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宝鉴-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亦辰把今天早上从书上看到的知识然后再结合这套象棋便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听的孔叔和司徒枫都像是做梦一般,就连威老也听得有点痴迷,他没想到柳亦辰这么年轻居然懂得这么多,看来这人不光是有着别人不具备的好眼力,知识的储备也是非常不错的,以后如果把自己的一些个经验传授给他的话相信柳亦辰的前提一定会不可限量,不知不觉中威老心里冒出这么一个想法。

    “不错不错,听得亦辰老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那亦辰老弟你能不能判断这是什么材质的乌木啊!”司徒枫拍了拍柳亦辰的肩膀说道。“枫哥,从象棋的木纹上面看我觉得应该是金丝楠木的,不知道对不对还得请威老断定啊!”柳亦辰虽然可以用异能直接看到里面的材质但是柳亦辰还是放弃了,趁着这个机会多学习学习,让自己更加强大起来才是重要的。

    威老拍了拍手说道:“好好,说的好啊,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居然懂得这么多,你说的没错,这套象棋就是金丝楠木的阴沉木做成的。咱们也该进入正题了,小柳把那幅画拿过来给我看看吧!”

    柳亦辰从身边把那幅画拿出来放到了桌子上面,这时威老已经让彭昊把象棋和茶具都拿走了。威老戴上手套慢慢的把那幅画打开看到画的第一眼皱了皱眉头。这幅画只要是行内人打眼一看就能看出来是件仿品,而且还是仿的著名的沈周的《庐山高图》。

    威老继续往下看看完了画在看装裱的手法不过他越看越奇怪,当看到那幅画的卷轴的时候惊呼一声自言自语道:“这天杆地杆和画轴,倒是用普通的木头做的,不过这选材用料也太差了,看这画的时间,应该是清朝时期那会儿仿的,这才过了一百多年就快腐朽了,真是搞不明白,这样的画,也会有人去装裱,咦?!!!这……这是江南吴装的手艺活啊,居然还是仿古装池,谁没事会用这手法,来装裱仿的这么差的这幅画啊?”

    威老一边说话,一边拿了一副老花镜戴上了,开始仔细的打量起这幅画的装裱来,嘴里还在不停地喃喃自语着,听到一旁的柳亦辰和司徒枫他们两个有些莫名其妙。看向一旁的孔叔,孔叔对字画的装裱稍微有点了解就小声解释道:“仿古装池是解放前苏州、上海、扬州各地就够得上称为装潢艺术的,专为书画名家和收藏家装裱珍贵书画的。

    苏扬两地装裱历经明清数百年,承前启后,名驰全国,号称吴装。其裱件平挺柔软,镶料配色文静,装制切贴,整旧得法。《装潢志》谓:“王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装潢”。明代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有吴装最善、他处无及”的高度评价。”

    威老现在心里实在是有点纳闷,这幅画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是一幅仿品无疑,但是这画的装裱工艺又是仿古装池,而且一般这仿古装池的画所用的材料无论是天杆,地杆,木杆,纸管,轴头这些东西都会选择上好的材料,甚至在解放以前,仿古装池所用的轴头都是珍贵的檀木制造的。

    而且老爷子在心里纠结的还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既然用了复杂的装裱工艺,但是又为何用这些算是比较差的材料呢?老爷子第一眼看到画的时候根本没往这方面想,也是因为用料太差所以没有想到这幅画用到的是仿古装池的手法。第二就是为何花费这么大功夫来装裱一幅这么差的仿品。

    威老突然想到司徒枫那天回来和他说过的话,然后又把画打开仔细的看那处印章的位置,仔细观察后发现了端倪,看来这幅画如同柳亦辰说的一样很有可能是画中画,整幅画看完之后,威老有些赞许的说道:“这裱画的人,手艺非常精湛,应该是“吴装”一派中,大师级别的人物。而且我刚才看了柳亦辰所说的那处有问题的印章处,这幅画很可能就是一幅画中画。”

