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太子党 作者:楚清明-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韵灵从他那里见过母子香,这样也说得通。
  谢清婉手上虽掌握着平国公府大部分产业,但她毕竟是女子,有些事不得不通过谢正铭来办,可以说她的产业和谢正铭已经千丝万缕脱不了干系。
  倘若谢清婉成了亲,虽说不至于带走平国公府的产业,但属于她自己的那份,可就要作为嫁妆带到崔家。
  谢清婉经营数年,她手中掌握的产业,已经是一个十分庞大数字,乍然割舍,即使是平国公府也难免伤元气。
  如果谢正铭对产业动了心思,想法子算计谢清婉倒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母子香的药性必须由子香催发,但事发那日街上并没有平国公府的其他人。如此隐秘的事,谢正铭难道也会找人合作吗?他又能找谁呢?
  崔容觉得自己必须将谢正铭此人好好查一查。
  虽然平国公早就亲口说此事是内鬼所为,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崔容也不敢贸然将这等怀疑摆到他面前,只好让李福私下去打听。
  李福素来是个机灵人,这一来二去就和平国公府的下人混熟了,还真叫他打听出一点有意思的东西。
  谢正铭有一房小妾,也是苏州人,和陈氏同乡,据说幼时还算认识。
  崔府中落后,加上陈氏的名声也跌了,正经人家差不多和她断了来往,这时候陈氏才和这位同乡渐渐亲近起来。
  崔容听到此处心中也十分惊讶,天下竟有这样巧的事,还是说谢清婉坠马和陈氏也有关系?


    第六十九章、 步步紧逼

  但凡有些体面的人家;平日女眷都不会只身出门,至少要带上婢女小厮;所以陈氏的行踪,并不是太难确定。
  谢清婉出事的那日,陈氏不仅出过府;还去过附近的街道。
  据婢女说,陈氏忽然要去首饰铺子看首饰,叫她在门口等,去了大约有近两个多时辰。
  途中婢女见陈氏久候不归,担心她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还去铺子里寻了一回,只是没有寻到。最后陈氏自己出来了;买了一只翡翠镯子,说是在里面看久了忘了时辰。
  婢女心中虽然疑惑,但当家主母行事,也没有她多嘴的地方。
  崔容猜想陈氏大概是在首饰铺子乔装打扮后,趁婢女不注意溜了出去。至于谢韵灵,去内库挑香料的时候,十公主趁机套了她的话。
  果然谢正铭多年前从一名西域商人手买过一点母子香,当时收在香室的暗格里。有一次谢韵灵不小心翻到,还被谢正铭骂了一顿,因此印象很深刻。
  到这地步,事情的来龙去脉基本已经可以推测出大概,只是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
  但接下来的事毕竟牵扯到平国公府的秘辛,崔容已经不便继续深入。他想了想,还是将已经查到的情况告诉谢清婉——依着谢姑娘的性子,必定不会喜欢被蒙在鼓里。
  “多谢崔公子。”谢清婉艰难地点头致谢,末了语气又带上一丝狠厉:“这件事,我必须……亲手了结,才能安心闭眼。”
  崔容没问她到底打算怎么了结,心里想的却是陈氏的事。
  这妇人实在太不知进退,他原本并不打算节外生枝,但陈氏却一刻不肯消停。
  她手上沾了太多无辜者的鲜血,对待这样的毒妇,实在不该心慈手软。
  崔容想起自己生母的事。
  他虽然知道真相,但事情过去这么多年,已经没有任何证据留下了。就算要控告陈氏,倒时候被她随口找个理由,再加上崔府的庇护,最终怕也得不到什么结果。
  但是谢清婉的案子不同,只要肯查,总是能叫陈氏现形的。
  难就难在中间隔了个平国公府,要查陈氏,势必要将平国公府的事翻出来,这是平国公府上、甚至是谢清婉都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这也无妨,最严厉的审判有时候不是来自衙门,而是来自人心。崔容打算看看,陈氏的心到底有没有黑透。
  他正想着,婢女端着药进来,服侍谢清婉喝药。
  谢清婉立刻皱了眉:“怎么又要吃药,苦得要命……先放着吧。”
  她又露出小女儿的模样,婢女只好细语轻声地相劝。崔容看着难过,面上却不好露出端倪,便解雇告辞了。
  ****
  崔容要动陈氏,崔怀德这一关是绕不过去的。
  他暂时并不打算和整个崔府都撕破脸,于是便先去拜访崔怀德,将陈氏所作所为一一说与他听。
  “这、竟有这种事!”崔怀德震惊到无以复加:“她疯了!谢家小姐也是她能算计的人物?!”
