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西游-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电驰皱着眉,摇摇头:“这一幕有点麻烦,玩家进入场景后,位置全是随机的,只能各自为战。”

    李伟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从石碣村副本就看出,简易难度下的官兵,实力已经比城外的野怪难打得多,也比醉打山门的五台山僧众强。

    四个官兵联手,就已经差点杀掉所谓玩家第一人——大悲天龙。

    所以单独一个玩家,在越来越强大的副本npc面前,是很难混的。

    而位置随机,更是很考验运气。

    “在我之前,已经有六个人被杀,我看老火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柳电驰说完,便独自离开了。

    “看来游戏给玩家的体验期已经过去,后面的副本会越来越难了。”李伟看着副本墙,心想。

    今晚可能没希望进“白龙庙”了,而且就算进,估计也很难捞到多少好处,要不然,自己也离开,出城练练级?

    但李伟总有些不舍,他还是想早点体验白龙庙的剧情。

    毕竟还不断有玩家升为20级,来到这高台上。

    现在才十一点二十,或许今晚还能有一组玩家通关石碣村呢?

    李伟看不到究竟有多少玩家在哪一个副本中搏杀,心里实在没谱。

    不过多等一阵,也无妨吧。

    李伟看看周围,只有几个零散玩家在呼喊组队,不过每个人的进度都不同,有些要打第二幕的简易难度,有些则是第三幕的普通难度等等。

    玩家们都集中在水浒传这片墙面下,这种嘈杂让李伟有些不习惯,他便慢慢踱向高台的另一侧。

    “咦?这几块砖,什么时候变蓝的?”李伟忽然怔住了。

    第一反应是,自己出现幻觉了?

    仔细再看,绝对没错。

    除了《绿野仙踪》和《蜃楼外史》那两块之外,与《水浒传》墙面相隔不远处,又多了三块蓝砖!

    李伟只觉得心跳猛然加速了,他深吸口气,大步走过去。

    “《万花楼》——第一幕‘子母金钱’(易),20级以上,限定人数1人,(未通过)。”

    “哈!居然是这个世界!居然是这一幕!”李伟大笑。

    万花楼,全称《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包含了杨家将、包公、狄青等人的故事,不过一般都看作是以狄青为主角。

    李伟也没想到,一款以西游为名的网游里,还会有狄青的故事。

    不管怎么说,这很合李伟的心意就是了。

    只可惜,这个副本也是20级才能进。

    李伟又看向旁边的一块蓝砖。

    “《平妖传》——第一幕‘蛋生’(易),15级以上,限定人数1人,(未通过)。”

    “降低要求了?”李伟眼睛猛地一亮。

    15级的话,努努力,怕是两三天内,李伟就能达到了吧。

    降低要求,或许说明在游戏设计者心目中,《平妖传》在古典神怪中的地位,比《绿野仙踪》、《万花楼》更高?

    越有名的世界,越能吸引玩家,所以要降低门槛,让玩家更早接触到。

    李伟想想,虽然他很喜欢绿野仙踪的故事,但如果真要选择的话,平妖传的排名可能还是要高一些。

    毕竟是罗贯中与冯梦龙两大高手合力写出来的。

    重点是,平妖传中的很多情节,与《西游记》、《水浒传》两大名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到两三天后,就能进入平妖传世界,李伟越发兴奋,之前没能进入“白龙庙”的失落,一扫而空。

    然而看到第三块蓝砖,李伟不由惊呼起来。

    “《包公案》——第一幕‘乌盆案’(易),10级以上,限定人数1人,(未通过)。”

第三十三章 董超薛霸() 
太意外了,居然除了水浒传之外,李伟现在还能进入另一个副本!

    但这又是情理之中,因为包公的故事,在古代民间的知名度就一直不亚于水浒,而前些年各种包青天电视的出现,更让这位大清官的形象深入人心。

    从某种程度,在某些人群中,包公乃至展昭,可能还比梁山好汉出名些。

    说实话,让包公案第一幕不限等级,都完全说得过去。

    李伟有些激动地转头,看看副本墙另一头的那些玩家,难道就没有别人能看到这些蓝砖吗?

    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也或者有人进过这些副本,但李伟不知道的。

    镇定一下,将目光投在包公案第一幕的标题上。

    如果比照水浒传的模式,其实包公案的第一幕,本该是介绍包公的出身、赶考、升官等故事,玩家跟随包公的脚步,混些奖励就好。

    不过一般来说,等玩家能开启《包公案》的世界时,已经不再是一种体验的心情,而是需要直接进入正题了,所以第一幕就直接破案。

    不管内容是什么,不管为什么这三块蓝砖突然开启,反正现在有新的可玩的了!

    时间已经不早,李伟马上踏入“乌盆案”!

    “本场景通关条件:杨宗富大仇得报。”

    “本场景正面任务:杀死凶手(九品奖励)。”

    “本场景反面任务:一、杀死公差(以数量品级计奖);二、消灭杨宗富的鬼魂(九品奖励);三、杀死包拯(六品)。注:反面任务可能导致通关失败。”

    一看条件,李伟就明白这是什么剧情了。

    乌盆案是包公的著名案例之一,有多个版本,各版本情节相近,只是角色名字有差异,而“杨宗富”,是出自明代词话版。

    这个版本,是从古墓中挖出来的,比较冷门。

    大概回忆了一下,李伟决定还是顺着原剧情,以通关为主,不要乱生枝节了。

    李伟出现的地点是一条街道,两旁是店铺和小贩,一派繁华景象。

    隐约中,有点《清明上河图》的感觉。

    李伟看看身边几个小贩,居然能够跟他们交易,只是副本里的物价比主世界贵少许。

    李伟正在考虑从哪里着手,街道尽头响起打锣的声音。

    “包大人驾到,百姓有冤情者,速速来报!”两名公差高声喝道。

    别的公差开道,都是叫百姓回避,包大人的作派果然不同。

    李伟正在感慨,平地里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尘土飞扬,商贩们纷纷捂住自己的货物,但空中还是有各种物品飞舞。

    狂风刮过之后,公差和百姓们惊魂未定,轿中突然响起一个洪亮的声音:“今日当值何人?”

