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血抗战-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炸和炮击中伤亡很小。

    看着已经烧成火海的依仁山阵地,日军联队长胁坂次郎再一次下令,发起疯狂进攻。

    可是当日本人冲到阵前的时候,已经支离破碎的中国守军阵地上,又一次喷吐出绵密的火网,趴在浮土上的中国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奋力投出铺天盖地的手榴弹。涌到阵地跟前的日本人,被打得血肉飞溅。

    此时日本人才发现,这座不大的山,是整个长江口地区唯一最难啃的硬骨头!长江口河网地区,河流纵横,遍地淤泥,地形易攻难守,不利于中国军队构筑坚固的工事。但这座不大的人工山,却偏偏被李峰利用起来,在这里构筑了整个淞沪战场上最坚固的阵地,让日军在阵前已经丢下了一千多具尸体!

    按照李峰的说法,日俄战争中,日本人在203高地丢下了6。6万具尸体,自己的依仁山阵地,其实是一座缩小了规模的203高地,不指望能在这里歼灭6。6万敌人,但按照203高地缩小十倍的规模,他希望这里能埋葬六千多日军!

    胁坂次郎发现以一个联队的兵力,根本就无法填满壕沟,于是再次退兵,并给师团长吉佳良辅打去电话,要求增派一个步兵联队,并把师团直属的山炮兵第9联队调来,加强攻击的火力,以求一举攻克守军阵地。

    吉佳良辅下令增派了山炮兵第9联队和步兵第19联队,但也同时取消了胁坂次郎的指挥权,以第18旅团旅团长井书宣时少将为指挥官,负责攻击这座不大的山头。

    依仁山山地面积方圆不过150多米,加上改造的周围地形,最多不过方圆300多米,但是同周围的小镇、守军工事群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几平方公里的防御圈。事实上,这里同宝山县城、月浦镇和整个虹口区,都连成一片。

    白天连续击退了日军四次大规模攻击、十多次小规模攻击的淞沪警备部队士气大振,官兵们响应杨虎司令所提出的,一定要让日本人在依仁山丢下一万具尸体!只要这里挡住了,牵制住了敌人主力,就有利于兄弟部队的反击。

    日军白天进攻失利,于是转入夜间攻击。

    入夜之后,日军再一次以猛烈的舰炮轰击,把不大的山头炸得一片狼藉。

    紧接着,充当“敢死队”的2000多日本人,打着赤膊,头上绑着旭日白布,身上缠着炸药包,手持上好了刺刀的步枪,高喊着“板哉”,再次发起自杀性的冲锋。

    成群结队的日本人,就像是雪崩一样,向中国守军的阵地涌了过来。

    照明弹腾起,把黑夜变成了白昼;探照灯射入日军人群中,照得日本人睁不开眼睛。

    “开火!”王亚樵一声令下。

    阵地上各种轻重机枪,吐出了猩红色的火网,子弹泼洒向日军散兵线。

    这些进攻的日军老兵虽然被探照灯照得睁不开眼睛,但他们还是灵活的利用弹坑,在掷弹筒榴弹制造的烟幕掩护下,不断踩着“之”字形的脚步,躲避着咬住他们脚跟的子弹,在一团团扬起的尘土柱之间穿梭,尽可能的避免被对手击中。

    因为是夜间,虽有照明弹和探照灯,但因为烟幕的干扰,夜间机枪手的射击精度并不高。而且这些日军老兵特别擅长利用弹坑和各种障碍物隐蔽自己,加上他们变动的步子,让机枪手很难判断日本人的跑位,无法估算瞄准提前量。

    井书宣时不仅仅以老兵冲锋,而且下令,以直射炮和步兵炮,对那些探照灯和吐着火舌的火力点不断轰击。雪亮的灯柱,被一个个打灭。还有不少炮弹击中了火力点,尽管37毫米炮弹和70毫米炮弹无法击穿坚固的火力点,但不断腾起的烟雾,严重影响了中国重机枪射手射击的精确度。

