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煤油的问题,在新的设计中,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涡轮泵非常害怕积碳,煤油的积碳严重影响了涡轮的工作稳定性,研发团队只好在不断的试验中调整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效率,从65%一路降低到了35%。
这个效率就低得很可怕了,等同于燃料的使用率只有35%了。
如果这个效率仅仅是用来在大气层内使用,作为武器的话,新型的XCO…FBK…1型煤油火箭发动机已经满足了国防军的要求。
可是埃里克却不打算就此罢休,他要的是一款能够让火箭冲出大气层达到太空的火箭。
有感于救生舱里多次使用的雷达扫描功能,埃里克也急切的希望在这个时间段让德国拥有观察全球动态的能力,虽然这个要求一时之间办不到。
想要将卫星送入太空,使用XCO…FBK…1型煤油火箭发动机是肯定办不到的,埃里克只能再另想办法解决。
就在这个时候,苏联和德国的友好,以及双方再次的军售订单让埃里克看到了希望,那就是苏联的煤油。
位于苏联的巴库油田出产的煤油由于含硫量很低,一直是苏联后期航空燃料的主要选择。在埃里克的帮助下,苏联的低硫煤油很快送到了实验室,仅用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实验室很快就依据最新的煤油调整了设计。
在XCO…BFK…1的基础上,低硫煤油使得研发团队敢于不断调高燃气发生器效率,从35%不断提升到了51%。
然后埃里克又在改进型的XCO…BFK…2又提出了发动机冷却通道,让液体流经发动机罩降低温度的同时加热燃料让效率更高。
只是依旧限制于没有合适的高温合金和耐高温图层,XCO…BFX…3型虽然进步很多,也已经完全可以用于军事途径,可对于埃里克想要升空的要求还是有着一些差距。
于是研发团队想到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一个做不到,那就几个一起上。
虽然这个办法看似粗暴,其实也是一种补救措施,可惜的是,通过实验发现,简单的将几枚发动捆在一起并不能如他们所愿的那般提高动力,反而出现了更多的问题。
首先是点火问题,然后是流线问题,然后是轨道计算问题。
得知消息后的埃里克只是在办公室里感慨了一句:“这才是真实的科学,进步的同时也会遇到更多的难题,人类才得以解决更多的问题,直到达成所愿。”
埃里克今天之所以要到第4号研究所来,就是为了解决除材料外的设计问题,和一些关于轨道的测算问题。
第233章 累到倒头就睡()
赶到设计场地的埃里克直接拿着铁锤敲掉了燃烧室的两层钢板套层的结果设计。然后拿来一卷铜丝和锥形管做了掩饰。
这就是典型的截面散热,增大接触空气的截面积,让散热效果更一步增强,经过铜丝缠绕的燃料管能再次降低燃烧室温度。
埃里克并没有因此作罢,由于时间和材料的限制,埃里克只是画了一张燃烧室内壁草图,这是一张凹凸不平,却很有规则的燃烧室内部图结构,虽然是平面的,但是设计师们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个作用。
和之前的演示是一个意思,增大截面积。
看完了简单粗暴的
XCO…BFK…3型火箭发动机,埃里克又到了使用甲烷作为燃料的试验场所。
在他的心目中,甲烷的好处实在太多,一个甲烷分子里,只有一个碳原子,这意味着甲烷在高温情况下不会像煤油那样发生裂解。
毕竟只有一个碳,根本就没有碳碳链。
这就使得甲烷在高温情况下,很难结焦,很少积碳,给涡轮发动机增加了寿命的同时保证了其稳定性。
埃里克没有打算一开始就研发可重复使用多次的发动机,但是必须保证发动机的稳定性确保火箭的安全。
他不单单只是要将卫星送上天,更是为了将来的科学进步中将人类送入太空。
没有安全,还何谈载人?
