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春暖花开-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哟,这样吧,我看看你现成的嫁妆木器,选下吧”柳儿心里想着,懒得再来了,反正要用的,就选了六只大小不一的樟木箱子,都漆着喜庆的红色,画着金色的花饰,一个马桶,一个妆台,两个炕柜,红火火的一套,只花了一两银子,实在是有些土呀,柳儿想,好在我不结婚,要不就这嫁妆色,都得雷死我!

    让何掌柜的送到大王村的柳宅,想必这时,芸娘都搬到村里去住去了,七日后接亲再接回柳庄,王明正在收拾别院新房,是花匠王赶车车,送着柳儿来镇上的。带着小红想去镇上新开的店去看下,

    “少爷,要不再买这个盆子吧。”小红来劲了,选中一个脸盆子,

    “不要这个,我们去买个铜的去。”买顺手了,感觉找到了“大明说街上新开了杂货店,我们去看看吧。”

    新店在东正大街上,门脸也可以,在柳儿下了定金的店子对过不远处,货色果然齐,来的人也很多,铺子里面的货架上,都铺陈满了,不少人都选得有东西,在手,柳儿细细看了番,买了个大小差不多的铜盆,一套仿官窑的茶具,绿边白底起菊花。还算不粗笨,同色的碗也拿了一套,铁木的筷子一把十双。,

    “少爷,芸姐以后自己开伙吗?”小红见买了碗筷有些不解,

    “不开,这就是嫁妆里要有的,不一定非要用,摆设罢了”柳儿随口答着。

    “走吧,花匠王,回了,没什么好买的了”

    “少爷,还差一样呢,交杯酒用的酒壶酒杯”花匠王细想一下,提醒道。

    “是不是哟,这也要买?”柳儿晕了,

    “是要的,一般人家都有个好的,可传着用,”花匠王说道,这么说来,我们也可以买个,以后府里小子丫头的,配人都用得上,柳儿细算了下,

    “好的是什么为好的?”柳儿问花匠王,

    “这有金的,银的为好的呗,……”

    “我们买个银的去吧,以后用得上,”柳儿道。金子的没敢想。

    “少爷,不用吧,铜的也就够好的啦”花匠王吓一跳。

    “没事,就银的吧”最后在这家吉祥杂货铺里,看中一只银酒壶及酒杯两只,酒杯用银链子拴在杯脚上,杯子上一只刻着石榴果子,一只雕着葫芦盘藤,都同用喜鹊登枝富贵牡丹为背衬。酒壶就绝了,直接的是一株石榴树,根从杯底起来,枝蔓灵活盘、攀在壶身,9个凸出来的石榴果子,加上二十一朵盛开、半开、打骨朵的石榴花,都用红色的石料镶嵌着,壶盖是一个最大石榴子的变形、把手由石榴的枝弯曲着购成。这工艺,柳儿喜得不行,

    “伙计,把这酒壶给我看看”柳儿开口,

    “客官好眼力,这可是我们少东家自己想的图样,一共得了二把,一把在京里的店里,一把就在这,您可瞧仔细了,十足的银子,”

    “银子不加东西能做壶?你哄骗谁?十足是不可能的,也就是个加多加少的事,小二你嘴里舌头上能跑马呢,好口才!”柳儿笑眯眯的看着店伙计,不紧不慢,一字一句地轻声说道。

    “老客,这边说话”掌柜的接过话头,支走了小伙计,小伙计脸红着走了,这学艺不精呀,不承想,看走眼了,这小公子,年纪小小,见识如此老辣。

    “掌柜的,当不起老客二字,我就看看这壶,想购了家里去用。”

    “实不相欺,这壶确是我家少主所制的图,一式两把,少主有话,如有客官能看中壶、给得出价钱,方才能卖无仙最新章节。”

    “多少银子”柳儿笑着,

    “承惠五十两”掌柜的说道

    什么壶值这许多,可是20多亩上地的价了。边上的人边赞叹不已却也咋舌不停。货是好货,可银子也是银子了。

    柳儿看看壶,笑着掏出了荷包,取出里面的一张银票子:“恰好五十两,帮我装起来!”

