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七句:荒草没残碑13421《满庭芳其一和洪丞相景伯韵》(宋代辛弃疾)
第十八句:荒憬尽怀忠13421《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唐代贺知章)
荒憬的内涵:
指荒远之国。《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宫邻昭泰,荒憬清夷。”李周翰注:“荒远之国感盛德而清平也。”《新唐书丘和传》:“拜交址太守,抚接尽情,荒憬安之。”
第十九句:搔首向南荒13421唐代沈佺期《初达驩州》
南荒的内涵:
指南方荒凉遥远的地方。《晋书陆机传》:“輶轩骋於南荒,冲輣息於朔野。”《太平广记》卷二六四引唐房千里《投荒杂录南荒人娶妇》:“南荒之人娶妇……往趋虚路以侦之,候其过,即擒缚,拥归为妻。”明代高启《韩子》诗:“自古南荒窜逐过,佞臣元少直臣多。”田汉《冯法祀先生黔桂开辟工程写生画展》诗之二:“南荒一例成前敌,喜见精诚结汉瑶。”
第二十句:千载戒禽荒13421《齐优开笼飞去所献楚王鹄》(唐代崔枢)
第二十一句:春水入南荒13421《广州晓发》(近现代廖光)
第二十二句:烟草茂陵荒13421《水调歌头其一和李泰发尚书泊舟严陵》(宋代刘一止)
第二十三句:兵气腾北荒14231唐代崔融《西征军行遇风》
北荒的内涵:
1。指北方极荒远之区。《山海经》有《大荒北经》篇,载记北方荒远之地。南朝梁江淹《赤虹赋》:“帝台北荒之际,弇山西海之滨。”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北荒明月,西极流精。”
2。指北方少数民族所居的广大地区。《北史铁勒传》:“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旧唐书太宗纪下》:“於是北荒悉平,为五言诗勒石以序其事。”
第二十四句:荒径隐蓬蒿14321《杂曲歌辞白马篇》(唐代李白)
第二十五句:终愧抚遐荒14321《正日临朝》(唐代李世民)
第二十六句:城荒古迹余21342唐代李白《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第二十七句:城荒远见林21342《江寺晚眺》(宋代释斯植)
第二十八句:年荒酒价乏21342《屏迹三首其三》(唐代杜甫)
年荒的内涵:
谷物歉收。《晋书儒林传范宣》:“庾爰之以宣素贫,加年荒疾疫,厚饷给之。”唐代白居易《望月有感》诗:“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原来大凡年荒米贵,官府只合静听民情,不去生事。”
第二十九句:园荒手自锄21342《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十三》(宋代释绍昙)
第三十句:田荒野色同21342唐代许棠《过故洛城》
第三十一句:园荒雪带锄21342唐代司空图《光启三年人日逢鹿》
第三十二句:园荒草树稠21342《呈蔡元德二首其二》(宋代王之道)
第三十三句:园荒蚁上茄21342《秋居幽兴其一》(宋代王禹称)
第三十四句:园荒可废锄21342宋朝孙介《夜坐偶成》
第三十五句:洪荒此现形21342《兴城老龙湾听夜潮》(当代魏新河)
洪荒的内涵:
1。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远古时代。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凡自洪荒,终乎幽厉。”宋代杨万里《汉文帝有圣贤之风论》:“洪荒之世,人与禽之未别。”清代赵翼《途遇大雪》诗:“世界幻入兜罗绵,恍见洪荒万万古。”杨朔《<铁流>的故事》:“一到黑夜,时间却像倒退到几万万年前的洪荒时代。”
2。大荒。荒漠的旷野。明代许承钦《风行至南阳湖》诗:“遶岸平山趋断陇,连空野水入洪荒。”
第三十六句:龙荒万里来21432《春贴子皇帝阁六首其二》(宋代真德秀)
龙荒的内涵:
漠北。龙,指匈奴祭天处龙城;荒,谓荒服。《汉书叙传下》:“龙荒幕朔,莫不来庭。”后泛指荒漠之地或处于荒漠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晋书郭璞传》:“嗟乎!黔黎将湮於异类,桑梓其翦为龙荒乎!”清代张海鹏《<曲洧旧闻>跋》:“汉苏子卿啮雪龙荒,图形麟阁,奇节卓乎千古。”
第三十七句:投荒漏紫泥21432《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唐代沈佺期)
投荒的内涵:
贬谪、流放至荒远之地。唐代独孤及《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公负谴投荒,予亦左袵异域。”宋代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国家终恢全度,特屈深仁,止行夺爵之文,才示投荒之责。”明代何景明《喜望之量移兼寄》诗:“岭海投荒日,燕台远望时。”
第三十八句:洪荒任我达21432(雨后诗芽涨)
第三十九句:洪荒上古前21432《醉乡十二首(并序)其一十一》(宋朝郑思肖)
第四十句:扬子业荒残23412唐代耿湋《送蜀客还》
第四十一句:寒鸟赴荒园23412唐代王昌龄《灞上闲居》
第四十二句:园场亦荒芜23412唐代韦应物。《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
第四十三句:池苑锁荒凉24312《法曲献仙音官圃赋梅,继草窗韵》(宋代李彭老)
第四十四句:年代几荒凉24312《过汉故城》(唐代王绩),题注:一作吴少微诗,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四十五句:麋鹿走荒台24312唐代顾况《登楼》
