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应急。
不需要供应数百万满人的消耗,仅仅是支应小朝廷的开销,这几个省份勉力支撑,却也能过得去。
啃着窝头喝稀饭的各省士绅们,咬着牙苦苦支撑,盼望大清国一扫妖氛,还中华一个朗朗乾坤的光明未来。
大清的官员们俸禄不减,占据了西安“良善缙绅”“敬献”的宅邸,越发肆无忌惮的释放其野蛮。尽管汉臣们多少次的弹劾,却没有哪一个真的听进耳朵里。其实他们也是有一种王朝末日降至,破罐子破摔得过且过的放肆情绪在里面。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终究还想着对得起列祖列宗。宵衣旰食谈不上,尽心尽力却还是有。西安再怎么也比不上紫禁城,黄土高原上哪里有他的颐和园舒坦啊?
这才得到了纳钦的报告,赶紧召集重臣商议对策。汉臣领袖李鸿藻脑筋转得快,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当即表示反对:“英国人,恶狼也!倘若允其入藏,藏人心生异想,则朝廷信义必失。杨鼎世以此为借口征伐,民心必受影响。当勒令英人即刻退走,当真有意襄助,尽可供应武器资金,我等自有精兵强将抗击叛逆。”
大清国能不能翻过身来,得看列强能不能干倒杨浩。如果说以前还不明朗的话,那么如今英国人居然开始从印度想办法,绕道过来,这足以说明他们在正面的进攻已经全盘失败了。
李鸿藻能成为清流领袖,智慧自然不缺。他认定英国人是黔驴技穷,从青藏高原千山万水的绕过来,那不是开玩笑的么?真实用意根本不是帮主大清,而是为了借机会占地盘!
似乎大家都不看好大清国的前途,这是要提前下手瓜分国土了!
贰臣不能当,卖?国︶贼更不能当啊!当初他们这帮清流怎么把李鸿章整的欲仙欲死,而今同样的麻烦降临到他们身上,当然不肯跳进那大坑!
不用多提醒,在场的汉臣们多半反应过来,当即顺着李鸿藻的话纷纷表示抗议:“英国人狼子野心,其分明要一口一口的蚕食我国土。此例万不可开,绝不能答应令他们阴谋得逞!”
群情汹汹,众口一词。
慈禧多精明啊,哪能看不出来这帮人是什么用心?透过帘子发出一声冷淡的轻哼,忠实走狗孙家鼐面带难色,咳嗽一声发言:“诸位是否多虑了?那英人也未见得一定要取我国土,其意欲联手抗杨,这总是好的。可以先与他们谈谈嘛。”
不料性急的刚毅跳出来大叫道:“有什么好谈的?都到了这等时候,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处哇!英国人要那破地,给他又何妨!”(。。)
。。。
第四四二章 变局之两湖()
李鸿藻低着头,眼角瞥向刚毅的光芒锐利的跟刀子一样,冷的好像外面的天气。
人,都是会变得,他这位清流领袖是这样,刚毅那位清廷后党之中最坚定的强硬派也是如此。
甲午之时,刚毅一力主战,口称煌煌大清不可侵犯,要把日本那蕞尔小邦一鼓作气的敉平。当然啦,大清国是决计不肯出钱出人的,一切都要靠李鸿章自己去张罗。
不过总的来说,他丝毫不管双方情况的差距,完全不了解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成就,也压根不清楚列强特别是英国在里面的博弈,一根筋的维护大清国的体面……这真没法说他是聪明,还是愚蠢。
归根到底,这厮好歹还能看清国土的重要性。
但到了今天,大家伙都惶惶如丧家之犬,刚毅大人却也没了当初的锐气。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状况,他那肌肉脑袋是完全不够用了。无论外面传来的报纸上多少分析透彻的文章,他老人家一概看不进去就是了。大清国危如累卵,他坚决的站在了满人的一边,却又丝毫不顾及英国人要抢占康藏的图谋。
不过李鸿藻不大算出头反诘。到了如今朝不保夕的份上,谁也不知道杨浩什么时候把大军从山西河南推过来。到时候,大清朝廷的满人贵族们,必然不敢留下来当俘虏,唯一的可能就是退回到他们的老家去。
………哎?还真不行了,那白山黑水如今正被杨浩肆无忌惮的开发,一片史无前例的宏伟煤钢联合工业区正拔地而起,满人祖宗龙脉不只是被惊动。那根本就是要连根给刨了,还怎么回去?
