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卓然便不再言语,现在送葬,最忌讳的就是私下里嘀嘀咕咕说话,那是对逝者及其的不尊重。只是刚才这件事卓然觉得很是蹊跷,又涉及到包拯包大人,所以才简单问了几句。
包拯的灵柩将运回他的老家合肥,所以送葬的人一直送到城外也就止步了,眼望着灵柩车缓缓离开,消失在路的尽头,众人才摇头叹息,各自拱手辞别。
文彦博将那十几个冲撞送葬队伍的地痞送到开封府衙门,一顿皮鞭之后便都招供,说是有个中年人花钱请他们来的,那个人他们不认识,便各打了一百板子,将地痞都放了。
卓然的任命很快下来了,果然是开封府判官。宣旨的是黄公公,告诉他次日需要进皇宫谢恩,并当堂领取官家赐予的尚方宝剑。
宋朝因为官员太多,所以能上朝见皇帝的都是四品以上的高品级的官员,而且基本上都是有实权的职事官。卓然身为判官,只是从六品,是不够格上朝的。任官也不需要上朝谢恩。但他的情况特殊,皇帝要当众赐予他尚方宝剑,今后奉旨查案,所以才特例参加早朝。
上朝前,他被安排去礼部言礼,也就是搞清楚上朝的规矩和基本礼仪。
卓然为此激动了一宿,可惜第二天上朝之后他才发现,跟他想象的不一样。他被排在最后一排的最后一个,在角落里。皇帝高高坐在金銮殿上,大殿里密密麻麻都是官员,视线都挡完了,根本看不见皇帝的样子。
赏赐他尚方宝剑是早朝的第一件事情,黄公公宣布之后,卓然这才得以出列跪倒,从黄公公手中接过剑匣锦盒装着的尚方宝剑。
皇帝宋仁宗甚至都没有说话,而是由黄公公宣读了一道关于授予卓然尚方宝剑奉旨查案的骈四俪六的圣旨。
此前礼部官员已经告诉他,拿到宝剑就要退出去。他便在一众人等复杂的目光中,捧着尚方宝剑退出大殿。因为后面商议的事情他没资格参加。
按照礼部官员交代的,不能抬头直视皇帝。不过出来之前卓然还是偷偷抬头瞅了一眼皇帝宋仁宗,只觉得是个穿着龙袍的老头,从身形看似乎精神不太好,远远的连相貌都看不真切。
回来之后,他打开锦盒观瞧,见这柄尚方宝剑竟然是一柄软剑,整个剑身乃是缅铁打造。连带剑鞘都是非常柔软的,可以缠在腰间。剑身有隐隐的龙纹图案,剑柄用皇帝才能使用的明黄色金线缠绕,剑穗也是明黄色的。
卓然试着将尚方宝剑缠在腰间,竟然很舒服,外面看就像一条玉带似的。
只可惜,这软绵绵的剑卓然不知道如何施展,他也没学过剑法,所以还是老老实实放回剑匣中,好生珍藏起来。
这期间卓然一直暂时住在驿站中。任官之后,得考虑住处了。他跟云燕关系还没有对外公开,当然不便住在包拯家。
他也不能住在开封府衙门里。跟辽朝不一样,在辽朝,卓然是宋朝皇帝委派到辽朝为官的,身份地位特殊,所以辽朝给他优惠,让他住在衙门的宅院里,而现在回到了宋朝他就没有了这种优惠条件。
另外,他虽然是辽朝的驸马爷,可是这也不能让他在宋朝得到更多的优惠。他结识了不少朝廷大员,这些人可以跟卓然嘻嘻哈哈,但却不会徇私情给他特别的照顾,甚至于,假如他得到了不该得到的照顾的话,这些人说不定还要弹劾他。
因此卓然虽然任命为开封府的判官,却还是没有能够住进开封府,能住到开封府衙门里的只有府尹同知等人。虽然府尹一般是由亲王或者宰相级别的大臣兼任,一般也不会住在衙门里头,但这是人家的待遇,宁可让宅院在那空着,也不能够让一个不该享有这个待遇的人来享有,这就是朝廷等级森严的体现,所以卓然只能另外找住处了。
