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宫皱了皱眉,抚须道:“何事如此着急?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那司隶喘着气:“校尉……少公子……少公子在城西遇害了!”
“什么!”丁宫抚须的手掐断了一绺胡子却全然不觉,一时只觉晴天霹雳,当即一把抓住那司隶,嘶声道:“你说什么?”
那司隶看丁宫面目狰狞,直欲噬人,慌忙道:“少……少公子遇害。”
丁宫狰狞的看着那司隶,面目抽搐着,恨声道:“是谁干的?京兆尹部郡国从事赵宏是做什么的!”
司隶低声道:“赵从事也殉职了。”
“啊!”丁宫大吼一声,一把将那司隶推倒在地,风度全失,仰天大骂:“废物!赵宏带了一百司隶,难道全死绝了!怎的护不住我儿?!”
那倒地的司隶面色苍白,讷讷的道:“一百司隶是全死了,还有一百湟中义从也全死了。”
丁宫身子一颤,僵在那里,死了两百军士可不是小事,他咬牙切齿道:“是谁?是谁下的手?”
司隶道:“是无双寨……他们不但杀了少公子,还劫走了王司徒幼子,奉车都尉王国舅之子,奉车都尉刘璋、少府丞之子阴铭……”
听到这些名字,丁宫险些昏却,厉声道:“无双寨!好大的胆子!还不召集司隶。于本校尉剿灭这些匪类!”
……
姬平一行分五波进了长安城,回到北阙甲第院子里。
田丰一路奔波困顿,被安排去休息,耿忠则带着三十多个鬼影卫在院子里布防。至于巾帼卫,则扮作了府中婢女,添了数十口人,府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小别尚且胜新婚,何况姬平与唐婉、阴沐月二女有近两年没见面了。三人自是一番亲近,唐婉见了霍小玉,也是惊喜不已。
当夜姬平享尽温柔。
第二天一早,姬平精神大好,起来练了一番武,洗漱过后,与田丰在后院密谈。
姬平举杯敬了田丰一杯酒,道:“依军师之见,我等在长安如何破局?”
作为谋士,田丰本来对关中形势就一直关注着。昨晚又看了暗影司集中过来的情报,心中已经有数,当即道:“主上,要想破局,便要知己知彼。”
他顿了顿,又道:“如今关中虽是董卓独摄大权,但朝野势力颇是混杂,细分起来,当有七大势力。
第一为董卓,董卓的势力又显于军权。有兵马近二十万。从派系上看,董卓手下将领又分凉州、并州、禁军和关中军马,凉州兵马由牛辅、胡轸等部将统领,并州兵马由吕布统领。禁军由董璜统领,关中兵马则由董旻统领。
从兵力分布上看,外有胡轸、李傕、郭汜立寨雒阳,在兖、豫之地扫荡;内有董璜统领禁军拱卫长安,吕布护卫左右;东有牛辅、贾诩坐镇弘农;北有徐荣、张济镇守左冯翊;西有董旻镇守萧关,南有杨定镇守武关。
第二为司徒王允。王子师深受董卓信重,兼任尚书令,总揽政务,外有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幽州刺史王懋互为照应,内有侍中王盖联络天子,又兼盟友黄琬、越骑校尉王颀、尚书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郑泰等名臣,不可小觑。
第三为弘农杨氏,淮南袁氏势力显于地方,而弘农杨氏则藏于朝堂,有卫尉杨奇、光禄大夫杨彪、侍中杨觽、谒者仆射杨众、校尉杨密等,加上门生故吏众多,实不可小觑。
第四为关中世家,关中世家以御史中丞皇甫嵩和太尉马日磾为首,遍布扶风和京兆之地,在关中发展数百年,势力盘根错节,也不容小觑。
第五为关东势力,关东势力多为董卓西迁的雒阳旧臣,有京兆尹司马防、原司隶校尉黄琬、司空淳于嘉、廷尉正钟繇、五官中郎将陈纪、大鸿胪韩融、光禄大夫周忠、太常种拂、议郎种邵、侍中种辑等。
第六为中立势力,有议郎盖勋、前将军赵谦、左中郎将蔡邕、太仆鲁馗、左侍郎刘范等。
第七为天子近亲,侍中伏完、军司马董承、奉车都尉王斌等,有名无权。”
姬平听罢,不由喜道:“军师一番划分,却是洞察如炬,入木三分,敢问军师这些势力该如何应对?”
田丰道:“七大势力中,关中世家为董卓大肆劫掠打压,已经不足为虑,弘农杨氏图谋刺杀主上,可以名正言顺处置,中立势力可以拉拢,关东势力远离本土,暂时不必考虑,唯有董卓、王子师和天子应当仔细应对。”
说到这里,田丰饮了杯酒,又道:“董卓想必主上已经有周密谋划,典潘二人早已入关,加上耿校尉和暗影司,可伺机刺杀董卓,唯有董卓麾下兵马当慎重对待。
北面徐荣,可由卢太守攻打左冯翊牵住,南面杨定无能之辈,兵马不多,大势之下不必多虑,我们的精力主要放在东面和西面。
东面牛辅无能之辈,胡轸兵马在外,主上可联络袁术等诸侯三次讨伐董卓,拖住胡轸、李傕和郭汜兵马,然后差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大阳渡河,突袭弘农,再占据函谷关,断了胡轸、李傕和郭汜后路,如此,东路安矣。
西面可用暗影反间之计,令马腾韩遂不能归附董卓,牵住董旻兵马。
然后策反并州吕布,设计将董旻、董璜聚于郿坞,一举破之,再令段煨、段谨入关,一旦董卓身死,二人可凭借故太尉段熲名望收拢董卓关凉部曲,如此董卓可定。”
第二百三十六章 田丰出谋(二)()
听到田丰之谋,姬平眼睛一亮,尤其是他所说的策动袁术等关东诸侯三次讨伐董卓,牵制董卓在外兵力,让姬平不由击节赞叹。
而调段谨和段煨入关,拉拢董卓部曲,更是妙计。
不愧是大谋,自己终究是差点,姬平感叹之余,却见田丰看着他,肃然道:“董卓如今倒行逆施,志气消散,人心尽失,容易对付,但司徒王允名望甚重,天子无甚大错,却不知主上如何思虑?”
