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有时候,事情就算是这样。明知道,这样做是对你有利,但却依旧要违心做出其他选择。
世事无常,这四个字将这一切概括,同时也将袁术此刻内深处的暗涌尽数描绘。
邺城。
南方战场的变故传遍天下,韩公袁绍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对于袁术他太了解了,这样损人损己蠢事,袁术还真做的出。
“沮授,在你看来当下孤该如何做,才能在这一场交锋中浑水摸鱼,得到最大的好处?”
从始至终,六国合纵联盟在袁绍的眼中都是一种利用关系,他心里清楚,四十五万大军尽数而出,这种情况秦国根本就坚持不了太久。
四十五万大军乃秦国举国之兵,这样一来,所耗费的钱粮将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秦国坐拥巴蜀粮仓,也无法展开旷日持久的大战。
这种对持只要坚持两年之久,秦国不攻自破,整个秦国从上至下,必将会陷入一个绝境。
袁绍心里清楚,秦公嬴斐绝对不会让战场拖延太久,决定性的大战,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爆发。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沮授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沉默了一会儿,望着韩公袁绍,道:“君上,从始至终,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它不是强大的秦国,也不是偏安江南的吴越楚三国,就像秦国一旦出手就是赵国一样,我国的死敌便是魏国。”
“如今君上坐拥河北之地,唯有南下争夺中原,只有这样做我们的实力才能在短时间暴增,从而有了与秦公嬴斐抗衡的实力。”
沮授的脸上发着光,有一种名叫自信的东西从他的身体上升起,让这一刻的沮授万丈光芒。
“不错!”
点了点头,袁绍对于他的目标一直都清楚,正如沮授所言,唯有南下中原,才能实力暴增。
只有拿下曹操,到时候韩国才能支撑他的野心。
袁绍一直都清楚,他要的不是成为赵国七雄之一,而是如同秦始皇,汉高祖那样至高无上的帝王。
举国之内,九州之中,八荒**,五湖四海,唯我独尊。放眼万里河山,万人之上,唯天之下。
第二更送上,红塔山先去吃饭,明天照样五更,
(本章完)
第九百八十一章 如此袁谭()
不知不觉,半年时间已经过去。
整个秦国朝廷,也开始习惯了没有右丞相郭嘉的日子,整个大秦朝廷运转自如,并没有发生意外。
只有少数的几个人心里明白,秦公嬴斐罢黜右丞相郭嘉,并非一时兴起,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让郭嘉安心养病。
这一切都是君上嬴斐的布局,只不过是借助这个机会,让郭嘉从文转武,继续担任军师一职。
蒋琬等人心中清楚,从今以后,大秦朝廷中必将会是文武分离,军不干政,政也不能控军。
这半年来,整个天下风起云涌,表面上虽然没有丝毫变化,如同一潭死水。
但是大家都清楚,在这份平静下。早已经酝酿出惊人的风暴,只是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妥当的机会。
一旦时机成熟,必将会爆发出惊天大战,一时间席卷整个中原九州。
外界风暴酝酿,此时此刻,大秦后宫之中一片祥和,嬴斐与荀姬的关系因为蔡琰的原因稍微缓和了一点。
这个时候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悄然来临。秦公元年已经过去,天气开始回暖,战争的气息开始在天地间蔓延。
半年多以来,由于蔡琰身怀六甲,嬴斐一直都是夜宿乌拉尔提与黄氏的宫中。多日耕耘,乌拉尔提两女肚子逐渐大了起来。
正因为这个原因,荀姬与嬴斐的关系才出现了和解的苗头。
特别是蔡琰已经怀胎十月,已经快到了分娩的时候。经过张仲景的确诊,分娩时期就在最近。
“斐儿,你心事重重,可是秦国发生了大事?”
看到一直沉默的嬴斐,荀姬无奈之下开口,道。
“没有!”
摇了摇头,嬴斐在第一时间开口否决,从一开始以来,他就下意识避免后宫干政,从来都不在荀姬等人面前谈论政事。
特别是经过荀攸一事之后,对于后宫干政一事,嬴斐非常敏感。
“文姬生养在即,孩儿不过是再想是男是女”
嬴斐给出的理由满分,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因为蔡琰是正夫人,生下的孩子是男是女影响极大。
一时间,荀姬也没有怀疑。反而点了点头,望着嬴斐,道。
“文姬生养在即,你当与蔡公多联系,孩子取名一事,恐怕还需要麻烦蔡公。”
在古代取名一事需要德高望重之人,这一点嬴斐一清二楚,因为哪怕是后世也是一样,孩子出生,取名一事必然是德高望重,最有文化之人。
“文和,为何不是靠向秦国以攻合纵?”
