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星继承人-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个卫星,采用多体分离技术,便可以实现一枚火箭全覆盖的情况。当然在实际中,不可能只发射20枚卫星,还要多发射一倍以做备份,但那样的成本也不会很高。

    至于维修,高空飞艇不说了,很方便,就算是卫星,也可以直接发射新卫星上去替代坏了的卫星,坏了的卫星可以用航天器回收,由于卫星的体积小,回收会变得很方便。”

    “不止如此。”哈伦在一边道,“其实发射卫星不仅仅是可以用于这种新型传输系统,由于上面可以搭载我们新研制出来的纳米计算机,每一个卫星都是一个超级计算机,所以还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并行运算。比如,这款卫星可以进行导航,还可以进行地质研究,气象研究等等,等于是一枚卫星多种功能,可以说是把气象卫星,军事导航卫星,通信卫星等功能结合在一起,性价比会变的更加的优越。”

    “是的。”费丁接着道,“到时候,整个地球对我们来说就是透明的,而且要是给卫星装上高能激光武器,哈哈,那导弹就彻底进入终结的时代了!可以这么说,只要我们发射足够的卫星,整个世界就在我们的掌中了!”

    “不错,很好的构思。”程远冷静的点点头,“这个系统要全部建设完毕,大概要多少钱?”

    “这个还没有经过仔细测算。”费丁摇摇头,“不过,有两三百亿美元的话,应该就够了。”

    “两三百亿美元……”程远点点头,“以建设一套全新系统来说,这个成本不算高。”

    “我也这么觉得。”费丁也点点头。

    “很好。”程远满意的道,“你们做的很好,我会把你们的事情如实上报,嗯,你们有什么要求么?”

    “这个,如果可以的话,能给我们增加新会员的名额吗?”费丁道,“其实我跟哈伦还有不少朋友跟亲戚,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把他们吸收进来?”

    “朋友跟亲戚?”程远皱皱眉,“你应该知道,组织的事情是不能轻易对外说出去的,你……”

    “放心,我没有对他们说组织的事情。”费丁连忙道,“他们只是知道我在这里工作而已。但是,他们真的很可靠,而我们也的确缺乏人手,如果有足够的会员帮忙,我们的研究速度一定可以更快。”

    “这样啊。”程远想了想,“回头你给我一份名单,我们调查后没什么问题,就可以给你授权。嗯,鉴于你们的表现,就给你跟哈伦每人20人的名额,你们看如何?”

    “太好了!”费丁打了个响指,“足够了,哈哈,我就说,我们的组织才是人类的未来,我们终将创造历史!”未完待续。 

第一一六章 无人驾驶的智能客车() 
纳米计算机跟太赫兹技术自然先进,不过之所以能这么快出成果,主要还是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自然是瑞典方面早就有这方面的雄厚技术积累。瑞典一直是个工业跟科研比较强的国家,对于科研方面的投资力度,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比较出名的。比如对于太赫兹的研究,爱立信早就研发了很多年,积累了很多的技术经验,而对于纳米计算机的研究也是一样,虽然比不过美国对这方面的投入,但在技术积累方面也不差多少。

    其次,则是新型纳米材料,特别是高质量石墨烯,以及碳纳米晶体管等碳的同位素材料的大量出现,让这些技术能够从纸面上进入实际的制造,可以说是工艺的胜利。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这样,他们或许理论技术已经过关,但就是材料工艺不过关,所以怎么做也不成,做不好。像华国的战斗机发动机是这样,潜艇发动机也是这样,都是理论技术过硬,但材料科技落后,所以造成整个制造工艺的落后。

    最后一点,则是费丁哈伦等天才大脑的加入了,他们的总人数虽然比萨博以及爱立信等科研公司的科研人员少,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天才精英,作用就跟多几个爱因斯坦差不多。有了这些人的天才思维以及不眠不休的狂热精神,等于是为科研行为加入了催化剂,带动了整个的科研气氛,使得整个研发的进度都跟着加快。

    事实上,在程远参观过那些实验室后就发现,那些没吃过绿色闪光,甚至也没吃过蓝色闪光的普通科研人员,在费丁哈伦等门徒的带动下,也都爆发了一种让人吃惊的活力。比如那些科研人员,几乎都是吃住在研究所,大多数人已经连续一个月没出过科研所的大门,成了经典的宅男,就算出去过的科研人员,也很少是回家看看的,大多都是去采办物资之类的,办完了很快就重新回来。

    看到那些普通的,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状态,程远不禁叹息一下,谁说外国人都是大爷的,谁说外国人都是懒虫的,看了这些科研工作者,程远总算知道为啥华国的科研力量跟他们差距这么大了,光这个精神面貌跟敬业精神就不一样。

    程远可是都问过了,就算没有哈伦等人入驻,带动科研的狂热气氛,在过去,或者说平时,他们这些属于爱立信或者萨博集团等公司的科研人员也是基本都把精力扑在科研上,很少去理会其他的事情,可以说是真正的专一。

    再想想国内,国内那么多科研机构跟大专院校,每年都要巨额的科研经费,可最后这些经费都干嘛了?不是用各种名目中饱私囊,就是把科研楼变成宾馆,集资房,有多少能真正投入到科研里面的??

