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公公生一娃-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认识我呀?那全长寿街就只有你小金姐一个人不认识我陶媒婆了。”

    金香珍知道长寿街有这么个人,也曾看见过,但不知她就是有名的陶媒婆,于是问道:

    “你就是陶媒婆?你来做什么?”

    陶媒婆摇摆着身子,波浪着手中鲜艳的手帕说:

    “媒婆,媒婆,还能能做什么?我来给你做媒的呀!”

    金香珍愣了一下问道:

    “跟我做媒?谁叫你来的?”

    陶媒婆没有回答金香珍的问题,好像她根本就没有问过似的,仍是自顾自地数落着说:

    “浏阳有个大户人家,一妻一妾,都没有生育,想找个人传接香火,不嫌弃带油瓶子的,如果有了儿子就扶正作小。我看你小金姐屁股大,腰身小,是个生崽的料,正合适,所以就不请自来啦。”

    金香珍强压住怒火说:“人家有没有儿子跟我有甚么关系?要去你自己去!”

    陶媒婆讨好地说:“我看你小金姐可怜,上餐不接下餐的,还要干这么重的活。要是你过去了就吃香的,喝辣的,有住的,有穿的,可以从此脱离苦海,幸福无比,你的儿子也会吃得饱,穿得暖,才特别来关照你,帮助你的。”

    金香珍没好气地说:“我在这里挺好的,要帮,你帮别人去吧!”

    陶媒婆见金香珍拦在她面前不让她再往里走,手中那块刺眼的手帕往下一摔,双手一拍,腰也弯了下去说:

    “别说大话了,有什么事是我陶媒婆不知道的?难不成你真的要留在这里吃苦?难不成你真的不怕家破人亡?”

    陶媒婆刺到了金香珍的痛处,她气得全身发怅,提高嗓门大声问道:

    “陶媒婆,你老实说,谁叫你来的?”

    陶媒婆被金香珍的气势吓得有些心虚,连忙说:

    “还不是你们家两位老爷,我得人钱财,与人消灾,媒也做了,劝也劝了,不干我的事了。”

    这正是金的心病所在,正是她最担心的事情。

    “还不与我快滚!”金香珍扬起了柴刀吼着。

    正想转身开溜的陶媒婆又吓了一跳,双手做着“不要”的姿势,一边逃跑,还一边说着硬话:

    “你可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望着急速逃去的背影,金香珍站在坪中,脸色发白,全身颤傈不止。

    夏天某日。田野池塘边传过来一个女人撕心裂肺地叫喊:

    “快来救人呀!有人掉到塘里啦!”

    小秉晟在池塘里噗愣着,越噗愣离岸边越远,眼看就要灭顶。

    几个比他大的孩子在岸边拍着手,喊着“淹死他!淹死他!”地闹着玩。

    金香珍和花大姐跑来,扑入池塘,救起即将没顶的秉晟。

    花大姐把捞上来的秉晟枕在膝上,一只手扶起他的头,水从秉晟口里大口大口地喷出。

    金香珍接过醒来的秉晟,抱着就往家跑,秉晟不住地打着喷嚏。

    金香珍和花大姐急速地给秉晟换了衣服。金香珍解开衣服把秉晟暖在怀里,任泪水汨汨地流着。花大姐看着这母子,也不知说什么好。

    忽然,花大姐取下自己的一对耳环,塞在金香珍手里说:

    “离开这个鬼地方,越远越好!”

    金香珍愣愣地低着头说:

    “我到哪里去啊?娘家没有人,我就这样丢人现眼?”

    花大姐说:

    “随便哪里都比这里好,即使是同样挨饿,也没有这里危险。”

    金香珍抬头看着花大姐,泪如涌泉。

    花大姐坚决地说:“保住命,保住小少爷,将来总有翻身的一天!”

    两个女人抱在一起,把秉晟夹在中间。

    这里实在是呆不下去了,除了那短暂的美好回忆,这里已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地方。为了自己的清净,更为了保住老员外这点血脉,她只能选择离开。

    她放出风去,说是要去投奔一个在江西的远房亲戚。

    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女扮男装的金香珍背着一个小搭连,撑着雨伞,牵搂着四岁的秉晟离开了她居住了三年的破院子。为了不给人逃离的感觉,她在大门上加了把锁。

    秉晟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问道:“妈,这么晚我们到哪里去?”

    金香珍不知怎么回答,走了几步才说:“娘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反正会有地方去,很远很远。”

    秉晟抬头侧脸望着娘又问道:“那我们还回来卟?”

    金香珍答得很快,也很坚定:“肯定要回来的,不过,要等你长大了再回来。”

    秉晟问道:“我长大了就不怕他们欺负了,是吗?”

