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狐传奇-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朽这边有礼了。”

    吴登瀛还礼道:“老先生一早就到了工地,为我们造桥出谋划策,真让人钦敬。”

    老者答道:“下桩的地方是磨盘地,木桩打下去就像打在石板上一样,不论怎样使劲都是打不进去的。”

    吴登瀛听了颔首道:“既然如此,依老先生看,桥桩如何才能打进去?”

    老先生答道:“其实这倒不难,只要把桥桩向东挪动三尺三寸,便到了磨盘眼上,自然就打进去了。”

    吴登瀛夸道:“老先生果然学问高深。”吩咐吴江取三十两银子送给老先生。

    老先生接过银票正要告辞,吴登瀛道:“且慢,请问老先生,这磨盘是一合整的还是只有半合?”

    老先生听了止住脚步,迟迟疑疑地说:“我仔细看了半天,也想看个究竟,可是老眼昏花,看来看去,这底下似乎只有半合磨盘。”

    吴登瀛笑道:“不瞒老先生说,这底下其实是一合整的磨盘,把桥桩移到老先生所说的位置打下去,打进五尺二寸,就到了下半合磨盘面上,就又不能再打下去了。”

    一番话说得老先生将信将疑。

第100章 磨盘地终下桥桩 登瀛桥雄对西门【4】() 
吴登瀛说可以施工了。

    鲁家驹领人吆五喝六地动起手来。向东移动三尺三寸果然打进去了;打进五尺二寸以后,果然再也打不进一分一毫。

    工匠以及在旁边观看的人个个都啧啧称奇。

    可是老先生却不答应了,他满脸愠色:“原来知县大人自己早就知道此处是磨盘地!既是如此,何必张贴告示开涮于人?老夫闻说此处造桥遇到疑难,不惜年高,远道而来,早知如此,何必来自讨其辱!”

    说罢,扔下银票要走。

    旁边一人叫道:“老先生,您这是委屈知县大人了!”

    吴登瀛感到声音熟悉,扭头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当即俯伏在地:“学生不知恩师大人来到小县,未曾躬身迎候,罪在不赦。”

    来人原是京中的黄御史。

    黄御史扶起吴登瀛,对老先生说:“吴知县老父身体违和,回家省亲,无法断定归期,怕耽误了工程,这才着人贴出告示”

    吴登瀛心里道:看来恩师大人是早就到了这里,才对情况知道得这般清楚。

    听了黄御史一番解释,老人家消了心中气团,但是坚持要退回谢银。

    见老阴阳先生还在推辞,吴登瀛安慰道:“老先生就把银子收下吧,这么多天来了不少的人,谁也没能说出方法。老先生有这等学问,其实是相当不错的了。”

    老阴阳先生见实在推辞不掉,再三致谢。他对吴知县的真才实学由衷敬佩,竖起大拇指对众人赞道:“知县大人实乃天下阴阳第一家也!”

    吴登瀛将黄御史请到县衙为他接风。

    席间,黄御史说:“老夫一般不轻易夸人,但是今天在这里不能不夸奖几句。贤契到任以来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做了不少实事。老夫在这里转了几天,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赞誉之声。很是不易呀!”

    吴登瀛道:“这都亏恩师的教诲。”

    黄御史道:“贤契为何未携宝眷只身来至任上?”

    吴登瀛神色黯然:“老大人有所不知,内人已去世两年了。”

    黄御史说:“哎呀,老夫实在不知,勾起了贤契的伤心事!”

    “感谢恩师对学生的眷顾。”

    “既是如此,莫怪老夫饶舌。你一人孤身在外,闲暇时不免有些寂寞,难道就没有想到要续弦么?”

