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狼骑-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登州衙门的书吏们全成了媒婆,施大勇给出的彩礼也不错,除了登州城中有房子(城中十室九空,主的房子可是不要太多)还给分三十亩地,另外给一百两银子安家费,再者每年还可以从屯田的田地收成中享受分红。新娘子的父母也能另外得到价值五十两银子的财货彩礼,享受见官不拜的权力。

    城中原有大户早就被叛军抢个精光,杀个精光,剩下的有能婚配的女儿也不多,勉强就几十个。这个数字显然和锦州军八百多老婆的要求差距太大,于是小吏们的目光又放在了那些从周围府县迁来的人家,在他们的不断游说和丰厚的彩礼面前,这些从屠刀下捡回命的人家如何会不同意。

    虽说把女儿嫁给当兵的不安全,还给人看不起,但比起跟着自己过苦日子,也算是个不错的出路了,而且那见官不拜不就是秀才相公吗?自己一大字不识的如今也能和秀才一样,这可是祖上烧了高香了。

    十天期限一到,八百多新娘子终于是凑齐,大勇一声令下,也不必挨家挨户办了,那太费时间,他可没多少时间耽搁在登州了。索性就集体办个婚礼就行了。

    婚礼的主持人是宋光兰,王徽等降官们也迫于大勇的强令参与其中,婚礼没定在别的地方举行,原先大勇是准备放在水城的,但水城住满了士兵,有些不方便。最后大勇桌子一拍,登州巡抚衙门不是还空着嘛,也没损坏,地方挺大,空着做什么?拿来办婚宴最是合适不过。

    这个地点的选择可把宋光兰他们吓倒了,那可是登莱巡抚衙门啊!虽说两任巡抚都为国尽忠了,朝廷也没委任新的巡抚来,可这衙门毕竟是大明的封疆大吏办公所在,怎么就能拿出来办什么婚宴呢,这还要不要官府的脸面了,要是叫朝廷知道了如何得了!

    大勇还是一派所谓,根本没有一点官家脸面的顾及,在他的强势下,宋光兰等人还能怎么办,老老实实去安排就是。虽说对这集体婚礼实在是没有经验,但他们也是参加过大户人家婚宴的,几十上百桌的也不少见,这集体婚礼想来也是多摆些桌子,新人们分几批向施大勇参拜一下就是,其他拜堂拜父母的就留着你们自个回家象征性磕个就是。

    八百多对新人结婚,连上锦州军的将领,再加上主持的登州官员,女方的亲朋,至少得五百张桌子。巡抚衙门再大,它也不可能摆得下这么多桌子,最终还是大勇给拿了主意,衙门里摆军官的,衙门外摆士兵们的,反正衙门前的大前阔得很。

    办婚礼当天,负责采购的军官们可是着实忙昏了头,在莱州的蒋万里为了完成所需的牛羊肉和喜事用的物品,不仅买光了莱州市面,还派人到周围的府县去采购,搞得那些地方的人都是好奇不已:到底是哪个大户家办这大喜事呢。

    在接受最后一批新人向自己行礼后,大勇带着曹变蛟、李大山他们躲在衙门后堂好好喝了通酒。当夜,大勇醉得不省人事。好在外面有从莱州赶回的蒋万里、宋庆、郭城、王天德他们在维持,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第三百六十九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一)() 
九月初三,大勇同意将城中八千多家可归的女子与屯田青壮配婚,当然,前提是女方要自愿。这一政策得了屯田青壮们的一致拥护,当然,比起锦州军规模浩大的集体婚礼,他们是没有婚礼可言的。

    没有媒婆,没有彩礼,没有鞭炮,没有酒席,有的只是默默的期盼,一切都很低调,除了每日一辆辆马车装着女人们带着少得可怜的衣物往各卫所载去,便再也没有大的动静了。但疑,这是个善政,天大的善政,影响不亚于大勇安置灾民。

