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野总政治部适时提出了“人在阵地在,誓死保卫四平!”的宣传口号。同时,我们在作战部署上作了适当调整,以四纵、六纵及南满军区独一旅、独二旅负责四平正面及两翼的防守。即:东到石岭子西至八面城,宽约五、六十余公里。东面从东辽、辽源至东丰、梅河口为第十纵防御地段,防御正面宽达100余公里,考虑到这不是敌军进攻的主要地带,故此以较少兵力驻守几个战略要点。另外,集中一纵、装甲一师、骑兵师作为机动兵力;炮纵各团及三个防空团都配备到各重要地段或战略要点,支援守卫部队的战斗。最后,我思来想去,因对敌军进攻的重点在哪里?以及使用的兵力是多少等情况一概不明,心里实在放心不下。于是,我们决定向主席和中央请求派少量空军协助我军作战。主席接电后,考虑到此仗关系重大,便迅速给我们回电,同意空军派一个侦察机中队和一个战斗轰炸机团(这些飞机大都是苏军缴获日军再转送给我们的)配合我们作战。并提醒我们能不用则尽量不用。我接电后十分欣喜,至于战斗轰炸机要不要问题不大,但侦察机对我们就太重要了。空军部队参战的心情更迫切,一接到上级的指示就派联络人员跟我们联系上了。侦察机中队迅速隐蔽地进入四平机场,而战斗轰炸机团则暂时进驻在长春附近的军用机场。并对机场机库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和伪装。
第106章 再战四平(二)()
为了减少城区老百姓的伤亡及财产的损失,我们尽量将一线阵地修得离城区远一些。而城区居民为了保卫自己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及美好安定的生活,积极主动地帮助我军修筑防御工事,有的全家老少都出动了,挖的挖、挑的挑、搬的搬;还有很多人将各种挖掘工具支援给我军,送来麻袋、木材等建筑材料,与我军官兵共同建起了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
我隐蔽在离前沿阵地不远处的一座高建筑物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敌军进攻的动态。看来这一次,杜聿明是下了狠心,出动的飞机比上一次的要多,炮火轰击的强度要大,但用于一线进攻的部队并不多,约有一个营,目标是二纵四师一团的前沿阵地。可能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敌军汲取了以往的教训,部队分得很散,猫着腰,小心翼翼地快步向前。当敌军一进入我军的射击距离,便遭到一团炮火和重机枪的迅猛打击,伤亡不小。剩下没死的便慌忙退了回去。
第一天的战斗进行得并不激烈,二纵、六纵及军区独立一、二旅的防御阵地都有不少的接触。双方算是相互试探一回。
第二天清早,成群的敌机呼啸着来到四平地区上空投降扫射,遭到我各防空团的猛烈回击,不时有敌机被击毁或击伤。敌人的重炮团及各种火炮向我军四平一线阵地倾泻了上万发炮弹,包括*、*。紧跟着,敌军出动了四个师的兵力向四平南效之海丰屯、玻林子和鸭湖泡等阵地;以及四平东郊的258高地、东南的331。5高地、平岗和哈福屯等;发起了进攻,其猛烈攻程度与昨日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在电话中听到二纵、六纵等防御部队的报告,觉得不以为然;难道杜聿明会集中全力强行攻占我四平吗?这不可能。他绝不会这么蛮干。凭我的直觉,他肯定还有阴招没使出来。这阴招是什么呢?我在脑海中反复思考着。“报告!第十纵第二十五师急电。”机要员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路,我接过匆匆递过来的电文一看,心中暗吃一惊。该来的终于来了。“政委、洪参谋长,你们看看。”电文的内容是:守卫梅河口的第十纵第二十五师,今日拂晓遭到国民党军数个机械化师化的突袭,以及大批敌机的狂轰滥炸,前沿阵地及一线阵地皆已失守。第二十五师主力已退守梅河口县城顽强阻击。看完电文后的几位领导脸色异常沉重。“这个杜聿明,还真的阴狠。”洪参谋长恨声说道。