    “学生到任之后,事务冗杂,百废待举,实在没有机会顾及个人私事”

    “贤契这样克己奉公,使老夫十分感佩,真是难得,真是难得呀!”听到了这里,黄御史不由得动了真情。

    在盐渎又过了一宿,黄御史要回京城去。

    吴登瀛说:“恳请恩师为西门大桥赐留宝墨。”

    黄御史爽快地答应了。

    吴江铺下宣纸,吴登瀛亲自研墨,黄御史执笔一挥,“登瀛桥”三个大字展现在众人面前。

    吴登瀛赶忙叩谢:“学生何德何能,敢劳恩师取不才之名名之。”

    黄御史扶起了他:“贤契为此桥呕心沥血,妇孺皆知,以贤契的名讳作为桥名,是对尔倾心于民的嘉勉,也使后人不忘前人业绩,留下百年芳名,千古佳话,岂不美哉!”

第101章 磨盘地终下桥桩 登瀛桥雄对西门【5】()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登瀛桥”顺利完工。这天下午,两岸来了许多人,大家都以争先一睹大桥全貌为快。

    桥宽一丈六尺,若是两乘轿子相向而来,双方可以从容通过,互不相扰。每一块桥板都有六寸宽,寸半厚。两边装上了密密的护栏,即使出现了拥挤现象,也会十分的安全。桥板连同护栏都抹上了桐油,黄澄澄的。空气里飘着浓重的桐油气味。

    按照当地风俗,第一个过桥者即为桥神,传说走过以后三年之内必然归位。正常情况都是请一位年长者先走,然后才对公众放行。

    鲁家驹有点不安:“几天来真是忙昏头了,这件事情早就该安排好,现在临时到哪里去才能找到一位合适的老人?”

    吴登瀛道:“这事容易,大桥既然冠以我名,我就先走,何必暗咒他人?”

    汤老师傅连说不可,一把拉着知县让鲁家驹护住,道:“我已八十有余,就是高龄之人,做‘登瀛桥’桥神就是死了也甘心。”

    说着,汤老师傅径自走上桥去。

    老百姓们看到已有老人过了桥,欢呼着踏上桥去。那么多人走在上面,丝毫没有摇晃的感觉。走到桥的中心,看到扶栏之间,三块圆桶大小的楠木板上,镌刻着“登瀛桥”几个大字,涂上了鲜红的颜色,十分醒目。

    两边的人在桥上相遇了,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相互间都点着头说着话。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笑容。想想以前要经过老半天才会颠颠簸簸渡过河去,如今说话间就能便便当当到达对岸,谁都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不少年轻人眉飞色舞,在桥上大呼小叫,手舞足蹈。那忘乎所以的样子,恐怕就是娶上新媳妇的时候也不至于这般癫狂。

    突然“噼里啪啦”来了一阵云头雨,可是谁都不想避让,众人继续欢叫着,跳跃着。所有人的衣服都被打湿了,可是谁都没有往心里去。顷刻间,云消雨止,只见祥光四射,一道彩虹跨在天空,令人赏心悦目。

    自从西门渡口造好了登瀛桥,来游玩的、做生意的日益增多。一些商家干脆在桥东堍盖起了店铺,甚至还有一些富豪也到这里建造了深宅大院。很快登瀛桥就成了盐渎一处热闹的所在。后来当朝人“金陵八家”之一的高岑到此,见到眼前景色如画,不由得诗兴大发,当即命笔题了一首登瀛晚眺,诗云:“众仙携手共登瀛,入画芳菲一望平。近郭夕阳睛更好,照人春色晚逾明。绿杨芳草花边路,红杏青帘柳外城。日落长歌连辔返,隔烟遥听卖鱼声。”可见登瀛桥的景色确实非同一般也!

    再说当时鲁家驹担心师傅淋了雨水着凉伤风,却四处寻找不见。他以为看热闹的人多,一个老人夹在里面当然难寻,就打发徒弟们分散开来扯开喉咙呼喊,可是找来找去,哪里还有他老人家的身影?

