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武神智圣-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瞬一愣,总不好直说自己是特来与星彩见面的吧,急中生智,回手一指远处的酒肆,答道:“邓将军,征西将军受了伤,还在那酒肆之中!”

    “叔至?他不是应该在永安么?怎会来此地?速速带我过去。”

    的确,永安督陈到出现在西岭附近本身就是一件怪事,若无十分要紧之事,各地都督均不应擅离职守。再加上陈到是独自以樵夫打扮上山,既无随从又无接应,委实不像是一个将军的做派。

    很快,在马瞬的带领下,邓芝带领着一众禁军来到那间挂着“郭”字招旗的山间酒肆,邓芝叫其他人在外等候,自先入内查验。

    一进屋,浓厚的血腥味就涌进鼻腔,邓芝不由眉头微皱。

    “伯苗……没想到这么快我们又见面了……”

    一个虚弱的声音答道,陈到还保持着倚墙而坐的姿势,向邓芝道。

    “叔至!”邓芝惊喜交加,跑上前去,紧紧握住陈到的手:“你不是应该在永安么?怎么……怎么弄成这副模样?”

    “不碍事……只是以前先帝每次遇到危难之时,我都会有种不祥的预感,前些日子又发作了,因而向李严申请回天府述职,又碰上冬狩,恐有不虞,方才独身上得山来。”

    邓芝闻言,不禁感叹道:“不瞒叔至说,今番的确有刺客暗伏于林中,想趁冬狩对圣上不利。”

    “那现今圣上如何?”

    “叔至放心,已在向中军的保护下起驾回宫了,大部分刺客在林中遭擒,我只不过是做些扫尾工作罢了,方才走脱的那个酒保也已被擒获。倒是叔至你远在千里之外的永安,却能预感到天府潜伏的危机,孤身前来护驾,不负‘忠勇’之名,不愧是能和赵将军比肩的人啊。”

    听到“赵将军”三字,陈到忙道:“伯苗,此事可千万莫教子龙知道,若是被他看到我这身狼狈相,不知要被笑话到什么时候……”

    邓芝闻言面色一黯,陈到察觉不对,问道:“伯苗?”

    “赵将军……半月以前已经故去了……”

    “什么!”陈到的手骤然发力,死死地攥住邓芝,但后者只能哀叹地摇头……

    两个半百的老人相顾无言,良久,陈到方才开口:“回永安之前,我想去子龙的墓前祭拜……”

    “我带路,相信赵将军在九泉之下,也遗憾没能见叔至最后一面。”

    陈到扶着墙,缓缓地爬起身来,邓芝向去扶他,却被婉拒了:“我和子龙一样,一辈子独行惯了,如果当年不是他教我舍身的奥义,恐怕今天早就殒命在这间酒肆里了……对了,那个自称幼常之子的小子,伯苗看见他了么?”

    “马瞬?”邓芝道:“叔至放心吧,这小子好着呢,赵将军连‘七探蛇盘枪’都传给他了。”

    “是么?真是意外,子龙竟会如此看重一个八岁的娃娃。”

    邓芝不禁失笑道:“叔至难道不也如此?尽都写在脸上了……”

第54章 第一封锦囊() 
汉中,丞相府。

    “丞相,天府来报,马瞬已顺利完成‘夙慧’试炼,而且是唯一一位文武二科俱都通过之人!”

    蒋琬的声音里带着难以言明的欣喜,踏入帐中,将一卷从天府寄来的信笺交到了孔明手中。

    “哦?”孔明停下落笔的动作,伸手接过信笺,翻看起来。

    蒋琬侍立在侧,不敢出声,生怕打扰到丞相的思绪。

    盏中一点灯火明灭,孔明将这份信笺反复看了三遍,终于绽颜笑道:“此番真是有劳休昭和文正了,为大汉简拔了如斯人才。这马瞬也不负亮的厚望,不,可以说是大大超出了亮的预期!”