此时,我已恢复了镇慎与清明,淡谈地说道:“杜聿明这一招不但出其不意,而且其野心之大令人不可轻估。你们来看。”我指着墙上挂着的巨幅作战地图继续说道:“如若杜聿明攻占梅河口之后,沿四梅线往西,可击溃我十纵的分头拦阻,从侧后包抄我四平地区守军。但这问题不大,我一纵、装甲一师及骑兵师等配合第十纵,则完全可以将敌阻击在东辽或辽源一带。我估计该敌兵团最多约10万人左右,待我后续援军赶到,击败他也不是难事。现在问题是一一”
“司令员!你是说杜聿明会利用我军境内便捷的铁路、公路运输线,深入解放区腹地,直扑我长春、吉林等重要城市。而我腹地兵力空虚,根本无力阻挡敌军这一行动!这太可怕了。”洪参谋长醒悟过来插言说。
我稍带赞许地说:“你分析的没错!我估计杜聿明也是此种打算,企图一举捣毁我长春党政军首脑机关,然后,回头配合正面之敌围歼我四平守军。现在敌人的招数已基本明了,该轮到我们采取行动了。”
“王参谋!”
“到!”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迅速出现在我面前。我情形严肃地对他说:“做好记录,立即发出。一、命令十纵第二十五师不惜一切代价,阻敌于下午五时,掩护老百姓及机关单位转移。尔后,沿四梅线向西撤退。二、通知长梅(指长春至梅河口)铁路、公路沿线各级政府,组织群众尽快破坏铁路、公路,迟滞敌军推进。三、立即联系空军联络员、派出侦察机查明梅河口一带敌军数量及进攻方向、空军战斗轰炸机团做好出击准备。四、命令长春第十一纵做好战斗准备,第三坦克师立即装车(火车)。五、一纵、装甲一师、骑兵师做好行动准备。”我一口气说完后,;示意政委和洪参长有没有意见?政委和参谋长都摇头表示。我和政委签完字便立即发出。办完这事后,我后背都泌出了冷汗。说实话,我对杜聿明这一招还是大为佩服的,实出于我意料之外,要不是我小心谨慎、无意识地将第十一纵队调至沈阳附近,其后果真难以预测。我想杜聿明也绝不会想到,会有这样一支劲旅在等待着他的迂回兵团。
且说郑洞国指挥的侧翼迂回兵团,躲过了我军的侦察与耳目,并借正面进攻的掩护,突然出现在梅河口,使得我守军第二十五师措手不及。担任敌军先头部队指挥官的是新六军军长廖耀相,这是一位有口皆碑的足智多谋、能征善战的“虎将”,其所率新六军是国民党王牌军中排名第二,而其中的新二十二师被称之为“虎师”;参加过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入缅作战,表现异常出色。在印度接受过严格的现代美式训练,后扩编为新六军,其兵员是全国内精选的身强体健文化程度至少高中以上的热血青年。而指挥官廖耀湘为黄埔六期毕业生,后又入与美国西点军校齐名的法国圣西尔军校深造,研读新式武器与现代战略战术。故而,杜聿明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才将这次担任迂回任务的先锋之职交给廖耀湘,而未选择孙立人的原因吧。
