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4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五百兵马留下来已经是胡国柱的极限了,他现在想要做的便是利用这些兵马迅速训练出一支新的军伍,山东战场的军伍打完了这一仗估计也剩不下太多,到时候他依然是军中的掌控者。

    一万兵马当然是挑选的最精锐的兵马,就连高大节接手的时候,胡国柱也很硬气:“南京乃是京都,本来只留下一万兵马已经是考虑到前线战事紧急了,若是再留些老弱病残,南京出了事,高将军你可负责得起么?”

    事关皇上的事都是大事,高大节哪儿敢再争辩什么,不过也对胡国柱印象更差了一分,所有人都知道,郑经的军伍现在绝对是疥藓之疾,而且未来三五年之内都未必能够成就大事,因为他们在福建、广东闹起来,已经危害到了那些大家族的利益,没有那些大家族暗中支持,他们就是无根之木,注定没法走远,所以声势很大,但危害很小。

    就算郑经想要通过仁义收买人心,那些大家族还得多一层考虑,他们若是战败了可以上船跑回台湾,这些大家族的根都在这里,那可是没办法跑的,况且程孝廉拔掉孔府之后,这两地的儒士对他也颇有微词,所以想收买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当初倭寇之所以能够横行,也是因为陆地上有人策应他们,这才能够全身而退,郑经虽然在福建原本就有几座县城,但周朝的大军过去之后已经给横扫了一遍,现在也只能找些距离陆地不远的小岛作为中转站,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郑经根本不可能杀到南京城下,除非是江浙的百姓亲自给他领路,还得是大部分百姓都愿意,现在看来肯定是没有可能,胡国柱留下这一万精兵强将纯粹是为了自己。

    至于多出来的那五百人,大多数是军中的队正,这些人都是老兵,带新兵很有一套,胡国柱留下他们也是为了这一天,军中另提拔了新的队正,高大节刚刚接手那里懂得这些猫腻,直到他带着大军走到山东的时候事情才露出了马脚,但是已经不可能再回头去找胡国柱了。

    胡国柱这一番举措倒是没逃过夏国相的眼睛,不过夏国相并不担忧,本来他和胡国柱一体的时候,高大节和两个人交情都不错,现在胡国柱恶了高大节,加深他的恶感也未尝不可。至于军中的那些小猫腻,也足以看出胡国柱此人大局观十分一般,两个派系的争斗,无论如何都不能伤了国本,他把所有的队正抽调一空,差不多让军伍的战斗力减了三成,实在是摆不到台面上。

    夏国相可不是文人出身,他在军中也有一定的根基,甚至卫戍南京的军伍都是他的人,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一些低级军官,让他们快马加鞭赶到山东,送到了高大节的帐下。

    这些低级军官若是一开始送未必有这么好的效果,他是接了高大节给他发的八百里加急才送过去的,在高大节眼里便是另一种感觉了,朝中的夏国相能够顶得住事,关键时候还能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他与夏国相的关系也就更密切了几分。

    当然这些基本不会误了战事,山东现在局势有些动荡,大明军伍呈现防守的态势这是人所共知的,只要高大节不发动攻势,大明的军伍绝不会主动出击,否则现在已经到了南京城下了。

    本来袁宗皓的军伍一部分已经到了河南,准备应对叶尔羌汗国的阵势,听说沐小笛大胜之后,立刻回到了山东,山东明面上的局势已经平缓了下来,只是暗地里波涛汹涌,那些大头兵可解决不了。

    山东自古因为孔圣人便被称为孔孟之乡,如今有人要动孔圣人自然是有许多人不肯答应的,暗地之中锦衣卫已经拔掉了许多人,但是依旧有一股势力还在蠢蠢欲动。

    程孝廉因为局势所迫,从鄂中调来了周培公,缓解山东糜烂的局势,他深知自己现在所处的地位,就像是当初的康熙一般,坚持撤藩,若是成功了,那就是千秋伟业,青史留名。若是失败了,那就是亡国之君,朝政之事乱弹琴。

    如今他若是能够迈过这一关,大明便会走向新的篇章,迈不过去,便留下千古骂名,甚至周朝和清朝伪造的那些他是缅甸人的证据没准也会被史书记录在案,到时候他就是颠覆中原天下的阴谋者。

    周培公临危受命赶到了山东,对于这件事他倒是不觉得程孝廉做的不对,孔府这些年吃相确实难看了一些,以前那些世家门阀好歹还让几个儿子分属不同阵营,谁赢了就能把家族传递下去,孔府倒是好,仗着自己祖宗好,直接就向胜利者投降,也不管那些失败的政权在之前多么厚待他们,别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连一点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都没有,还谈什么孔孟后人,连村里刚刚读书识字的童子都比他们强。

    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一点,但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站出来与千年的孔家作对,程孝廉敢站出来,就说明他是真的想做些对天下读书人有益的事情,这在周培公看来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既然程孝廉愿意做这件事,那么周培公自然是义不容辞要办好,所以到了山东之后立刻施行了一项苛政,名为连坐法,一村之中十户为一组,十组为一保,这一百户人家的性命都是牵连在一起的,若是有一家暗中替周朝办事或是暗中谋害大明,其他人知情不报与之同罪,提前检举则全部无罪。

    城中也是按照这种规矩,将城中按照街道划分成为各个阵营,乱世用重典,现在人心都乱了,若是不能迅速稳住他们,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乱子。

    果然这项规矩一出,暗地里骂声一片,许多要做事的人却老实了。

    (本章完)

第897章 施粥() 
?    村里的许多百姓大多数都不怎么了解孔圣人的思想,了解的大多是那些传说故事,以及孔圣人历朝历代都被封赏的奇闻。

    就像是小学生更喜欢听故事,而大学生才开始了解意识思想一样,在文化水平没有这么高的时候,各种类型的故事显然比之乎者也有意思多了,况且大多数百姓这辈子都没读过书,之乎者也确实是太复杂了,那些俗语故事倒是流传了下来,之乎者也则是写在了书本上面。

    虽然不了解孔子的思想,但是并不阻碍这些百姓对他的崇敬之情,所以一旦听闻有人动了孔子的府第,再加上有心人几句话的传播,所有人全都异常地愤怒了,觉得大明的皇帝太不是东西了,人家孔圣人的家人都在哪儿住了几千年了,非得把人家给轰走办什么书院,这不是豪取强夺么?