    自从赵云去世的消息传到汉中,孔明就很少这么笑过了,每日只是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地为北伐的事业操劳,蒋琬见状,忙接着道:“天佑大汉啊!幼常遗子如此,在天之灵真可安歇了。对了,这是马瞬的《蜀都赋》,休昭随信一并捎来的,听说天府那边竞相传抄,闹得纸价涨了一倍有余。”

    蒋琬笑着,从袖间取出一份帛书呈上,孔明正要伸手去接,手伸到一半,却又停在了半空,反往另一侧取了羽扇,在胸前轻轻扇动。

    “这小子总是不断给亮惊喜,此文权且寄下。待此次北伐事毕,再看也不迟……何况马瞬的文风,亮早已有所领教。”孔明徐徐道。

    蒋琬一愕,不解道:“莫非丞相已经看过马瞬的文章了?”

    孔明笑答道:“不止亮,公琰你也看过,陛下看过,还有那远在江东的孙权和洛阳的曹叡恐怕也都看过。”

    “什么?”蒋琬更是惊讶,道:“丞相莫不要说笑了,他一个八岁稚子,缘何会有文章传遍三国?”

    孔明微微摇头,一面摇扇一面道:“如果说这篇文章不是署以马瞬之名,而是亮的亲笔呢?公琰,月前你不是还替亮将它转呈天府么?”

    蒋琬眼中一亮,恍然大悟道:“莫不是那篇《后出师表》?”

    孔明微微阖眼,含笑点头。

    “如此便说得通了,蒋琬跟随丞相也有十几年了,从没见过丞相说过这番丧气话。若是出自马瞬之手,倒也说得通了。”蒋琬拍了拍胸脯,显然对那篇充满了丧气的《后出师表》心有余悸。

    “是啊,正是因为你们不会信,这奏表才有意义。毕竟曹魏和东吴那边,可不都像公琰一样熟知亮的为人啊……”孔明饱经风霜的脸上,难得展露出一丝狡黠的神色:“于东吴而言,算是堵住了孙权的嘴,又不失共同出兵的约定。于曹魏而言,让他们以为亮心灰意冷、消极用兵便足够了。示敌以弱,一贯是亮最为擅长的兵法。”

    “丞相高明!可这是丞相既定的安排,与那马瞬又有何干?”

    “公琰啊,亮的确是想如此行事,但却被人提前猜到这个决定,并适时提上建议,与亮不谋而合……这个马瞬,就如同当年南征时建议亮攻心为上的幼常。”

    想起往事,孔明不禁长叹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只锦囊,递到了蒋琬手中:“这是子龙病倒前转交给亮的锦囊,正是出自那小子之手,公琰打开看看吧。”

    蒋琬小心接过,捧在手心,见那所谓“锦囊”不过是用两片蜀锦缝成的一个开口小包,奇形怪状,展现出制作者拙劣的手工。

    蒋琬伸手从口子里探进去,夹出一封布帛,在眼前抖开,见其上字迹清晰地写道:“北伐之前,盼恩公早告丞相,当上奏表一封,言辞务卑务怨,使曹、孙知之,进可使曹真怀轻敌之心,退可消孙权度我大汉不愿劳师之疑。小子已斗胆预撰如下:‘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这……这《后出师表》竟真是出自马瞬的手笔?”蒋琬不可置信道,想起他先前在马瞬面前的一言一行,竟不由得心中发怵。

    “公琰信不过亮,难道还信不过子龙么?”孔明见蒋琬这般失态,不由微微笑道:“还没完呢,公琰且继续看下去。”

    蒋琬一惊,匆匆扫过那篇《后出师表》,只见其后还有一段话:“……丞相此次出兵,虽是扬言明攻陈仓,实意在围点打援。先父曾言,陈仓城固,所守若得其人,可挡十万大军。今闻曹真举荐郝昭为镇西将军,屯兵陈仓,定有防备,仓促不可轻下。恩公当面谏丞相,使其勿要在陈仓城上大费周章,应先定计撤军事宜。不出一月,曹真援军定至,丞相将取来道退回汉中。届时,请打开第二封锦囊。”

    看罢,蒋琬发现自己的手竟然开始微微颤抖,他合上帛书,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低声问道:“丞……丞相,您不会真依这锦囊中所说行事吧?”