  崔怀德原本以为陈氏只是气量狭小,没想到她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现在想来,前一阵子陈氏伏低做小,原来也是为着能出府装出来的。
  一时间,被欺骗的愤怒和祸事临头的恐惧一齐袭上崔怀德心头——平国公府哪里是他能惹得起的。
  虽说为了颜面,平国公府大概也不会将此事张扬出去,但心中的恨意必定一丝也不会减少,甚至有可能迁怒于整个崔府。
  崔怀德想起崔容查案子正是受谢清婉所托,又觉得似乎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打算弃卒保车。
  “这毒妇……不能留了。”犹豫片刻,崔怀德低声说。
  说这话的时候,崔怀德想起与陈氏相识以来的种种,心中不是不痛。但不管怎样,他都必须得给平国公府一个交代,以平息平国公的怒火。
  崔容对崔怀德的选择毫不意外,不过不能讲陈氏送上衙门,他觉得十分遗憾。
  ****
  离开崔府的时候,崔容正巧碰见陈氏从外面回来。
  她手里攥着一个小小的纸包,抬头乍见崔容似乎吓了一跳,下意识将手往后挪了挪,半晌才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容哥儿来了,怎么不多坐一会儿。”
  崔容垂眸将她手中的东西扫了一眼,见缝隙中露出一些黄亮亮的穗子,停留片刻,又将目光转向陈氏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送给母亲,你好自为之。”
  陈氏像被踩了尾巴,几乎要跳起脚来:“容哥儿这是说的什么话!我是你嫡母,这般口气未免欺人太甚 !”
  她还能装出这副理直气壮的模样,崔容感到有些佩服:“母亲是贵人多忘事。从谢府得来的香囊贵重得紧,丢不得,还是收好了吧。”
  “你这是什么意思。”陈氏瞬间脸色煞白,紧紧攥着手中的东西,一瞬不瞬地盯着崔容的脸。
  崔容笑了笑,并不解释,只别有深意地说:“平国公府是何等人家,谢小姐又是千金之躯,你说他们若是抓到用‘母子香’下毒手的人,会如何处置?”