    在大勇的催促下,登州城的一切已渐渐上了轨道,虽然人口不多,但这城市多少恢复了些生机。以前做过小买卖的也在街道上出现了,其他地方也有商人听说了登州已经安定下来,大着胆子来这做生意了。虽说市面上原先的那些店铺大多都还关着,但毕竟还是有几家铺子在官府的支持下重新开张。

    临时的登州官府给大勇的帮助还真的不小,对宋光兰他们,大勇也越是欣赏起来,已经不止一次派人赴京打探朝廷对这些降官的处置消息了。

    城里的房产不少,登州是登莱巡抚衙门驻地,又是军事重镇,叛乱未起时,登州城可是山东沿海最大的城池,孙元化当巡抚时,光是驻军就有四万多人,这城里的铺子会少得了?'

    在宋光兰他们的陪同下巡视了两个街道后,大勇越发舍不得让出登州,只要人口多起来,这座城池疑就是锦州军的一座宝库。别的不说,光是那些铺子出售出租就能给大勇提供一笔可观的军饷。且登州城墙实在是高大,怕是都能和其他省的省府所在相比,有此坚城作为一个稳固根据所在,不比锦州那种进退失据的险地要强吗。

    怎么办才能让朝廷将登州交到自己手中呢?不知何时,大勇脑中突然有了这种本不应该有的念头。

    鉴于在战乱中父母双亡,亲故的孤儿太多,大勇下令登州方面建立了一所孤儿院。大明境内其他的孤儿抚养所在一般都在寺庙,偶尔也有大户人家将自己的宅子捐出供孤儿们生活,不管是寺庙还是其他地方,地方官府都会专门聘请老师给这些孤儿上课,教他们读书识字,若是孤儿中有人能考中秀才,那可是地方官教化有功的表现,要是能考中举人甚至进士及弟,那这任地方官的名声可就名扬四海了,不仅仕途平坦,青史也要留名,最差得也会在地方志上留下墨彩浓厚的一笔。

    宋光兰等按惯例也准备给这几百孤儿请人授课,大勇也同意了,他尔今的奋斗就是为了大明的下一代,让小孩子能够读书识字肯定是个大大的功德。不过,他却另外调了几个因受伤骑不得马的狼骑兵到孤儿院来做孩子们的教官,除了军中的一些军事训练,还要教他们火铳的使用,等将来有条件也可以进行骑术的训练。

    这些想法都是大勇临时想到,说做就做,条程规章都不完备,大勇也不急,事情先做着,日后再定制度也不是不行。

    宋光兰他们以为大勇是要将这些孤儿训练成他的亲信家丁,因此对给孤儿进行军事训练没有异议,这年头大明的军将哪个不养着一批敢战的亲信家兵,但再怎么恩养总比不上从小就教诲训练得好吧。

    人是大勇出,粮食也是大勇给,什么都是锦州军的,跟他们也没有关系,管什么闲事呢。

    朝廷还没有派人来接收登州,也没有犒军的使者前来,锦州大捷和登莱平定的大功也都八字没一撇,许是功劳太大,朝廷一时半会也没拿出个妥善的封赏办法。大勇倒也不急,朝廷把这事再拖上几个月正合他意。不过他也不能一点不知道朝廷的动向,所以他要蒋万里向他讨了发往莱州的相关塘报,以便从塘报上知道些国内情况和朝堂上的事情。

    督师朱大典已回转济南继续当他的山东巡抚,因高起潜是分脏同盟最大的受益者,朱大典出任山东巡抚又是高起潜向天子,所以朱大典和大勇保持了一种友善,当然,这个友善是建立在大勇呈上的真金白银和战功分润的基础上,不然朱巡抚恐怕也不会正眼相对一个在他看来小小的锦州参将。

