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强国梦-第5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云蒸的部队就是这样行进的,因此,进入山区之后,每一处危险的地形都要研究设防,大军行动缓慢了,一天也就是走上二三十里。洪云蒸可算是小心翼翼了。

    又过了一天,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日,不过官军可没有那么浪漫,战场上的危险无处不在,今天能与谁相会还真不好说。

    这是官军进入山区的第二天了。洪云蒸遥望着前方的道路东侧有一处数十丈高的悬崖,从道路的这一侧是无法攀登的,向导告诉洪云蒸:“此地名曰雄鸡关。”

    洪云蒸说道:“看不出雄鸡的样子,为何叫做雄鸡关?”

    向导说道:“山体的像与不像是居于特别的位置观看的,我们过了关,回头看,就像雄鸡了。”

    这种地形,敌军若是设伏,用滚木礌石就可以袭击山下通过之军队。也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如果左良玉不在此地设防反而不正常了。

    部队停下来,研究通过的办法。

    在悬崖峭壁的对面有一处坡度较缓的山坡,此地可以设置火炮,炮击悬崖的顶端。于是洪云蒸命令士兵抬上四门60毫米炮上山。

    60毫米的迫击炮就是杨嗣昌以国防军的掷弹筒为范本仿制的,火炮口径62毫米,炮弹直径60毫米。仿制的炮太笨重,绝对没有掷弹筒轻便,但是也有个优点,就是射程远,掷弹筒的射程只有250米,杨嗣昌的60迫击炮可以打1500米(三里)。所以这几门炮抬上山,可以轻松的炮击对面的悬崖顶端。

    火炮上去也很艰难,终于还是上去了。选择合适的位置架设火炮。

    左良玉没有炮,火铳都很少,如果左良玉也有炮的话,打上几炮,官军的火炮就废了。

    洪云蒸命令开炮,炮击对面的山头。

    炮声轰鸣,尘土飞扬,四发炮弹就出了炮膛。这种直瞄炮击是用不着试射的,直接瞄准就可以了。但是官军炮手水平太低,炮弹落点远的远、近的近,都没有命中目标。

    洪云蒸看着直摇头,实在是太差劲。他又下了命令:“瞄准了打,打不中军法从事!”

    其实第一发打偏了,后面自然会调整,如果炮手们这个都不会,干脆一头撞死得了。所以后面的炮弹就轰击到了山头。

    山上还真有人,就是左良玉部埋伏的士兵,他们知道躲藏,不被山下发现,但是,明明看到了大炮,却不知道防炮,这就是见识短,他们没经过炮战,自然也没有这个训练。

    在山顶上,石头树木被炸得漫天飞舞,其实还有人体,远处无法区别,看不出来。可是落到了悬崖之下是可以看到的。破烂的衣服、旗帜、人体都有。

    洪云蒸看到了,炮击没有白干,效果还是有。于是他命令:再补充一些炮弹,继续炮击!

    官军迫击炮的射击速度是一分钟五发,远远的赶不上国防军,慢了一半还要多,但是与旧式火炮的三分钟打一发相比还是快的太多了。只是十几分钟的炮击,几百发炮弹就覆盖了山顶不大的面积。

    炮弹也是珍贵的,洪云蒸赶紧叫停,他开始组织部队通过这一地段。在部队通过时炮兵还要继续监视着山顶,一旦情况异常,还要炮击。

    也许刚才的炮击起到了作用,山上的敌军非死即伤,剩下的都跑了,所以官军大队陆续的通过这一段道路,山上一点反应也没有。

    洪云蒸的判断是错误的,山上的敌军没有走,还在监视着官军的动向。带队的军官名叫张应祥,他还有一个弟弟名叫张应元,都在左良玉的手下混事,这兄弟两个原来也是官军的身份,在西北剿匪的过程中汇入了左良玉这支队伍,现在都是左良玉部下之干将。

    正牌官军出身的张应祥也没见过新式的火炮,今天被炮击还是他第一次见识,但是官军的老式火炮他是知道的。因此他没有防炮的知识,刚才那一阵炮击他的部下损失不小,一共三百人的队伍差不多伤亡了三成。

    他把三百人分成两队,山顶上一队,另一队位于侧面,那里有一条隐蔽的小路,其目的就是可以出击,能不能出击当然这也要看战场上的机会了。他本人为了指挥部队则居于这两队之间,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他幸运地躲过了一劫。山上的那一队死伤的差不多了,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三百人的部队打伏击,使用的还是冷兵器,能有多大的作为呢?

    这就要看怎么用兵了,他们的目标不是阻挡官军,而是奔着辎重来的。官军进入大山清剿作战,必定携带粮草,张应祥的目标就是粮草辎重,他们惯于冷兵器作战,还不懂得辎重之中有军火。

    被炮击一次,张应祥也就长了见识,他明白了:山顶那个位置就是死地!这是鲜血总结出来的教训!

    于是他命令没死的、受伤的都抢救下来,躲避在山峰的下面,他本人则选择一个位置继续观察,等待机会。这么陡峭的山,山下的官军上不来,只要预防火炮就可以了。

    机会终于来了,官军的粮草辎重过来了,粮草辎重太有特点了,一望便知。

    看到了位于官军中后部的辎重,张应祥把剩下的两百人都调到了前面寻找合适的位置。等到辎重车队到了山崖之下,张应祥一声令下,事先准备好的浇了油的干柴,有点燃的也有没点燃的一股脑的抛了下去,随后就是点着了火的箭矢,还有火把统统抛向山下,山中的道路狭窄,遭到攻击的车辆自身就会混乱,本来就是坑坑洼洼的道路不利于马车行进,现在场面一乱,大部分马车就抛了锚,动不了了。

    这一段山路至少一里多,这里就成了一片火海。让张应祥意外的是,时间不长,被烧毁的车队引起了爆炸,并且是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爆炸的就是辎重队里的炮弹,对于这个结果张应祥真的没想到。他原来还想出击的,只是因为伤亡太大,人少了,而不得不放弃出击的计划。这倒是歪打正着,若是部队出击,在这么惨烈的爆炸之中,有几个能活着回来?