    “老客,请略等等,我去拿盒子,”片时,取了一个雕花的木盒子过来,当面将酒壶、酒杯放好,系上一个带着络子绦子。“老客,我家少主说了,请老客回家,务必细细看过这盒子,另外请问贵府在何处?这贵得物品,我们记下来,以后若壶有什么要维护、擦试的报地址就可以了。”噫?售后服务?

    “我是大王村的,姓柳,村里独我一姓,一问就知了,掌柜的,回见”示意王花匠接过匣子,柳儿带着小红、王花匠出了店铺,

    回到大王村,果见杨妈妈已把芸娘安置妥当,带着绣花、绣琴做伴,就在堂屋的里屋暂住了,反正住得三五七日,就会接回柳庄去了,也就大致差不多得了。

    柳儿将箱子什么的一干物品带回来,芸娘感动得不得了,

    “姑娘,大恩不言谢了”

    “什么呀就大恩,你我还用说什么见外的话?当年我陪二小姐去王府时,你为我做的,我可都记着呢,看,包我一直都没离身的。”

    拿出压钱箱,“芸娘,这是给你的,以后放自己的私房钱,”芸娘一见就真是爱进肉里,“姑娘,真漂亮!”

    “姑娘我是漂亮,你不用夸,你说这箱子可好?”

    “姑娘,一总这么淘气,很贵吧这箱子?”细细地看了里里外外,无处不入眼,真是好物件,

    “几两银子的东西,也贵不在那里,如今,你我由姐妹变成主仆,实是造化弄人,芸娘,现如今,我离不得你同大明,只能委曲你了,侍我大了,你也想走,我且说在这里,一总发还你的身契,让你过自由的日子。”

    “姑娘,快不要这么说,说句不分尊卑,不识上下的话,我把你当自己的亲妹子看着,一总不会分心离你而去。现今的日子,我已很满足了。”说得两眼泪汪汪的,

    小红在边上听着,也动了情“芸姐,你不要哭,姑娘待我们这么好,不会不要我们的,姑娘,我小红一辈子不离了你。我也被卖过几次了,你是我见过的,听过的,最好最好的主子了,”

    “说什么呢,大喜的日子……”杨妈妈掀帘进来,“这帘子,晚上就换上喜庆的吧,芸娘带了没?这蓝色的耐脏,可不合这日子。”

    “带了……”芸娘擦干泪,去寻带来的红色帘子。陈婶子见状忙赶上来,揭了旧的去洗了。柳儿一眼,真是佩服,这陈婶子这个爱干净呀,真是我这类人的福气。懒人有懒福呀。

    王明成亲前不能见芸娘,所以这几天就由花匠王改了跟着,杨妈妈安排完了,直接就跟花匠王说,“这地里的活也忙完了,这院子里看着办,不要种菜了,你看看,四时都有花开就是最好的了。”

    “这不难,收了这季菜,我就着手,只不过这今年冬天可来不及了,明年春上吧。”

    “花匠王呀,这你可有得忙的了,我想做个暖棚子,一来种菜,二来种花,这冬季的菜,真种出来,可比肉贵多了,春节,出点年花去卖,你也想着些,这地里的事可太多,我想着,给你寻两助手,你也看着点人。”

    “好的,姑娘。”花匠王赶到院子里看地去了。

第四十节王明芸娘大婚() 
一秒记住【阅读。

    第二日,王大家三口,拉着从村里借出来的专门抬聘礼的杠箱,王明亲自己擦抹一通,又将备得的聘礼,由王大家的细细摆了,用杠箱抬到大王村的柳宅来。杨妈妈出面收了,然后把早就用杠箱装好的嫁妆抬了出来。