第八十一章 血战宝山(9)() 
日本人的攻击速度很快,转眼之间,日军就已经冲到了距离守军阵地不足八十米外。

    战壕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大群的中国士兵,守军阵地上响起了激烈的轻机枪、冲锋枪的射击声,劈头盖脑的子弹泼洒而出,如同死神手中挥舞的镰刀一样,猛然的刮起一阵收割生命的狂风,横扫纷射的弹雨将成群的日军士兵就像是割草一样撂倒。

    头上绑着旭日白布的“大日本帝国勇士”是不怕死的,日本人顶着密集的弹雨,不断的以掷弹筒、轻重机枪和神枪手掩护。还不断有日军士兵投出手雷,利用炸开的烟雾掩护,继续向守军的阵地压了上来。

    很快日本人就冲到距离阵前只有四十多米。

    这时候的日本人,因为有了白天的教训,对手阵地近在咫尺的时候,他们没有贸然的继续向前冲击。要知道前面就是中国人给他们设下的死亡陷阱。这些日本人,却是纷纷趴下,用手中的步枪向前面阵地不断点射,还有人不时投出一名手雷。

    “手榴弹!”有人大喊一声。

    不计其数的手榴弹打着旋,砸到怪叫着冲上来的日军人群中。火光闪烁,大批日本人被炸翻在泥地中。

    “打!狠狠的打!”一名战士甩手投出一枚手榴弹,嘴里高喊着。他弯下腰,又拉掉一枚手榴弹的拉弦,在手里停顿几秒,然后把第二枚手榴弹也投出。这名战士连续投出的两枚手榴弹全部落在敌群中炸开,炸死一名日军,炸伤三人。

    但他还没来得及投出第三枚手榴弹,一发掷弹筒榴弹就准确落在他身边爆炸。浑身是血的中国士兵倒在战壕中,鲜血从破口处“噗噗”往外冒。

    “打!打他狗日养的!”另一名战士眼见着战友倒下,大骂了一句,抓起一枚手榴弹,拉掉拉弦,在手中停顿三秒后投出。

    手榴弹带着抛物线的弧线飞出,在一名头上缠着旭日白布的日军士兵头顶炸开。只见橙黄色的火光一闪,那名正要寻找隐蔽的日本人被凌空爆炸,纷溅的碎片没有任何死角的手榴弹炸飞了脑袋。那颗绑着旭日白布的头颅腾空而起,落进中国军队的战壕中,一连打了几个滚,才停下来,刚好落在一名新兵脚边。

    “啊!”新兵吓得大叫了一声,弯下腰开始大口大口的呕吐。

    “轰”一枚掷弹筒榴弹刚好落在这名新兵身边炸开,新兵倒在血泊中。

    日本人的掷弹筒手,就像是无处不在的魔鬼,十分猖獗。这些拉着弧线,带着尖啸声落下的榴弹,不断落在中国军队的战壕中,不少刚刚投出手榴弹中国士兵就这样被准确落在身边爆炸的掷弹筒榴弹炸死。

    不过日军掷弹筒手死伤也不少,占了有利地形的中国人,不断的用狙击步枪和迫击炮,来一个个消灭日军的掷弹筒手。

    双方就在40米左右的距离上,隔着一道深深的沟壑,相互对投手榴弹和手雷,用各种武器进行对射。中国人因为地形的优势,抵消了火力上和训练上的劣势。眼看着守军的阵地就在前方,可是向近在咫尺的地方发起冲锋,将面临的不是胜利,而是死亡。这种情况下,负责指挥“敢死队”冲锋的日军军官心急如焚。

    这样对射下去,根本就不是办法。中国人占据了地形优势,完全可以像是投弹训练一样,把被压制得无法动弹的日本人一个个炸死。

    想要活下来,只能带人退回。

    但没有一个日军军官敢下令“敢死队”退回。

    要知道,既然这些日军军官率领“敢死队”打着赤膊冲锋,就是已经在上级长官面前立下保证,若是再带着“敢死队”败退回去,必然要剖腹以向天皇谢罪。

    日军中带队出击,立下保证,不像是中国军官立下军令状那样严格,必须白纸黑字写下,只需口头保证。可是战败对于日本人来讲是一种耻辱。一旦带着“敢死队”出击,战败了还能活着回来,就必须剖腹自尽以洗刷战败的耻辱。