    火放完了,也不必看热闹了,保命要紧,张应祥指挥着自己的人马迅速撤退。这时官军的炮弹也打了过来,不过炮击的还是山顶,张应祥的残部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因此,这一次的炮击几乎无效。张应祥带着几十个伤兵,从容的撤退了。

    这一战是两败俱伤,但是洪云蒸的损失更大。辎重队的人(主要是民夫)死了不少,粮草弹药绝大部分被烧毁、炸毁。官军顿时处于进退两难之地:退回去不甘心!可是没有了辎重还能继续剿匪吗?

    假如能够顺利的拿下炎陵城,也许粮草可以得到补充,可是炮弹呢?即便返回衡阳、长沙,那里也没有可以补充的炮弹啊!因为所有的炮弹都带出来了。从武昌、南京补充炮弹需要多少时间?

    洪云蒸进退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561章完………

第562章:进和退() 
洪云蒸的官军在雄鸡关丢掉了大军的辎重,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了,前进还是后退?

    洪云蒸是指挥官,但是作战的主导者还是他手下的那些卫所千户、百户们。打与不打对于这些军官们利益攸关,与洪云蒸没什么关系,所以洪云蒸还要听这些军官们的意见。

    真是奇特:基层军官求战心切,主官反而不慌不急,非常沉稳,这还是明国的官军吗?

    雄鸡关的偷袭战,官军一方战死的人多数是辎重队的民夫,士兵没有多少损失,所以这一战对于基层军官们刺激不大。他们此来的目的就是争一份战功,现在正经的战斗还没有开战,他们显然不愿意退兵,退回去就等于失败,就要面临遣散的结局,所以他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拼一拼,他们盼望着拼出一个胜利来。

    粮草还有一些,炮弹也还有,能打下炎陵城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国防军有随军的观察员,他们只是带着眼睛来看的,战斗胜败与他们无关。但是,犹豫的洪云蒸还是想听一听国防军的意见。于是他找来了国防军的观察员,此人姓赵名三本,现任第一师第一团教官。

    这位赵教官可是我们的老熟人了,他原任职于第三师(山东),曾经以营长的身份掩护祖大寿进入外蒙古。这一次全军军官调整他就到了第一师,提拔为团教官。

    这一次湖广的官军剿匪是一次比较大的行动,也是朱钰首次当一回家,做一回决策。因此,朱钰是重视其结果的,特意的指令第一师派出得力的军官作为观察员,掌握官军的真实情况,以利于下一步的决策。监国大人说话了,第一师不能不重视。

    第一师现任的师长是毛承祚,师教官钱世忠,他们也是调整军官时新调任的,他们原来都是任职于第四师(东北)。

    毛承祚、钱世忠二人商议的结果,就派来主力团的教官赵三本做观察员,这个观察员的级别可是够高的。

    当然了,这些背景洪云蒸是不知道的,他只是知道赵教官是个高级军官,军衔少校,级别不低。

    洪云蒸问道:“我军进退两难,赵教官有何高见?”

    赵三本说道:“洪大人,下官仅有一个随军观察的差事,对于大军进退不好乱说话,对不住洪大人了。”

    洪云蒸是都指挥使,属于省一级的官员,所以赵三本自称“下官”,这也是必要了礼貌。

    在洪云蒸看来,国防军不但武器好,军官的教育学习环境也很好。他也听说过,国防军的军官们手中都有一些被称为操典的文案,可以随时翻阅,还有定期发行的简报,通报各种军事动态。这些东西都是保密的,洪云蒸只是听说,当然看不到。国防军管教正规,他们的军官就比官军要高明一些,何况这位赵教官也算是高级军官了,应该有见识,他也想借此机会试探一下,看看到底有何不同,有何高见。

    因此,他依然不放弃,继续问道:“赵教官,只当是我们私下聊一聊,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不会让你担什么责任的。再者说,大军的进退我说了并不算数,那些千户官们可是求战心切呀!所以你我只是探讨而已。”

    赵三本说道:“既然洪大人这样看的起下官,下官也不能不识抬举,在下就献丑了,对与不对,请大人多担待。

    眼下的官军与左良玉部比较,人数上、军力上应该是旗鼓相当,左部强于战斗力和作战经验,官军强于火器。如果在平原上摆开战场,则胜负各一半,那就要看临场的表现了。但是在大山之中,官军成了客军,山地地形多变化,双方游动作战,则官军胜算就太少了。因此,如果真的是不死不休的决战,则官军应该是必败无疑。”

    赵三本的话不客气,洪云蒸虽然听着不舒坦,但是想一想也是事实,他来的时候也没打算一定要打赢。他们都存着一个心思,稍有建树则见好就收。因此他附和着说:“赵教官说的有理,我官军此来,要想剿灭左良玉的确不容易。但是如果仅仅攻克炎陵城呢?胜负当如何?”

    赵三本继续说道:“就眼下而论,官军面前的仅仅是左部的部分人马,官军的人数至少是他们的二倍,倘若继续向前,围攻炎陵城,是有可能攻克收复炎陵的。但是即便收复了炎陵也没有多大的价值,因为,左良玉不在乎此一城池,他们甚至有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