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钩-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房里的心腹镖师一共有九人,连慕枫将寻找九鼎的重任分别交到这九个人的手中,由他们各领一队人马,分别往九个方向,循着地图上标注的位置去寻找。

    连慕枫道:“这只是大致方位,你们先整顿人马,明日我就将详细位置告诉你们。”

    唐塘留下来的那叠“资料”他还没来得及看,需要看过之后才能将人手撒出去,连慕枫估摸着那厚度,一夜应该是来得及看完的。

    除了寻找九鼎,他还要安排人手继续留守京城,墨远孤身进入皇宫,他得留在这里照应,暂时也不会离开。

    墨远在宫里忙,他在外面也不得闲。

    他还盼着墨远早日从宫里出来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145章 对峙() 
马蹄声在皇宫门口停下;护卫们下马分列两侧;两名太监躬着身爬上马车,将薄纱制成的帘子往两侧拉开系好;又无声无息地退下去;低垂着头跪在两边地上。

    墨远抬眼;马车前方挂着兽首铜环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渐渐展露出里面延伸至尽头的汉白玉地砖及远处庄严巍峨的皇宫群殿;他从落地起就没有在这里待过一日;对这里自然没有好感,此时看去只觉得这大开的宫门像是一只食人巨兽张开血盆大口;随手都有可能将人吞噬得尸骨无存;阴寒森冷之气扑面而来。

    幸好他已不是当年七岁时孤立无援的少年;也不是上一世阴沉偏执的复仇者,历经两世,他已豁然开朗,不仅拥有了与恶兽抗衡的能力;还有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心怀;此时站在这高耸的皇宫门口,他不再惧怕愤恨;也不再被仇恨支配心神,只是平静地想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再让为恶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随行的几位大臣在马车两侧跪地叩首;扬声道:“恭迎殿下回宫!”

    护卫们也跪下来齐声喊道:“恭迎殿下回宫!”

    在太监宫女们紧跟着喊出声时,墨远从马车里走出来;轻巧落地,踩着不紧不慢的步伐往宫门口走去。

    里面已经有软轿在等候,见他露面,一名太监立刻跪地,用尖细的嗓音喊道:“恭请殿下入轿!”

    墨远看他一眼,隐隐觉得面熟,想了想是在连慕枫那边看过画像,知道是自己人,便笑了笑,轻声道:“起来。”

    那名太监立刻欢喜得眯起双眼,殷勤上前扶着他入轿。

    身后跟过来的几名大臣和护卫都暗暗心惊,谁都不是傻子,京城这些年的动静大家都看在眼里,心中都清楚这位皇孙绝不是善与之辈,说他在宫里没人是绝对不会有人傻乎乎相信的,但谁都没想到这位皇孙竟然刚入宫门就明目张胆地暴露并亲近自己人了,这是他盲目自大呢,还是有恃无恐呢?

    软轿被人抬起,墨远坐在里面,一路晃晃悠悠到了勤政殿。

    轿子甫一落地,外面就传来一阵嘶哑的嚎哭声,饶是墨远早有准备也被吓了一大跳,更不用说旁边其他人。

    墨远忙从轿子上下来,迎面就见一名瘦削老者挣开两侧搀扶的太监,踉踉跄跄地从台阶上走下来,空空荡荡的龙袍迎风飘摆,勾勒出骨瘦如柴的身形,发冠歪斜,双唇颤抖,边走边哑声嚎哭:“我苦命的孙儿啊——”

    墨远看着这么卖力的郑谦,颇有些心惊肉跳,差点以为这是哪家宅院里的老太君。

    台阶上还站着一群跟随皇帝出来迎接的文臣武将,见皇帝跑下台阶,也赶紧轰隆隆往下跑,一时间场面隆重悲切又莫名透着几分可笑。

    好在老皇帝这些年都不太正常,大臣们私底下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都知道他在吸食一种名为“阿芙蓉”的药物,甚至有几名大臣因为好奇也跟着尝了尝,亲自体会到那番滋味后更是对皇帝任何反常的举止都能感同身受,因此无论皇帝做出什么荒唐举止,大臣们都已经见怪不怪,再加上郑谦两次冒充皇帝都以假乱真,众人都没有对他的身份产生怀疑。