    孔明微微摇头,笑答道:“公琰,亮自有主见。说实话,若是陈仓一战而克,这后边的安排全都是一纸空文罢了。但若是不能攻克陈仓,待到曹真援军前来,那恐怕亮还真得按第二只锦囊行事了。”

    蒋琬忙摆手道:“丞相,陈仓虽固,但是郝昭手下不过千人。我大汉起数万大军,难道还打不下来么?”

    孔明闻言,缓缓起身,在坐席前来回踱了数次,自语道:“亮这回想再赌一次。”

    “赌?”蒋琬一惊,这并不像是丞相一贯的口吻。

    “当年先帝白帝托孤之时,曾语亮马谡不可大用,因而街亭一役,亮是与先帝赌了一局,结果却是惨败,不仅害了幼常性命,还让北伐的成果付之东流,落了个满盘皆输……先帝的相人之术,着实胜亮多矣。”

    孔明望着盏中的莹莹火光,仿佛忆起先帝尚在的日子,接着道:“但是今天,亮想和公琰赌一次,亮胸中已有百般攻城计策,在陈仓城下尽皆会尽数使来,却不知那郝昭能支持多久。若是在曹真援军到来之前攻克陈仓,便是公琰赢了,剩下的锦囊自然也没有再用的必要。”

    “丞相,蒋琬是输是赢并不重要,当以大汉为重啊!”蒋琬连忙躬身劝道。

    “公琰,亮岂是意气用事之人啊……”

    孔明唏嘘道:“只是此次北伐,纵然准备充足,但亮心中还是有那么一丝不安罢了……而马瞬的锦囊,或许是最后的治痛良方吧。”

第55章 二度北伐() 
“诸位想必已经知道了,东吴陆逊在石亭大破曹休,将曹魏的目光牵制在东方,左将军张郃移师方城,长安只是虚设曹真旗号,仅由曹真副将费耀领军,此乃北伐天赐良机!如今我军粮草足备,兵强马壮,合当出散关,直取陈仓!”

    孔明沉稳而振奋人心的话语在大帐中响起,预示着大汉的二次北伐缓缓地拉开了序幕。

    话音未落,丞相司马、领凉州剌史的魏延当即反驳道:“陈仓地势险要,只消千余人马便能扼守住我军咽喉,还望丞相三思啊!”

    “文长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亮会命子远率军修复斜谷栈道,让敌人以为我军还是自斜谷出兵,以疏忽陈仓守备。”孔明不怒不恼,将心中盘算娓娓道来。

    子远是关中都督吴懿的表字,作为先帝刘备吴皇后的兄长,为人宽厚博爱、毅重沉着,从不恃强凌弱,堪称大汉忠厚长者的典范。

    吴懿见丞相有令,当即出列,道了一声:“丞相放心,我自会多立旗帜,吸引敌军。”

    吴懿的当众表态,其意义不言而喻,已经肯定了诸葛丞相的作战计划。

    见大局已定,参军杨仪立即附和道:“丞相英明,此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取自当年韩信分道进兵之法,两军互为虚实,彼此照应,实乃上策。比某些人的子午谷劣谋高明千百倍。”

    说到最后,杨仪还瞥了一眼站在对面的魏延,眼中满是嚣张和不屑。

    魏延心头火起,枣红色的面庞变得愈发暗红,手指杨仪,顿时怒道:“先前曹真攻破街亭,出子午谷是为切断敌军退路,此一时彼一时,何用再提!敢问丞相,此次打算发兵多少人?”

    孔明缓缓答道:“一万。”

    这两个字甫一出口,场中诸人登时都面色晦暗了下来,第一次北伐时还是十万大军,尚且功败垂成,如今只用一万大军就想成功,简直是痴人说梦。

    唯有蒋琬和姜维两人露出心照不宣的神色,其他人等均是一头雾水,却又沉默不语,因为他们知道心思缜密的诸葛丞相从来不会打无准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