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朝旧事-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韩信还略有补充,他在信中要求增兵,目的是“北举燕,赵,东击齐,绝楚粮道!”

    妙啊妙啊。刘邦心中大喜,下令满足韩信的增兵要求。

    不仅韩信的战略构想妙不可言,刘邦给韩信派去助战的将领也是妙不可言,这个将领不是别人,正是陈馀的刎颈之交张耳。

    张耳与陈馀的恩恩怨怨,他们相知,相交乃至相恨的故事,早已被路边社炒得沸沸扬扬,一直都是坊间巷子的焦点话题。

    这是一招绝妙好棋。

    平阳汉军驻地。

    韩信自从灭魏后,一有空对着眼前的地图发呆。

    拿下代国自然轻而易举,关键是赵国。

    赵国在今河北省南部,都城在襄国,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台。平阳(山西临汾)与襄国(河北邢台),中间隔着横贯南北的太行山脉。

    太行山有八大隘口,其中有个隘口叫“井陉道”,西口是娘子关,东口叫做土门关,也叫井陉口。井陉道狭长而崎岖,大军要从此经过,非常危险。

    按赵将李左车的话来说就是“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史记》。

    正在韩信冥思苦想的时候,张耳领着三万人马日夜兼程赶到平阳。

    韩信大喜。

    于是,韩信便马上着手部署扫清太行山以西的代军。

    果不其然,汉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代国,公元前205年九月,韩信破代,擒代相夏说。

    陈馀在得知代地失守后,迅速聚兵井陉口,兵力号称有二十万。

    注意这只是号称而已,实际兵力至少可以打个七五折。

    韩信心里明白,破赵意义之重大,已经关系全局。

    这不是一个容易打的仗。

    正在这时,刘邦派来了信使,见了这封信,韩信差点崩溃。

    信中命令曹参火速率精兵南下增援荥阳一线。

    刘邦亲自下的命令,韩信自然不敢违背。

    只是曹参这一走,几乎把在韩信手下的汉军精锐抽调一空。

    对于这道命令,韩信还是很理解的,自己是苦,可刘邦更苦,荥阳面对的是天下最强悍的楚军,压力可想而知。

    怎么办,兵力不足?等荥阳派兵来增援是不可能的,破赵必须速战速决,等援兵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我们前面说过,韩信是属于创造思维一类的人,在军事领域内,他的创新能力无人能比。

    没有兵力,创造兵力也要打。

    于是,他决定创造兵力。

    当然,限于克隆技术还没有发明,直接粘帖复制是创造不出来的。

    他的办法是临时募兵。

    不会开玩笑吧,韩大将军,此战不是要速战速决吗,你也太瞧不起号称二十万之众的赵军了吧,赵军虽然也有新兵,但是老兵油子也还是占多数,而且你是深入敌境,途经山谷,容易两面受敌,你募来的新兵蛋子能担当这种大任吗?

    本帅也很无奈,难道还有什么好办法吗?韩信无奈地摆摆手。

    把两军的情况分析来分析去,越深入分析只能越令人抓狂。

    打这种仗,能有胜算吗?

    应该说胜算微乎其微。

    只能说韩信够胆色,够洋气。

    虽然困难重重,但让韩信撤退或停滞不前那是不可能的,他记起淮阴小儿羞辱自己的时候,在那一天,他就默默地对天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建立不朽功勋,让一切曾经嘲笑自己曾经看低自己的人后悔。

    不管怎样,这一把他是赌定了。

    韩信坚定地领着三万杂凑的部队踏上了东征的路途。

    张耳的妙用现在就显现无遗。

    秦末大乱之后,张耳就一直在赵国混,现在虽然跟刘邦混了,可是人脉还在,赵军当中不乏他的眼线。因此,赵军的一举一动都逃脱不了他的法眼。

    张耳的线人给韩信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让韩信吃了颗定心丸,韩信下令汉军行进至井陉道三十里外的地方驻扎。

    据线人报告,陈馀部将广武君李左车建议趁韩信远来疲敝,自告奋勇愿率三万人马抄小路截断汉军的粮道。而陈馀拒绝了李左车的正确建议。

    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有效地策略,难道陈馀会不清楚?

    不,他很清楚这是个良策。

    陈馀是喝过墨水的,一介平民能封王拜相,没有点能耐是不可能的!兵法权谋虽然不能说是精通,但经历的大仗小仗也不在少数,他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他太看不起韩信了,不管韩信搞什么鬼名堂,陈馀都坚信自己必定会获得胜利,所以他没有必要去跟后辈费那么多脑筋。在他眼里,韩信乃跳梁小丑尔。再则,打胜这一仗,只会在自己战绩簿上增加一笔:某年某月某日,灭汉军来犯之敌三万,仅此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那要是败了怎么办?

    怎么可能败呢?陈馀已经仔细地在心里算过一本帐。

    韩信真的敢来,陈馀想从这场战役中获得的只是仁义之师的名声。

    所以他的准备很简单,派兵严阵以待就是了,别的什么都不用忙活,等汉军来袭,以逸待劳,一举歼灭。

    但这一仗,对于韩信,意义却大不一样。

    他若能打胜,第一是声援正面战场;第二是以少胜多,打败名人,从此扬名立万;第三锻炼新兵,培养嫡系部队。

    所以此战,一定要胜。

    可是无论怎么看,汉军都毫无胜算,这些新兵很多都没上过战场,哪来的战斗力?

