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狗子点头应下,目送着李季离开。
村里只有一个祠堂,村里去的人在这里都设有排位。当然只限于成亲以后的。没成亲的都算孩子,死了只能算是夭折,所以有点钱的人家在孩子快死的时候都会想尽办法或娶或买来个媳妇,一是为了冲喜,二是为了孩子成家立业以后,才能再祠堂享受后辈香火。
只是这里小地方,人也少,各家连自己家的祠堂都没有,只有村里这么一个祠堂,是村里人公用的,只是各家各脉分开来摆放,李姓是村里的大姓,李季家里这一脉又是家里的主脉,所以李季父母的排位放的比较居中。
李季点了香跪在有些破旧的蒲团上,看着排位心里的滋味很复杂。他对爹娘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了,对于父亲也仅仅剩下一个影子。
他记忆里对娘没有印象,只记得小时候爹对他很好,虽然家里清贫,后来爹得病又将家里最后一点家底耗干了,可对于李季来说,那是最奢侈的家人亲情。
现如今李季才十六岁,半大的孩子,因为独居,硬逼着自己成长、长大。现如今空有村里长辈这么一说,其实挺寂寞的。
还好有了二狗子,只是不知道这个大侄子能陪他多久。
现在家里的钱、一切变化都是二狗子带来的,如果哪天二狗子看上个姑娘成了家,李季的生活还会被打回原形。养的那些鸡到时候分二狗子一半出去,李季的日子照比以前不会好多少。
按照现在的情况娶媳妇是挺困难的,要是真娶不上媳妇了怎么办?一个人过一辈子吗?
对着父母的排位越想越多,最后李季磕了三个头,整理一下身上暖和的棉衣往回走。
二狗子十八了,长得壮实,模样还好,还会打猎,应该很快会成家立业吧。到时候又要一个人了。
到了家门口就能闻到从里面飘出来的饭香,李季吸了吸鼻子,揣着手笑了,想那么多干嘛,现在好日子过一天是一天。
李季进屋,厨房的灶火还在烧着,饭刚热上应该还没透,二狗子坐在灶台前的马扎上回头对他笑。
“回来了。”
“嗯。”
“饭快好了。”
简单的对话让李季打心眼里觉得热乎,今天有人送来煮好的盐花生,拿点腌好的泡菜,也没炒热菜,等饭好了端上来就吃。
饭端上来的时候李季没想到二狗子只热了馒头,二狗子挑的小馒头,足足二十个。数量多,不过是刚好二人吃饱的分量。
“你不吃肉包子?”
二狗子笑道:“我陪你一起吃。”
李季顿一顿,伸手点点二狗子的太阳穴,只能叹一声这孩子还真挺懂人情世故的,不得不说,二狗子这无意的举动,真的很暖人。
二人吃着馒头,就着泡菜花生,脸上的笑容一直都在。这是在爹死后,李季度过的第一个不是一个人的诞辰。
一宿过后,早上起来外面的大雪没过小腿了,显然昨夜的雪下的不小。李季先是清出到鸡屋的路,进鸡屋看看,里面的鸡还好好的,里面温度也不低。
鸡养的多,透气好,鸡靠的近。本身鸡就有毛,再加上鸡的体温都高,靠的近相互取暖,鸡屋外面盖着破棉被和玉米杆,所以里面一点都不冷。就是照明的油灯灭了,昨晚睡得早,忘记给油灯添油了。
下回进城买两个大点的油灯,这样就不用总担心灭了。
家家户户都在热闹的清雪,雪多就不用跑远处铲雪存水了,所以雪大是好事,而且雪下大了,明年地里就更润,就能孕育出更多的作物填饱肚子以及卖铜板。
所以出门瞧瞧各家各户都笑的开心极了。
今天有人成亲,李季身为村里的长辈,哪怕不是自家人也要去,而且参加宴席还要跟平辈坐在一起,村里跟李季平辈的年龄最小的也四十八岁了,村里平均的寿命都不长,四十八岁已经是半只脚迈进棺材了。
说实话李季不愿意去,可又不能不去。
带上二狗子,一路上就开始叮嘱二狗子:“一会儿咱俩吃饭不坐在一起,你记得吃饭慢点,吃两碗饭就行了,别吓着人家,咱们回家再吃一顿。”