云燕想给他联系一处宅院,可是云燕知道,卓然有很多法医用的器械,这些大型器械以前都是放在他老宅的后花园里,那地方很大。而现在,如果只住一个小院子,那些东西没地方放,会影响他的办案的,因此决定给他租一个大一点的,现在只是租下来,等到将来有钱了在买一处宅院。
这天庞籍把卓然叫到他府上吃饭,在酒宴之前,庞籍带着卓然将整个府宅看了一遍。这毕竟是太师的府邸,极尽奢华,占地非常宽,有一个面积不亚于卓然老宅的超大花园,里面丫鬟仆从一应齐全。
庞籍告诉卓然说是自己已经告老还乡,这次是因为老朋友包拯突然病故,所以才从老家赶来奔丧的,现在要回去了,在京城的这所老宅一直空着,准备送给卓然。
卓然大吃一惊,连连摆手,说:“绝对不行,别人知道了会笑话我太过狂妄的。”
一同吃饭的还有文彦博,王安石和司马光等人,都是庞太师的好友,在这之前,庞太师都已经跟他们通过气,他们也都表示理解,并且赞同庞太师的意见。
他们都从包大人包拯的女儿那儿得知,卓然有很多大型器械需要找地方放,而且那些器械都很珍贵,是侦破案子必须的。因此庞籍才有这样的想法,也算是回报卓然曾经帮过他的大忙。于是乎韩琦文彦博等人便在一旁帮着说话,让卓然恭敬不如从命,不要辜负了庞太师的一番心意。
卓然一直坚持不敢受领,直到庞太师告诉他说,宅院不是送给她,而是借给他住,没有必要那么斤斤计较。卓然听老太师说的如此真切,而其他人也帮着说话,最后才点头答应,对庞籍连声称谢。庞籍见卓然终于答应,喜不自胜。
这一天喝酒很是爽快,尽兴而散,第二天,庞籍便带着家人启程,返回老家去了,整个屋子院子全部留给了卓然,包括院子的丫鬟仆从和管家,也都给卓然留用。
卓然一直留意着关于张天师的事情,可是张天师身居皇城,紧挨着皇帝的宫城,那里除了御林军,其他人从来不轻易外出,所以一直没有能够得到这方面的消息。
转眼中元节临近了。
中元节俗称鬼节,是中国古代三个重要祭祖的节日之一,在七月十五,有的地方也是七月十四。按照宋朝的规矩,中元节要放假三天,官员们要祭祖。
卓然要利用这三天时间回武德县探望父母家人,自己已经成婚了,但是新娘却已经是被官方认定死去的人,虽然她就在自己身边,卓然却不能够告诉众人她的身份。但是他还是想让婵娟跟他回武德县去看一看,但是一个新的消息让他改变了主意。
黄公公突然带着小太监来到了卓然府上,满脸兴奋的对卓然说道:“张天师终于抽出时间,可以见一见您了。但是现在他正在炼丹的紧要关头,这一关过了,丹药就能很快练成,可能时间会比以前提前很多,所以官家也很高兴。不过这丹药需要城外紫云山的鬼珠子来配药,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药引,所以张天师明天就要前往紫云山去寻找鬼珠子用来配药,回来之后,药配成了,天师便可以见你。到时候不仅可以给你指点延年益寿百病不生的法门,甚至还能给你炼制你希望的丹药。”
卓然一听,脸上顿时显现出又惊又喜的神情,可是心里却咯噔一下,因为黄公公说了,炼制这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丹很可能会提前,也就是说炼制的丹药官家很可能要服用。而皇帝并没有意识到这丹药里面含有有毒的成分,卓然必须按照包拯的遗愿阻止这件事。
第336章逃离现场()
卓然原以为还有些时间给他慢慢寻找机会,现在看来没有了,或者说时间很短了,卓然决定采取他的简单粗暴的办法来了结此事。
卓然说道:“过两天就是中元节了,怎么挑这个日子去寻找鬼珠子呢?难道寻找鬼珠子跟中元节有什么关系吗?”
