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用西北和华北、江淮等地的棉花做为原材料以外,还从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地进口棉花,然后销往东南亚、澳大利亚市场,甚至是日本市场。这年头日本的工业发展才刚开始,纺织业并不发达。
而对外销售纺织品,主要还是看渠道。谁掌控了渠道就掌控了市场,英国佬因为有渠道,就算是棉布卖得贵一些都还是有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西北集团派出人员,积极开拓海外销售渠道,取得了一定进展。英国人并不能控制所有渠道,特别是当前英国高喊自由贸易。
那些殖民地、自治领很多商人,对英国商品并不是很满意。如果他们能完全满意的话,那么美洲大陆也就不会闹独立了。很多商人看到西北集团的纺织品价格更便宜一些,而且质量好,非常乐意购买。西北集团此时正在投入资金,研发附加值更高的新品种的纺织品。
最大的纺织品市场还是内部,此时的中国,每年要进口大量的纺织品,成为了殖民列强的商品倾销地。他们通过不断的商品输出,从而赚取中国的民族财富。
西北集团的纺织品、煤油、肥皂、精盐、纯碱、小五金、水泥、钢筋、纸张、玻璃制品、炸药等等商品的产出,都迅速的争夺回了一大块的内部市场。
内部市场是很容易抢回来的,渠道绝对不缺,只要一喊口号,国人肯定更加支持国货,何况国货质量不差,价格又更便宜,没什么理由不买西北出产的民族商品。
在这样的情况市场环境下,西北集团在各省都大肆投资。而西北军在西藏歼灭了英军,也让满清对西北军变得更加畏惧起来。
西北军连洋人都敢打,而且还能打得赢,这对满清来说,信心受到了进一步的打击,随着西北军的扩编,更是让满清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
这样的军事压力,确保了西北集团在全国各省投资的安全。
“今年西北银行已向多各省份扩张,我们的分行数量在西北之外,已经达到了八十多家,基本上各个商埠都有我们的银行。我们到目前为止,已在外省吸纳存款上亿银元了。”孙绎龙脸上带着欣喜的神色,将刚统计上来的数据报告给了沈凝云,然后问道:“少帅,这些钱我们该投资到什么领域去?”
“铁路、电力、矿产、农业什么的都可以投,我们都亏不了。不过有一个项目是要重点照顾的,那就是桑蚕业。”沈凝云对孙绎龙说道,孙绎龙不由愣了愣,说道:“这几年生丝并不是很景气,日本生丝已开始崛起了。”
“就是因为日本生丝业开始崛起,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挤进去。生丝是日本少数不多可以产出用来出口换取外汇的资源。就算是在韧性上比不过小日本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搞点补贴,恶心死小日本。”沈凝云说道,孙绎龙不由额头冒汗,少帅这可是损人不利己的节奏啊!
“那我们投入多少钱合适?”孙绎龙觉得这已经不是他能拿主意的事情了,沈凝云想了想说道:“先在江苏地区办个桑蚕业基地改良蚕种,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建个缫丝厂,提高产品质量。然后把技术推广到养蚕户那里,再根据市场形势来制定具体方针,总的来说,不能让日本攫取50%以上的国际生丝市场。”
50%还是有点高,但是江苏毕竟不是西北政府的地盘,不是那么方便。而日本是整个国家在搞桑蚕业,要做到遏制日本占据50%的市场,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
容易之处在于日本生丝出口刚刚崛起,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大。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生丝的主要出口国,因此只要投入资金,还是能与小日本一较高下,不至于像历史上那样,让日本占据了80%的国际生丝出口份额。
不可否认的是,小日本是很精明的。日本工业不发达,要想创造外汇,使金银不外流,就得有拿得出手的商品,但是在工业产品上能拿出手的并不多,因此在农业上下功夫。农业上投入的成本不大,而且技术虽然繁琐,但是层次却不高。日本也因为工业不发达,有大量可用于发展桑蚕业的人口。
中国此时四亿人,劳动力大量闲置的现象很严重,不过鸦片流行,使很多人失去了劳动能力。因为中国也没有很多工业,因此也有大量的人口可以投入到生丝生产上。生丝此时也是中国平衡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个领域如果被日本所占领,那么中国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少,而日本的经济在长期的积累之后,则将具备大规模侵华的能力。
不过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因此他们耗不起。而中国耗得起,所以沈凝云才打算用补贴的方式,来积压日本的生丝出口市场。反正耗不下去的,绝对不会是西北集团。
对付日本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和他耗。日本其实没什么底子,其强大只是外表上的,军事上看起来像巨人,经济上实际上是个侏儒。不过日本也是没办法,不疯狂军备,日本还能依靠什么呢?