  陈氏似乎有些站立不稳,身子晃了晃,一把扶住身边的心腹婢女红玉。她的指甲紧紧掐进红玉的肉里,疼的后者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那人身死事小,恐怕还得累及旁人,令母族蒙羞,想想便令人胆寒啊……”崔容叹息似的说。
  陈氏从眼底透出深深的惊恐,整个身体也止不住地颤抖。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在这空档儿,崔容已经越过她径自走远了。
  陈氏终于双腿一软,直接跌坐在地,脸上满是绝望的神色。
  ****
  入夜,崔府一片沉寂,灯火也并不容易从前明亮,隐隐透出几许颓败。
  陈氏屋子里只点了一支蜡烛,昏暗的烛光中,她坐在桌前发呆。
  崔怀德在书房,看样子今晚也不过来了。陈氏心里隐隐能猜到原因——白日里崔容来过,想来那件事情他已经知道了。
  正因为如此,陈氏一下午都陷在巨大的恐慌中,生怕这件事拆穿后,她身败名裂,再无容身之处,甚至她女儿、娘家都因此受到牵连。
  但此时,陈氏已经想明白了。
  心腹婢女红玉已被她支开,此时房内就剩下陈氏一个人。在幽暗摇曳的烛光下,她忽然幽幽叹了口气,露出一抹讽刺而绝望的微笑。
  陈氏起身,翻出剪子将床单剪成一扎宽的布条,仔仔细细地绑在一起,拿着两头试了试——应该够结实了吧。
  接着,她爬上圆凳,将布条仔仔细细系在门框上,把自己的脖子伸了进去。
  “卓儿……可惜娘没能给你报仇……”陈氏哽咽一声,踢翻了脚下圆凳。
  圆凳是实木的,倒下时发出“咣当”的巨大声响,在黑夜里显得分外清晰。可惜此时四下无人,自然也没人发现房中的异状。
  陈氏从喉咙里发出痛苦地“嗬嗬”声,双脚乱蹬,出于本能拼命挣扎着。
  但很快她就不动了,房间里忽然升起一股污秽之气——陈氏死了。
  红玉去了小厨房。
  陈氏连日来食欲不振,这日夜里却忽然说想吃红玉做的糖酥酪,后者还当她身子好转,自是欢欢喜喜地去了。
  大半夜里牛乳不好寻,红玉折腾了一个来时辰,才做了一碗白嫩嫩的糖酥酪,端着往陈氏房中走去。
  她进了小院子,抬头的一瞬间,整个人都呆住了。
  陈氏穿着白色的亵衣,正挂在门框上一动不动,看上去仿佛是个死物。
  红玉不愧是心腹婢女,当下把酥酪扔到一边,冲上去抱住陈氏双腿往上推。这时候她才发现陈氏身上秽物都出来了,心中“咯噔”一下,知道大事不妙。
  “救人哪!!”红玉不敢撒手,只能扯着嗓子大声呼救:“夫人自缢了!!”
  外院的灯陆陆续续亮了起来,有人一边穿衣服一边匆匆忙忙赶过来。
  三日后,崔府传出消息,忠义候夫人陈氏夜里突发急病,救治不及去了。
  崔府已然没落,这消息没有激起一点波澜,只有少数人对事情的真相心知肚明。
  而就在这之后几日,平国公府长公子谢正铭的一位小妾也不幸暴毙。据说这小妾是谢正铭心中所爱,以至于后者打击过甚,无心红尘,跑去清凉寺出家了。
  正谢正铭院子里的其余人,也追随他搬出平国公府,到清凉山脚下买了一处小院子苦修。
  这消息如插了翅膀一般火速传遍长安城大大小小的角落,谢公子简直成了新一代的情圣,甚至还被演绎成无数话本,被茶馆青楼传唱。
  谢正铭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恰恰是被自己最宠爱的亲闺女揭穿的。
  ****
  突厥人不仅十分干脆地逃了,甚至还将王庭后撤了百余里。都蓝一回去就送来了求和的诏书,说要与大周共修万世之好。
  这自然只是都蓝为休养生息所出的权宜之计,他甚至丝毫没有掩饰。
  杨进有心继续攻打,但大周毕竟刚刚遭受过天灾,国库尚未充盈;且深入突厥腹地风险太高,还需从长计议。
  两人都明白根本不可能再打下去,所以这份求和诏书的诚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求和诏书和捷报一并千里加急送往长安。
  等待承乾帝旨意的档口,杨进为犒劳所有将士,按照惯例举办了庆功宴。

  第七十章、 生与死

  战事已毕;杨进率大军返回定州休整。
  入城那日;定州百姓万人空巷;纷纷夹道欢迎。此举一半是因为周军大获全胜,结束了定州持续一年有余的战乱之苦;一半是百姓们想近距离看看那位年轻有为的皇子将军。
  杨进身披战甲,胯下坐骑膘肥体壮、毛色油亮,整个人如战神一般英武不凡。宿州的百姓们更加激动;一路喊着“大将军!大将军!”,跟着大军前行。
  在这样震天的呼声中,杨进内心也不由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