二狗子点头表示记下了,对此李季还是深表担心。
本来就不远,走两步就到了,雪白的地上还带着鞭炮留下的纸屑,孩子们正在挑拣着其中没有爆开的漏网之鱼,然后从灶坑里挑出带火星的干柴点爆竹远远扔了玩。
新媳妇还没到,新郎刚去迎亲。新郎父母站在门口接受者村里人的祝福,脸上都快笑出花来了。
这是张二柱家,娶媳妇的是他儿子张三柱,他家里一直一脉单传,所以排的大字,这张三柱要是再有儿子就叫张四柱,以此类推。
媳妇是隔壁村的,听说还是人家村里的一枝花。
张二柱看到李季忙开口打招呼:“四叔来了,快进来坐,这是二狗子吧,还真够壮实的。”
李季点头笑道:“恭喜恭喜啊,家里没什么好东西,上回进城买点蜜饯酸甜的,平时家里吃的不多,正好你家有媳妇儿没事当零嘴挺好的。”
将蜜饯递过去,张二柱的脸上笑容更深,旁人家送来的顶多是几斤米,夏天可能会有鸡蛋,这时候鸡蛋是奢侈品。这蜜饯可是好东西,价格也不便宜。
都说这二狗子本事大,会打猎买皮子钱就让李季家里发了,看看二人身上的新棉袄和被油纸包裹得当的蜜饯,看来是真的了。
接过去连连道谢,想着这二人未来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张二柱直接亲自将李季和二狗子送到座位上。
第13章 别人家娶媳妇()
有过来帮忙的女人挨桌放了碗倒上茶,虽然都是茶叶末,可喝着滋味也不错。看着窗户上贴的喜字和门口挂的红灯笼,这喜庆的东西看多了,心情也好了不少。
跟李季一桌的人瞧见二人的眼神互动,忍不住开口道:“小季啊,二狗子在你那儿挺好的?”
坐在一起的都是平辈,说话的是李水生,今年四十五岁了,按照辈分是李季的堂兄,虽然这关系已经过几代了。
“挺好的。”李季喝口茶叶末,有些沙口,不过味道还不错,想着下回去城里也买回来两包,在家里成天喝茶叶是挺奢侈的。
李水生也不管李季怎么想的,接着道:“这二狗子今年也十八了吧,住在你那你又是他的长辈,他到了结婚的时候你多少还要操心点的,咱退一步说你俩都是老爷们,总要有个女人照顾着,给二狗子娶个媳妇,给你们洗衣服做饭一起孝敬你也好。”
李季比二狗子还小两岁,只是因为辈分高,就必须站在长辈的角度去照顾二狗子。
其实这话没毛病,也确实应该如此,可听进了耳朵里,活活的让李季心里发堵。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就是觉得不痛快。
“我倒是想,只是现在二狗子什么情况你也知道,话都说不利索,脾气也是带着山里脾气的。娶人家媳妇可不是找人做饭洗衣服生孩子,也得对人家女人负责,得对人家好。都是爹生娘养的,咱也得拿人家当人不是。”
李水生的话没毛病,李季的话更没毛病,李水生哽了一下,看着邻桌有人要跟二狗子说话,二狗子只管低头吃茶,理都不理,看着就觉得孤僻的厉害。
这种人要是真的带着山里的暴戾,这说媳妇的事情还真该好好考虑一下。
虽然都拿自家生的女儿当外人,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是给别人家养的。可即便如此也没有哪个当爹娘的愿意把自家女儿往火坑里推。
卖女儿还知道找个好人家卖呢,嫁闺女也不能找个孬的。
李水生嘬嘬牙花子,厚着脸皮继续道:“那还不是因为不熟?你看跟你处的多好。说是山里的脾气,其实山里脾气有一点好,那就是护短,不认识的时候防备的厉害,熟了那真是拼了命护着。虽然人际关系上差了,可胜在安全,总好过那些花名在外抽大烟赌钱的。”
话说到这程度,李季就算是个傻子也该明明白了。
同桌的李长根打趣道:“你这是话里有话啊,怎么?瞧上这姑爷了?”