煤油发动机的结焦极限温度为833摄氏度,而甲烷的极限温度高达1223摄氏度,两者的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不谈苏联的低硫煤油,品质再好的煤油在1195摄氏度的时候也会出现结焦,在1306摄氏度的时候,大量的结交就会危急整个发动机的安全。
所以埃里克才允许煤油发动机的研发的同时嘱咐了只能是过渡期使用。
因为甲烷的开采现在普遍困难,而且德国也没多少,反而煤油较多。考虑到将来的战争中肯定会有导弹加入,埃里克同时开启了甲烷火箭活动机的同时也开启了煤油火箭发动机。
甲烷的另一个名字是天然气,在德国已经进入很多家庭使用。
甲烷是很好的能源替代品,更是清洁能源,可再生技术也不复杂,埃里克已经有团队在试验电转气技术,包括电解水。
碍于德国的电力本就紧缺,埃里克不打算在核能实用化之前自寻烦恼,只需开发技术留着备用。
现在的德国需要任何资源都能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购买,完全不用考虑储备问题。
而说道资源储备,埃里克也没忽略,毕竟在他的年代,战略储备是每一个成年人都会参与的事情。
对他而言,更是如此,只是战略储备是个浮动值,没法准确估计,只能在现有消耗水平上进行一个估算。
埃里克担心的其实不是矿物储备,而是粮食储备。由于大肆发展制造业和工业订单激增,比之1914年高出32%。投资增加450%,生产价值增加140%。
农业耕地面积在拥有广袤的可耕种国家并入后从9亿亩跌落到不足7亿亩。
这里面也有一些因为购入进口低价粮食冲击了国内市场的缘故,但是埃里克从不寄希望于进口,一切都得自给自足还要有余粮存货,最好是再出口一批出去捞外汇。
所以粮食部又抓紧了种子改进的步伐。
发射卫星的事情并不简单的只为军事服务,卫星分为很多种类,军事卫星只是一个小科目。
如气象卫星就能监控所观察地区的气候,还能用来作为通讯转播,拜托地形的限制。
而气象卫星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辅助作用,提前预测天气情报等。
最后埃里克交代了一些事情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坐上了飞回柏林的飞机。
飞回柏林的时候,已经是傍晚,由于没有导航设备和夜视设备,德国民航、军机都不会选择在夜晚出行。
埃里克也没忘记这一点,夜视仪在哈伯弄出可循环使用的大容量蓄电池后就开始在军用侦察机上测试使用。
忙了一整天的埃里克回到汉莎宫没多久就睡着在沙发上,第二天天还未亮,埃里克就醒了过来,只是发现身上躺着一个人。
埃里克双眼模糊,看不清楚是谁,加上天还没亮,灯也关了,只好用手去摸。
“啊,你醒啦?”埃里克一听这声音立马松了一口气,还好是黛娜。
埃里克也不知道自己为何松了一口气,赶紧翻身起来。
“你怎么在这?”埃里克问道。
“我回来的时候发现你睡着了,就看了你一下,结果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黛娜吐词不清的说道,还在犯迷糊。
埃里克立马拿来毛毯盖在黛娜身上,一把将她抱了起来。
“你干嘛啊?快放我下来,外面还有人呢。”黛娜赶紧说道。
“外面有人?这个时候还哪来的人啊?”埃里克疑惑道。
“你啊,真是忙昏了头,明天就是国庆日了,大家都不敢回家,一直在这里不停的检查最后的细节问题。”黛娜解释道。
埃里克一听顿时感觉自己这个总统还真是心大,马上就是国庆了,还一回来就倒头睡着。
被埃里克这么一弄,黛娜也清醒了许多,只好把她放了下来,然后把灯打开了。
“你是在这里睡一觉还是回去睡?”埃里克问道,一边走到了办公桌前。
“我就不在这里烦你了,而且安娜塔之前好像有事情要跟你说,我出去的时候告诉她。”说完,黛娜就走到了卫生间整理了一下直接开门出去了。
安娜塔在办公室的灯打开后就知道埃里克醒来了,只是碍于黛娜也在里面,不知道会是什么状况所以不敢进去,也不敢敲门,就这么坐在对面的办公室看着。
一时间安娜塔就看得走神了,连黛娜走到了她面前都没察觉到。
“嘿,安娜塔。”黛娜晃着手加大了音量。
“啊?”安娜塔被黛娜吓了一跳。
“是不是太累了?要不你先回去休息会儿吧。”黛娜不忍心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不,不用了,我还有事要禀报。”安娜塔立即手忙脚乱的找起东西来。
一旁的黛娜看着安娜塔的样子有些奇怪,然后说道,“埃里克醒了,你有事就去找他吧,我先回去休息了。”
黛娜最后意味深长的看了安娜塔一眼才转身离开。
第234章 史无前例的国庆阅兵()
1920年11月6日是德意志联邦国家成立一周年纪念日,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好转,武装部队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壮大,埃里克·艾德里安决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举行一次隆重的国庆阅兵活动,以进一步提振国民精神和武装部队的士气。
这个军事意义大于节庆仪式、且政治气氛浓厚的提案在八月份初便很快得到了朝野上下的积极回应,更是与国防部长勃劳希契的想法不谋而合,与此同时,内阁也几乎全额投票通过。
内阁总理、国防部长、国家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以及陆、海、空三军元帅齐集柏林汉萨菲尔特宫,埃里克·艾德里安总统亲自主持会议,成立了国庆阅兵总导演部,并直接任命伦德施泰特为国庆阅兵仪式总导演。
国家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马克斯·霍夫曼为阅兵总指挥。演训开始后,海陆空军积极配合,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确定阅兵行进路线、仪程、受阅官兵方队、武器装备以及所有与国庆阅兵相关的事宜。
柏林西郊新开辟的广场和大街平坦而且开阔,是最理想的阅兵方队训练基地,国家许多重大庆典活动一般都会选择在这里进行。
为了确保这次国庆阅兵式的严肃性和神密度,从八月中旬开始,勃劳希契就已下令将这一片广阔的地域进行了暂时性的军事封锁。
德意志联邦开国第一年的重大阅兵庆典有着超乎想象的历史意义,全国各地武装部队纷纷要求加入。
但是,受阅部队名额有限,能够入选的单位在整个国防军中只是凤毛麟角,各军兵种军容风貌角逐后,胜出者入选,其他部队或由国防部指定参加。
八月中旬,接到通知后的受阅部队欢欣鼓舞,陆续向柏林开拔,并按导演部的要求有序进驻柏林西郊训练基地集中排演、训练。
国庆期间,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军民大联欢等一些富有创意性的庆祝活动,各大军区(除首都柏林受阅部队外)也组织所属部队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大阅兵。
因此,在柏林接受埃里克·艾德里安总统和国家领导人检阅的现场为德意志联邦第一阅兵场,其他各地的阅兵活动为分阅场。
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了,11月6日这天,德意志联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