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明-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宁将这解决灾民住处的问题仍旧交给了魏学增负责,魏学增也果然没让他失望,根据先前的调查和统计,老人妇孺优先,统一安顿灾民的住处,又派了人购买木料沙石,并就地取材、招募了灾民中的青壮劳力进行**灾民所寄居破落房屋的修缮。

    一连十几日下来,所募捐的银子像流水般的花了出去,每日来领取救济的灾民都排起了长龙,有锦衣校尉在一旁虎视眈眈地情况下,一切进行得倒是秩序井然!

    杨宁带着万历几次微服出巡,深入到灾民寄居的地方,察看救济的放及房屋的修缮情况,每一次出去的所见所闻,对一直长在深宫里的万历触动都是很大,他甚至无法相信京城里竟有生存环境如此恶劣的百姓,杨宁自然是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教育,提醒他将来做个体察民情、体恤百姓的好皇帝,万历凛然受教。

    而在到处私访察看的同时,杨宁满耳听到的都是灾民歌颂、赞扬两位后宫娘娘的大慈大悲与大恩大德,直言两位娘娘就是观音菩萨转世,前来救苦救难的,甚至有人在新修葺的房子里为两位娘娘供起了长生牌位,日日跪拜。

    杨宁将这情形不时和李贵妃一说,以至于这十几日李贵妃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心情大好,凤仪宫的宫女太监也好过了许多,而且每当杨宁向李贵妃汇报了,她便立刻去养生殿,将这些话讲给陈皇后听,据说陈皇后因此病情大大减轻,身体一天比一天轻快起来。

    对两位后宫娘娘感恩戴德的同时,灾民们连带着对负责此次募捐赈灾的太监杨公公也都是赞誉有加,听到这些赞扬声,虽然并不是十分在意,但杨宁心里忍不住还是很高兴的。

    放物资和救济灾民的工作持续了十几日,终于接近了尾声。此时,基本上所有的灾民都得到了安置,城内的破烂房屋经过修葺利用,堪堪能安置下京城所有的灾民,只是住着稍显拥挤,但比起先前破院烂房、透风渗雨的情况,却是好了不知多少倍。

    同时,灾民们也都放了足够维持到过年开春的粮食,这是杨宁一开始便确定的原则,救济总有个限度,以助灾民度过这个寒冬腊月为准,至于再以后,那杨宁也是无能为力,总不能养这些人一辈子!

    由募捐衙门**的大夫队伍也分组对有病的灾民进行了医治,诊金药费也都从募捐银子里面出,几日过后,京城灾民的死亡率大大下降,再也没有出现过用成队的板车往京郊乱坟岗拉尸体的情况。

    再过了几日,募捐救灾功德结束,整个京城可谓是再不见一个灾民流落街头,再不闻一个灾民冻饿而死。

第二百二十一章 论功行赏() 
伴随着一系列赈济灾民工作的展开,两位后宫娘娘在京城百姓中的声望达到了顶点,而具体负责此事的杨宁,原先因监军宁夏平叛及出使草原积下的声名更是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整个京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随着南北人流往来京城,这募捐赈灾一事也传遍了中原关外、大江南北,天下人都知道当今大明朝出了两位大慈大悲的皇后与贵妃,也知道还出了一个年少有为、深具才干的少年太监。

    就连参与此次募捐救灾的各部抽调官员,在同僚邻里之间说起来也是颇受人尊敬和羡慕,让这些官员着实得意了一阵,而此事带来的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那就是一向如狼似虎、令人闻之色变的锦衣卫,由于参与此事,大大改变了在人们中的不好形象,头一次在民间出现了正面的赞扬声。

    所有赈灾工作完成以后,所有账目清算下来,所有的实物物资全部放完毕,但此次募捐所得的银两却剩下了不少,将近有十万两之巨。

    杨宁却不想剩下这银子,思来想去,又和魏学增一商议,最终决定在京师四面远郊河面上选几处扼要的地方,以两位娘娘的名义建四座“功德桥”,将这些募捐银子全部花完,也算是添做了件造福于民、流芳后世的好事。

