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宋-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接着说道:“祭天是在小海的湖心举行,那个地方是湖最深的地方,也就是传说中的湖边渔民用长达千丈的绳索绑着铁锚扔下去,绳索放尽了也没有到底的地方。那是最深的地方,那里已经用无数只渔船拼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很宽很大的月台,月台上修了不少楼宇,是专门为这一次祭天修的。而婵娟就住在那里面,房舍外围有大内侍卫巡逻把守,任何人没有皇帝的旨意不得靠近。”

    卓然道:“具体的仪式你跟我说一下。”

    “仪式将在半个月之后举行,也就是夏至的那一天,在那天的太阳升起来之前举行仪式。届时会把婵娟放在一个铁箱子里,箱子里面会放满供品,在祭司祷告并进行祭天仪式完毕后,要在太阳完全离开地平线升起之前,把大箱子沉入小海之中,让她一直沉到海底去。”

    “因为萨满说了,小海实际上是天地张开的嘴,最深处是他的喉咙,把婵娟扔到最深处,也就相当于把她献给了天地。天地品尝到了圣女,才能够赦免我们的罪过,把春天还给我们,牛羊才有的吃,百姓也才能活下去。”

    卓然道:“还有别的吗?”

    “没有了,——哦对了,那天深夜开始,四周会进来无数的人,他们都是小海附近居住的村民。父皇恩典,容许这些村民到湖边来祈福,跟着萨满一起,但是要进来的人必须经过严格的搜查,而且一般来说,只让老幼妇孺参与,青壮男子是不能参加的。”

    “所以你想让人混进来帮你解救也是不行的,这些人只能在小海边固定的地方,有重重的兵士看守,他们没不能够到海中间去。而祭祀的地方距离湖边非常远,用肉眼几乎只能看见一个小黑点。而且你别看小海附近春暖花开,但是小海十里以外,却是天寒地冻。小海的海水也是异常的寒冷,手要伸进去,很快就会冻僵的,要是没有船,想到达祭祀的平台上那简直是做梦。”

    “要靠游泳过去,没等到平台就会冻僵,沉到水中死去。实际上我想了很多办法救婵娟,可是没有一条办法管用,就看你有没有本事了。总之,绝不能坐视婵娟这么可怜的死去。”

    卓然说道:“对了,还有一个细节,婵娟被沉入湖底之前,不会把她先杀了,在装到铁箱里沉下去吧。”

    太子摇头说道:“这倒不会,萨满说了,供奉给天地的必须是活物,不能是死的。所以,圣女必须要保持活的,放在铁箱里,沉入湖底,才能献给天地。因此你跟婵娟好,我父皇知道之后很生气,原本想杀你的,也派了人去杀你。但是婵娟知道之后,就对父皇说,如果把你杀了,她就自杀,让祭祀落空,因为天地不接受死人。所以父皇只好作罢,也就没有再追杀你。不过现在你倒是因祸得福,皇上已经把对你的所有的厌恶变成了好感。作为你个人来说,把握这一条路,的的确确会前途无量的。”

    卓然说道:“别说这些,你现在要告诉更多关于祭祀的事,比如有什么需要我注意的,或者你能想到的有用的救出婵娟的办法?”

    太子摇摇头道:“我实在没辙,我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没有一个管用。——我想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水性极佳的人,从水底将婵娟救走,因为铁箱沉下去不会有人护送的。可是现在我发现,这个想法根本就是行不通的,因为小海的水太冷了,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在水下待上一盏茶的时间,水性再好也没有什么用,很快就会冻僵。”

    卓然心头一亮,说道:“那也未必,事在人为。”他想到了潜艇。

    在宋朝,潜艇绝对属于幻想。对卓然来说也不可能实现,他还不具备制造一艘潜艇的能力和知识。不过他想到了美人鱼,不知道美人鱼能否适应这极寒的海水并将婵娟救出来。

    时辰终于到了,此时已是黄昏,天上依旧乌云密布,见不到夕阳,只是光线越来越昏暗。待到卓然跟着太监出去的时候,天空中已经飘起了雪花。

    他们到湖边,雪花大了起来,纷纷扬扬的,数十步之外都已经看不见人了。太监带着他登上了一艘大船,乘风破浪,朝着湖心那小黑点驶去。

    这虽然是内湖,但面积太大了,一眼望不到边。在湖心,无数艘船拼在一起的大平台也仅仅是个小黑点。他们的船正好是顺风,速度很快,那小黑点也就渐渐地变大起来。

    卓然背着手站在船头,目不斜视的望着前方。

    他要弄清楚在这里有多少人警戒,如何才能突破这些警戒把人救出来,而且不要让辽朝官员和皇室知道。

    他们终于来到了湖心平台上。卓然登上了平台。上面戒备森严,一队身穿铠甲拿盾牌和单刀的兵士,半包围对着他们。那太监先拿出了腰牌,又拿出了圣旨,领头的将领仔细验看之后,这才对卓然躬身施礼,请卓然跟他走。

    太监陪着卓然跟着那将军来到了大平台一角,路过平台中央的时候,他看见了高高的祭台,上面平平整整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放。

    平台四角竖着四根高高的桅杆,飘着七星旗子,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台子四周都有兵士把守。

    一角半人高的围栏,里面一座小房子,也就半人高的围栏围着的。外围,十多个大内高手目光警戒的盯着卓然。

    那将军示意婵娟就在这小屋里。卓然快步来到栏杆边,高声道:“婵娟,是我,我来看你啦。”

    话音刚落,一扇窗户哗啦一下推开了,一袭白衣的婵娟出现在了窗后,长发如流水一般倾泻而下,披散在她的肩头,柔顺的就像小溪里的水草。她的脸颊明显瘦了,显得眼睛更大,嘴唇有些苍白,也不知道是因为再见的缘故,还是她本身就已经身心憔悴。她怔怔地望着卓然,声音哽咽:“卓公子”

    卓然说:“你还好吗?”