    “那威老你看这幅画应该怎么办,能不能揭开?”柳亦辰站在一旁乖乖的问了一句。“我所学的是京裱,而京裱就是受苏裱直接影响而形成的,京裱因受到宫廷的影响,其裱件特点是色彩瑰丽大方,裱背厚重,给人以高贵华丽之感。京裱与苏裱一北一南遥相呼应,成为最有代表姓的两大流派,至今仍占据主导地位。”威老并没有直接回答柳亦辰的问题而是把自己的装裱手艺说了一下。

    柳亦辰在心里想到既然这幅画既然是吴装的作品,那么威老是不是没办法把画揭出来了呢!其实柳亦辰的这点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这几种装裱手法技术都是差不多的。装裱这行也有规矩,装裱时用的糨子遇水是可以化开的,这样后人需要的时候才能重新揭开画心。

    威老看到柳亦辰脸上的表情笑了笑说道:“小柳啊,放心吧,虽然我是学的是京裱但是这工艺都差不多,揭画是完全没问题的,你把这幅画收好我们去屋子里吧。”

第三十八章 匿名电话() 
第三十八章 匿名电话

    柳亦辰把画收起来跟着威老一起来到了屋子里面,孔叔和司徒枫紧随其后。 屋子里面的装饰和摆设和院子中的景色遥相呼应,也是十分的古朴自然,进入屋子后给人一种温馨宁静之感,而且人呆在里面完全没有陌生的感觉,像在自己家一样。威老打开一间屋子的门,这间房间很宽敞而且屋子的透光性也非常好。

    这间屋子应该就是老爷子平时修复书画写写书法的地方,在屋子中间摆放着一米多高长约两米的一张木质台案,台案的台面十分的光滑平整,其实这就是装裱书画时用的装裱桌,另外桌子上面还摆放着林林总总的许多用品,虽然很多但是摆放的井然有序,给人一种整齐干净的感觉。

    威老把画接过来放到了装裱桌上,把桌子上面的日光灯打开这也是为了避免揭画的时候因为灯光的原因损坏字画所做的准备。威老看了看画说道:“小枫你去打盆水过来。。。。。。”司徒枫连忙去外面接了一盆水过来。等司徒枫把水拿过来的时候威老已经把画轴的天杆地杆的轴头都已经取了下来,看到司徒枫拿着水进来招手示意他。

    威老把画卷放到台案上,然后把喷壶里装上水用喷壶把画卷淋湿,这样是为了把画卷表面的浮尘清洗干净,等反反复复的做了几遍这个过程之后威老又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只有指甲刀大小的刷子,在水里沾了沾然后对着画卷的右下角刷了起来,因为有刚才用喷壶把画淋湿的过程所以刷了两下之后威老拿出一个镊子,从这个角上开始揭画。

    这一揭就立刻出现了薄薄的三张纸,三人看到被揭出来的三张纸都是非常的兴奋。这三张纸应该就是第一张画的画心纸和托心纸,还有第二张画的画心纸。威老看了看揭出来的几张画纸若有所思的说道:“这幅画我怀疑里面另有玄机,想在这宣纸上,再揭出几层来,只是这画所用的是熟宣纸,比较脆,我怕在揭层的时候,有可能会损坏掉,小柳你的意思怎么样?”

    这幅画要是司徒枫买回来的老爷子估计就不用问他的意见直接就下手了,不过这幅画的主人是柳亦辰,老爷子在下手前自然要询问一番。否则将画揭开使之损坏,里面要是什么都没有的话,却是不好交代了,虽然他也算得上是一代装裱大师,但也要对这幅画负责的。

    柳亦辰沉思了会儿说道:“威老,没关系的反正我买回这幅画也没花多少钱,而且我相信你老的技术一定能完整的把画揭开的。”见到柳亦辰同意了威老便卷了卷袖子,又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许多瓶瓶罐罐的,像是配药剂一般往一个小盆里倒了一些柳亦辰也不知道是什么的液体,然后让柳亦辰拿过去搅拌了起来。

