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极崛起-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到不是,来的只是驻守在太平堡的二团,不过也有一千八百多人。”

    张煜暗自责怪自己,也不问问清楚,就冒冒失失的来了,人家正规士兵都在挖沟修渠,他一个新招兵丁还有什么好埋怨的?

    薛儒手搭凉棚四处张望了下,愣是没找到赵子赟,正好一个熟人出现在他眼中,他急忙高喊道:“常风!常风!”

    一个健壮汉子**这上身,听到有人喊他,顺声音望去,见薛儒朝他招手,急忙丢下手里的铁铲,大步走了过来。

    “知事大人,唤小的有何事?”

    “就你贫!”薛儒笑骂,“子赟呢?怎么看不见他?”

    “二少爷啊?沟里呢,我这就给你把他弄上来!”

    常风返回到沟边,不知说了什么,只见他单手伸到沟里,用力一提,一个浑身是泥的人被他拎了上来,片刻来到薛儒面前,“薛知事,你来得正好,赶快把二少爷弄走,这要是给旅长见了,还不骂死我!”

    “你怕他骂,就不怕我骂?别忘了,你现在可是我的手下!这都搞不清楚,我看你升官难了!”

    常风呵呵呵的笑,薛儒则是直摇头。

    张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这一幕,作秀他见过,在家时就有政府要人装模作样的弄上几锄头的场面,但赵子赟明显不是,这让他很难理解。

    “子赟,把你手头上的事放放,先回去,我有事和你说。”

    “薛大哥,你让人来叫我便是,还亲自跑这一趟。”

    “你都在沟里待着了,谁还敢坐着?你去县府看看,那还有人?”薛儒笑道。

    “那薛大哥以为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是好事。”

    二人一边说一边朝县城走,张煜愣了下,想了想,他只得跟着二人往回走。

    到了县府门口,两名士兵见到脸上黑黑白白的赵子赟,忍着笑意朝他敬礼,薛儒见二人表情奇怪,看了眼赵子赟,才恍然大悟,二人说得入神,他都没注意赵子赟是个大花脸,愣是和他一路从城关走到了城中,还不知有多少路人偷笑。

    “子赟,先去洗洗脸。”薛儒有些歉意道。

    赵子赟伸手一摸,笑了笑,“没事!”他用手使劲擦了擦,脸上泥土噗噗往下掉。瞅眼看到薛儒身后的张煜,问道:“他是谁?”

    薛儒回头一瞧,“哎呀,忙着和你说话,我都忘了,这位是张煜张兄弟,找你有事。”

    再次打量了张煜一眼,赵子赟确信自己不认识他,“你找我有何事?”

    张煜很想说一句没事,掉头就走,可已经跟了这么长时间,这么做很不礼貌,他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子赟,进去再说。”

    赵子赟朝张煜招招手,“一起来吧。”

    进了大门,薛儒让张煜在房间等,他硬拖着赵子赟先去洗了脸,收拾妥当,二人才说笑着进了房间。

    “这位张兄弟,你有何事?”

    赵子赟再次问张煜,他急忙摆手,“二少爷,我的事不急,你先谈正事。”

    “那好吧。”

    薛儒拿了三个茶杯,到了些开水,这又让张煜一阵局促不安,自从当了知事,这种情绪薛儒见多了,他不以为意,朝赵子赟道:“子赟,眼下有个麻烦事,我拿不定主意,想和你商议下。”

    “薛大哥请说。”

    “自从这县府贴出告示,用县府购置的地提供给农户后,反响很强烈,连一些佃农都打听他们能否退了乡绅大户的地,来租县府的。”

    “这是好事啊?”

    “你不知道,这带来两件麻烦事,第一件便是这乡绅大户联名提出县府是与民争利,若县府非要这么做也可以,但要和他们的租子一样。”

    “胡扯!他们也算是民?和他们一样收租子,那才是与民争利。”

    “确实是这个理,只是和他们说不清,他们还吵着要告到省府去。”

    “薛大哥,不用管他们,随他们去闹,我就一句话,惹急了和它说话!”赵子赟啪的一声将手枪拍在桌子上。

    薛儒很是有些恼火,赵子赟从兵营回来后,就有些蛮不讲理,动不动就是将手枪拍在桌子上,大有谁不听话就毙了谁的意思。年轻人崇尚武力他理解,一开始也没当回事,可赵子赟越来越变本加厉。

    “行!你有本事,以后这县府不用议事了!有事你直接陶枪,看谁敢说二话。”

    赵子赟有些尴尬,薛儒话的意思他听得出来,“薛大哥,薛知事,我只是觉得,有些事不用管外人怎么想,不能顾忌太多。”

    薛儒微微叹了口气,赵子赟年轻有冲劲,但经验不足,乡绅大户能量不小,在地方很有号召力,处理不好会很麻烦。

    “另一件事是什么?”

    见他发问,薛儒也只能将第一件事放放,“这消息传出去后,周边几个县的农户也动了心,有不少人让本地的亲朋好友来打听,他们能不能租用县府的地。”

    乍一听是好事,说明阳高县府做的事很得人心,赵子赟刚想说行,心中一转,觉得没那么简单,否则薛儒也不会和他商量。

    “薛大哥你觉得呢?”