说起这个,李鸿藻就觉得,杨浩那小子的手段真心够狠,够阴损。够歹毒啊!
他打着开放禁宫与民同乐的幌子,将满人祖宗的坟茔都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一年下来,起码有几十万人去留下了脚印。要不是维持那里秩序的满人守卫尽职尽责,指不定有多少人会在那里拉屎拉尿。
这还多亏了文物管理部门下了死命令,并派驻许多带着红袖箍的巡查人员严防死守,发现企图干坏事儿的。逮着就拉走,罚款。
说起来,中国人对野猪皮得有多痛恨!甭管明末的官僚士绅们是如何的集体做大死,生生把个中华正朔给弄成鞑子奴仆的,反正野猪皮带着人造反。生生颠覆了大明朝廷,这就是不可饶恕的罪孽。
满清入关以来,杀的人头滚滚,桩桩件件的罪孽都被《国闻报》一一罗列,各大传承数百年的家族纷纷现身说法,讲述他们祖先被文字狱坑惨的境况,那真是群情汹汹。
有了这个引子,当奉天陵寝开放的时候。天南海北的无数人争先恐后跑去参观。看热闹是其次的,重点是跑去大骂一顿,能撒尿拉屎丢上些污秽的玩意儿更过瘾。被严密控制不能得逞。他们就只好吐口水。
就这样,整个祖陵也不知道吃了多少唾沫。具体数字没法统计,反正巡查人员罚款的收入,都够维持整个陵寝平时的维护工作了……。
不必去评说某些让人无语的做法,也不必去钻牛角尖非得以这种行为来挖掘所谓的民族劣根性,趋利避害乃是人的天性。中国这么大。有慷慨赴死的革命者,那么有一些小心眼儿的凡夫俗子有有什么奇怪?全世界不都是这样的吗?
广大的中国民众是痛快了。李鸿藻和清廷的官僚们却觉得脸上十分难看。他们拿着大清的俸禄,做着满清的忠臣孝子。如今“君父”被侮辱,那么他们是不是也得“主辱臣死”,想方设法的报仇呢?
只可惜,做不到。
整个清廷上下其实是被杨浩的疯狂给吓蒙了,吓坏了!
紫禁城随后被开放成旅游景点,神秘的乾清宫皇帝宝座,也可以在近处看一看。据说这短短一年来,光是紫禁城大门的铜钉泡钮都被人摸得光闪闪亮灿灿,里面的铜鹤狮子之类的,更有被摩擦走形的危险。管委会不得不拉起围栏来禁制游客乱上手。
总之,仅仅是一个紫禁城,就把京城旅游业给拉动起来,这得夸奖杨浩是生财有道呢?还是评判他丧心病狂利令智昏?
反正皇权尊贵已经被踩在脚底下,失去了神秘感,皇帝那宝座也就不在显得那么值钱了。加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危险思想传扬,这时候谁要跳出来想当皇帝,估计都可能被唾沫星子喷死。
这种风气非常危险。然而清廷已经被吓怕了的,他们根本不敢指望还能回去,慈禧太后都三番五次的通过娘家沟通了蒙古,建立一条从陕北直通外蒙的逃生路线。真要到了大军压境的节骨眼上,兰州他们是不想去了,干脆一鼓作气到蒙古去。再不然,就只能奔着通古斯去了。
据说,那里才是他们真正的老家啊!