要玩死小日本,难度并不大,只需要不断的在积累细节上的胜利,则可以累积成为大局上的胜利。
不过让沈凝云纠结的是,日俄战争貌似真的失控了。
根据最新战况,俄国在辽阳会战中歼敌四万后,已经打到了防守反击的反击阶段,三十多万俄军开始向日军发动进攻,以试图解旅顺之围。
只是接下来让全世界意外的是,日军在沙河一带与俄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日军以其肉弹战术,硬生生的是俄军顶死在沙河一线。
库罗帕特金见进攻受阻,便有了放弃支援旅顺的借口,在沙河一带与日军玩起了对峙,继续等待着俄军自身力量的加强。
库罗帕特金是一个保守到把俄军坑残的指挥官,又一次错过了击败了日军的机会,这一消息让沈凝云松了口气。还真得感谢坑爹坑娘坑俄国的库罗帕特金,要是战争这么早结束的话,那么西北就无法继续卖战争物资赚钱了。另外,西北陆军现在远未改编完,不具备大兵团作战能力。
只要库罗帕特金继续这么坑下去,俄军肯定是得完蛋的。
沙河会战中,日军虽然死撑顶住了俄军的进攻,但又付出了三万多人的伤亡,日本的兵力已处于极大的劣势,因此日本在国内进行了疯狂的动员。
此时的日本,铁路不发达,动员速度显然没那么快。但真要动员,日本也有四千多万人口,动员个上百万兵力投入东北,这即可能也不可能。要想做到如此大规模的动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资进行支撑,除非是英国全力支持日本。如果英国不支持日本,那么日本绝对无法拉起如此庞大的陆军。
“我们的兵力太少了,必须再动员二十万兵力投入东北。”东北日军参谋长儿玉源太郎对总司令大山岩说道。
“国内也很困难,我们现在应该更多的寻求英国人的帮助,也许会有效果。”大山岩沉思道,“但是远水一时解不了近渴,必须尽快拿下旅顺要塞,从而将旅顺的兵力抽调出来,你亲自去旅顺进行指挥吧!乃木希典那家伙只懂得肉弹进攻,只会让我们损兵折将。”
“是,司令。不过属下认为,俄军之所以能够阻挡我们的进攻,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机枪,我们也必须尽快购买一批机枪装备部队。”儿玉源太郎说道。
“这个我会想办法的。”大山岩点头道。
日本退守沙河一线的同时,连忙将儿玉源太郎派到了旅顺,让乃木希典暗中让出了指挥权。
乃木希典围困旅顺期间,不断的发动肉弹攻势、夜袭、地道、敢死队等等进攻方式,结果根本没什么效果,被俄军打死打伤近五万人,其中还不乏自伤的日军士兵,自伤后便不需要上战场送命了。
儿玉亲自督战第四次总攻旅顺,儿玉对炮兵的运用远远强于他这个只会用步兵冲锋的将军,结果靠集中炮火,昼夜不停的进攻和靠前指挥(乃木的军司令部始终躲在敌人炮弹所打不到的后方,完全不了解前线状况),仅打了八天,以战死战伤六千二百余名的代价便攻下了203高地。夺下203高地后俄军败局已定,日军又以要塞巨炮猛轰停泊在旅顺港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此时,乃木还看不清形势,还要拼其全力与俄决一死战。但俄军已无斗志,他意外地收到了俄军的乞降书。1905年1月1日,俄驻旅顺要塞司令阿纳托利?米哈伊洛维奇?斯特塞尔派出军使,手持白旗,向日军递交投降书。翌日,乃木希典派第三军参谋长伊地知幸介与俄军达成协议,旅顺遂为日军占领。于是,被明治天皇力保的乃木希典司令官,就体面风光的完成了攻占旅顺要塞的战胜国司令官,接受俄军的投降,写了首着名的“水师营的会见”的歌词,称乃木威严深沉,对败军之将显出宽厚仁慈,彬彬有礼,而俄军司令官则衷心盛赞其盖世武功。该歌词不仅被选入小学生课本,而且被谱成曲,广为流传,塑造一个威严仁厚的日本军神形象。
乃木希典成为了攻克旅顺的名将,是日本宣传的需要,因此乃木希典后来被赦免,并被日本政府塑造成了军神。而真正攻克旅顺的,实际上是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
旅顺的陷落对于俄军来说,绝对是狠狠的一巴掌。使日军成功的抽调出了五万多兵力,在兵力上算是充裕了很多。
大山岩要求日本本土购买一批机枪装备部队,由于日军用的是哈齐开斯机枪,但需要从欧洲运来,路途遥远,而且没有现货,把日本军方急得直上火。这时候有人报告,声称可以到中国去购买重机枪。
“根据探查,俄军的重机枪多数都是从支那西北政府那里购买的,他们与德国人合作,已能自主生产重机枪。”
“支那人竟然可以生产重机枪!”
这个消息对于日本明治天皇来说极为震惊。
“他们不仅能生产机枪,还强生产大口径火炮,他们与德国人合作后,迅速从德国那里获得了很多的技术。”山县有朋继续说道。“德国人太偏袒支那了,我们花了近两千万,才建设了八幡钢铁厂。但是支那西北的钢铁产量,有消息称是已经突破了二十五万吨。”
显然日本在西北没有什么情报能力,这个数字极不准确,1904年西北钢铁产量已经突破了三十万吨。在张掖钢铁基地还在建设的时候,榆中县与成县两地的钢铁基地都在不断的增建周期短的中小型炼钢炉。都1905年,张掖钢铁基地第一期将完工,到时候还会增加三十万吨钢铁产量,形成60万吨的钢铁产量。
“支那人会卖机枪给我们吗?”明治天皇有些担忧的问道,山县有朋点头道:“支那西北政府显然是见钱眼开,连卖军火给俄国都做得出来,、为什么不可能把军火卖给我们大日本帝国?”
日俄战争是因为俄国拒绝退出东北而引发的,日本还煽动中国学生成立什么‘拒俄先锋队’,以让中国倾向于日本。
只是作为穿越者的沈凝云,看待日俄战争的角度自然是不同的。
“哟西!马上派人到支那那边购买机枪。”明治天皇点头道。
“是,陛下。”
日本军方行动很迅速,一方面到欧洲订购哈齐开斯机枪,一方面立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