姬平目光微垂,沉默下来,他知道田丰问的其实不是自己怎样对待王允,而是如何对待刘协。
从名义上讲,董卓当初废自己而立刘协,既违背了废嫡立庶的国本,也是大逆之举,只是士族势力默许,董卓势力强横,才达成了目的。自己要诛杀董卓可谓名正言顺,但要对付刘协,恐怕会落个刻薄寡恩、兄弟相残的恶名。
若是太平年代还好,但在如今乱世之下,恐怕就会成为诸侯自立的借口。尤其是自己下一步打算推行科举制,触犯天下世家利益,更会给他们进攻的借口,让自己在名义上落了下风。
在如今这个儒家兴盛的时代,这是不能不考虑的事。
何况,他这个小兄弟也挺悲剧的,要让姬平兄弟相残,他还真干不来。一来刘协登基是在姬平主动退出雒阳大坑,由董卓一手操办的,罪魁祸首在董卓,他当时也是默许。二来,留着刘协也无所谓,凭他两世为人,加上如今势力,若论争夺天下,刘协也罢,刘虞也罢,刘焉也罢,刘表也罢。他还真不惧任何人。
只是眼下该如何做,这也是他一直最纠结的。
直接将刘协赶下帝位?他自己还没做好称帝的准备。
在他看来,天下弊病积重,只有重新将这片天下翻耕一番。才能孕育新的开始。如今科举未兴,在政治上抵御世家的势力还没有培育发展起来,一旦称帝了,要依靠如今的文武百官,很多事反而不好去做了。只会让世家势力重新抬头,很多政令难以下达,纵然延续汉祚,也不过几十年的事。
反之,若是不将刘协赶下帝位,那自己又如何彻底占据关中,实施政令?
姬平沉吟片刻,不得其法,便抬头看向田丰:“还请军师教我。”
田丰摇了摇头:“此天子家事,还是主上独断为好。”
姬平苦笑道:“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请军师教我。”
田丰看了看姬平有些惑然的表情,心中大致明白了姬平的顾虑,当即微微点头,不再推辞,道:“对于董卓所立天子,有三策,一是废除天子,主上在长安登基称帝,号令天下。”
“号令天下?”姬平摇摇头。道:“我所行政令,为世家所忌,如今在关中称帝,根基不稳。如何号令天下,只会成为笑柄。”
田丰点了点头:“主上明见。”这一计其实也不是田丰所认同的,只是对于刘协的处置实在太敏感,刚直如田丰也不得不再试探下姬平的心意。
明白了姬平的想法,田丰顿了顿,又道:“第二策。暂且置之不理,主上继续积累实力,打击豪强,占据州郡,统合诸侯,然后再图帝位。”
“置之不理……”
姬平沉吟着,这个中规中矩的计策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他看田丰面无表情,不由问道:“除此之外,可还有他计?”
田丰神色一正:“还有一计,叫做驱天子以制诸侯。”
“驱天子以制诸侯?”姬平一愣。
他听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却没听过驱天子以制诸侯。
却听田丰道:“当今天下,群强并起,天子羸弱,董卓欲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不得其实,袁绍、公孙瓒、袁术之流亦未尝不思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正统与大义,号令诸侯,招揽贤才,积蓄实力和威望。”田丰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若无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未尝不是好计,如今又主上在,此举则利弊难料。”
姬平点了点头,他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本就是把双刃剑,历史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只在起初有些优势,但发展起来后却掣肘很多,名望受损,内耗严重,曹操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又不得不妥协世家势力,退让一步就是曹家满门尽灭。
田丰看到姬平点头,又道:“主上昔为天子,却为董贼废立,废嫡立庶乃大逆之举,天下人尝为主上怜泣。如今他人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独令不得主上,反予主上讨伐之名。主上可名正言顺击之,此一也。”
说到这里,田丰眼里放光,向姬平一礼道:“丰观河东之治,开天下先河,其他诸郡弗如远甚,吾道天下诸侯,无论治理军务抑或善待百姓、培育贤才,无过主上者。”
姬平听田丰这么夸赞,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说来他只是制定个行政总纲就闪人了,具体治理还是卢植他们在做。他却没意识到,他这个行政总纲才是最关键的,这也是田丰、荀彧未见姬平而甘愿留在河东的重要因素。
田丰接着道:“天子在其他诸侯处,争斗不断,军令不齐,政务混乱,百姓安危难以保障,生计远不如主上治下,一优一劣,一正一反,高下相比,其时远人来附,主上到处百姓箪食壶浆以迎,正好令天下人知谁为圣明之主也!”
姬平嘴角露出笑意,田丰这个计策不错,非常不错。一个可以让他指哪打哪,无须寻找其他借口,另一个正好让他的政令彰显优势。
当然,这个计策也只有他特殊的身份和军事政治的优势可以实施,换做其他任何势力,却是完全行不通了,田丰这个计策可谓是为他量身打造了。
这个计策比李儒的要合他心意,他离开青州时,李儒曾为他出过一计,却是反间董卓与刘协,令董卓杀了刘协。
实事求是的讲,这个计策实用性很高,但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