对于秦公嬴斐,吕布从心底里有巨大的忌惮,特别是虎牢关下的惊天一战,更是记忆犹新。
虎牢关下惊天一战,并州抗击鲜卑南下火牛阵,每一战,秦公嬴斐都表现出了震惊天下的能力。
而且,此刻的秦国拥兵四十五万,五大营之名威压中原九州。其势力纵横数万里,雄跨凉并益汉四州。
势力之大,让吕布为之动容。
闻言,贾诩在瞬间就明白了吕布的心中想法,他自然清楚吕布对于秦公嬴斐心中忌惮极深。
心中念头闪烁了一下,贾诩望着吕布,道:“王上,我国与秦国接壤,秦国想要开疆扩土,唯一的办法就是兵出关中。”
“只有席卷关中,秦公嬴斐之势必将会大盛,有了益州与关中沃野千里之地,整个秦国的粮草将不会出现匮乏。”
“特别是到时候秦国坐拥山河之固,易守难攻,只要陈兵函谷关外,足以以一己之力对抗关东诸国。”
贾诩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望着赵王吕布,一字一顿,道:“想要兼并天下,秦赵必为死敌,除了一方倒下之外并无他法。”
:;;gegegengxin
第九百八十二章 军人最大的宿命就是发动战争(第二更)()
对于田丰的建议,袁谭并没有反驳,这不仅是他给不出更好的选择,更重要的则是田丰在韩国中的地位。
相比于他一个没有多大权力的公子,田丰在韩国不论是军政之中,都有着极大的人脉和威望。
这样的人,无疑是袁谭的第一选择,因为这样的人,对于他而言帮助最大。
只要田丰投向他,必将会他的势力在韩国一夜之间大增,除了韩公袁绍之外,其他人都无法比拟。
袁谭心里清楚,他虽然是袁绍的长子,是整个韩国的长公子,但是他清楚自己的父亲,明显更喜欢袁尚一点。
况且母亲早逝,袁绍有极其疼爱刘氏,有了枕边风的吹拂,袁谭清楚韩国世子的位子,将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特别是以袁绍今时今日在韩国之内的威望可谓是如日中天,近乎于只手遮天,独断专行。
一旦袁尚成年,到时候韩国世子谁属,当真就不好说了。
对于当前自身的处境,袁谭也是一清二楚,正因为如此,他才会率兵出征,以积累战功。
没有母族的帮衬,无疑让袁谭在诸公子中显得有些弱势。也因为如此,袁谭不得不寻求外力。
此刻听到田丰的话,袁谭自然不会傻不拉几的去打脸,心中沉吟一二,目光从张与田丰脸上掠过,道。
“对于这一点,本将的意见与军师一致,若三日之后邺城还没有消息传来,届时下令高将军攻打白登。”
“诺。”
点头应诺一声,张没有多言,他心里清楚袁绍派遣袁谭担任主帅的原因。
只是这一点和他没有太大关系,故而张对此仿佛视而不见,对于袁谭的命令倒是从一贯彻到底。
“张将军,与此同时下令高将军做好随时攻克白登的准备,本将要他做到,命令下达,大军迅速出动,一举攻克。”
“诺。”
在颜良,文丑死后,除了鞠义之外,张近乎等于韩国第一大将。他不是一个完全的莽夫,对于袁谭的拉拢看在眼里。
只是张心里清楚他要的是什么,而且现在袁绍正值壮年,正是男人一生最巅峰的时候,这个时候提前站队无疑是为臣者的大忌。
正因为了解这一点,张从一开始就与袁谭等诸公子保持不近不远的距离,对他们礼节周到,却不过分热情。
这一点只因为在袁绍不死的情况下,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就算是袁谭也不行。
特别是在袁绍活的时候,这样的举动,无疑就是找死。张虽然不懂什么帝王权术,但是他一直记得恩师对于他的告诫。
忠君!
一生只忠城于君王,亦或者说谁是帝王,我效忠于谁。
这样的虽然简单,却是为臣之道最大的精髓,只要掌握了这句话,就可以历经数朝不倒,成为朝堂之中的常青树。
“呼。”
转身离开郡守府,田丰望着晴朗的天空,心情莫名的好了起来。对于袁谭的频繁示好,他自然一清二楚。
只是他不觉得袁谭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在袁绍明显的偏向下,整个韩国,都能够感受到韩公袁绍对于三公子的宠爱。
虽然田丰认为袁绍的这一点极其不妥,但在劝谏无用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这是袁绍的家务事。
只是此刻的田丰明显忘了一句话,帝王家中无小事,哪怕是帝王家中一件非常渺小的琐碎事,都有可能在突然间爆发,成为一场巨大的灾难。
此刻田丰没有这个意识,没有提前做出选择,这导致日后韩国的一场内乱,就因为继承权而爆发。
而这件事也让刚刚战败,暮气沉沉的韩国犹如遭遇到了灭顶之灾一样,加速了韩国的败亡。
以至于短短三年时间,偌大的韩国分崩离析。彻底的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浪,仅此而已。
这些事,此刻的田丰尚且不知。如今他想的只是如何帮助袁谭攻破雁门,将韩国的爪牙彻底的延伸到并州之内。
这便是田丰顽固的性格!
他可以不顾一切的帮助袁谭胜利,为此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但是他又旗帜鲜明的拒绝了踏上袁谭的战车。
这样的性格,也让田丰在将来大吃苦头,追悔莫及。
高柳县。
这是代郡最靠近雁门郡的一个县,这个县近乎位于两个郡的中间,对于代郡的韩军而言,这里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桥头堡。
只要屯兵于此,就可以拥有战争的主动权,退可固守代郡,进可吞并雁门,当真是进可攻退可守。
“将军,代郡传来消息,要我军随时做好准备,若无重大变故,三日后对白登展开突袭。”
县府之中高览正无聊的发慌,因为他一直接到的军令是原地待命,等待下一步动作。
此刻听到作战命令,高览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以至于他对于其中的几个字下意识的忽略了。
在高览看来与强大的秦军一战,无疑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情,一得到这个命令,高览立即转头大喝,道。
“来人,召集军中将校立即前来县府,本将有话要说。”
“诺。”
亲兵统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