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医天下-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妍摇摇头:“不可能,你义父对这人评价挺高,说他生性谨慎,办事老成,是个颇有章法的人才……话再说回来,他要没本事,陛下也不可能用他。”

    “那可就奇怪了……”

    “别瞎琢磨了,后宫尔虞我诈,想熬出头不啻读书人中状元,能到他们这位分的,哪个都是人精,你虽聪明,却也未必是这些老狐狸的对手……对了,陛下急火火的把你从密云叫回来为啥?”

    别人若问,张佑未必肯说,李妍不同,他并不隐瞒,将此次入宫经过简短的说了一遍,最后道:“本来我跟父亲定策,准备主动出击,让王国光他们上书乞休,没想到陛下居然是为我打算,倒是误会他了……”

    “陛下对你还真是没的说,几乎可以算的上是推心置腹了,只是不知道你想过没有,万一哪天他恶了你……”李妍忧心忡忡的说道,后边的话并未出口,不过她相信,张佑肯定明白自己的意思。

第三百五十一章 四维亲信() 
张佑当然明白李妍的意思,忍不住叹了口气:“不瞒你说,这也是我最担心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又说伴君如伴虎,谁敢保证陛下会一直对我如此?可惜我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好办法,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祈祷老天爷,但愿永远没有那一天吧。”

    他说的有些悲观,其实还是有些准备的,比如《明报》,比如大明银号,再比如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的远洋贸易,这些都是他寄予厚望,准备在关键时刻留作后路的事,只是这些心迹若是剖明的话,总有造反的嫌疑,是以,即使亲密如李妍,他也万万不会说出来。

    李妍轻轻点了点螓首,说道:“其实你也用不着这么消极,毕竟还有太后娘娘,还有你义父呢,只要不犯特别不可饶恕的错误,应该不会有问题。”

    “但愿吧!”张佑随口应付一句,不想再继续这个让人沉重的话题,转而道:“对了姑姑,有件事一直想问你,陛下知道你和李荣嫔的关系吗?”

    “以前不知道,前些日子你义父向陛下坦白了。”

    “哦?他就不怕……?”

    李妍说道:“其实这是最聪明的选择,总比将来万一哪一天露馅了要主动,你别忘了,后宫斗争无所不用其极,我又免不了进宫去看金霞……”

    她说着一顿,又道:“其实真说穿了也就没什么了,当皇帝的,最怕的就是底下人瞒着,至于我和金霞的身份,天下教派多了去,佛道都容得,又何况我们这个小小的黄天教了。”

    “说的也是,如此一来,你再去看李荣嫔岂非更方便了?”

    “嗯,确实方便了,陛下还赐了我一块出入后宫的牙牌呢。”

    张佑有些感慨的说道:“别的不说,陛下心地其实还是挺不错的,没啥坏心眼儿……既然你现在出入大内这么方便,小儿失踪案可得多费点心,我有预感,我和老张宏必有一战,若是能提前把他弄下去,不知省却多少心思。另外,那些孩子们也不能白白牺牲,总得替他们讨个公道。”

    李妍重重的点了点头,突然又道:“对了,天兵营不是要负责大内宿卫了嘛,这事儿光你义父说也不行,抽空你也得跟你岳父说一声,让他们也帮着查。”

    张佑说道:“正要去见他呢,陛下这回真是大手笔啊,先是乾纲独断,勒令兵部尚书梁梦龙致仕,紧接着又要改天兵营为天兵卫,双管齐下,这是要告诉天下人,只有他才是大明真正的主人呢。”

    “皇帝强势点是好事嘛,先帝是个老好人儿,权利几乎快被内阁架空了,陛下刚登基时岁数又太小,你看看把这些大臣们惯的,眼里都快没皇上了。我觉得这样挺不错,这才是真正的天子呢。”

    张佑诧异的看了李妍一眼,忽然醒悟过来,几千年皇权高高在上,人们早就习惯了,哪像自己,灵魂来自后世。

    李妍的反应才是最正常的,如张居正那般认识到皇权需要制约的人毕竟凤毛麟角。

    张佑到底是盼着皇权彰显还是皇权消弱呢?

    说实话,他突然有些糊涂了。按照道理来说,他所期盼的当然是民主,自由,相对应的自然是大臣掌权,皇帝沦为傀儡。可事实证明,当大臣的权利真正盖过皇权的时候,大明反而走到了终点,于是臣子投降,皇帝上吊,数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最终被来自黑山白水之间的那些蛮子占了便宜。

    也许他更期盼的还是大明出现一个强大的统治者吧?

    于是他下意识的和朱翊钧走的越来越近。

    是这样的吗?

    张佑扪心自问,好像还真是如此——想尽一切办法改变某些人的命运,比如冯保,比如张居正,比如王蓉……

    “也许,我一直都认为大明之所以衰落,其本质并不是万历的无能,而是那几件影响旷日持久耗尽君臣心力的斗争吧?”

    “怎么不说话了?想什么呢?”

    李妍的话将张佑纷乱的思绪拉了回来,有些慌乱的说道:“没想啥……不早了,我得去一趟张府,你跟我去不?”

    “干什么?”

    “陛下又不是存心要拿张冯人马开刀,我和父亲定下的计策显然已经不适用了,得让张嗣修通知他们一声。”

    李妍奇怪的问道:“你怎么自己不去?”

