起开会商量了一下军事问题。

    “我在海上的时候,接到了几份报告,说是现在的编制有些问题,现在你们具体的说一下。”

    队长首先站了出来,解释道“将军,这件事情我来报告吧,在你走后,我们根据原定计划向东部山区扩张,而我是执行东进计划的军事主官,亲身经历了东进时期的所有战斗。

    在山路丘陵地带行军时发现,4个连外加直属队编制的中队,在遭遇突然袭击之后,列阵缓慢,转向不便,虽然我们依靠优势的武器和顽强的作风打退了无数次敌军的袭扰,但是转向不灵活重大缺陷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陈信记下了这一条之后说道“你认为是编制的问题?”

    队长肯定的说道“是的,我认为是编制问题。”

    “那么,你说说具体情况。”

    “我军现在训练的战术,是以中队为核心,遇敌后,所有的杀手排会集合在中路稳住阵线,火枪手则在两翼发挥火力优势。

    但是在山区的实际操作中,山高林密的崇山之中,有时候双方相距五六十米才发现对方的踪迹,那时候根本没时间摆阵型,只能依靠行军时的队列,以连甚至是排为单位接敌。

    可是这时候就会出现,有些地方阵型厚实,有些地方阵型薄弱的情况,中队指挥部根本无法同时做好4个连外加直属队的协调工作。

    等到阵型调整完成了,要么没有火器阻拦,敌人已经冲到近前开始肉搏,要么敌人已经被堆叠在一起的强大火器击退了。”

    陈信这下听明白了,编制大了,下辖的单位过多,而军官们又严格遵守战术原则,把所有杀手排集中在中间,火器排在两翼,在复杂地形上无法如臂使指的展开部队。

    开口问道“那么,你们的意见是什么?”

    大猫开口道“我们在后来的战斗中做了几次实验,分析认为,中队一级应该调整为两个连,但是这样一来火力就显得有些薄弱了,我们又在中队一级加上了一个火器排,这样的话,在遇敌之后,所有人以连为单位迅速组成两个基本阵型,然后缓慢靠拢在一起,另外一个火器排即可以加强前方的火力输出,也能作为预备队防止敌人从侧翼袭击。”

    “这样的编制,实验效果怎么样?”

    “在面对突然袭击的时候,反应灵敏了许多,阵型的调整也很方便。但是面对突发状况速度还是有些慢了。”

    陈信盘算了一下。

    一个班12人;

    一个排,4个班算上排长和手炮,就是50人;

    一个连,2个排算上连长和2名鼓号手,1名宪兵,2个医护兵,就是105人;

    一个中队,2个连算上中队长、中队副、4名鼓号手、和一个50人的火器直属排、一个12人的步兵炮组,就是278人。

    一个中队有两个杀手排,共100人,按照规定以5列纵深展开的话,只有区区不到20米的正面宽度,在正面对抗后金等敌人时,阵线太窄了。

    摇头道“不行,不能缩减,你们只看到了在复杂地形的不灵活,可是在平原地形呢?两个连的杀手排只能组成20米的正面防线,我们要多少个这样的中队才能组成一条有效的冷兵器防线,用来掩护火枪手射击?”

    队长向来体恤士兵,见到陈信不同意,还是坚持问着“可是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还要在山区轮换出击,如果不能快速有效的让冷兵器护住火器阵线话,我们的伤亡恐怕会比较大。”

    陈信想了半晌,突然问道“我们的火枪手,现在的发射速度是多少?”

    大猫是军事训练司的司长,立刻回答道“合格成绩为1分钟1发,还有进步空间,不过那需要长时间训练。”

    陈信点点头,在心中计算了一会说道“既然缩小中队一级编制,会让我们顾此失彼,那么我们就直接从战术上做改动。”

    大家一起好奇的看过来。

    陈信拿出纸笔还是写写画画“火绳枪的发射需要一定的间距,而面对装备了火器的部队,也需要拉开一定的间距,那么我们就尽量让一条缝隙发挥所有的作用。

    你们看,如果在班一级就调整一下,一个杀手班12人,组成两个5列纵深的小组,左右间隔90公分,在他们的后面直接部属一个火器班,通过宽大的缝隙,组成两个排成纵队的小组,进行不间断的轮射。

    把这样两个班组成一级编制,无论行军还是作战,都是一个单位,岂不是即反应快速,又火力强大。”

    众人讨论了一会,都认为可以试一试。

    “不过,这么一来就要重新做一个编制表了,将军有腹稿了吗?”

    “我先抛砖引玉,打击一起讨论一下,我是这么想的。

    以后直接取消杀手和火器的两种排级编制。

    班,直接由一个杀手班和一个火器班混合而成,其中2个杀手组、2个火枪组、一个班长、加一门手炮(1人),共22人。可以组成2米或4米宽的纵队阵型,也可以组成10米或20米宽的横队阵型。

    组并不算是一个行政编制,不过可以作为一个战术编制,组长可以由老兵担任,这样一来还能够给大量老兵提供升职空间。

    至于上面的编制,还是两两递进,两个班组成一个排,共45人,两个排加上重武器组,组成一个连,共计100人左右。

    但是到了中队,还是需要改变一下。”

    队长最近打仗比较多,对这个问题很敏感,立刻就知道陈信的意思“将军的意思是,我们的纵深增加了一倍,但是战场宽度却减少了一半,所以要增加这一级的人员数量吗?”

    陈信点头道“没错,在最小一级编制上保证了灵活和纵深之后,在中队一级就要保证足够的战场宽度,不能让敌人轻易地把我们包了饺子,所以我决定,在中队一级上增加几个连,具体是增加到6个连还是8个连,甚至是10个连,这就需要你们各部门的军事主官去实践了,队长。”

    “到。”

    “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在之后的山区清缴中,你要不断的实验各种编制的好坏,回头给我一份报告。”

    “是。”

    等到队长领命重新坐下之后,陈星说道“现在我军的武器很快就能够全部到位,等到时候中队编制固定了,就要进行一次授衔典礼,大家都应该拿到了规划书,现在还有什么想要问的。”

    还没等众人开口,坐在桌角的一个轻柔的声音传了过来“将军,我们武装警戒部队是不是也在授衔名单上?”

    众人吃惊的望去,原来坐在那里是个穿着一身罩甲的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