第四十六句:还复反荒丛24312《落叶》(宋代赵蕃)
第四十七句:草荒平乐馆31243《西街》(宋代范祖禹)
第四十八句:雪堂亚荒草32413《游黄州东坡》(宋代李石)
雪堂的内涵:
宋代苏轼在黄州,寓居临皋亭,就东坡筑雪堂。故址在今湖北省黄州市东。宋代苏轼《雪堂记》:“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於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清代叶申芗《本事词》卷下:“崑山黄由帅蜀时,道经黄州,其室胡给事晋臣之女,工翰墨,游雪堂,亲书苏长公前、后《赤壁赋》於壁间。”
第四十九句:野寺荒台晚34123《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唐代岑参)
野寺的内涵:
野外庙宇。唐代韦应物《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诗:“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牀。”宋代苏轼《游杭州山》诗:“山平村坞迷,野寺钟相答。”清代张锡祚《谒韦刺史祠》诗:“道心栖野寺,诗思冷秋塘。”
第五十句:百战余荒野34213《别徐明府(一作甫)》(唐代贾岛)
第五十一句:野庙连荒冢34213《赴长洲县作其五》(宋代王禹称)
野庙的内涵:
野外庙宇。宋代陆游《思蜀》诗:“瑞草溪桥路,青衣野庙壖。”明代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路当出其东隅,而遥闻洞前人声沸然,乃迂而西北至其下,则村氓之羣社於野庙者也。”清代厉鹗《八月十五日同敬身观潮》诗:“买酒旗亭望山远,焚香野庙拜潮生。”
第五十二句:野外连荒草34213《野外》(宋代许景衡)
第五十三句:色荒神女至41234唐代张九龄《登古阳云台》
第五十四句:大泽荒草阔42134《途次三绝其二》(宋代寇准)
第五十五句:爱从荒草去42134《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八十五》(宋代释绍昙),还见于《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七十三》(宋代释绍昙),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五十六句:径斜荒草恶42134《迸月》(宋代王安石)
第五十七句:药田荒野蔓42134《秋居幽兴其二》(宋代王禹称)
第五十八句:断桥荒藓涩42134《题杭州孤山寺》(唐代张祜)
第五十九句:牧羊荒草路42134《宣化道中》(清代善能)
第六十句:静引荒城望43124《秋日渚宫即事》(唐代吴融)
第六十一句:爱草留荒径43214《山亭三首其二》(宋代李石)
第六十二句:秣马临荒甸43214《岘山怀古》(唐代陈子昂)
第六十三句:万里投荒裔43214《岭南送使二首其二》(唐代张说)
第六十四句:岸草连荒色43214《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三十一》(唐代钱珝)
岸草连荒色43214=4321+3214,任意相邻4字的发音都是四种声调全有,即为四声喜全递,念起来最声动。
忽略轻声,1代表1声,2代表2声,3代表3声,4代表4声。
基于今音的四种声调,5字句一共有1024种声调结构,契合四声喜全递的声调结构仅有24种,因此找出这64句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432章 故人知我意,故的文气等级:)()
故人知我意,意与仙灵会。
会时真可乐,乐哉弦管客。
刘旭星崇尚古字的神奇力量,觉得故字很奇妙。仙宫碧落太微书,遗迹依然掩故居。仙有神功参造化,人将故事入丹青。于是决定炼制含起字的宝字灵钟(又名:文气宝钟),此钟的终极版蕴含三千大道,一共3000面,每面刻有一个文气鼎盛的古字,一字藏一道,又名“大道三千钟”。
此外,还利于创作出含故字的文佑宝诗、战诗词、嵌名联、藏名诗、相关创意作品等。
刘旭星一共找到64句含故字的今音契合四声喜全递的五字句,故字的文气等级是64级。
含故的十三转金句有一句:
1、想得故人千里外,醉吟应上谢家楼。《浣溪沙其一武进厅壁》(宋代无名氏)
2、岭上故人千里外。寄去一枝君要会。《最高楼其一》(宋代无名氏)
3、故人千里外,高义独何如。《寄邻几》(宋代刘敞)
4、别夜复婵娟,故人千里外。《和陈传道秋日十咏其五秋月》(宋代贺铸)
5、故人千里外,相见一何难。《怀张应奉》(元代陈镒)
6、恨别故人千里外,梦回孤枕四更过。《梦回》(元代耶律铸)
7、何事故人千里外,江枫渔火共关愁。《夏夜舟中》(明代王恭)
8、故人千里外,隔岁一书来。《得曾汝诚书》(明代江以达)
9、忆杀故人千里外,客馆怕听啼鴂。《念奴娇寄致政朱纪善先生》(明代李昌祺)
10、遥忆故人千里外,画图聊寄别离情。《题画寄邬玄中》(明代罗亨信)
11、故人千里外,明月自团圆。《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其七》(明代曹义)
12、故人千里外,清梦十年前。《怀董二》(清代陆黻恩)
13、故人千里外,羞寄数行书。《临江仙继韶屡有书来却寄》(近现代顾随)
说明:含“故人千里外”的句子获得多位文人的13次认可,至少载入13本书籍,文运之气极为强盛,“故人千里外”是妙笔永生境的13转好句,拥有13层的文气宝光(传世宝光)。
基于普通话来读,64句含故字的声动好句是:
第一句:当云掩故扉12341唐代耿湋《春日题苗发竹亭》
第二句:登临有故丘12341唐代耿湋《登乐游原》
故丘的内涵:
亦作“故邱”。家乡的山丘;故乡。唐代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