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装警戒部队她们的职责是“平时辖区警戒,战时补充正规部队。”

    在野战部队整编完成之后,军事训练司又开始忙活着训练武警部队了。

    而朝南支队和倭国支队则根据陈信的表字鸿煊,正式打出了统一的“煊军”旗号。

    朝南支队整编完成了3个步兵中队和1个步兵炮连。

    倭国支队整编完成了2个步兵中队和1个步兵炮连。

    大明的江南支队和北方支队还处于秘密活动状态,只是默默发展,几个月下来,江南支队明面上的一个千户所已经有了1个中队,暗地里几个庄园商社,也各自有了1个连,加起来不到2个中队。

    而江北支队买来的几个百户加上在文登营买来的几个把总,也有了不到2个中队的力量。

    接下来就是陈信麾下最为隐蔽的游击支队了,他们的任务最重,不但要阻止阿敏占领全部朝鲜,限制住韩国的力量,还要努力把朝鲜弄的衰败不堪。

    陈信一直在给游击支队输送人员,紧紧的把游击支队掌握在手中。为此,已经在其内部展开了不下10场的秘密清洗,把那些窜的过快,或者野心较大,威望太过等等有威胁的人员秘密处决掉。

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装割据和海贸() 
游击支队就是陈信用来分裂朝鲜,减少朝鲜剩余人口的利器,在流寇一样的战斗方式下,游击支队已经有了10万名杀人不眨眼的“老贼”了。

    这些人打仗不怎么行,只能靠着大同江的天险艰难的把韩国军队拦在北面,可是欺负他们自己的同胞百姓绝对是一把好手,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不断的祸害着汉江以南的朝鲜剩余国土,弄得朝鲜民不聊生,赤地千里,人口和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分裂朝鲜,游击支队早在5月,朝鲜国王还没退位,甚至没有下达诏书的情况下,扶持了朝鲜王世子监国,这一举动直接造成了朝鲜分裂。

    现在的朝鲜,最大的一股力量当然是游击支队代表的朝鲜监国一方,国王李倧投降阿敏,割让领土的举动让他失去了民心,而监国“自发”的抗击外敌的举动,迎合了朝鲜很多人的认可。

    紧随其后的就是支持原朝鲜国王李倧的朝堂势力,他们以国王在位,也并未下诏由世子监国为由,割据了部分地区,依然向原国王效忠。

    接下来还有一个复辟的朝鲜国王也加入了乱局之中,原国王李倧是靠政变上位的,之前的朝鲜国王是他的亲叔叔李珲,现在李珲趁着朝鲜动乱,从监禁他的江华岛逃了出来,重新组建了一个小政权,当初因为支持他而被收拾的一部分不得志官员立刻响应了他,割据了一片地区。

    再下来,就是原来支持世子监国,但后来不满于游击支队那种流寇作战模式的朝鲜官员自己出逃后,在偏远地区建立的政权,他们在国王李倧一派眼中是叛徒,回不去了,可是也不愿意去跟着复辟的那个伪政权,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割据一方。

    还有各地乡间有人组建的义军,这些人大部分是听从着朝廷的政令的,可是现在朝廷分裂的情况下,看不清形势的他们只能在几大势力之间摇摆,其中也有一部分野心家,趁乱割据地方,不听任何人的号令。

    再加上原来的一些朝鲜实权派,也是因为看不清楚局势,不愿意这么快就站队,暂时形成了独立势力。

    现在朝鲜已经陷入了绝对的分裂割据状态,朝鲜剩下的一半国土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在游击支队的挑动和战争手段下,现在的朝鲜各方势力都在不断的压榨民众,不光是压榨他们的钱粮,还不断抓人去开矿炼铁,冷兵器战争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按照朝鲜国内的兵器库存,不想办法开矿的话,可打不了多少次战役。

    朝鲜的一些有识之士,痛心于现在的状况,不断的奔走呼喊,想要让割据势力之间达成共识,共同对抗北面侵略朝鲜的韩国。

    游击支队作为朝鲜最大的一股势力,被游说的最多,在监国的政令大堂上,已经有十几位大臣撞死在了监国的面前,希望能够以死来改变监国的态度。

    可是监国一方的大权掌握在游击支队的手中,他们遵循着陈信的命令,无视了所有有利于朝鲜现状的建议,坚决不愿意合流,不断的制造摩擦,挑起和各势力之间的战争。

    朝鲜已经是陈信手中的桃子,等待它成熟以后,就能轻松摘取了。

    在工商业方面,经过几个月的磨合,陈信的贸易路线也基本畅通了。

    路线从江南地区开始,装好货物之后,船队从长江入海口出发,一路向北行驶。(根据规划,现在先从哪里收购到各种生活物资,等未来各种工厂建立起来,就不再进口成品,而是棉、麻、丝等原材料。)

    然后船队会在登州海域己方所完全控制的卫所港口停靠,装上从大明运河漕粮夹带船只上买来的大批低价粮食,继续向北航行。

    在义州港卸下一部分物资。

    其中奢侈品销往后金,消磨其中上层人员意志,

    粮食自用,稳定辖区稳定。

    军事物资、生活物资销往韩地。

    还有一些军事物资销往朝鲜各割据势力,让他们能够提高杀戮速度。

    而船队再重新装上韩北地区自己开设工坊,生产的铁质工具和其他产品后,带着剩下的部分大明货物南下到达丽水,在那里装上朝南晒盐场制出来的海盐向南行驶。

    最后船队到达倭国,在对马藩处于九州的一小片领地卸货,货物的运输与贩卖还有回款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所以船队在卸货之后,不会久留。