    不能力战,只能智取。

    这是唯一的办法。

    韩信盯着眼前的地形图,深深地陷入了思考。

    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井陉口外有两条河流,这两条河流,一条东西流向,一条南北流向,看起来几乎成为直角,直角之间,有一块半岛型的狭窄地带。

    奇正相间,两河相交。韩信嘴里喃喃自语,突然之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他又急急忙忙把思绪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理了一遍。

    只见韩信皱紧的眉头慢慢变得舒展开来。

    终于,他一声大笑。

    妙呀,妙呀,天助我也,如此一来,我军胜矣。陈馀老兄,等着吧,我给你准备一盘精彩的赌局,赌注是你的命!

    此时已是深夜时分。

    来人!韩信唤道。

    是!侍卫高声应道。

    传张耳,靳歙,傅宽,张苍四人前来议事。

    是!

    不一会儿,张耳等人来到帅帐。诸将望着韩信的神色,一脸迷惑,遂洗耳恭听。

    大帅有何破敌良策否?张耳问道。

    韩信笑笑,眼神里充满着自信。

    靳歙听令!

    末将在!

    命你夜半时分率二千轻骑兵,手持红旗,乘夜爬上山头隐蔽好,随时观望我军与赵军交战,如若我军撤退,赵军空巢来追,你则率军迅速冲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插上我军红旗。

    得令!

    傅宽,张苍听令!

    末将在,命你二人为前锋,率一万人先通过井陉口。行至两水之间,列阵以待我后军前来。切记,此前不可妄动。

    末将得令!

    韩信对张耳说道:常山王就与本帅一起为后军,坐镇指挥!

    众将虽然领了命令,却半信半疑,

    韩信见他们一脸迷茫,又说道:陈馀定想一举将我军全歼,我军若全军一齐进入井陉口,赵军则必定来攻,若我军分兵通过井陉口,赵军定不会出击。

    一切安排妥当,韩信又下令全军于半夜时分埋锅造饭,稍微垫补下饥肠,等明日消灭赵军再饱餐一顿。

    虽然韩信的军令里饱含着他的自信,但是汉军将士却半信半疑。谁都明白,明日之战不管胜负,都避免不了一场恶战,他们中的很多人刚刚加入行伍没多久,就要面对这样一场力量悬殊的殊死较量。

    能活着回去吗,也许明天就是自己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天!汉军将士们细细地打点着自己的物品,遥望着亲人的方向,默默地感受着这人世间最难熬的夜晚。

    深夜,狭长的井陉道已经扎满了汉军的营寨,小道里的风刮得呼呼作响。

    韩信照例一丝不苟地巡查着军营,听着战士们的窃窃私语,看着前锋列队有条不稳的行进,韩信怎能不心绪万千,想起年少时的四处漂泊,饥肠辘辘,寄人篱下,想起淮阴城胯下之辱,漂母一饭之恩,想起在楚军军营中的默默无闻郁郁寡欢,想起萧丞相的大恩大德,想起贫病交困善良可怜的母亲,想起温柔可人美丽贤惠的樱桃。

    明日一战,要么战死沙场,空留一具骸骨,要么一战成名,成就不世之功。我不会败的,不会败的,汉王给我这么大的恩宠,我岂能有负于他,若是败了,让天下人耻笑,我韩信还不如一死了之。千难万险走到今天,我要让那些曾经嘲笑过我的人,那些曾经蔑视过我的人,那些曾经辱骂过我的人,一听到我的名字便瑟瑟发抖。三万新兵又如何,我照样能让他们变成战场上的猛虎,沙场上的雄鹰。陈馀,你就看看吧,看看我怎样将你的梦想化为泡影,看看我怎样将你的军队分割蚕食。为了自己,为了母亲,为了樱桃,为了汉王,为了天下,也为了梦想,我一定要胜利。韩信在心中暗暗发誓。

    井陉道上的汉军紧张地准备着,赵军察觉到汉军的异动,在陈馀的命令下也加强了戒备。

    但是,此时此刻的陈馀并没有过多地担心明天的战事,他没有担心的理由,在他的生涯中,这不算什么。按他的预计,若要打起来,不出一个时辰,就可将汉军悉数歼灭。

    我陈馀什么大阵仗没有见过,小小的韩信,能奈我何?不自量力的臭小子,自以为灭了个魏豹,就了不起了,敢来太岁爷上动土,爷爷定叫你有去无回。

    赵军大营对于汉军的调动,作的反应只是稍稍加强了戒备,其余一切如常,没有一丝大敌当前的气氛,更没有一丝大战在即紧张担忧的情绪。

    安静如常的赵军大营,只有那轻轻的一声叹息,像落叶飘落在泥土上一样,很轻也很无奈。

    那人正是李左车。

    荥阳汉宫,还有一个人难以入眠,他已经收到韩信将不日攻打赵军的消息。

    也就在这几天了,寡人很无奈,抽走你的精兵,寡人知道你有千难万险,寡人也苦啊,荥阳是万万不能丢的,若你战败,寡人也难逃万劫不复之境地。不管怎样,你要替寡人打赢这一仗!刘邦在心里不断地祈祷。

    这一晚,注定漫长!

第39章 破赵二() 
汉军按计划开始运动,靳歙率领两千轻骑兵走小道埋伏在赵军大营旁的树林中。

    韩信一生当中的经典杰作在摸黑中有条不紊的进行。

    按时下流行的话说: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汉军前军率先向井陉口开拔,在拂晓之时,通过土门关,渡过绵蔓河,然后在两河交界处面朝赵军大营列阵。

    赵军瞭望台中,陈馀早早地爬了起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观赏着汉军的调动。

    陈馀一看汉军背水列阵,突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尔后又哈哈大笑,“韩信小子,背水列阵!岂不是自寻死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