    金香珍肯定地说:“是的,你长大了,有本领了,就不怕他们欺负了。”

    秉晟打破沙锅问(璺)到底:“您这是带我出去学本领,是吗?娘。”

    金香珍放柔口气说:“是的,等你长大了,本领学好了,就带娘回来,风风光光地带娘回来。”

    金香珍牵着小秉晟在泥泞的路上;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

    赤日炎炎,汗流浃背。金香珍带着秉晟来到一口井边。她把秉晟在一个大树荫下安顿好,掏出一个烧饼给他,秉晟大口大口地吃着。金香珍又到井边讨了一碗凉水给秉晟,秉晟咕咚咕咚地喝着,金坐在旁边用草帽帮他打扇,看着他吃完。

    待秉晟吃饱喝足以后,她才吃一点点东西。

    井边一个洗衣妇看着他们两人说:“这是你弟弟吧,这么热带他出来做什么?小心闭痧啊。他已经坐了一阵子了,带他过来洗洗,凉快凉快。”

    金香珍牵秉晟过来,打水妇人正好打桶水上来说:

    “来这儿洗吧,这水干净些。”

    金香珍取出手帕替秉晟洗着。

    打水妇人说:“你这个哥哥对弟弟真好,自己吃一点点,省着给弟弟吃。我们家里,哥哥尽欺负弟弟,抢弟弟的东西吃。”

    金香珍:“那是吃的东西多,闹着玩。”

    打水妇人说:“那倒也是,要是到了你们这个份上,还能像你这样好,那就好了。”

    洗衣妇人说:“人要受过苦才会好,我看他们两兄弟会有出息的。”

     

18 成人() 
金香珍一五一十地诉出了自己的苦楚,从头到尾地讲明了流落到此地,想在这里安身的经过。

    不知道是不是事情与自己无关,或是经历或听说过更多的事情,这吕先生听完金香珍的诉说,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平和地说:

    “那你先搬到我那里去住,慢慢再作长远打算。”

    金香珍没有反应,好像没有听见。

    望着她那怀疑戒备的眼神,吕先生改口说:

    “你别误会,先到我那里看看。”

    看他那坦然的神情,金香珍放心不少,牵着秉晟跟着吕先生走出了寺院。

    离麓山寺不远的一个向阳的小山坳里,有几间农舍影映在丛丛斑竹之中,由此即可见主人不俗。吕海领着她向竹丛走去。

    原来这汉子姓吕,字广平,单名个海字,祖居长安,家境甚好,自幼饱读诗书,且习得一身好武艺。父母原指望他在乱世之时成就一番事业,光宗耀祖。不期这吕海,却淡泊名利,不思进取,父母辞世后,经长途跋涉,选择了在岳麓下山隐居,家业全留给了兄长。妻子与他志同道合,夫唱妇随地在这里过着恬淡的生活。他们有一子一女,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也已弱冠,未成家,现在正外出远游历练。

    吕海领着金香珍来到农舍前小坪里,一湾山溪缓缓流过,水声潺潺,十分动听。

    迎出来的是一位丰润的妇人,农家衣着里有着脱俗的气质。金香珍又放心了许多。

    进到农舍,堂屋右边依次是厨房和杂屋。堂屋左边依次是两间卧室,卧室进去还有一间书房,书房中间是张很大的书桌,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架上的书有些乱,但数量不少,立柱上还挂着剑、古琴和箫。

    农舍里竟有书斋,金香珍完全放下了心。

    参观完农舍,堂屋里分主宾坐下,吕夫人早已泡好香茶。

    吕海简要地向夫人介绍了金香珍母子的不幸遭遇,吕夫人深为同情,表示欢迎。

    吕海和夫人腾出与农舍打横的两间屋子,安排金香珍母子住下。

    屋里床铺被褥、实用杂具都有,明显地这里是做客房用的。

    厨房搬到了学校里,因为天气好,大家在外面吃饭。

    一个长工说:“这里比园子里好,在园子里吃饭,有时一阵风过来,那股臭味正好送到你嘴里,吃也不是,吐也不是。”

    另一个说:“那当然好罗,一边吃饭一边有美人看。”

    说得金不好意思,连忙进到厨房里去。

    一个学童看见金进去了,高声说:“金阿姨,求你明天搞点火焙鱼吃好卟,我好想吃火焙鱼了。”

    金在里面回答:“好的,明天中午青辣椒闷火焙鱼。”

    吕海邀集在寺庙里干活的那些人,就地取材,帮金香珍母子盖了房子。

    金做好饭菜,金叫大家吃饭:“请吃饭啦,耽误各位休息,真是不好意思。”

    一个长工说:“小金姐的饭菜香,我们要留住小金姐,当然要帮你盖房子罗。”

    金:“谢谢大家,我长期给大家做饭,想吃什么尽管说。”

    秉晟母子真的安定下来了。

    秋高气爽。麓山寺练功场上,悟灵大和尚正在指导众僧习武。吕海领秉晟走了过来。

    吕:“快来见过悟灵大师。”

    秉晟上前一掬恭:“学生见过悟灵大和尚。”

    悟灵大师仔细打量过秉晟后说:“果然不错,是个好孩子。老纳虽说久不收徒,但跟这孩子有缘,就收作关门弟子吧。”

    秉晟机伶,立马拜在大师膝下:“师父,请受弟子一拜。”

    秉晟叩头了三个响头。

    吕:“这大礼之事——”

    悟灵:“吕先生今天怎么俗气啦!这不就行过大礼了吗?”

    悟灵托起秉晟,摸着他的头说:“秋收冬藏,今冬你好好地梳理一下学过的东西,明年开春,为师从头开始,教你习武。”

    秉晟再次拜过大和尚。

    秉晟母子在这里一住就是一十二年。

    这十二年,吕海教他读书习字,也教他武功,出外访友也带他同行。但是吕海就是不肯收他为徒,也不肯认他做义子,秉晟只好称他为老师。

    武功上秉晟得到悟灵大师真传,只是没有与人交过手,他自己都不知道已是高手。

    十二年,秉晟从一个随母亲流浪的儿童,成长为文武双全的英俊青年。 

17 贵人() 
晚秋时节,金牵着五岁的秉晟来到岳阳磁溪口码头。

    前面是浩瀚的长江,即使是这样一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