    出于长期合作和拉拢这支能战之兵的考虑,朱大典回到济南后定期会派人到登州来通报一些消息,尽可能的给施大勇方便。对此,大勇也是感激不尽,至于那位死在李大山手上的鲁知府,双方都明智的没有提。

    山东现在不可能不知道鲁雄和那五百守备兵马是怎么死的,也不需什么证据,单是锦州军能够突然绕到平度继而占领登州就可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昌邑可是往平度的必经之路。

    为了解释这起“误会”,大勇再次向朱巡抚进献了一万两银子。

    人死不能复生,朱巡抚自然不会一根筋的要替鲁知府做主。虽说看不上一个才从三品的参将,但锦州军确是强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眼下闹流贼,西北、湖广、中原到处在闹,谁都不敢保准流贼会不会杀到山东来。眼下山东能战之兵勉强加在一块不过五千人,万一一下来上几万流贼,山东还真悬,到时肯定要向朝廷求援兵。

    求强不求弱的道理朱大典还是明白的,要是朝廷派来的兵马连他鲁兵都不如,那对山东而言可真是灾难了,所谓“贼兵如虎,客军如狼”的话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要来就来最强的,且听说锦州军军纪不错,因此结好施大勇就有很大的必要。

    朱大典不是个迂腐之人,早年又在福建打过红毛藩,两相权衡之下,自然知道做何选择。鲁知府那边,往朝廷报上个流贼入境,力战贼军而死就行,该有的抚恤也少不了他家人,有什么不好的。至于那死去的守备彭太和五百兵,朱大人可没什么好心情替他们争取什么了。

    每次大勇掏银子给别人时,蒋万里都会肉疼,一万两不是小数目,当日天子赏赐松山军斩首数百级大功也不过一万两银子,还是从内帑拨出的呢。不过上百万两银子都出了,在乎这一万两有意义吗?'

    该办的事情差不多都交待了,大勇便再也不管登州城的事,一头扎到水城之中进行整军扩充的事了。

    15000原叛军中的战兵肯定要尽数整入锦州军中,一个人都不能放他们离营,因为这些人基本上都沾了人血,打家劫舍的事情干了不少,让他们离开军营的后果只会是一个,那就是贼心不改继续作匪。

    于其让他们作匪拿刀砍杀自己的同胞,不如让他们跟随自己在战场上死去。

第三百七十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二)() 
以前的几次改编都是千人规模的,这一次却是要整编将近20000人,对大勇这个锦州副将是前所未有的一次考验。

    怎么整编,用什么军制编是个叫人头疼的事情。

    降将们为讨好大勇,建议他采用孙元化的火器新军制,理由很充分,他们麾下那15000人大多数人都是铳兵,有5000多人更是孙元化一手编练出来的,对于火器的使用已经很熟练,于其让他们放弃火器改用刀剑,倒不如发挥他们所长。耿仲明、李忠辅是这个提议的支持者,因为如果大勇采纳火器新军制,他们这些原火器军的军官肯定会得到重用。

    向宠、高怀等人却是建议大勇从15000人选几千精锐扩充亲兵营,其他的则分散到锦州军现有营头。这个观点显然是受大明军将麾下能战之兵皆是亲兵的缘故。持这一观点的降将虽也有两三个出身火器新军,但大部分人却是东江出身,对火器并不看重,认为火器在战场上的杀伤效果并不大,且质量太差,不如刀剑弓箭长矛来得有用。

    嫡系将领中,曹变蛟只关心狼骑军的建设,对步军营头如何改编并不关心,蒋万里他们的意见也在这两者当中,并其他可供大勇参考的意见,所以如何选择就成了大勇一人之事。'

    身为穿越者,对火器的威力肯定印象深刻,因此两种观点,大勇倾向于前者,在做决定前,他特意叫人调来当初孙元化编军的一些规章制度以作进一步了解。

    当初孙元化编练新军是弃了卫所制改用营制,一营4000人,其中战兵2000人,辅兵2000人,配有双轮车120辆,炮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