    相比而言,在瑞典这个高福利的国家,科研人员竟然有如此的热情跟活力,的确值得华人学习。

    也就是看到这里,程远才坚定了一个理念,那就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他觉得回去应该加快实行他的精英学校计划,培养更多基础扎实的科研人员,而不是培养那些只会玩政治的人精,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实现自己的计划蓝图。

    只有经历过,才能明白到,当年的学好数理化口号,是多么的宝贵,也正因为华国在这方面一直很弱,才一直这么喊口号,只可惜,这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已经越来越弱了,很少人能真的下耐心下力气去搞好科研了。

    总之,参观了整个科研中心后,程远感触良多,倒不是为那些层出不穷的科研项目以及科研成果而感慨,他感慨的是人家的那种专注精神。

    当然,也就只是感慨一下罢了,毕竟以程远的实力跟资源,已经不能用普通情况来形容了,只要假以时日,他的门徒大军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这些只看看哈伦、费丁以及阿方索等人在这里的威信就能看到。

    别看哈伦费丁等人都超级年轻,但他们在这些时日中,已经用他们的能力征服了所有的同业人员,而这种征服是全面的,不仅仅是科研上,也是智力上,他们都是这里公认的智商天才。

    花了一天时间参观过后,又当着王涛跟沈红的面,装模作样签了个合作协议,之后,程远一行人就带着科研中心派出的一队技术人员,带着一些技术资料,乘坐一架包机,飞回了华国的上东市国际机场。

    程远等人回来的依然低调,但他们做的事情可不低调,因为他们一来,就开始启动阿罗汽车的生产计划,要正式开始向外推出产品了。

    其实之前,阿罗汽车就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改造,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汽车制造厂了,而在梁华入主之后,阿罗汽车的行政架构就算是组起来了,再加上zhèng fu方面的多方面帮助,以及大量资金的注入,阿罗汽车到现在还没向市场推出产品,在外界看来是正常,毕竟公司刚改制不久,但在程远方面看来,就有些太慢了。

    没办法,阿罗汽车别看经过了一系列改造,但真正的科研人员没多少,虽然有新的生产线,甚至还是小兰的主机所在地,但由于之后程远一直东奔西跑,没有多呆在这里,所以阿罗汽车没出成品也就再正常不过。

    虽然没有出产品,但生产线是现成的,各种高新技术,诸如3d打印机也都有,要真的出产品,只需要有好的设计,就可以迅速的推出。

    “其实汽车设计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些作为了。”梁华指着大屏幕上的一副副汽车缩略图片道,“你看,这些设计,就是我们阿罗汽车在网上通过公开有奖征集的方法,所挑选出来的产品。呵呵,不得不说,网友们有很多牛人,他们设计出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比如我选的这两款客车,就是看起来比较靠谱的,可以实现的设计。不仅如此,我还根据我们现有的技术,在超级计算机小兰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数据化的模拟。”

    说到这,梁华点了一下其中一幅汽车的画面,那个汽车画面立刻放大,铺平了整个大屏幕,接下来,梁华开始继续解说:“比如这一款a型客车的设计,这款客车一共11米长,高2。4米,宽3。52米,分上下两层,可同时容纳50人,最高车速140公里每小时。由于这款车的定义是一种长途公路客车,因此采用了新型油电混合技术。

    也就是说,这款车实际上是全电力驱动的汽车,平时可以直接用交流电充电,由于可以采用石墨烯电池,因此充电速度很快,要是用特制的高压充电器,那么五分钟就可以充满电,要是用普通交流电,十二个小时就可以充满。而充满电后,这款车一次可以用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连续跑1300公里。

    此外,考虑到是一种长途客车,为了方便沿途加油,所以多了一个柴油发电机,这样沿途可以加柴油,通过柴油发电机给汽车发电。就算柴油发电的效率不高,会有所损耗,但因为我们的电池以及电动机更先进,因此根据小兰的模拟运算,这款车百公里油耗大概只有5。5升,可以说超级经济。

    除了省油,节能,动力强劲,内置丰富之外,这款车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可以不需要司机,实现全自动驾驶,是真正的全智能化。”

    “无人化全自动驾驶?”程远问,“我们这里已经可以实现了吗?”

    “是的。”梁华道,“这款车一共有48个多功能感应探头,外加独特的智能程序设计,可以自行上路,比人工驾驶更安全,而且因为有独特的gps定位系统以及指南针以及地图系统,所以绝对不会迷路。其实这种无人化全自动设计,不止是这一款车,剩下的所有款,都有这样的智能化设计。”

    “我不是问无人驾驶技术能否实现。”程远摇摇头,“技术方面我一点不担心,我是说政策方面,华国能让汽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上路吗?”

    “这的确是个问题。”梁华点点头,“不过到时候我们只要出产品了,就可以去申请。毕竟华国对于无人驾驶技术也是很注重的,要是我们的无人驾驶技术真的过关,相信他们是不会为难我们的,最起码,也可以跟美国一样,让驾驶员在车上而已。”

    “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车的设计不错。”程远点点头,“至少样子很好看,行程也不错,要是我们制造的话,大概要多久?”

    “以我们的全自动生产线来看,您如果同意生产的话,那么可以立刻开工,只要零配件跟材料保证到位,日产量达到100台没问题。”

    “嗯,车身骨架,电池,电动机等方面我们倒是可以自己生产,但其他的零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