    芸娘的回礼------有金团、油包及自己自做的绣品。还有柳儿给的绸缎,另取了二匹红绸做为嫁衣放在箱子里,待姜管家买回嫁衣来才换出来。

    绣字辈的十五个丫头,一色的细嫩绿布衫裙,全都穿着粉红的镶金银边的褙子,头戴着大红的绢花,一人捧着一个红布铺着的托盘,首先打头的就是压钱箱,后面就是银钗子四枝、金钗子二只,珠花四朵、梳子、尺子、如意秤、镜子、都斗、剪刀、算盘。一个盘里放一样,然后铜盆、马桶什么的,全都摆在明面上,六只大大小小的樟木厢子,放着四季两人的外衣衫各两套,共计8套,中衣各二套,也8套,单是芸娘的内衣就专用一个小樟木箱子单装了一箱。八床被子、八床被面、八床垫子、厚、薄各一套的帐帘床幔。加上妆台什么的,十个兴字头的小子,清一色的褐红色的短衫长裤,腰系着红腰带。一人或二人抬着一抬,里正村长都看直了眼,这也太风光了,真是从没见过这样的排场,齐齐的满满的足足18抬,

    里正婶子按老规矩,用手插了插嫁妆箱子,果然紧得插不进去,笑着说了些吉利话,全村都传遍了,这柳芸娘嫁人,嫁妆多得吓人,足足十八抬,紧得手都插不进去呀,风光无限。

    这一行抬嫁妆的,沿着村子,小斌儿一身新衣,骑着小黑,带着路,沿着村子里绕着转了一圈。这叫晒嫁妆,比的就是财力。一时柳庄的名气如日中天,风头一时无两,

    因娶亲的时间近,中午的饭食就免了,芸娘拿出三四十个荷包,都装了二十枚新制铜钱,一一谢了送聘礼的乡亲,抬嫁妆的兴字辈十个小子、绣字辈的丫头,

    王媒婆带着王明送了“过书”,俗称“红绿书纸”(纸张两层外红内绿),杨妈妈送“回贴”认可,俗称“文定”就算完事大吉了。

    王明、芸娘开始收贺礼,有现银----由几个大钱到几两不等,或喜幛、喜轴,并书以“百年好合,五世其昌”、“天作之合”等。实在是喜气呀,也有够土气的,柳儿一个也看不上,(没敢说出口)芸娘这边收到嫁礼多为绣花或绸缎被面、被头或日用器物,亦有送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早生贵子”意。更是雷人。可芸娘很开心的一一细看,不知道为什么?柳儿想不明白,难道比你的手艺还好?粗针大线的。

    然后,王明又送了谢媒酒二坛子给王媒婆,并谢媒礼的荷包一个,里面有500大钱,

    俗谚“请吃酒,グ萆保萌涨白夹吕赏趺餍ξ模米藕熘健爸ァ保判”笕デ氤跃疲骷胰シ17饲胩氤け睬子殉韵簿疲┰谄呷蘸蟮某醢巳瘴椎摹昂萌铡薄8骷叶荚谧约盒彰滦瓷细觥爸弊帧u饪墒谴遄永锷儆械恼嫦绿臃ǎ矶嗖换嵝醋值模寄帽驶烁黾牵硎局懒恕p》  姜管家紧赶慢赶总算是在五日后回来了,总算赶在了看嫁资的当天到了,气都来不及喘,忙着接了王明送来的“轿前担”,有鹅2只、猪肉一方、鱼2尾、羊两腔,牛肉一方。

    杨妈妈安排了管婶子过来帮厨,请了陪郎、陪嫁及押床童子吃酒,(陈婶子因着有孝,避到了柳庄去了。)陪嫁、陪郎就众庄子的丫头小子中寻了两个机灵的,绣花及兴家来充了,

    王大家的去村里寻了个三岁的何五家的胖小子来压床。这何五也来吃饭,里正、村长两家自然是不能少的,一时也来了,菜式也不简单,要有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莲子,讨“五子登科”彩头,管婶子,拿出功夫,叮叮当当的,带着朱婶,不一时就摆上席来,众人吃过,散了。

    姜管家方才有空跟柳儿说起去京里的事情,取出一套大红的嫁衣,果然是名绣坊出的,真正的精细活计。只见嫁衣身量同芸娘差不多,也不用改什么了,嫁衣上用金线绣着富贵吉祥的图案,针脚细致,手工倒也不差,芸娘为人绣了十几年的绣活,竟然没有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