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祭明-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此前所预料到的江南省世家暴乱,在孙世宁的操作下,被彻底镇压了下去。也由此,朱勉开始筹划着如何整顿大明国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革新不同,经济制度的革新,将会涉及到方方面面,这是需要花时间去考察研究的。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朱勉从来没有忘记。无数的历史规律,都证明了这一条,只有稳定合理的经济制度,才能够构建出稳定长久的国家。否则的话,必然会导致国家的崩溃,纵观历史,哪一次朝代更替,没有发生过经济的崩溃呢?

    这是很明显的,朱勉自然不愿意将来大明国,出现经济崩溃的局面。事实上,他已经有些预料到这场局面正在迫近,毕竟几年战乱下来,民力都开始枯竭了,是时候休养生息了!

    六月份,革新的前夜,朱勉将这些想法诉说给亲近臣子听后,便是着手去布置安排相关事宜了。

    六月二十九日,此时的宫中碧波湖,满湖的荷叶,已然绽放开来。湖中心的桃花岛上,也是一派绿色,花草盛开。桃花岛上的碧波宫前,树荫下,则是坐着一名苍老的妇人,白发苍苍的模样,很明显是步入了人之将死的晚年!

    在老妇人的身旁,几名侍女太监,则是站在一旁,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但老妇人却是视若无睹,眼前直勾勾的盯着前方的桥梁。

    这名老妇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的太皇太后徐氏。而桥梁之上,一名青年,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带着几名太监侍女,正快速的朝着这处碧波宫走来!青年也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圣上朱勉!

    “奴才等叩见皇上!”徐氏身旁的几名侍女太监,见到朱勉走来,慌忙跪下施礼。

    “皇上来了啊?老身就不多礼了!”徐氏古怪的语气,让人听了极为不舒服,“几年了,你都不来我这碧波宫,怎么今日出了什么事?还是说,你这个皇上做到头了?”

    徐氏脸上的苍老之色,使她看上去极为憔悴。

    “朕是来羞辱皇祖母的!”朱勉听了这种古怪言语,也不生气,反而是冷笑了几声,“五年了,皇祖母是不是该了解些什么了!”

    徐氏一听这话,脸上的苍老之色,变得越发浓重起来。甚至是,皱起的眉头之中,不由得泛起阵阵愠怒神情。然而,现在终究不是她作为太皇太后的时代了,大明国已经是朱勉独掌乾坤的日子了。

    “你老了,朕也不想多说什么,相信你的心里比谁都清楚。”朱勉似乎转移了话题一般,“朕今日前来,却是要告诉你另外一件事,大明国即将革新,朕要看看,你这位守旧的皇祖母,还有什么话说!”

    “皇上既然决定做了,那就去做吧!老身已经老了,再者被你软禁在这碧波宫中,也没什么权力了!”

    徐氏在陈述一个事实,但她的言语之中,却是充斥着无奈。五年之中,朱勉做了些什么,她自然清楚。或者说,是朱勉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派遣相关人员,将大明国所发生的事情告诉她的。

    这本身对于徐氏来说,就是一种羞辱。

    曾经作为一代大权在握的徐家掌舵人太皇太后徐氏,自然心中见不得违拗自己意思的朱勉,做出这一番事业来的。可现在又能说什么呢?或者换句话说,朱勉在曾经发动宫变的时候,没将她杀死,本就是一番羞辱,更何况现在呢?

    “唐凝已经怀上了朕的龙种,朕的天下传承也有望了。如果皇祖母你能够活到那个年龄,朕希望你能够看到一件事,那就是彻底废除外戚干政的制度!”

    “尽管现如今,唐修参与着朝堂事情,但在不久的将来,或者说是朕百年之后,外戚参政的制度,将在这一时代彻底终结!”

    听着朱勉的话,徐氏似乎看到了大明国未来的权力中枢的构成,那是她曾经想不到的事情。

    “告辞了!”

    不容徐氏回话,朱勉便是离开了碧波宫,只留下徐氏一个人坐在那里,唉声叹息,似乎是在后悔。

    这五年之中,大明国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大明国的外部环境稳定了下来,虽然说是有一些屈辱,但因为国耻碑的树立,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子气,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其次,内部环境得到了巩固,不论是藩王叛乱,还是百姓民变,都得到了镇压;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当今皇上得到了天下万民与朝堂百官的拥护,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徐氏深知,大明国将来繁荣的景象,自己是看不到了。

    “唉,大明国,终究是走上了革新的道路,看来我这个老婆子,真的是老了!”

    徐氏自语完之后,旋即便是站起了身子,挥了挥手,示意宫女太监退下去:“你们都先下去吧,老身有些累了,要休息了!”

    “是,奴婢们告退!”

    待得众多宫女太监离开之后,徐氏方才步履蹒跚的推开宫门走了进去:“神宗皇帝,老身下去陪你了!”

    当日晚间,便是有消息传到重阳宫,太皇太后徐氏自缢身亡。

    “发布一下讣告,然后草草殓葬了吧!”

    skbshge

第135章 七月一日() 
朱勉叹息了一声,这是曾经作为两朝权力掌控者徐氏的最好结局,毕竟犯了那么大的过错,自然不会按照以往皇妃去世的葬礼安排了。实际上,草草殓葬,已经是朱勉最大的恩典了。

    “传旨下去,不为徐氏树立太庙牌位,也不为其加赠封号,所葬之处,选址江州徐家沟,不做任何陵寝装饰,只当做普通老百姓就是了!”

