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帝传奇之娉兰-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 58 章

见到了桌上未动的碗筷,知道他已绝食了数日。

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往前走,他坐在床上,闭着眼睛。我轻轻唤他:“史大人。”他没反应,又叫了一声,才听他道:“我就知道自己免不得要见你。”

他缓缓站起身,这些个日子不见,只觉得他消瘦的厉害。身上的衣服有些破烂,松松的系着。面色污黄,白发蓬乱,一副惨淡模样,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老人,现在看起来却像是风中勉强支撑的残烛。

我急忙过去扶他,让他坐在椅子上,才劝道:“您要不要吃些什么。”

他微微摇头,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将死之人,吃什么都是无用。”

我坐在他对面,本来心里有千般话想跟他说,可是到了此时又不知怎么去说。只好静静的陪着。

桌上的灯芯燃的短了,屋里渐渐陷入昏暗。

我拿起竹签去挑那油灯,却忽听史魏书开口道:“娘娘可知最近朝廷里发生的事情?”

我的手立时停住,看了他一眼,才问道:“出什么事了。”

他不轻不重的道:“张央被处死了。”

我手里一松,拿着的竹签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急忙弯腰去拾,在桌子下面长吸了口气,才起身问他:“怎么会被处死了?”

他道:“是皇上亲审,揪出了十条罪状,立即问斩,连同裙带族内三百余人,或是同罪或是发配,一个不剩。”

他目光灼灼的看着我,过了半晌,才道:“娘娘您应该知道,自从袁跻秉老元帅病重后,朝中便是空虚,大部分事务要靠张系一派支撑,而皇上在这种情况还要动手拔除张央,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老臣曾经劝过皇上,可是皇上却跟老臣说了一番话……”

“什么话?”

他忽然就不往下说了。只是将视线停在了那盏油灯上,喃喃道:“看来老臣真是要油尽灯枯了。”

我听他说出这样的丧气话,就再也忍不住,对他道:“史大人,您这是何苦,不如就……”

“投降么?”他干枯苍老的脸上缓缓溢出一丝笑容,淡漠的神采:“老臣还记得当初娘娘要老臣辅佐皇上时的事情。那时娘娘身上总是散发出一种明媚的气息。也就在那时老臣对永络燃起了一丝希望,但老臣也比任何人都明白,现在的朝廷已无法担当天下的重任,木朽而败,根已烂,回天乏术。老臣知道娘娘是个仁义之人,所以,天下苍生百姓,还望娘娘能多加体恤。而老臣是个懦弱之人,虽然也怕死,但更怕后世的骂名,这贰臣之罪老臣说什么也担待不起。”

他缓缓说完,就朝着我跪了下去,我没法去扶他,只听他对我道:“求娘娘能成全。”

然后就长跪不起。

感觉一些咸涩的东西缓缓流进了我的心里,不知怎么化开。沉默了许久才伸手解下了腰间的佩剑,放在了桌上。却沉重的无法挪步。

看着他就这样跪在我的脚下,破烂的衣衫,蓬乱的白发。猛然就升起了种悲怆,浓郁缠绕,将心勒的死紧。

最后终是从屋里退了出去,带上门,靠在那里。

隐隐约约听见暗夜里一声闷响,金属当啷落地。

撒雪般的月色裹住了浩瀚星空,只几点闪烁。一切都是凝住般的沉静,连风也悲凉。

只有生命在不断的逝去,逝去,逝去……

明纪1095年秋,史魏书在含洲峦城自尽明志。同年冬,齐太后染病,三个月后薨逝,谥号孝圣慈烈文皇太后。1096年五月,袁跻秉病重不治,猝于与董商鏖战前线上。袁戎得接帅印,或有反扑,然终是后劲乏溃,退于京外百里之处。