现如今,英国想以康藏为筹码,换取对满清的支持,帮助他们抵抗杨浩革命军。这笔买卖做不做得呢?显然刚毅根本不在乎那片高原荒地还在不在,丢了就丢了吧,反正如今东南膏腴之地都没了,不差那点儿。能保住大清,都值了。
这朝廷,终究是满人的啊!
李鸿藻干脆一声不吭,其他汉臣们也是牢牢地闭嘴。丢不丢国土,那是人家满人的家事儿,汉臣老老实实当孝子贤孙就好了,做主的工作还是看着就好。
不过也不是所有满人大臣都跟刚毅似的那么颟顸。素来睿智明白的端方冷着脸站出来,反驳道:“奴才以为不妥。英国人之心天下皆知,其欲壑难填,非只是要占了康藏就能收手。倘若我朝默然许之,且不论究竟能换来其几分武备支援。只看其正兵也难敌杨逆,可知英人之装备,定不见得高明。而其阴险狡诈,比不肯将第一等武备交予我等。设若以劣等武器搪塞,则我何如从湖广辗转购进之物更利?”
刚毅梗着脖子叫道:“那自是不同。如今朝廷财政困难。哪里有钱去买军械?况且照你所说,经湖广之手,只怕最终钱财都要流入杨鼎世的夹袋,这岂不是资敌么?!还不如一文不花,只用区区贫瘠之地,得西洋第一等强国之不绝来援。此乃两厢便宜也!”
李鸿藻听得胸口阀门,心中冷哼:“好一个刚毅!不愧是说出‘宁赠友邦,不与家奴’这等千古豪言的大臣!将那康藏丢的痛快直接,竟令人无言以对!”
端方听不下去了,愤然喝道:“怎么能如此论断?本官不治兵学。却也懂得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明明有更好的武器不用,却要拿西洋人的破烂来充数,这是要糊弄哪个?再说了,今日朝廷答应了英国人,给他们康藏,明日俄国人来索要西疆,我们给还是不给?!”
刚毅差点脱口说出“给就给”的话,但话到了嘴边。却猛地刹住了。因为他忽然想起来,这里还轮不到他做主,帘子后头那个不吭气的娘们。才是正主儿啊!
西疆能随便卖吗?当然不行!大清国如今最大的荣耀,便是拥有一个超迈前古好几代人的统一版图。看看大清舆图的规模,那是除了汉唐羁縻之地,亘古未有之宏伟领域啊!
前些年,左宗棠抬棺收复回疆,这才过了十几年啊。这事儿可是收到了杨浩和革命者们公开表彰的大功勋。不管大清造了多大的孽,此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做法。是怎么称赞都不过誉的。
帘子里的那位主儿,当初却正是在幕后运筹帷幄的真正当家人。暗地里不知道多少回,拿着《国闻报》上的专刊赞誉以为得意之举。
如今为了自保,刚毅却要把那片流了无数鲜血,付出巨大代价,保全住的国土拱手想让,这是要自打脸皮吗?还是诚心要跟太后老佛爷过不去?
刚毅脸上那汗唰啦一下渗出来,身子抖得跟筛糠一样,甭提多狼狈。
端方见目的达到,冷哼着补上一句:“朝廷现下暂时困难,却仍是中国之正朔,祖宗之地不可轻言放弃。列强向来拉帮结伙,一旦许了英国人康藏,不但俄国人要趁火打劫,那法国人可是图谋云南许久了的。”
剩下的话,不用他说众人也都知道了,这个口子开了,以后大家都要背上一个卖国贼的骂名。
满人官员且不提,起码汉人官员们是绝对不肯背黑锅的。所谓清流,求得就是个百世流芳的清名。虽然历史一般是他们写的,里面可以随意涂抹,但事实毕竟不可抹杀,人民之口还是会流传真相的。
卖国贼,不好当。
众大臣没有话好说,全都等着帘子里的那位下决断。
慈禧太后听到这里也是没法儿了,幽幽一叹道:“朝廷日见艰难,杨逆咄咄紧逼,咱们也不能关起们来闹家务。所谓得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