廖耀湘指挥新六军以机械化部队的神速行动,突袭梅河口,并利用炮火、装甲及兵力的绝对优势,很快攻占了梅河口城外我军第二十五师二团的前沿及一线阵地。第二十五师长吴克华、政委王承刚接到二团的报告,发现情况十分严重,一边组织部队依托城周及城内修建的工事进行坚决的抵抗、一边将敌情立即报告给东野总部及纵队司令部。十纵司令员李天佑接到电报后,心急如焚,亲自率领就近的第二十七师和纵队炮兵团前往增援。上午八时三十分左右,吴克华接到东野总部发来的急电,命令他务必将敌军阻击到下午五时左右再撤退。几乎在同一时间又收到纵队司令部的急电,告知第二十七师及纵队炮兵团已前来增援,令他们死守梅河口。吴克华和王承刚接到这两份电文才放了心,随即向各团、各营传达东野总部的命令及援军已出发的消息,命令各部坚守阵地,坚决打退敌人的进攻。
廖耀湘见前锋部队两个小时不到,就攻占了共军前沿及一线阵地,心中极为兴奋。一边向副司令长官郑洞国邀功报喜,一边挥军直向梅河口县城进攻。但这一次并没有像他所想象的那样共军不堪一击,而是遭遇到共军的顽强抵抗,两次攻击都没奏效,反而伤亡了数百官兵。廖耀湘心中极为恼火,得到消息的郑洞国也赶到前边来了解战况,他知道迂回突袭必须兵贵神速,才能得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郑洞国与廖耀湘一商量,便决定使用装甲部队和口径为155mm的重型榴炮团掩护,同时让空军配合作战,尽快突破共军的阻击。经过约一个小时的精心准备,廖耀湘亲自上阵,指挥新二十二师与第十四师各一个团从两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
坚守城垣阵地的是第二十五师的一团与三团,他们利用坚固的防炮洞躲避敌军飞机的轰炸和大炮的轰击。待敌炮火延伸射击时,一团与三团的指战员们便迅捷地钻出防炮洞,利用残存的工事或一个个弹坑架起了枪炮,沉着地迎候敌军的临近。守卫东南阵地的一团,担任最前面一道防御阵地的是一营和三营的两个连,沈吉铁路、公路穿过阵地直入城内,是敌军进攻的首要目标。担负进攻的是新二十二师的一个团,在坦克、装甲车及炮火的掩护下,沿着铁路、公路冲过来了。约200米左右的距离,敌人的一辆坦克触压我军埋设的*,被炸坏了链条,瘫焕了。剩下的十几辆坦克便没有那么张狂了,放缓了速度一边开枪开炮,一边小心地前进。这时,一营、三营阵地上的反坦克小组开火了,十几条火舌射向敌坦克,我军釆取了“两打一”的战术,即为保证命中率,集中两具火箭筒夹击敌一辆坦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顿时敌五、六辆坦克被击毁击伤,跟在坦克后面冲锋的敌军也受到波及,死伤数十人。残剩的敌坦克吓得不敢再继续前进,慌忙倒车,停在较远的地方用炮火和机枪掩护敌军冲锋。这样一来,大大减轻了我军一线阵地上的压力。失去坦克掩护的敌军,也只好硬着头皮往上冲。我军营、连轻武器的装备(特别是主力纵队)绝不低于敌军主力部队的装备,每个连配备了九挺轻机枪及二十余支*或自动步枪,每个营配备六挺重机枪、六门轻型迫击炮。另外每个连还配备了三具火箭筒,其武器装备大大超过我军关内部队。火力密度之大,绝不可轻视。冲上来的敌军一个团,头戴着钢盔,成散兵战术队形猫着腰快速前跑,显然是训练有素。冲在最前面的大都是挎着美式汤姆森*或*形的敌军士兵,一边冲一边扫射。掩伏在阵地上的一营和三营近千名的指战员十分沉着,冷静地瞄准着越来越近的敌人。待敌人进入射击距离时,在一线阵地指挥作战的一团副团长手中的枪响了。顿时,阵地上象刮起了一阵旋风扫向迎面扑来的敌人,步枪、轻重机枪、小炮、*在敌群中肆虐,只见冲在前面的敌人一排排地倒下了,而后面的敌人仍不畏死,潮水般地涌上来,但难以逾越我军阵地上轻重机枪、步枪组成的严密火网。敌人的伤亡在不断增加,敌前线指挥官见情况不妙,一时又难以突破我军阵地,只好下令撤退。在后面督战的廖耀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