    一名日军军官不顾一切的跳起来,拔出指挥刀高喊一声:“板哉!”迎着从耳边呼啸而过的子弹,发狂似的向前冲上去。

    “哒哒哒”一挺捷克轻机枪发出清脆的点射声,子弹在这名日军军官身上旋开五个冒着青烟的血洞。日本人身上喷出一阵血雾,子弹强大的冲击力,把他冲得仰面倒下。接着又是数枚手榴弹落在日军军官尸体边炸开,腾起的泥土下雨一样落下,掩埋了这具已经失去生命,还在不断抽搐的躯体。

    日军军官不要命的举动,激发了那些日本人的暴虐之气。

    如果向前冲锋,死了可以进靖国神社。如果是退回去,被迫剖腹自尽,那么不要说进靖国神社了,连自己的家人都会为人所不齿!自己的父母,将会被人戳着脊梁骂:“瞧!他们的儿子是懦夫!”

    趴在地上的日本人,一个个不要命似的跳起来,迎着枪林弹雨,高喊着“板哉”,发疯一样向前冲锋。

    前方就是白天填埋了上千具尸体的沟壑,日本人知道,一旦跳进去,极可能就全部阵亡在这条夺命的沟中,一个都无法活着回去。但“为了天皇而战”、“为天皇陛下英勇献身”这些念头,使得这些两条腿的野兽,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这时候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冲上去!能够冲上支那人的阵地,就是胜利!”

    高喊的“板哉”,掩盖住各种自动火器猛烈的射击声,掩盖住了手榴弹的爆炸声。成群结队头上绑着旭日白布,打着赤膊的日军“敢死队员”发疯似的冲了上来,被密集的子弹和弹片一片片撂倒。

    转眼之间,日本人就已经冲到填满了血肉碎块、枪支零件,渗透了鲜血的泥土中满是弹片的沟壑跟前,一个接一个无畏的跳了下去。

    率先跳下去的一批日本人,引爆了身上的炸药包。

    “轰轰轰”一连串巨响,深深的沟壑被炸塌了一大段。这一段的壕沟,在白天的空袭中,已经挨过炸弹,已经不是那么牢固。再被日军“敢死队”炸了一下,大块大块的泥土崩离四溅,填埋了一段壕沟。

    后面的日军“敢死队”,踩着被自己伙伴用命填出来的壕沟,“奋不顾身”的向近在咫尺的中国军队阵地发起冲锋。

    “鬼子突入了!”阵地上有人大喊起来。

    “把他们赶下去!”有人喊道。

    端着冲锋枪的战士们纷纷从壕沟中探出身,对准那些怪叫着涌上来的日本人猛烈扫射。绵密的子弹钻入20多米外的日军人群中,荡起一道道猩红色的血线。纷飞的弹雨中,夹杂着冰雹一样的手榴弹,炸得日本人血肉横飞。

    不过区区20米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后面的日军“敢死队员”以前面同伴的尸体开路,硬是冲入了中国军队的阵地中。

    几名头上绑着旭日白布的“敢死队员”跳进战壕,高喊着“天皇陛下板哉”的口号,拉响了身上的炸药包。

    “轰隆隆”一大段的战壕内血肉横飞,那些日军“敢死队员”化为漫天飞扬的血雨肉末,但也有更多的中国士兵在滚滚硝烟中倒下。

    一名日军“敢死队员”扑了过来,中国士兵手中的冲锋枪响了,那名“敢死队员”被打成马蜂窝。但日军士兵坚强的意志,使得他在心脏中弹之后,仍然冲入战壕中,利用临死前的几秒钟时间,拉响了炸药包。

    “轰”一声巨响,战壕坍塌了一大片。

    人的心脏中弹之后,还能活三到五秒钟时间。就那么短短的几秒,足够濒死的日本人拉响炸药包。

    日军“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