    等柳亦辰搅拌了大概十分钟之后,这盆里原本像浆糊一般的液体,居然变成了透明色,并且很稀薄,老爷子看到之后,就将脸盆要了过去放在了自己的脚下,然后将那幅《庐山高图》反过来铺在桌子上。

    随后威老找出一个崭新的排刷来,将软毛那头放进盆中,等到透明液体浸透了排刷之后,立刻在画的背面刷了起来,单手用力如同写书法一般挥洒自如,并且用力均匀,片刻之间这幅画上已经全被刷上了这透明液体。

    老爷子又拿起一个喷水壶对着刷了透明液体的画喷了起来,这个壶的壶口极为细密,喷出来的水基本都成了雾状,这些水接触到画面之后,立即就融入了进去,只是旁边瞪着眼睛仔细观察的孔叔和柳亦辰发现,这些水只是依附在了画的表面,根本就没有渗透进去。

    这些工序都做完之后威老又用镊子在第一层纸上试揭,果然没一会,第一层纸就又被分成了两张,而第二张纸则应该是一张白纸,起到隔离两张画的作用,而第三张纸,又被分成了两张。这样,整个从上往下数,共有五层纸,第一层是《庐山高图》的画心纸,第二层是它的托心纸,第三层是一张空白的纸,第四层是第二幅画的画心纸,第五层是第二幅画的托心纸。

    “看来这裱画的人是个高手啊!”看到整幅画被分成了五层,威老不禁感叹了一句,而边上的三人也同样都点了点头。要知道这里可是有五层纸,而其厚度,居然和平常装裱过画卷的厚度差不多,可见当然装裱这幅画的人,用心之深,手艺之高,的确让人叹为观止。

    威老揭开画后便让三个人出去等了,毕竟这装裱字画也算是一独门的手艺,有些秘法只传弟子的,这几个人现在也不适合在观看下去了。俗话说法不传六耳,这些个老辈儿的手艺人很是注重师礼传承,而且揭画裱画这么手艺及其容易被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来利用,柳亦辰现在也不是他的弟子,而且孔叔和司徒枫对这些应该也不怎么感兴趣,所以这揭画的后续工作和裱画的一些秘法也不能让他们三人看到了。现如今的社会中会此技术的人恐怕也是不多了。

    在以前的时候有一些个手艺人为了谋取暴利,会做出一些个揭画的事情出来,大家有书画知识的应该都有所了解,宣纸用墨极易晕染,几乎每层都可以浸透书画家的墨迹,作伪者把画揭开之后,一幅画就变成了两幅或者三幅。随着揭开的层数越多,这每幅画上面的笔墨也就会越淡,作伪者在笔墨清淡处在进行填补,然后在用宣纸裱层,经过处理后效果是非常好的,几乎能到到真假难辨的地步。

    字画揭画的手法自古就有,如果需要装裱的书画水平一般或装裱匠技艺平平,是不会或不敢去作伪的,若是名画遭遇到高手,被揭层的危险就会大大增加。所以,很多书画家都不把名贵书画送到装裱匠手中,而是自己动手,亲自装裱。威老的一些自己独创的秘法只有他自己知道,老爷子没收徒弟所以也没有传授的人。

    三个人在外面喝着茶聊着天时间过得很快,那个屋子的门打开了威老从里面走了出来,柳亦辰看威老的样子很是疲惫,想必是为了修复这副画也花了许多的功夫。所以柳亦辰起身前去搀扶着威老走过来坐了下来。柳亦辰给威老倒了一杯茶后关心的问道:“威老您的身体没事吧,这长时间的工作就连我们年轻人都会感觉到累的。”

    “今生能看到沈周先生的《庐山高图》问世,而且还是我亲手把画揭出来装裱上的,累点又何妨呢!”威老很是欣慰的感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