    徐家的老家,就是江州徐家沟,那是个穷苦的地方,至今也不怎么富裕。

    “诏令所有臣工,从今往后,京城徐家的事情不得拿出来讨论,也传旨下去,叫史官们,将徐家的事情,隐秘记载。”

    时至今日,曾经大明国的权力中枢——徐家,留在历史上的痕迹,彻底消亡……

    这是大明国革新的前夜,也标志着,大明国彻底的从曾经的那个衰落的国家,走向繁荣复兴。

    六月三十日,各项政令书写完毕,朱勉当即下令,传达到各部各府。裁撤原先的六部机构,分割某些权力或者对其进行重新组合,这是整个革新的核心。谁也无法改变,除非朱勉亲自下令停止革新。

    七月一日,朱勉率领众多大臣,于天坛之处祭告天地,后又前往太庙,拜祭大明国的列祖列宗,以告知前人,大明国的革新正是开启。

    当日上午,原本六部的众多官员,在领取了新的官印之后,便是入主了新的机构了。如今的三院四厅,与之前的六部也有所不同,那就是办公地点,不再是瑞华宫了,而是设立在了金銮殿一旁的上书房与军机阁了。

    “传旨,高参担任上书房行走,为朕分忧!”

    这是朱勉下的第一道圣旨,也是一项新的人事任命。很明显的是,这与瑞华宫主政的职位有所不同。换句话说,高参自此以后,就要在上书房中当值了。

    “传旨,公孙庆国任上书房行走,加太子少保衔!”

    ……

    新成立的上书房,一下子迎来了很多人事任命,这也让众多大臣此前紧张的心理,得到了些许的缓解。

    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改革,让绵延数千年的六部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几乎每一个人都心怀激动,大明国的皇帝朱勉,做出了创世之举。

    革新继续着,不光光是新的制度,更是新的处世规则。新的大明国,正朝着一个崭新的方向前进着。每一个臣子心中都清楚,历史将会铭记今天,而今天则是七月一日。

    金銮殿前的国耻碑上,史官们重新粉刷了一变;大明国皇城宫门神武门之处,也被重新装饰了一番;太庙、皇陵、天坛等地,也都进行了祭祀。

    不光光是朱勉在祈祷着新的革新能够成功,几乎每一个拥护朱勉的臣子也在祈祷着。

    朝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地方上也紧跟其后。各处行省,政治制度革新的力度,要远比朝堂上的大。然而,不管有多么困难,只要天下的兵权在朱勉手上,暗中涌动的潮流,也只能是放弃抵抗。

    这一场革新很平稳,天下也极为安定,直至岁末时节,新的状况方才出现。

    skbshge

第136章 财政御前会议(一)() 
岁末,十二月二十五日,重阳宫中。大堂之上的两边,排列着十数道长方形的桌子,也站着众多大臣。朱勉此刻并不在大堂上,他正在内堂之中练字读书。

    “皇上,人都到齐了!”万树天蹑手蹑脚的走到朱勉身旁,轻声告知外面的状况。张生全已经离开了重阳宫,和陈琳老太监一道,住在了皇宫别苑养老了,现如今万树天彻底成了朱勉的服侍太监。

    “那就开始吧!”

    朱勉点了点头,今日要召开的会议极为重大,或者说,这一场会议是自己自从登基以来的头一次。大明国安定下来也有一年有余,财政之上的事情,也自然要梳理梳理了。

    “奉皇上口谕,财政御前会议,正式开始!”

    万树天来到大堂之上,颁布着朱勉的口谕,参与财政御前会议的众臣闻言,纷纷口中应答着:“臣等遵命!”

    旋即,一声钟响,便是传了出来。

    为首的是民院的院长公孙庆国,此时他手上的奏章,已经堆积如山:“财务厅,这些都是今年的财政支出事项,你们为什么核准的时候不给批?”

    “公孙大人,不要生那么大的气,如今的大明国,各个地方都在进行生产建设,这里要钱,那里也要钱,总不能国库的钱都给你们吧?”如今担任财务厅厅正的人是桑弘阳,原本是出自于户部的官员,在位之时,就与公孙庆国有些不合,“再说,民院很多事情,都已经遵照上谕,调拨了银两!”

    “那为什么,现在民院之中报上去的事情,你们不核实签字?你们财务厅究竟想要干什么?”公孙庆国几乎是暴喝起来,实在是因为自己将这一年以来民院的账目,几乎都被财务厅打回来了。这其中的意思,公孙庆国自然明白。

    财务厅不给核实账目,并将其打回民院,必然是因为民院今年银子用的多的缘故。

    “年初之时,给户部,也就是如今的民院,预算的银两是一千三百万两银子,后来因为政治制度革新,银两的拨款,出现了交接。但这并不是你民院超支八百万两的理由!”桑弘阳一拍面前的桌案,声色俱厉,“大明国的银子,不是这么花的!”

    “这里是重阳宫,不是上书房!桑弘阳,你要是有气到别处撒,这里还要讨论今年的财政总结和明年的财政预算呢!”唐修的脸色很是阴沉,“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说嘛?”

    “被打回去的账目,总共有三项,年初修江南省的白庙河,应当花费三百万两银子,可统计之后,却多花了三百万两,这里你们民院需要给一个解释;其次第二项,河东省等地饥荒,我财务厅依照定律,拨款四百万两银子,可你们回头又多要了两百万两,这个你们得给一个解释;至于第三项,我想也不必多说,商务司的海外贸易,需要海船,本来是拨发了两百万两银子用于建造十艘货船,可你们却又多要了三百万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