此时西方战事已平,董商被迫转战东南,集中力量与哥哥的军队展开了正面交锋,难分胜负,成胶着状态。

我与希琰打算在安民的各项事宜处理妥当后再去东南参战,却不想于昨日接到了父王的一封加急书信,让我速回北疆王府。

信中并未说明是何事,但言辞中已能看出不可耽搁。便急忙将善后的工作交给了商容,与希琰一同踏上了北归之路。

自从领兵后的三年里,除了例行的公事,极少与父王有书信来往,更不曾踏进过家门。

倒不是因为父王对我的利用而心怀恨意,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情。

小时候我对父王是万分敬重的,也因为前世是孤儿,不曾有过温暖亲情,所以对这个家就有种感恩般的依赖,我喜欢英雄般的父王,喜欢温婉的母亲,更喜欢走在我前面,却时常回头拉我的哥哥,但这一切都在王权面前改变了,扭曲的不堪入目。

所以我每次见到父王,都会想起一些无法再回头触及的东西,这种感觉痛入心肺。自前世起我就有了逃避的习惯,现在也改不掉。

入了六月,终是到了北疆定真城。

这时天气热的厉害,我与希琰一路奔波,早就出了满身粘汗。万分的不舒服,却不敢停下修整,直到了韩王府前。

甩开丝缰,跳下马来,门口有家丁老远就看着了我,一个连往里通报,一个过来帮我牵马。道:“郡主,您可是回来了,王妃在后堂呢,要您回来就立即去见她。”

我听了就是一愣,看了希琰一眼,他似是与我升起了同样的疑惑,便道:“先进去再说。”

路上我就问他:“为什么要见我的是我的母亲?父王呢?”

希琰道:“难说,总之见到王妃就明白了。”他见我有些不自在,道:“你别急,也许只是家事。”

就着样忑忑不安的到了后堂,正碰着几个大夫从旁边的厢房里出来。我心里疑惑,想着兴许是府中谁染了病,便没仔细琢磨,径直打起了帘子,入了内去。

一进门就听见嘤嘤的哭声,连走了几步,绕过屏风,正看到母亲坐在椅子上啜泣,好不悲伤。

我一下子懵然,叫了声:“娘。”她才抬头,泪水还不曾止住,急忙胡乱擦了两把对我道:“你回来了。吃饭了么,我叫下人给你下碗面去。”

我拉住她:“娘,我早就吃过了,您这是怎么了,哭成这样。”

她慢慢的将泪痕抹去,本想说些什么,可话刚到嘴边,泪水又流了出来。

我心里有些发慌,知道王府中定然出了大事,就问她:“父王呢?父王写信要女儿回来,到底是为了何事?”

母亲刚才还只是断断续续的掉眼泪,可当我问道父王时,就一下子泣不成声了。

我着急着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母亲却只一味的哭,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急匆匆的挑起竹帘进来,还没走到身前就嚷道:“王妃,不好了,王爷又吐血……”他这个血字还没说完,就瞧见了我,立时像噎了个鸭蛋般怔住,我却一下子全明白了。

不管不顾的冲出了屋子,朝刚才那厢房跑去。

喘息着揭开帘子,绕到里间,就立时呆了。

浓烈的药气,地下猩红的血迹,丫鬟慌忙的身影,所有刺目的,扰人的景色都围着那榻上的一人。

没有生气的一人。

我下意识的喊了句:“父王。”

他似是听见了,缓缓睁开眼睛,看到了我,气若游丝的说了句:“你回来了。”

我点头,他却慢慢的闭上了眼,像要睡去。

这时的蝉好像一下子都鸣了起来,耳边只是嗡嗡作响,伏热的天气。

浑身都是汗湿,浑身都是粘腻……

※ ※※※※※※※※※※※※※※※※※

待母亲的情绪稍微和缓,我才向她问起父王的伤势。

横胸的一剑,又深又狠,已夺去了父王七分的性命。却不想这样的一剑,竟是拜一个女子所为。

“那个孩子半年前饿昏在了韩王府。你父王本要出城去巡兵,正好遇到了,就怜她年幼,收在了身侧。可谁料到,那样柔弱的女孩,竟有这样的心思,蛰伏了半年,只为了刺杀你的父王,谁能料到,谁能料得到。”