李水生也不否认:“还别说,我还真瞧上了。我家巧儿可是我跟我婆娘的心头肉,就瞧上这么一个了。”
李水生家里六个儿女,李巧儿是三十岁时候有的幺女,现如今他家里也就剩李巧儿没成婚了。年芳十五,正是好岁数。
听李水生的话李季更不舒坦,也说不清为什么,打眼去看里二狗子,二狗子刚放下茶碗对上了李季的目光,笑的都快露牙龈了。
李季心里更憋屈了。
“这事找我管啥用,我是长辈,也不看看我多大岁数,自己都管不过来。别看现在二狗子听我的,平时主意正着呢,这种事我还是别参合了,只要他没意见就行,我也想他能成家立业有个好奔头。”
李季言尽于此,旁的人还真不能再多说啥。李水生想了想:“那以后多让巧儿去你家帮帮忙吧,等熟悉了就好了,现在不就是因为眼生吗?”
李季点点头,没应声。婚姻嫁娶,这是二狗子的事情,李季身为收养他的长辈,多做干预只会落人口实。
哪怕是为了二狗子好,想多教二狗子一些生活常识,在别人眼里也不过是贪二狗子身上的价值,想要榨取更多利益。
李季是个懒人,不想费力不讨好,亦不想被人戳脊梁骨,安安生生无灾无难的,就挺好。
外面吹吹打打的声音由远至近,新郎官带新娘子回来了。穷人家娶媳妇没有人高马大,就是新郎官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两男一女,分别是两个抬轿子的抬着新娘子,还有一个是媒婆跟着轿子走时不时的跟轿子里的新娘子说两句吉利话,笑起来非常喜庆。
“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一群孩子撒欢儿的跑过去,要看新娘子,等到了门口,张三柱踢踢轿门,新娘子挑开轿帘下了轿子。
没有盖头,新娘子穿着一身嫁衣,头发盘着,攒着红布做的花,脸上唇上涂了胭脂,看着娇艳欲滴,漂亮极了。
一群孩子欢叫着新娘子真漂亮,让那新媳妇红了脸,任由张三柱带着进了院子。
按照本地风俗,新媳妇给公婆敬茶后再给新郎官呈上一杯酒就算成了仪式,就是婆家人了。
房屋门口已经放好了两把椅子,男左女右落座后,前面放了个垫子,新媳妇跪在上面,接过媒婆递过来的茶水先是递给公爹,喊了声爹,张二柱笑的别提多高兴了,接过茶喝了一口,塞给了新媳妇一个红封。
新媳妇笑容加深,又给婆婆敬茶,婆婆给了红封后又将袖子里的银簪子簪到了新媳妇的头上。
村里人的人都穷,有银子的人家都不多,更别提这银子打的簪子。可见张二柱家里是真的重视这媳妇,这银簪子也算是家里的家底了。
新媳妇又给张三柱敬了酒,张三柱一饮而尽,脸上红晕浮现,笑的飘飘然。
李季以前也参加过几次婚宴,以前看的都是桌子上的好吃的,或是那难得的喜糖,许是心境不同,今日瞧着心里有些发痒。
想想李水生等人说的话,想想若日那新郎换成二狗子,新娘换成李巧儿,心里真真不是滋味。
夫妻俩挨桌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