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暗杀两个字非常容易理解,单从字面上解释不过就是在暗地里或者是解释为不为人所知的,去杀掉其他人。但是仅仅就是这样的简单的两个字,也未必有人就能够达到江朝宗的这个层次。
据说,江朝宗的暗杀手段千奇百怪,枪击、车祸、毒杀、自缢等等,一切的一切,几乎都能成为他的暗杀手段。我就听说过这么一件事,那就是有一个刘姓的政、府职员,因为在政、见上与袁世凯一支有所不合。
很不幸的,他就成为了江朝宗暗杀名单上的一员,这位刘姓职员虽然职位不高,而且手中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因为其家族的一些势力,所以他还是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取得话语权的。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成为将江朝宗暗杀名单上的一员之后,在短短的五天时间内,就神秘的人间蒸发了。那个时候还没有人意识到他可能已经成为了刀下冤鬼,直到前几天的时候。
从玉泉山往北、京城里送粮用的水道上,出现了一具已经腐烂的尸体,经过相关部门鉴定之后,最后得出的结论这具尸体的主人,就是这位刘姓职员,而且从尸体的鉴定结果来看,这位刘姓职员并非是死于溺水。
而尸体之所以会出现在水道上应该是死后被抛尸于此的,这位刘姓职员丧命的原因是一根从他天灵盖透入脑髓的细长钢针,而且那根钢针上还检验出剧毒的成分。而且不单单如此,这尸体的上面还有两处枪伤。
经过鉴定得出的结论,这两处枪伤应该是与死亡日期相同的时候留下的。虽然单单这么看起来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换一种方式想一想的话。既然已经选择了用钢针了结他的性命,那么又何必再用枪击那?
而且还抛尸玉泉山水道,从北、京城到水道可是有着一段不近的距离的,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那?要是说害怕尸体被发现的话,虽然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即便是真的有这样的因素的话。
那么直接埋起来不是比投入水道更为稳妥吗?还有就是即便是投入水道的话,那么也应该选择下游的位置,而看样子这具尸体当时抛尸的位置应该是在水道的上游的;无论是江朝宗也好。
亦或是他手下的那些专职暗杀的人员也好,无论是谁,就是一个天桥卖艺的恐怕也不会犯这种方向性的错误不是吗?但是无论如何,尸体的身份辨别出来之后,那么其他的问题也就算不得问题了。
或许真的要追根溯源的话,也许真的能够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明显的,相关单位是得到过特殊关照的,他们是绝不会深究下去的,而且说起来,即便是他们没有得到过特殊的关照,想来应该也是不会深究下去的。
毕竟,在这样的“红色”时光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
第106章:魔王()
假如说陆建章是屠夫,江朝宗是恶鬼的话,那么第三位负责杀戮的雷振春就是实打实的魔王了。相比之于前二者来说,雷振春做事的方式更为怪异,而且也将其暴戾乖张的秉性显露无疑。
之所以会这么说,自然是有切实的例子以及证据了,当然了要说明的是,这些证据,虽然没有一件是我的亲眼得见的,但是这其中大部分的却是来自于杨度的口中,如此一来其可信度就不言自明了。
杨度这个人算是袁世凯一方的心腹之人,这从他筹安会六君子的名号就能看得出来,假如这样的消息是徐树铮对我讲的,那么我自然会多方权衡,毕竟徐树铮是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而且说到根子,他是段祺瑞一伙的人,与袁世凯其实在政、治意见上早就有了许多间隙。所以要是他对我讲出的话,那么确实存在一些挑拨、诋毁的可能的。
但是杨度却不同,他是袁世凯一方的人,此其一,其二也是因为杨度这个人,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能够坚持着决意自己的观点想法,但是实际上来说,他无论如何也是一个文人,对于杀戮以及战争,还是无法完全接受的。
而之所以杨度回来找我而且还对我说上这么许多,其目的也是在于拉拢我,站在他们一方,虽然现在袁世凯派遣陆、江、雷三人大肆镇压舆论以及破坏势力均衡,但是从大势上来讲,袁世凯一方还是处于下风的。
而杨度假如说他能够把我拉拢过去,站在他们一方的话,那么北、京城内,乃至全国上下与我境况相同的,那么也处在这么一个尴尬且危险位置上的人,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很大的几率会归属到他们的一方。
倒不是我这个人有多大的影响了,反而是因为我既没有实权,同时又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力,他们才会如此决定的,因为这样一来是有两个好处的。第一就是能够看到的得出袁世凯此人对于“人才”的渴望以及愿意给不得势的人提供机会。
如此一来的话,想要重新夺回荣耀亦或是想要出人头地的那些家伙,自然而然的首选的投靠目标,自认而然的也就成了袁世凯。再加上袁世凯虽然尚未称帝,但是其身份已然是国家最高领导者。
投奔到他这里至少能在最短时间里就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还能够快速的进入到仕途的核心要义。而一旦将来袁世凯真的称帝的话,那么此时投靠进来的这些人,必然也就成为了袁世凯的开国元勋。
且不说你到底有大的本事,有多少能耐,即便是一个庸庸碌碌之人,那么一旦有了“开国元勋”这四个字的大帽子戴在头上的话,那么就算是日后削官罢爵,好歹也能保下一分家业。