母亲的语气里饱含了懊悔,说着说着又要哭泣。

我连忙追问道:“父王行事一向小心,怎会平白的收个女子在身侧?”这数十年,父王连侍妾都不曾有过,更何况是那样来历不明的人。

母后却摇头,长声一叹,道:“孩子,你不知道,那女子的样貌,有八分似你,想你的父王怕是把她当成你了。”母亲哭了会,就不说话了,默默的含着泪,望着窗外。

这时院子里早团团紧簇的开满了花草,一番热闹,却入不了人眼。

我随着母亲的视线望出去,心里也如这些颜色一般,杂乱,翻搅,找不到头绪。

晚上陪侍在父王的榻前。

他仍旧昏沉沉的睡着,偶尔张开嘴,只是几段梦呓。

母亲并没把父王受刺的消息散播出去,也没告诉哥哥。一来怕木泽趁乱兴兵,二来也怕扰乱军心。

哥哥与董商激战正酣,此时更是容不得半分差错。

听着外面打过了三更,看身前的铜盆里水已污浊,正想去换,却听见父王略微哼了一声。

急忙伏在他身前,以为他要醒来,轻轻的唤:“父王。”

他应了,没睁开眼,只叫了声:“娉兰。”

“我在这呢。”

他还是叫:“娉兰……”像是毫无意识,又像是字字泣血。断断续续念了几个字,仔细去听,是:“国……百姓……万民为家。”

万民为家,父王常说给我听的四个字。

国基为民,以民乐而乐,以民愿为愿,方能使万民乐家,万民为家。

父王一直以来的理想。

我几要忘记了。

坐在床榻旁边,看着父王沉沉睡去,心里慢慢涌起了一些东西。

想起了史魏书临终前的那些话,才意识到史魏书的言辞中从未责难过父王的反叛,相反,他似乎是赞成的。

这是否就代表了,其实父王与他的信念,本就一致,只不过表现的方法不同?

家国天下,以民为先。

终究是为了百姓苍生而已。

看着窗外渐渐发白,一夜未眠。

深吸了口气,稍稍振奋精神,走出了厢房。

我必须要往哥哥那里走一趟。

父王的身体眼看着就要衰败,哥哥必须回来见上父王一面。我想父王应该会有许多话要对哥哥嘱托。

因为哥哥以后走的路会万分艰难,他需要父王的支持。毕竟那是条肩负天下苍生祸福的,帝王之路。

※ ※※※※※※※※※※※※※※※※※※※※※※

往东北的路明显没有西南好走。战局不稳,流寇猖獗。又加上是三国交界之处,已经无法用紊乱来形容了。

而我却不敢耽搁,只能仗着希琰保护,连夜赶路。

这日行到闽洲地界,忽然下起了大雨。本来因为赶路而满身燥热,被雨水一激立时打了个冷战。

急忙找地方避雨,在山脚处寻了个人家,说明了来意,山里人朴实,立即把我们让了进去。

女主人煮了热水,又拿了一件衣服过来,有点不好意思的道:“这兵荒马乱的,家里没什么东西了,就一件衣服,你们夫妻俩将就下吧。”

我听了有点不自在,身旁的希琰倒是坦然,将衣服接下,道:“是我们打扰了。”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锭碎银:“我们夫妻俩逃难出来,也没什么贵重东西,只这半两银子,权当谢你们收留。”

女主人先是一愣,扭捏着不知要不要收,希琰则是一笑,径直的将银子塞到了她手上,她才笑道:“不是我说,你们夫妻俩还真是般配,这样的郎才女貌。”

希琰看了我一眼,才笑道:“我们赶了一天的路了,有点饿,您有什么吃食东西没有?”

她道:“昨儿个我男人打了几只野鸡,现在还没动,我给您炖了去。”

待她走得远了,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