    “租地本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这样一来,必然有大量外县人涌入阳高,时间长了,难保不会和本县人起冲突,此外,这还涉及到各县的村治问题,需要妥善解决才行”

    听他这么一说,赵子赟醒悟了,这可不是走亲戚住个三五月的事,长期居住在本地,吃穿住行样样都要在本地解决,人数少了,自然没什么,但要大量农户是结对而来,还真有可能发生冲突。

    “还是先不要租给外县人吧。”他建议道。

    薛儒笑了笑,看来赵子赟也有谨慎的一面,“这样不妥,我觉得可以适当的租一些,一来可以扩大咱们的影响力,二来么,也可给本地人,尤其是那些乡绅大户一些压力,我们可以限定每年来的人,至于村治之事,恐怕他们原来在各县下属村的摊派还要他们自己解决,我们这边按照上次商议的,就收取事务费吧,这也是他们来阳高比本地人多付出的部分,这样本地人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还是薛大哥想的远!”赵子赟由衷的恭维。

    二人又谈论起修渠、修河道、村治的一些事,张煜一直坐着静静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可他心里却是波涛汹涌,阳高县太不一样了,真要向两人谈论的那样,这简直是人间天堂。

    事情基本说完,薛儒朝张煜歉意一笑,“让张兄弟久等了。”

    张煜急忙说道:“不碍事,不碍事。”

    “对了,你到底找我何事?”赵子赟一脸的迷惑。

    张煜顿时脸有些红,要是早听到二人说的话,打死他也不来丢人现眼,诺诺了一会,他低着头把心中的疑惑说了。

    薛儒和赵子赟相视一笑,“这个我可以回答你”薛儒提起水壶给张煜杯子续了水,“有很多种解释,不过我觉得子赟当时说的一句话最贴切,那就是兵为民,民为兵。”

    连续重复了几遍,张煜眼睛亮了,六个字,已经道出了赵子梧兄弟二人的理想,这比他听到的什么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类的空话更让普通人动心。

    “我懂了,只是有些不明白,薛知事和二少爷为何一定要亲力亲为呢?”

    赵子赟微微笑了,其实一开始他也没想着自己动手,被王颂看出他的想法,狠狠的教育了一番,当时他还有些委屈,被逼着亲自去挖沟后,渐渐明白了老师的用意。

    “不亲自动手去做,我怎么能知道要动用多少人力?怎么知道一个劳力一天能干多久?怎么知道在那沟中能待多久?怎么知道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当然,子赟还有带领大家一起干的意思。”薛儒补充道。

    张煜很想给自己一巴掌,这么简单的道理他都想不明白,书真是白读了,走的心思彻底消失的无影无踪,想到别人还在忙碌,他坐不住了,说了几句客套话,便起身告辞。

    回到河堤上的张煜彻底变了个人,浑身仿佛又干不完的劲,不停的搬运着石块,李队长大为惊讶,问他,他只是淡淡的说了句要把以前落下的补上,绝口不提去找过赵子赟的事。遇到有人发牢骚,听不下去的张煜开始替赵子赟解释,渐渐的,整个队都明白了这么做的用意,干活的速度一下子提高不少,成绩突出,这便引起了总负责人陈振林的注意,瞧瞧来观察了几次,他在本子上重重的写下张煜二字。

    在赵家大院,赵子赟和王颂汇报着这半个月来的进展,王颂心情很好,他终于看到了赵子梧兄弟二人齐心协力干大事的场景,最让他觉得难办的地方与驻军相处的问题也在逐步改善,赵子赟会动员独立旅参与修渠这是他没想到的,为此,赵子赟受到了他的褒奖。

    “。有了大哥的支持,原本计划明年才修的几条渠也一并动工,为保护城北滩地,连同黑水河的河堤工程也一并进行,老师,你该去看看。”

    王颂笑而不答,他几乎每天都会带着陈娇儿去偷偷查看,“子赟,你大哥给县府的钱够吗?”

    “本来今年薛大哥只准备动用五万大洋来修渠,陈团长到了后,薛大哥觉得是个机会,咬牙再给了五万,等那些新丁被大哥也派来时,我们几个真的有些为难了,商议着是不是再拿出十万来用,可这样一来,其他事就不用办了。”

    “哦,那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不是我们解决的,这件事在阳高影响极大,很多民众都来县府说要捐些钱,薛大哥和我商量后,觉得不能给民众增加负担,就没同意,有些民众觉得过意不去,就出点子,还别说,真有好点子!”赵子赟兴奋道。

    “这修渠、修河堤不外乎人工和材料,人工已经解决,唯独材料要花钱,这材料又分石块、水泥,有民众就建议,水泥是没办法,需要买,可这石料大可不必,阳高多得是,组织些人手去采便是。”

    “呵呵,其实你们就只是花钱买了水泥。”

    “对,老师,我和薛大哥还懊恼一开始没想到,不然还要节约些钱,现在不要说计划的二十万,连十万都用不到!”

第56章 山雨欲来() 
阳高轰轰烈烈的整地运动在全国如同大海里的一朵小浪花,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这包括在省府太原那位自任北方革命军总司令的阎锡山。善于投机钻营的他眼光正盯着南京和北京,当蒋总司令占据南京,建立了事实上的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奉张,已是指日可待,他便迫不及待的挂上了青天白日旗,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很给面子,将他自认的北方革命军总司令一职变成了正式任命。既然人家给面子,与冯玉祥达成私下协议,心中惦记着平津富饶之地的阎总司令对外宣布誓师讨奉,计划从京汉、京绥两线向盘踞在平津的张作霖发起进攻。

    “老师,眼下这局势真够乱的。”从太平堡赶回阳高赵家大院的赵子梧感叹道。

    王颂也是头大,历史的细节他并不清楚,比如阎锡山是何时与张作霖大战他就没印象,要是老蒋在位,他多少还有些印象,蒋、阎、冯、李联手收拾张作霖,逼得他退出关内,然后被炸死这个是知道的,最终成就了蒋、阎、冯、李四大集团军,随即老蒋翻脸,酿成了中原大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