    装着上次卖货赚到的银子和最近一段时间在倭国收购的铜料和硫磺启程返回丽水,把铜料大部分卸在那里的造船厂,然后在造船厂展开船只的维护和保养。

    另外一支修正好了的船队运载着朝南的盐,到达韩北,装载本地生产的货物向大明驶去。

    整条航线单程就长达3000公里,由于陈信有着详细的海图,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所以比其他船队要快上不少,加上装货卸货的时间,每个月都能够走一趟。

    陈信把手下的大型海船分成了两个船队,一支船队进行远航贸易,另外一支船队就留下来队船只进行保养维护,人员进行修整,然后集合训练几天,等待另外一船队,两只船队轮流进行远洋海贸,锻炼水手和军官。

    这个时代的海洋贸易充满了危险,这危险不但来自大自然,更多的时候也来自其他同行,正常的海商见到力量和自己相仿的海船,就会立刻化身海盗,哪怕死伤惨重也要夺下看中的肥羊。

    为了安全起见,商船上全部更换了海军使用的熟铁铸造10斤炮,十几条大海船的庞大船队能够保证普通宵小不敢来打船队的注意。

    不过这样还不够,现在的亚洲海域一两条船的海盗多不胜数,上百条海船的大海盗也有几十股。

    像是郑芝龙,按照记录,他在1627年就已经有了700条船3万多手下。

    所以每次船队航行都有至少5艘快蟹—5护航,配上了全部火炮后,5艘快蟹就是100门10斤炮和5门巨大的30斤短管重炮。

    任何想要打船队注意的海盗,在这样的火力之下,都会知道船队背后的势力之庞大,毕竟这个时代每一门大型火炮都是科技加经验加运气的产物,200多门大炮出现在在一起,这就是强大的震慑。

    而且在这条航道上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战船巡航,朝南行政区每个月都有3—5艘快蟹—5被生产出来,而且还有更大吃水更深的大海船正在研制之中,等到研制成功了,就可以形成以快蟹—5位巡洋舰四处护航巡逻,更大型号海船为主力战舰进行决战的高低搭配。

第一百五十二章 冬季储备() 
等到几个月的农忙结束了,陈信还是没办法闲下来,因为各地方又开始要准备过冬的物资。

    首先是饲料问题,陈信麾下有几千匹战马需要喂养,到了冬天没有草料就是个大麻烦,一匹战马每天至少能够吃下7个人的口粮,光靠豆子和粮食实在是太浪费了,而且还容易把战马的胃口给养刁了。

    辖区内还有上万头各种牲口要照料,它们也要有足够的冬季饲料,不然下次的春耕时候,牲口们撂了蹶子,那可就要出大问题了。

    幸好陈信早就安排人手寻找各种技术人员,几个月时间终于把青储技术给弄了出来,在收割粮食的时候,原本用来当燃料做饭的秸秆不再浪费用来点火了。把所有的秸秆全部弄成了青储饲料。

    可是,军队内部和民政部门的一些人心里还是没底,害怕这点青储饲料不够整个冬天用的,又开始私下里割草,也各自准备弄一些青储饲料储备。

    陈信听到消息的时候专门去检查了一下,走访了几家的存储后,发现大家私下里收割的青草品种良莠不齐,有经验的还好一些,专门选了战马和牲口爱吃的,没经验的就比较麻烦了,其中居然混入了一些有轻微毒性的杂草,惊得陈信立刻叫停了所有私下囤积饲料的行为。

    在专门成立了一个饲料部门之后,直接把通知下发到所有单位,各单位都要严格按照这个部门的指导来选择青草的品种,统一收割青草。

    等到开春之后,饲料部门还要到各地去指导大家在荒地上大规模种植好的草料品种,淘汰那些杂草。

    最后,大家又统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全民收割,全部用来青储。

    配合着豆料和其他东西,这些青储饲料能够用大半年,而等到下一个春天又可以进行下一次的青储了。

    在各位虎贲和已经慢慢普及开来的初等数学帮助下,那些害怕饿着战马的士兵们终于放下心来,安心的展开了日常工作。

    陈信笑着感慨“真是淳朴的可爱啊。”

    大猫解释道“他们都是害怕战马出问题,以前在后金的时候,战马短缺的话可以想办法从草原上补充一部分,可是现在我们和草原之间隔了整个辽东,战士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生怕战马出现一点问题。”

    “这是个问题,无论训练还是作战,战马总是会有一定的损耗,在我们的育马场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前,还要想办法找到一条补充战马的渠道。”

    大猫脸色严肃“需要我去草原上走一趟吗?”

    “不,去草原要么走后金,要么走大明,太危险了,他们也不可能让大批的战马过境,我再想想其他办法,这件事情还没到那么紧急的时候,还有很长时间可以准备。”

    “嗯。”

    然后就是冬天的取暖问题了,朝南行政区地处温暖地带,不需要太担心,可是韩北行政区和东北地区处在同一纬度,冬天实在是冷的吓人。

    作为一个穿越者,不发明点东西可不行,为了下面百姓们冬天能够暖和一点,也是为了解决把秸秆青储后大家做饭柴火短缺问题,陈信“发明”了蜂窝煤和配套的小炉子。

    现在洗煤技术已经有了一点头绪,已经能够分离出不能燃烧的部分,最近又想办法弄成功了煤渣的分离,这些煤渣炼铁热值不够,于是全部用来取暖。

    从茂山运来洗煤后剩下来的煤渣,只需要一点人工费,而蜂窝煤就是这种煤渣和黄土粘合在一起,比直接烧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