    张佑说道:“当然是避嫌,”接着苦笑一声:“另外,那些人对我的印象都不咋地,我也委实不想热脸去贴他们的冷屁股。”

    是夜,首辅张四维府上觥筹交错,十分热闹。

    席上自然以张四维为首,左手刘守有,右手礼部左侍郎陈经邦陈公望,再往下,大理寺卿严清严公直,佥都御史魏允桢,新任江西道御史李植,山东道御史江东之……十多人围桌而坐,一个个喝的红头涨脸,显然酒宴已达高潮。

    张四维一直控制着酒量,所以仍旧十分清醒,眼见时间不早,主动结束了欢宴。

    亲自将众人送出府,只留下了严清陈经邦以及魏允桢三人。

    这就是张四维的嫡系力量了,魏允桢自不必说了,和江东之以及李植一样,都是他的学生(张四维曾在万历五年主持会试,这几人都是那一年的进士),陈经邦则和张四维一样,都当过万历皇帝的东宫讲读官,相交莫逆。

    至于严清,则是纯粹由于义气相投,此人一直对张居正柄国朝政不感冒,在大多数朝臣都争相巴结张居正时,唯他不为所动,于是张四维主动交好,终至莫逆。

    “不容易啊浦州公,放眼上下,举朝皆是张冯之党,谁能想到居然一下就把那梁尚书弹倒呢?”书房之内,摒退左右,说话再不需顾忌,陈经邦不禁感慨道。

    严清附和道:“是啊,要说还是子维兄体察圣心胆识超群,一下就猜到了今上的想法,说真的,当初长信弹劾梁梦龙时,老夫还真替他捏了一把汗呢。”

    长信是江东之的字,严清是老资格了,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比张四维早将近十年,是以说话间并不怎么顾忌。

    “公直兄谬赞了,这只能说明陛下不满太岳公久矣,我不过是凑巧罢了。”张四维客气道。

    “先生,接下来如何?”魏允桢问道,他年轻气盛,显然对这些客套并不感冒。

第三百五十二章 目标,吏部天官() 
张四维没有回答魏允桢,而是问严清和陈经邦:“公直兄,公望,你二位觉得接下来该怎么做?”

    “自然是乘胜追击,将张冯人马一一拿下。【道。

    张四维额首不语,望向严清。

    严清沉吟片晌,说道:“我倒觉得,咱们应该稍微将节奏放缓一点,省的惹陛下反感。”

    “公直公此言差矣,现在明显是陛下想清除张冯人马,不过是借咱们的手罢,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万一哪天他改主意……”

    “我没说就此停止,只是说略微缓缓。”

    “万一错失机会,岂不悔之晚矣?”

    两人意见向左,居然吵了起来,多亏没有外人,倒也不怕出丑。

    张四维一直笑眯眯的听着,并不出言打断,还是严清最先反应过来,说道:“好了公望,咱俩别吵,还是听元辅的吧……子维兄?”

    “公直兄担心的有道理,今上是一个心软的人,此刻一门心思的想要树立权威,好像一副要将张冯人马连根拔起的样子,可若是我们按照他的心思对张峰一系的人马群起而攻之,难保陛下不起恻隐之心……毕竟都是伺候多年的老臣,怎么也有点感情的。”

    张四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侃侃而谈:“当然了,公望的担忧也并非无的放矢,年轻人嘛,最爱犯的毛病就是头脑一热,万一哪天改变主意,咱们可就悔之晚矣了。所以呢?我的意思,一个一个来,先捡着张冯人马的核心人物弹劾……”

    听到此处,魏允桢兴奋地插话道:“先生的意思是弹劾申时行吗?”

    张四维恨恨的瞪了他一眼:“申长洲乃是堂堂的内阁次辅,也曾出任东宫侍讲……就算抛开他和陛下的这一层关系,单从制衡的角度讲,陛下也万万不会让他步梁梦龙的后尘。”

    “对不起先生,学生想左了。”魏云珍尴尬的笑了笑,倒是并未退缩,而是继续问道:“既然申阁老动不得,那咱们先动谁呢?”

    “吏部尚书王国光。”张四维面带微笑,一字一顿,却分明透着杀机。

    历任吏部尚书,除了高拱等有数几人由此职位入阁外,按照惯例,担当这个职位的人基本上不会入阁。

    虽然不能入阁,却并不代表这个职位不重要,事实上,王国光身为吏部尚书,乃是张冯一系人马当中最为重要的一员大将,无它,实因吏部职能主管官员升迁降黜,任何一派想要抓权,都要想办法将这个职务抓到手里——这个职位,利用好的话,是可以和内阁分庭抗礼的。

    “子维兄,一上来就把矛头指向汝观,未免有点操之过急了吧?”严清有些担忧的说道,倒不是因为他和王国光同年进士有所不忍,实在此人职掌吏部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就连己方人马,也有不少受过他的恩惠。

    凭良心的说,弹劾王国光,还不如弹劾申时行呢。

    陈经邦也有点担忧,附和道:“是啊元辅,现在动王太宰,确实有点儿……有点儿……”后边的话他没说出口,大家却都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

    我也不想啊!张四维暗暗苦笑,若非“丁忧”二字挂在头顶,我也愿意徐徐图之啊。

    可惜这些话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宣之于外,只能挖空心思的说服自己的盟友:“擒贼先擒王嘛,只要咱们拿下吏部天官,以后就算陛下改了主意,也能将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也承认此举风险不小,不过相比较丰厚的回报,我认为,这点风险还是可以接受的。”

    三人沉默了。

    送走三人已是三更天,张四维却精神的很,没有一点困意。

    黄伯强已经启程去往山西,有刘守有的锦衣卫打掩护,他并不担心父亲重病的消息会传出去——撒谎其实是一个技术活儿,不可能瞒得过所有人,尤其是无孔不入的厂卫系统,非要选择一下的话,比较起来,他还是宁愿相信刘守有。

    宦官都是刑余之人,身体残缺不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