黄公公笑了,说:“卓大人当真是聪明,一下就猜对了。没错,天师说了,中元节这天鬼门大开,他才能借着鬼门大开,天地的空虚,借得鬼珠子用来配药。鬼珠子是地府万鬼精魄凝聚而成。”
卓然问道:“鬼门大开?听着真是有些恐怖,在什么地方?”
黄公公说道:“这可是秘密,不能轻易跟人说,不过卓大人你不是外人,告诉你也无妨。天师已经算出来了,在离京城一百里外的一个山洞,这山洞是通往地府的通道之一,天师说天地间有很多这样的山洞通往地府。在中元节那天,这些鬼魂会从这些山洞出来,在人间游荡,而在中元节过后,他们又会从这些山洞退回去。所以那一天,鬼门大开之际,天师就能够进入山洞,寻找到鬼珠子了。”
卓然心头一动,如果他要进入那山洞里头,那是否能够像以前在地宫中狙杀天池宗的那些天王金刚那样,神不知鬼不鬼不觉的将这天师也杀掉。只要他一死,这丹药也就修炼不成了,这样就能够避免官家服下有毒的丹药而死,达成包拯的心愿。
卓然心头想好,嘴上却不敢再追问,生怕引起黄公公的怀疑,所以忙摆手说道:“不用再说了公公,这是皇家的重要秘密,我听了可能不妥。”
黄公公笑了,说道:“没关系,实际上也算不得什么秘密了,因为大批的御林军已经将那里清场,四周没有任何人能够进去,当地人也都知道这里有大事,至于什么事他们不知道而已。整个地洞这之前御林军就已经派人进去,将地洞彻底勘察了,地洞也不太深,没有什么复杂的,也很安全,所以告诉你也没关系,呵呵呵。”
卓然听了这话,心头不由一沉,若是这样的话那自己想要进入地洞伏击天师的计划恐怕就要落空了。不过这是最后的也是最好的机会,卓然决定还是要冒一次险。宋仁宗是个好皇帝,如果能够力挽狂澜,救他一命,对大宋的江山社稷还是很有好处的。在宋仁宗这个朝代,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众多名垂千古的文人墨客,算得上是盛世了。希望自己能够以一己之力,使得这段历史延长下去。
卓然设宴款待黄公公,黄公公也不推辞,他也很希望能跟卓然这位得到庞太师等重臣高度重视的后起之秀结交。
两人尽情豪饮,酒席间,黄公公对卓然说道:“其实任何长生不老的秘术都需要有各种各样的灵丹妙药来帮助,光是学会秘术其实效果不大。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视对珍奇药材的收集,比如皇宫中的御药院,那就是皇家最珍贵的药材收藏的地方,很多珍稀药材是从各地进贡的,还有一些是海外藩国进贡来的,比如高丽的人参,那可是人间极品。”
“对了,卓大人,什么时候我跟御药院的奉御说一下,讨些药来给你补补身子,我看你年纪轻轻的就面有倦意,肯定是平时公务繁忙,在家时房事不懂节制才弄成这样。”
卓然好奇的说道:“御药院既然都是珍稀药材,那都是官家的,怎么能随便要出来呢?”
黄公公也是喝的有些高了,笑呵呵的道:“别人要不到,难道咱家也要不到吗?咱家告诉你,这御药院的药并不全都官家和嫔妃娘娘还有皇亲国戚用,还有一些药是可以赏赐给朝中生了病或者需要补身体的重臣的。赶明儿,我跟官家露个口风,就说你身体不太好,只要官家有这么个意思,我就去找御药院奉御张茂则,请他好好给你找几味贡品仙药补补身子,咱家跟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