    “我很好,这时候还能见到你,我不是在做梦吧?你怎么到了这里来了?”

    “我听说祭天的事,所以来看你。”

    卓然瞟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太监和将军,又看了看四周盯着他的大内侍卫,他知道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便想了想说道:“我受大宋皇帝的委任,到辽朝来做官。还得到了辽朝皇帝的册封,封我为翰林侍诏,所以要在这儿呆上一段时间。跟随在辽朝皇帝身边,这之后我要去辽阳任官,三年之后再返回大宋。”

    婵娟噙着眼泪点着头,目不转睛的看着他,好像看着一个即将逝去的珍宝。她知道,这一次恐怕跟卓然就是永别了,虽然离祭天还有十来天,但是皇帝只怕不会再让自己见到卓然,有什么话,就要在这一次说出来,不然就没机会说了。

第199章月朵() 
在没有见到卓然之前,她满腹的话想对卓然说,可是卓然就在面前时,她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只是咬着红唇,眼泪簌簌而下。

    卓然心中痛惜,好像有人拧着他的心似的,说道:“你别哭,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相信我,吉人自有天相。”

    婵娟只是默默流泪,怔怔地望着卓然,卓然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也定定地望着她,两人就这么望着,默默无语。直到旁边的太监低声对卓然说道:“大人,一顿饭时间马上到了,大人有什么话赶紧说。”

    卓然点了点头,深吸口气,对婵娟说道:“我为你写了一首词,念给你听,希望你喜欢。这首词有点长,我怕你记不住,所以我会一连重复十五遍,直到你记住。”

    婵娟心想,卓然明明知道自己记忆力超群,就算他的诗词再长,重复个三五遍就已经够了,为何要说十五遍呢?

    她正疑惑间,又听得卓然已经开始吟诵: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卓然吟诵的是陆游的“游山西村”,他吟诵的时候,眼睛瞧着婵娟,又望向湖面,在两者之间来回扭转,似乎在思索诗句。

    婵娟默默记着,当卓然说到第四遍的时候,她已经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记住了。可是卓然却还在念,而且越练越快,最后几乎是一气呵成,果真念了十五遍。婵娟并没有阻止,也没有说自己早就记下来了,只是默默地瞧着他,心里反复思量着卓然这话和这首诗,还有他瞧着湖面的眼神,在揣摩着他到底是要向自己表达什么意思。

    卓然念完,眼见旁边太监已经很焦急,就差没拉着他走了,于是叹了口气,抱拳对婵娟说道:“姑娘,我告辞了。”

    卓然并没有说伤感诀别的话,而只是简简单单的告辞,就好像普通的做客,还会再来一次的,并没有什么可伤感的一样。

    望着卓然远去的身影,婵娟一直在思索着,卓然为什么会留下这样一首诗。

    这首诗从意境来看,是说的丰收之年,农村的宁静欢悦的气象,特别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虽然写景,却是委婉别致,似乎在向自己暗示,不要以为到了绝路,一定会有新的道路的,这新的道路又是什么呢?

    婵娟一心等死,可是现在见到卓然之后,她生的希望却变得如此的强烈,只想跟着卓然,哪怕浪迹天涯都在所不惜。她琢磨着卓然这首并不符合现在场景的诗词,心中一直在琢磨着,琢磨到最后,忽然她的眼睛亮了,好像走了很久夜路的行人,在最后时刻,看见了东边的启明星。

    传旨太监把卓然接上船,送他返回湖边辽军军营卓然自己的帐篷,然后太监来到皇帝的帐篷复命。

    辽道宗坐在大帐之中,传旨太监禀报道:“卓大人跟郡主只是相互看着流泪,也没说什么。卓大人说了在这为官,又得到皇上册封官职的事,没说别的。到最后要走的时候,卓大人留了一首诗给郡主,这首诗有点长,但卓大人重复了十五遍,郡主这才记住。老奴记性不好,不过听了十五遍,便也就记住了。而且这首诗通俗易懂,又没有什么生僻的典故,所以倒也不难记,老奴这就给皇上背下来。”

    说着,这太监将先前卓然写的这首陆游的诗背了一遍,其中还有几处背错了,他到底记心不太好。

    辽道宗听完皱起了眉头,喃喃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想说什么?难道他想劝慰郡主,让她相信还有活下去的机会吗?嘿嘿嘿。凭他一个文弱书生和两个女子,想从我的重重封锁中将婵娟救出,那岂不是笑话。”

    一旁的萧观音浅浅一笑说:“皇上,以臣妾之见,卓大人倒不是想告诉婵娟还有生路,而是想让她知道,只要她献身祭天,就一定能够到幸福的彼岸去。就好像以为没有的路,柳暗花明之间,又看到了一个新的村落似的。他想说的是这个。臣妾并不认为卓大人是个莽撞的人,他是个识时务者,所以我觉得他是担心郡主害怕祭天,害怕死亡,才告诉她取义成仁能够升入天堂,到幸福美满的彼岸,使她能够心平气和的走完最后一段路,不知臣妾的理解是否准确?”

    辽道宗连连点头:“皇后分析的对,再者说了,这首诗肯定是他过年的时候在哪个老农家喝了浑酒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