    更何况皇帝偶尔也有正常的时候,若有大臣企图趁着他神智不清整出些幺蛾子来,待皇帝清醒后,照旧是一如既往的雷霆手段,那些动心思的大臣轻则罚几个月俸禄、重则砍头抄家,多来几次,蠢蠢欲动的人们就老实了,因此皇帝虽然时有疯癫,至今却威信犹存,大臣们根本不敢糊弄他。

    眼下皇帝跑出来迎接皇孙,大臣们自然只有跟随的份儿,而且皇孙是正儿八经的储君,不出意外就是下一任皇帝,除了一些天生立场敌对实在无法言和的,还有一些保持着几分脸面的清流,其他大臣们在迎接皇孙这件事上都积极得很,根本不敢落于人后,甚至那些清流因着林知秋的关系,对这位皇孙也是十分欢迎的。

    墨远对这些大臣的心思了如指掌,心中暗笑,不过面上功夫也要做一做,见郑谦从最后一级台阶跑下来,忙“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垂头哽咽道:“孙儿拜见皇祖父!”

    郑谦扑过来,单手将他扶起,老泪纵横道:“皇祖父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给盼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呜呜呜呜”

    墨远看着他以袖掩面哭得情难自已的模样,莫名有点想笑,一时怎么都哭不出来,忙也抬袖将脸遮住,与他哭成了一团。

    旁边的大臣们哗啦啦跪了一地,纷纷出言劝谏。

    “陛下要保重龙体啊!”

    “皇孙要保重贵体啊!”

    这时突然有一道突兀的声音响起:“我的侄儿啊!外面都在传你是流云公子的二徒弟,那流云公子可是满手鲜血、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你堂堂皇孙怎么怎么能拜魔头为师呢?那不是明珠暗投么”

    四周陡然一静,就连郑谦的哭声都中断了,墨远用袖子狠狠压了压眼睛,抬起头,不出意外地看到说话之人是当初被自己射瞎了双眼的“太子”,也就是如今的恭王,恭王因为目不能视,方才让人搀扶着下来,晚了片刻,此时挺直腰板站在人后,因刻意拾掇过,颇有几分风光霁月、悲天悯人的贤者模样,又言辞恳切地说了一通,更是摆足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长者态度。

    墨远用按压得赤红的双眼看着他,一时没说话。

    恭王继续道:“听说那流云公子还有悖伦常与徒弟苟合,更是为了徒弟一人杀了别人满门,你原先不知情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他是这样的人,为什么还不脱离师门?你这是要让天下人抓住把柄啊!唉”

    周围的大臣偷偷看向墨远,有的面露焦急,生怕他被为难住,毕竟他长于乡野,不熟悉宫里这些勾心斗角,有的人则持观望之态,想看看这皇孙究竟值不值得自己追随,也有些原本就亲近恭王的,看向他的目光颇有几分幸灾乐祸。

    墨远正要开口,郑谦却抢在他前面发话了,冷着脸不悦道:“瞎说什么呢?尽是些没影的事!有你这么当叔叔的么?”

    恭王没料到以往最疼爱自己的父皇竟会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训斥自己,愣了一下,随即委屈道:“儿臣这也是为了侄儿着想,堂堂一国储君,不说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建树,好歹也不能受千夫所指啊!”说着转头看向墨远,“侄儿可承认自己是流云公子的徒弟?”

    墨远心中冷笑,这恭王当年做太子时就不怎么聪明,这会儿还是没什么长进,兴许是之前自己一直不露面,他找不到对付自己的契机,如今好不容易逮到个机会就迫不及待地要给自己下套了。

    自己若顺着他的话答,无论承认不承认都会给他拿住把柄,承认的话,那自己就是认魔头为师,与认贼作父无异,不承认的话,又会被他说成薄情寡恩之人,连养育了自己的师门都不认,是个趋利避害的鼠辈,横竖都是他的理。

    恭王眉梢扬起一抹得意之色,又很快收起,换成一副颇为正色的神态,追问道:“侄儿可承认自己是流云公子的徒弟?”