    一名公差赶紧上前禀告:“是小人潘成!”

    “狂风无理,着你速拿风王归案!”包公说完,大队继续前行,只留下潘成在那里发傻。

    李伟笑了,《乌盆案》中,多数情节与古代各种报应故事相似,算不得稀奇,乌盆案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恐怕主要是在于那些幽默的细节。

    包公非要手下去“捕风”,便是笑点之一。

    公差潘成拿着包大人给的公文,没头没脑,头皮抓破,就在街上乱转,每隔一会儿,就朝周围大叫:“风神,随我去见包大人!”

    这一幕的任务里,根本就没有风神,潘成当然白费力气。

    李伟抬头看看任务时间,这一幕总共只有十五分钟,潘成应该不会像原著一样,再回家睡一晚上。

    正想着,两条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李伟眼前。

    这一瞬间,李伟突然明白了。

    为什么自己会一下子开启三个新世界。

    从街道上走来的,正是董超、薛霸!

    这不是穿越。

    董超薛霸,水浒传里两大著名龙套,野猪林想害林冲不成,后面居然还旧习不改,要害卢俊义,水浒读者对他们的印象都很深。

    但这两位差人的活跃程度,远超读者想象。

    罗贯中作为施耐庵弟子,在《平妖传》中借用了董超薛霸,还算好说。

    但明代的几部包公案著作里,包公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同样是董超薛霸,尤其薛霸出现的频率,还在张龙赵虎之上。

    词话版中,包公第一次得到官职,来接他的几十个公差,就是董超薛霸带的队。

    事实上,大家熟悉的王朝马汉,包括展昭公孙策,都是清代《三侠五义》的创造,不见于明代。

    最早包公的四大手下,或许应该是“董超薛霸、张龙赵虎”才对。

    究竟是水浒向包公“借人”,还是包公抄袭水浒,这个已经难考。

    虽然现在看到的版本,水浒和平妖传刊印得早些,但因为各书都还有更早的失传版本,所以不能做为依据。

    一般来说,家不会把别人书中的坏角色搬到自己书里当好人,所以应该是包公在先,水浒和平妖传在后。

    而清代评书和中,董超薛霸从包公案中“退役”,则明显是因为水浒传流传太广的原因。

    在水浒传里干了那些坏事,这二位哪里还能留在包大人身边?

    李伟基本可以确定,自己之所以打开三个新世界,就是因为得到了“董超卡”和“薛霸卡”。

    唯一不清楚的是,“相国寺卡”有没有起作用。

    因为《平妖传》、《包公案》、《万花楼》的剧情里,都有相国寺的戏份。

    或许,一张卡片,能打开一个支线副本,而收集到三张相关卡片,则是打开一个新世界的钥匙?

    这两天别的玩家可能也打出过卡片,但正好是这三张卡片的人,恐怕还没有第二个。

    这时董超薛霸走到潘成面前,问他在做什么,潘成无奈地递过公文。

    就在这时,狂风骤起,公文被吹上半空。

    三个公差赶紧追赶,李伟也跟了上去。

    跑了大半条街,才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贩担子上,看到公文。

    潘成拾起公文,却见下面是一个又歪又丑的黑色瓦盆。

    这显然是个烧坏了的盆,潘成贪便宜,就顺手买下来。

    李伟始终平静微笑地看着剧情发展,因为他对这些内容都烂熟于心了。

    看到潘成回家,李伟也不着急,就跟那个卖盆的小贩对话,问盆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得到“耿一”、“耿二”两个名字,还有耿家窑的位置。

第三十四章 丑乌盆() 
按照原着,耿一、耿二就是凶手了。

    如果现在李伟过去杀了耿家兄弟,副本应该会早点结束。

    但李伟想想,还是谨慎一些,跟着剧情走。

    很快,公差潘成拿着乌盆,匆匆奔向衙门。

    乌盆中有遇害者杨宗富的冤魂,把冤情告诉了潘成,所以潘成赶紧带着盆儿去找包公。

    但第一次进衙门,冤魂因为没有衣服,不肯出来,第二次则是惧怕门神,不敢进门。

    倒霉的潘成两次没能召唤出冤魂,被包公狠狠地打了两顿。

    潘成只好给杨宗富买了衣服,又买香祭了门神,冤魂才能在大堂上出现,向包公说了原委。

    原来杨宗富是在途中寄宿耿家,被耿家兄弟所杀,死后放入瓦窑烧成灰,骨灰混在乌盆中。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但因为一只又歪又丑的,只能被人当溺器用的瓦盆,而又变得有些好笑。

    也正是因为民间创作者的这种低俗幽默,暗合黑色幽默的特征,不算复杂的乌盆记才成为包公的一桩经典公案。

    包公听完,拍案大怒,马上命董超、薛霸、张千、马万、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