    百姓接受信息的方式大多数都是乡间的人站在一处聊天,也没有时间去查验信息是否真实,只觉得要站出来为孔圣人做点事,毕竟这孔圣人可是山东人,咱们山东人总不能在自己的地盘上让人家欺负了不出声。

    但是很快朝廷就派来了一个酷吏,叫什么周培公,据说当初因为强抢民女被人砍掉了一条胳膊,这狗官不是好东西,竟然想出了连坐这么阴损的法子,一人作乱,百家掉头,简直就是大大的奸臣。

    但是翻遍了史书,所有的农民起义都大抵是一个原因,百姓们没有饭吃了,活不下去了所以才造反博一条生路。

    如今大多数人还有饭吃,让他们去造反可就有些嘀咕了,造反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朝廷把孔圣人的后人还回来?没有孔圣人的后人自己还能不能活下去?既然能活下去为什么要造反?

    就这样,义愤填膺的热血青年被家中的老父用鞋底抽回了家中,刚正不阿的书生被家中老母的苦苦哀求所感化,立下重誓绝不参与这回事了,好好回家攻读圣贤书,娶妻生子,绵延血脉。

    新任命的保长挨家挨户地劝说:“咱也知道这事有些不公正,但是咱们穷老百姓哪儿来的什么公正,那些当官的老爷什么时候又公正过,现在只是让孔圣人的后人搬走了,又不是把孔庙给推平了,咱们想给孔圣人上香还是能去上香的,若是闹起来,街坊邻居管不管你?不管人家一家妻儿老小就得跟着遭殃,要是管了,乡里乡亲的伤了和气,大家听我一句劝,好生过自己的日子,圣人的事情交给那些大人物去操心吧,咱们种好咱们地也就是了。”

    担心有些热血的青年忍不住要去闹事,有些保长甚至组织了开春队,眼看着这个年就过去了,也该去地里看看了,只是现在还未大暖,地还都冻得硬邦邦的,一般来说这种时候没人去干农活,让这些年轻人累一点,他们也就没心思去干别的事了。

    这些保长大多数都是乡间有威望的人,对于这些事也看得明白,这孔府的事情大抵是那些大人物在掰手腕,自己这些人都是那些人的棋子,这条命在人家眼里不值一提,人得自己知道自己的分量,若是真的跑去让人家利用,死了也是白死,既然如此不如先背负一些骂名,村里的有些人注定不理解,但是过上几年大家都会明白谁才是为了他们好。

    济南府之中,周培公看着身边的皮矮子笑了一声:“皮统领,现在外面传言你上辈子因为杀人过多造了孽,这辈子托生成了武大郎的模样,结果老婆生不出孩子来跟别人跑了,注定断子绝孙,我周培公更是因为强抢民女让人砍断了一只胳膊,到现在还贪花好色,每天要睡三四个黄花大闺女,咱们俩算是恶名远扬了。”

    皮矮子嘿嘿一笑:“我倒是没什么,要是凭借这个名声能在史书上留一笔我得去修葺祖坟,感谢列祖列宗保佑,倒是大人你可就难办了,有了这个恶名,这朝堂之上可是不好混了,而且那些野史一定会把你写成混账王八蛋,过个几十年没准唱戏的都会传唱你的故事,唱到最后你非得被皇上用狗头铡给铡了。”

    周培公哈哈大笑:“皮统领倒是个看得开的,说实话我可没想到这民间的高手这么多,看到我一条胳膊,连胳膊怎么断的给我编的明明白白的,听得我都觉得是真的,不过你还要记住一点,无论百姓再怎么骂咱们两个,可不许让人抓人,咱们要抓的就是那些煽动百姓作乱的,至于乱嚼舌根的,我就宽容一些,让他们解解气吧。”

    “大人都这么说了,我注定照办就是了,那些年混迹江湖的时候,从来都不在乎这些名声,你说我们在江湖之中干坏事还指望人家说好话给我们听么,所以早就习惯了,倒是大人你,若是气不过,我找俩多嘴的,喊过来给你抽一顿解解气就是了,可莫要气坏了身子。”

    “这倒是不用,当初我这条胳膊被砍断的时候,在难听的话都听过了,也不大在乎这些了,听闻周朝已经起兵了,皮统领这些日子就辛苦些,让咱们弟兄们多留神,可万万不能惹出乱子来,现在的山东就是一个火药桶,但凡是一点火星,都能把你我二人炸得粉身碎骨。”

    “大人尽管放心,杨指挥使派我来了是看得起我,这件差事我一定得办得漂漂亮亮的。”

    周培公点点头:“每五日给各个保长的一斗米一定要按时送到,咱们就是让他们看看,大明朝廷的人可不是光嘴皮子说得好听,也是救济百姓的。”

    这一斗米核算到后世是三十斤大米,每一保每天都会熬六斤的粥,虽然一保有一百户人家,可不是都吃不起饭,乡里乡亲的也不好意思跟吃不起饭的抢米粥喝,虽然这米可不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