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奖金和纪念品。不知道蔡卓颜的书法能不能……要知道由于签证问题,国内的学术过来的很少。华侨中会书法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更不用说像蔡卓颜这样的高手了……”李副校长的意思很显然就是想拍卖蔡卓颜写的书法。当然这必须经过蔡卓颜的认可才行。
刘睿华一愣。心想这也是一次证明蔡卓颜实力增加明星指数的好机会,同时蔡卓颜的参加应该可以打击一下别的国家和地区书法高手的嚣张气势,华夏是书法之根是源泉,不能输啊。想到这里刘睿华平静道:“李副校长,我觉得书法等艺术作品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个时候当然要低调,要矜持。
李副校长苦笑一下道:“刘睿华同学,实话说吧,这一次日韩和对岸台湾来了几位厉害的参观者和书法家,加上海外华侨……实际上这个拍卖会毕竟变成了一种暗地里较量,算是比赛了!哎,我国家自从字体简化之后,书法就越来越不受重视了,我很担心这一次的暗地里较量啊。”
刘睿华装模作样沉思一下道:“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要参加!如果能为国家做一点贡献,为我们的慈善事业做一点贡献,我们也义不容辞!不知道如何判断输赢?”
李副校长一喜,刘睿华这样问,就表示他已经答应了让蔡卓颜出马,他兴奋道:“一方面看专家团的意见,还有现场观众的意见,当然主要看谁的书法拍卖价格最高!基本上,价格最高的一方就表示胜利了。怎么样刘睿华?参加吧?”李副校长说完就要期待的眼光看着刘睿华和蔡卓颜。
“卓颜你看……”刘睿华转头看着蔡卓颜。刘睿华不知道蔡卓颜真实的水平有多高,心里面有没有底,所以必须要征求一下她的意见。
蔡卓颜微笑做了一个古代女子的姿势道:“但凭哥哥吩咐……”蔡卓颜现在开心死了,睿华现在对自己肯定是另眼相看了。
“好!我们就参加了!为国争光是正事!”刘睿华对着李副校长慷慨激昂道。
李副校长高兴道:“太好了。既然你们想为国争光……机会还有很多呢!那边有一些名画,真伪与否众说纷纭,三地的名家这一次就鉴定古物真伪方面也要较量一下,我们现在去看看好不好?”李副校长自以为得计,这是一步步把蔡卓颜套住啊,只要有了蔡卓颜,我们大陆的书法基本不会输了。至于蔡卓颜的绘画如何李副校长并不担心,自古以来,书画艺术一直不分家的。书画技艺厉害的人对于书画真伪方面的鉴定也是非常厉害的。这个是肯定的。
刘睿华这次很干脆道:“好的李副校长,我妹妹对书画方面都略懂吧,就去看看。”蔡卓颜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这个时候,刘睿华的妹妹刘秀婷就兴冲冲跑过来抱着蔡卓颜叫了起来,蔡卓颜真是好厉害。
李雨媚和尉丽雅也笑着祝贺蔡卓颜,被京城大学和京华大学李副校长看上了,那可是不得了的。
接下来,刘睿华一行数人跟着李副校长来到了一个警卫森严的书画展位。李副校长指着一幅国画说道:“据说这是唐伯虎的真迹?只不过,我感到有点问题……”李副校长说完看了看正紧皱眉头的蔡卓颜。看得出,蔡卓颜对这幅画同样产生了怀疑。
这个时候,有几个港台的名家正在发表对这画的见解,刘睿华听了一下,大部分名家认为这幅画真的是唐伯虎的真迹。
李副校长看了看那些名家,小声道:“卓颜同学,你看这幅画如何?”
蔡卓颜又看了一阵摇头道:“根据我的观察,这幅画成画时间应该有200年左右,但是唐伯虎是明朝人!肯定不止200年,所以我认为这是一幅赝品。”蔡卓颜有点轻描淡写道。
“不会吧睿华?这……是赝品吗?”上官风云突然出现在刘睿华的身后。他就是这幅画的主人,能不急吗?
刘睿华看到上官风云着急的样子就无名道:“上官大哥,稍安勿躁。我再问一下我妹妹到底是什么情况。”
蔡卓颜轻轻摇摇头语气坚定道:“我说是赝品,绝对就是赝品!你们没有必要再怀疑了。”
呃!刘睿华和上官风云翻白眼了。姐,你强悍啊!