第102章 范一何出面保媒 吴登瀛婉言拒婚【1】() 
一阵云头雨过后,众人不见了汤老师傅。鲁家驹急得四处寻找,询问对岸看热闹的人,回说确实见到一位老人走了过来,可是以后去哪里就不知道了。

    寻了许久,问了多人,都没有找到汤老师傅。鲁家驹若有所悟:“不必找了!我们建造的这座大桥非一般小桥可比,桥神的位置不可虚位以待,我师傅他老人家一定已经到桥神的任上了。”

    身旁人附和道:“这话有道理”。

    造好了大桥,吴登瀛了却一桩心头大事。

    这天上午,京中送来快报。吴登瀛接过拆开一看,原来是吏部的文牍,要他立即到京述职。

    吴登瀛不敢怠慢,对县丞作了一些公务上的布置,又向吴江交代了一些个人的私事,匆匆忙忙地上了路。

    “到了京城如何述职?”吴登瀛一路上都在思虑着。

    如今这年头,有时干事的往往比不上没干事的,干好事的常常还不如干坏事的。

    那些能干事的人一般只顾埋头做事,大多不会讨好上司,因而也就前程黯淡。不干事或是干坏事的人,人多的时候拍上司的马屁,人少的时候给上司塞银票,处处讨得上司欢心。这些人即便做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上司眼睛一迷糊,也就遮盖过去了。有时上司一时高兴起来,说不定还会给他们一些意外的恩赐奖赏。如果哪里的位置有了空缺,也多是举拔这类人去填补。只知道埋头做事而没眼色的人,做出成绩来上司装做不知道,出了点瑕疵给你放大了说。到了盐渎以来,自己虽为百姓做了一些事情,但是从来没在上司身上花过一两纹银,上司会如何看待自己,还真的非常难说。

    转而又想,伸头缩头反正挨一刀,这样担一路的心思岂不要把人愁死?到时万一过不了关,大不了还回老家去,过那逍遥自在的田园生活得了。

    这样一想,心情宽松了许多。

    到了京城,吴登瀛首先拜会了几位做官的同年,向他们讨教述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第一天就这么紧紧张张地度了过去。第二日,准备找在吏部任职的好友范一何去,不料一早未及动身,反倒被他堵在了门内。

    两人多年未曾谋面,相见时自是亲热了一番。回到房间分宾主坐下,吴登瀛尚未开口,范一何道:“年兄自到盐渎任上,事必躬亲,秉公为民,深得百姓爱戴。恩师黄御史前次去贵县,感触颇深。他尤其赏识你的才华,一心想把外甥女孟小姐嫁给你。当时在盐渎县衙的时候,他就有了这样的意思。不过作为亲娘舅,不好将话说得太白,回来后找到我说了这事。愚弟正好囊中羞涩无钱买酒,听说吴兄已经到京,就赶紧过来讨杯酒喝。”说罢,大笑起来。

    吴登瀛一听这话急了,忙道:“范兄容秉,愚弟蒙恩师垂爱,恩重于山。只是弟乃已婚之人,且有一女绕膝。御史大人的甥女乃千金贵体,实在不敢心存妄想。”

第103章 范一何出面保媒 吴登瀛婉言拒婚【2】() 
范一何宽慰道:“吴兄的情形黄御史全都知道,既然他有心把甥女嫁与你,对这事必然不会放在心上,仁兄就不必推卸了。”

    吴登瀛道:“愚弟与那故去的妻子自幼一起长大,就是青梅竹马的那种情形,成婚后如影相随,情深意笃。她故去以后,依然难以释怀,眼前常常出现她的影子。父母也曾催促再续一房,可是无论如何,心中始终放不进他人。恳请范兄在恩师面前多加解说,这事就免谈了吧。”

    范一何听了,感慨不已:“如今这个世道,稍有一点身份的男人,把结发的妻子晾在一旁,另外再讨一房、两房小妾的毫不鲜见。吴兄的夫人已经过世,仍然不能忘情,真是一个少有的奇男子,难得,实在难得啊!不过吴兄尚青春年少,终不能一辈子孑然一身。‘有花堪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续弦的事情还是得认真考虑的呀。”

    “承蒙范兄替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