而如果有幸运的能够再得到过一官半职或者是直接的来一个外放的话,那么可就实打实的成为了一方土皇帝,这样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而现在之所以很多人还在观望,没有做下最后的决定,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不能准确的预计未来的动向,而且也是因为此时还没有一个“开路先锋”的缘故。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之所以会选择我,也是因为我这么长一段时间来,与袁世凯之间无声的对抗,虽然我没有胜利过而且也没有什么作为,但是我却是实实在在的在袁世凯的各种攻势下强存到了现在。
如果他们能把我这样的一个又臭又硬的就家伙都拉拢过去的话,那么那些还在观望的家伙,可定就不会再浪费时间去作壁上观了。
所以杨度才会选择在我修养的这段时间里多次来看我,而且每每都会透露出一些进来发生的一些隐秘或者是不可见人的事情来,而这些事情虽然隐秘,但是说起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都是一些无关政、治的小事情罢了。
这样一来,杨度透露给我这些消息不但毫不影响现在的政、治进程,同时又能在我这落下一个好的印象,亦或是他希望我能够因为他给我透露的“秘密”,从而对他产生一种信任感。
无论是哪一点,对他们都是有利的,这样一来也就足够了,其实我也知道,他们也清楚,我来到北、京这么长时间了,对他们的态度如何他们自己也清楚,所以其实说起来他们这样的作为估计也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
而且对于我这个人,他们相比也是能够接受多浪费时间的这个不可更改的必要条件了,而之所以现在他们还会对我如此的“孜孜不倦”其实我知道,这与杨度以及袁克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杨度如此对我不单单因为我们两个之前的情谊,也是因为实际上杨度在政、治上没有一个实际的军事靠山,而袁克定的想法与目的其实与他差不多,只不过就是对于袁克定来说,我还有脸另外一个作用。
那就是“屏风”,之所以我会是“屏风”,这个不需要说的很清楚,相信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言归正传,雷振春这个家伙,这个实打实的魔鬼,他进来的做法实在是很多都叫人无法理解。
而且他的一些行为方式上,也是叫人无法接受的,杨度对我说过这样的几件事,其一就是这一次的“杀戮潮”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个时候陆建章刚回湖北还没有做出什么太大的动静,无非就是调动一些军警对于街面上的一些人一些事进行弹压罢了。
而江朝宗即便是到现在也没有弄出过什么太大的动静,可是这个雷振春,当他接受了军宪处之后的第一天,就弄出了一个校阅场砍头的事来。事情是这样的,雷振春接受了这个军宪处之后。
他上台之后的第一条命令就是调集军宪处的特别卫队,在他亲自的率领之下,直扑京畿驻军的驻防大营,而后也不容分说的,直接抓人,不过他抓的都不是一些重要的人物,短短一天时间被他抓去的就有三十余人。
可是这三十余人中,军衔最高的不过才是上尉,职务也不过就是副连长罢了;正常来讲,即便是雷震出这样的特殊部门抓人的话,那么至少也需要拿出一定的额证据亦或是凭证,但是据说雷振春抓人的那一天,就是那么空这手直接抓人的。
再有就是抓到人之后,无论如何都应该审理一番吧?可是人家雷振春却没有,审都没审,就那么直接的从驻军大营出来之后,直接带到了校阅场,而后在一阵阵的喊冤、叫骂声中,将这三十余人通通斩首了。
对与雷振春的这一做法,无论朝野都是议论纷纷,大致能够分为三个派系,其一的支持派,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袁世凯的直系部下以及一些趋炎附势的家伙,他们认为雷振春这样的做法,是借用了兵法中的“兵贵神速”这一条。
还说其实在这之前,雷振春就早已拿到了这三十余人的证据,而后才会在他上位的第一天就使用这种雷霆手段。第二派那,则是持反对意见的,也可以称其为反对派,反对派的人大部分都是段祺瑞等人的直系部下。
他们认为雷振春这样的做法就是草菅人命,而起还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无赖举动,因为被杀的这三十余人中,其中有部分都是他们曾经的部下或者是学生,所以他们会持有这样的态度也不足为奇,更加上他们此时与袁世凯的微妙关系,就能容易解释通了。
而第三派则是由类似于蒋百里、杨度以及和我同样的暂时闲置的将校组成的一排,可以称之为观望派吧暂时,此一派持有的意见,至少在我看来是相对公平的,因为这一派普遍认为。
雷振春这样的做法其实与他到底有没有证据或者是是不是草菅人命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雷振春之所以会这么做为非就是为了两个字——“立威”。仅此而已。说起来雷振春虽然是内阁将领,但是他没有兵权,而且曾同时依靠袁世凯、段祺瑞两派。
所以大多内阁以及将校是看不起他的,而且他在军中也是没有威望的,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且不受其他人重视的情况下,那么他想要树立自己的威信的第一步是什么?那么自然就是“立威”了,而此时此刻,现在的情境下,最好且最直观的方式,就是杀人。除此之外其他的任何方式都没有这一招来的快,效果明显。
不过虽然如此,这样的个做法有效是有效,但是却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非常容易得罪人而且容易失去军心、人心,在很多时候,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最后落得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下场。
不过很显然的,雷振春此时并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