蔡卓颜看到刘睿华和上官风云一脸怀疑的样子,就再次确定道:“真的,我没有开玩笑。我说是赝品,就绝对是赝品!你就是却找再多的书法家来鉴定结论都是一样的。”
蔡卓颜说话的时候信心满满底气十足。华夏在文物鉴定方面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过蔡卓颜的姥爷,而蔡卓颜在这方面的水平达到了她姥爷的九成!剩下的一成还是因为年龄太小缺乏经验。
蔡卓颜的老爷是我们华夏书画界、鉴定界第一人!连他都惊呼蔡卓颜是天才,可见蔡卓颜在这方面有多么厉害!不过,对于蔡卓颜的家族,刘睿华还真不清楚。
“啊,假的啊?赝品啊?哦,上官大哥你节哀顺变啊……”刘睿华揉了揉鼻子“安慰”上官风云。
上官风云立马翻了白眼……靠,怎么说话啊?老子有的是钱,不就是赝品吗?用得着节哀顺变?只不过上官风云心里面好像根本就不怎么相信。但是上官风云也知道,对于这幅画还是很有争议的。真真假假争论了很久,没有一个人给出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埃最终的定论。
这个时候旁边响起了一个略带恼怒和呵斥的声音:“哪里来得小辈竟敢在此信口雌黄?一幅画验证真伪不能只看时间,再说了这幅画就正真的才200年?仪器都无法鉴定出来你个小娃娃肉眼就能看出来?”一个老专家脾气有点暴躁。
“就是,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不学无术……”
“我看应该是哗众取宠……”
港台几个名家很显然不赞成蔡卓颜的鉴定结果。
李副校长一阵尴尬,蔡卓颜是他拉来的,现在竟然受了别人的奚落,李副校长觉得有点内疚。
蔡卓颜当然听到了那些老专家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好像根本没有生气。在她的眼里,她的鉴定就是最终的审判,结果是不会再改变了。
刘睿华哼了一声,有点生气了。但是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名家、专家?在这个年代,老百姓们还是相信专家的权威。
“睿华,你妹妹看出什么问题了,你快点说说吧。”上官风云说完看了看李雨媚。毕竟他和李雨媚比较熟悉。上官风云还是不死心,虽然他不差钱,但他很喜欢这幅画,肯定要问一个究竟。
李雨媚不得不开口道:“睿华,这幅画是上官学长的,他比较关心这幅画的真伪,如果蔡卓颜看出什么,就直说吧。”
李雨媚知道上官风云和刘睿华不太熟悉,需要自己从中撮合一下。
刘睿华笑道:“上官大哥,这个……怎么说呢,我妹妹说这幅画是赝品,反正我是比较相信我妹妹的眼光。当然这幅画是真是假我们也不敢断定……”
刘睿华不好说这幅画绝对是假的。如果那样,可能会打击了上官风云幼小的心灵,那样就罪过了。
看到刘睿华不想明说,蔡卓颜不想开口,李副校长就上前问道:“上官先生,我不知道此画你是从何处得来……但是我刚才隔着防弹玻璃已经看出一些问题,如果信得过我,我们可以用科学仪器对这幅画进行一次检验,来验证真伪,你看……”
李副校长是本次书法展览的组织者之一,上官风云当然认识他!上官风云听到李副校长都说这幅画有问题就觉得事情大了!这幅画可是花了巨资购买……他连忙道:“李副校长我当然信得过,既然李副校长对这幅画真伪有疑义,那么此画继续展览就不妥了……我这就叫人取下吧?”
李副校长笑道:“也不急于一时,再说是不是赝品现在还无法定论。就算是赝品,其价值也很高!等晚上再取下来吧。”
上官风云点头称是。然后道:“王副院长,听说这一次唐伯虎的《空山长啸图卷》也来参展了?我们要不要一起过去看看?”
李副校长笑道:“好,刘睿华、蔡卓颜,如果有时间一起过去看看唐寅的真迹如何?”
蔡卓颜点点头,跟在刘睿华的身边,一行人和李副校长、上官风云一起走进了贵宾展厅。
这个时候,刘秀婷道:“哥哥,唐伯虎是不是真的点了秋香?是不是真的有好多个貌美如花的老婆?”
刘睿华气道:“那只是传言!你没有学过历史?哦,历史上好像也没有说唐伯虎。毕竟他不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政治性质的历史人物。”
刘秀婷摇晃着刘睿华的胳膊撒娇说道:“哥哥,你就跟我说一说唐伯虎的历史吧。”
刘睿华呶呶嘴巴,道:“你去找蔡卓颜啊,她可是非常厉害的。”
蔡卓颜摇头道:“我只是关心唐伯虎的书画技艺,对他的风流史没有研究。睿华,难道你有研究?”
刘睿华摸摸头笑道:“也不是研究,就是好奇,多少知道一点。”然后刘睿华仔细整理了一番继续说道:“这个……历史上对唐伯虎这个人众说不一。他是明朝人,就是500年前的人物!所以刚才说上官风云收藏的那幅画年代只有200年那就证明是赝品!如果是真迹应该是500年前的!”
停顿了一下刘睿华又说:“这个唐伯虎人称诗画双绝。他的诗词我只是觉得《桃花庵歌》比较好!我给你背一下:‘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中间的记不住了,最后几句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怎么样?我觉得很不错!”
蔡卓颜笑道:“这个我知道,真是好诗!只不过这个唐伯虎好像有点不得志……”
刘秀婷可是第一次听这首诗词,她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是觉得非常好。
刘睿华笑道:“对!这确实是好诗词,唐伯虎这个家伙如果出生在现代那可是不得了!只不过他出生在500年前……那就是一个悲剧人物!怎么说呢,生不逢时吧!当不了官,经不了商,到了后来只能依靠卖画为生!”
刘秀婷惋惜道:“还真的是很可惜……但是你不是说唐伯虎点秋香里面他风流不羁,有好多妻子吗?”
。。。。。。。。。。。。。。。。。。。。。。。。。。。。。。。。。。。。。。。。。。。。。。。。。。。。。。。。。。。。。。。。。。。。。。。
PS:求下月票和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一书法?()
【今天第二更!求下正版订阅、月票!感谢美女副版主开心果果万赏!感动哭了……】
刘睿华摇头道:“那都是艺术创作!还有很多是恶搞。实际上根据历史研究,唐伯虎好像有过3个妻子,最后一个叫什么‘九娘’,所以人家就以为唐伯虎有很多老婆。你想想,他那么穷,怎么有钱养得起那么多老婆?”
刘秀婷点头又问道:“刚才说我们要去看那个《空山长啸图卷》……你知道这幅画么?”
刘睿华还真的知道一点,但是只是一点……他苦笑道:“这个我可不敢乱说,蔡卓颜肯定知道。”
蔡卓颜这个时候也没有低调,接口道:“这幅画据说清朝一个王爷收藏过,据说非常珍贵。唐伯虎靠卖画为生……估计他的真迹不会少。但是这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