    杨宁将此想法和李贵妃一说,李贵妃虽然嘴上犹豫,觉得有些太张扬,但杨宁哪还看不出她心里的乐意,也不再征得她的同意,直接命魏学增督办此事。

    听说两位娘娘要为百姓建“功德桥”,刚刚得到了天大恩惠的灾民自然是一呼百应,青壮劳力云集报名,不要工钱也要来帮忙建桥。虽然此时是天寒地冻,但灾民中不乏能工巧匠,再加上人多,个个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这“功德桥”修建的很快,看进度估计年前就能完工。

    办完了差事,就该**行赏了!

    遵照先前的承诺,杨宁命人在皇城大明门外广场上建了一座高耸的“功德碑”,将此次募捐救灾一事中的捐献者镌刻在了上面,由于人数实在太多,杨宁下令只将捐献银两过百两的人名刻了上去,“功德碑”之名是求的隆庆皇帝的手书。

    对于隆庆皇帝的字杨宁还是十分佩服的,笔力雄浑有力、字迹龙飞凤舞,同时杨宁也奇怪,看隆庆皇帝写的这几个字,还真不像是随时要**球的样子,莫非是那个叫玉阳子的妖道真有什么秘方吊住了他的**命不成?杨宁问李贵妃,李贵妃也说见到隆庆看他的气色倒比以前好了许多,这让杨宁心里不禁对历史到底如何演变又产生了疑虑不定!

    在陈皇后与李贵妃的参与下,隆庆有旨,所有此次参与募捐救灾的内监、部堂官员、锦衣卫官佐,品秩全都升授一级,就连刚开始挨了杨宁板子、后来也为募捐赈灾出力的赵永清和郭正旭也不例外,但只有一个都察院八品知事顾兆则例外。

    李贵妃得了消息,知道此人藐视、辱骂杨宁的事情,因此不但没赏他,还直接免了他的官职,当然,他也没参与后面的募捐救灾,不同于赵永清和郭正旭,杨宁从打了他板子之后便再也没用此人,看到顾兆则的下场,赵永清和郭正旭不由都是暗自庆幸,相比于升官,觉得当初就算挨了几板子也是值了!

    在颁旨赏赐有功人员的过程中,李贵妃故意放出风来,将这次请赏的人情全都做给了杨宁,众官员皆大欢喜的同时,对为他们请功的杨宁更也是心存感激。

    而对于户部主事魏学增,在杨宁的关照下,则直接升迁了两级,一下成为了正五品的户部山东清吏司郎中,关于魏学增的升迁,杨宁是存了心思的,他本就是从山东清吏司主事位置上下来的,如今不但回到原部门,还升为了正五品郎中,可谓是大大的扬眉吐气,原来与他不和的山东清吏司郎中则调到了浙江清吏司。

    之所以如此升迁魏学增,杨宁还存了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两人十几天相处下来,原本有些恃才傲物、心高气傲的魏学增与杨宁的关系日渐亲近,对于杨宁处事的能力和手段也是佩服不已。

    在一次两人闲下来一起喝酒时,魏学增酒酣耳热之际,与杨宁交了心,吐露了自己从山东清吏司主事位置上被卸了差事的真正原因,原来,这件事还是与山东水灾赈济有关,其中牵扯到户部山东清吏司官员与山东道地方官员贪墨赈灾银的事情,因为魏学增不肯苟同,便成了上峰的眼中钉,后被卸了差事,据魏学增讲,那户部尚书张本直与山东清吏司的郎中王泮都与贪墨有关,而张本直却是辅高拱的人。

    尽管早就听说赈灾银被有关官员贪墨的传闻,但此刻杨宁听魏学增揭露出来,不由仍是愤恨难平,灾民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本来已经够惨的了,这帮子官员还要打本来就不多的朝廷赈灾银的主意,真是丝毫不顾忌百姓**活了!