    墨远弯起眉眼,唇角轻勾:“皇叔还真是消息灵通,我这才刚进宫没多久,您就将外面的传言都打听清楚了。”

    他嗓音轻柔,似话家常一般,周围的大臣们莫名松懈了几分,再看他满面笑意,不禁暗赞他的从容不迫,相形之下,恭王倒显得咄咄逼人了。

    墨远却在这时忽然敛了笑意,从袖中掏出一本书来,书的封面上写着黄帝内经四个大字,看书名自然不算稀有,可书的样式细看竟是宫廷御制之物,他将书展示给众人看,叹息道:“皇叔只说江湖上对我师父不利的传言,却不说我师父这么多年救死扶伤的功德,难道诸位都忘了当年的应城涝灾?那次若不是我师父下令出人出力出银出药,应城早就成了一座死城,说不定附近其他州县也会受到连累,那次涝灾后,皇祖父特地下了一道圣旨褒奖我师门,还将宫里的书赐给我师父,皇叔口口声声说我师父是大魔头,且不说这些没影的事真假如何,难道皇叔是想说我皇祖父眼瞎了,褒奖了一位大魔头?难道皇叔认为我皇祖父错了?”

    恭王听他说到“眼瞎”二字立刻被戳到痛处,差点跳起来,随后才意识到他竟然拿皇帝做了挡箭牌,后知后觉地惊了一下,手心里的汗都出来了,磕磕巴巴道:“父皇也是被奸人蒙蔽了视听,这又不是父皇的错!”

    墨远慢慢朝他走过去:“那是谁的错?是我师父不该倾尽钱财去救那些百姓?是那些百姓不该被救?是医者的错?还是百姓的错?”

    恭王听着他脚步声靠近,想起他在江湖中的身份,不由面皮紧绷、连连后退,差点在摔倒在台阶上,让身边的人及时扶住才没有出丑。

    墨远看着他,目光戳在他蒙眼的绸缎上:“皇叔仅凭江湖上一些风言风语就抹杀侄儿的恩师这么多年救死扶伤的功德,侄儿心寒呐!”

    恭王:“”

    作者有话要说:

    郑谦:我演技咋样?

第146章 闹剧() 
墨远停下脚步;收起手里的黄帝内经;又从另一只袖中掏出一枚鸽子蛋大小的玉石,只见那玉石在光下莹莹生辉;里面天然形成的纹路像是一名弯腰的老农。

    旁边有大臣立刻认出此物;惊讶道:“神农石!”

    这块石头也是宫里的东西;据说是由一名上山采药的郎中发现的,之后那郎中就给这块玉石加上神农氏尝百草的寓意;献给了当地官府;官府里的大人又给玉石起了个“神农石”的美名,当个稀罕物献给京城的官员;就这么一层层献上来;最后落入皇帝手中;成了一个把玩几次就随手丢掉的玩物。

    一些年纪大些的官员当年是见过这枚玉石的,此时再仔细一看自然就认出来了,不禁抬头看向墨远,心想难道这也是皇上赏赐给流云公子的?

    墨远看着手里的玉石;再次叹了口气:“我手里这枚神农石是皇祖父赏赐给我师兄的;皇叔眼睛看不见了,不过记性应该无碍;当年皇祖父身中奇毒,是由我师兄治好的;皇叔不会忘了?”

    恭王又听他说一次“眼睛看不见了”;心知他是故意的,气得鼻子都差点歪了。

    墨远一脸无奈:“我师父和师兄都是对朝廷有大恩的人;我一直以身处这样的师门为豪,皇叔不夸一句也就罢了,怎么能随便听风就是雨,跑上来就骂他们呢?”

    恭王气极反笑:“父皇当年身中奇毒晕过去,还不是你害的?你可是人尽皆知的窃钩大盗!下毒的是你,解毒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