    听魏学增说此事牵涉到高拱,又有一位大九卿牵扯到其中,杨宁立刻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也看到了此事背后可以利用的文章,但却也知道此事不能着急,得慢慢来,因此,他便与魏学增商议,等募捐之事做完之后,**行赏时,将魏学增升为山东清吏司郎中,在那些贪墨的人当中按插一个钉子,以后伺机而动。

    魏学增知道杨宁与他如此商议那是将他看作了自己人,他虽然**子孤傲,但却更是个聪明的,通过募捐一事他看到了杨宁的能力与胸襟,以及在后宫两位娘娘面前的受宠,此刻已是下定了决心以后跟着杨宁混前程,更何况他对那些贪墨赈灾银的官员也是深恶痛绝,当下立刻便答应了。

    杨宁也说话算话,对于在此次捐献中出手阔绰的富商大户,他也上折子为他们请求散官官阶荣誉封赏,当然,捐献的大户太多,杨宁在告示里早已有言在先,朝廷只封赏捐献数目排在前二十位的人员,此事隆庆有旨交给了吏部验封司,于是很快,从散阶正六品的承德郎、儒林郎等,一直到从九品的将仕佐郎,京城里一下多了二十位民间的荣誉散官。其中,京城富、也即郝梦阳的父亲——郝奉先,因为捐银两万两、捐献最多,而受封正六品的承德郎。一时间,这二十几户受了封赏后,家家户户像过年似的,好生热闹了一阵。

    别人都赏的赏、升官的升官,身为主事人的杨宁的封赏却遇到了麻烦。如今杨宁已是内监中最高的品秩——正四品,按规矩是再不能往上升了,按官职他上面只有司礼监掌印冯保和秉笔大太监、东厂厂督冯保,也不能升了,因此,李贵妃旧事重提,要给杨宁封侯,杨宁却不答应,觉得肯定会招来朝中大臣、尤其是高拱一派官员的反对,当初他自草原回来时,也有朝中张居正一系的大臣提出要给他封侯,但最终高拱一系官员竭力反对,最终没封成,而这次募捐赈灾的功劳,与那出使草原的功劳比起来就小多了,封侯是更不可能了。

    李贵妃不听,泼辣劲上来,道一声“本宫倒要看哪个敢拦着”,与封赏其他官员的剌书一道交给吏部时,结果可想而知,兼着吏部尚书一职的高拱一系的部堂官员、御史言官,全都跳出来,哭天抢地般劝皇上收回成命,最终隆庆耐不过群臣三天两头进宫请见,向李贵妃无奈告知一声,最终封侯的事情仍旧没有成功,将李贵妃气得柳眉倒竖,对高拱恨得咬牙切齿,但如今万历尚未继位,她身份毕竟只是个贵妃娘娘,却也无可奈何。

    最终,杨宁获封了个嘉义大夫的正三品内官散阶荣誉虚衔,又在李贵妃的争取下,加封了个太子少保的官衔,嘉义大夫本就是内官散阶,倒也无可厚非,可这太子少保,却是从一品的文官加赠衔,授予内官也是坏了规矩,李贵妃自也料到高拱一系的官员会反对,这次她要求隆庆直接没通过内阁和吏部,直接用“中旨”颁了奖赏下来,然后圣旨已下、木已成舟,大臣们再怎么反对也是无济于事了!

    就这样,搞了个募捐救灾,杨宁获得了两个虚衔,这前一个倒还不痛不痒,可这太子少保的官衔,却是荣耀无比,明朝历史上,还真没有太监能够给授“三公三孤”的加封官衔。

    封赏杨宁的圣旨颁出来之后,朝野自是一片哗然,可皇上圣旨已下,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再反对也已是没用,更何况,高拱一派的官员中出了一件大事,让他们都自顾不暇,已经没心思注意杨宁的事情了。这件大事便是当今的内阁辅臣、吏部侍郎张四维家里曝出了一件令人既震惊又哭笑不得的“丑事”,那就是其正妻哭喊着跑到皇宫里去敲登闻鼓告御状,告的却正是她的相公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