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钩-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慕枫正在屋里看书,最近唐塘让人给他送了整整一箱书过来,天文地理、战争军事涵盖范围之广令他瞠目结舌,眼下他手里翻着的是一本介绍现代武器的书,他正看得津津有味,压根没注意阿十的喊声,直到阿十咬着包子蹭到他腿边才注意到他来了。

    “这书好奇怪呀!”阿十踮着脚打量桌上的书,“是什么书?”

    连慕枫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这可是你小师叔千辛万苦找来的,是有关兵器的书。”

    千年后的人都是用的简体字,唐塘怕他看不懂,上回拿来的青铜带钩的资料全都是翻译成繁体字后打印出来的,这回送来的一箱书虽不是打印的,却也是特地找的繁体版,必然也是花了不少精力,尽管这样,连慕枫依然看得费力,一来千年后的繁体字与他们现在的字仍有些区别,他需要连蒙带猜才能看懂,二来有些书是横排的,他看得颇不习惯。

    阿十好奇地指着书上的图:“这是什么?”

    连慕枫道:“枪。”

    阿十一脸惊奇:“枪怎么这么短?没有枪头,没有红缨,一点都不威风!”

    连慕枫暂时也只了解些皮毛,没办法对他解释,便低头戳戳他鼓起的腮帮子:“什么包子这么香,给爹吃一口。”

    阿十迟疑了一下,略带心疼地把包子举起来,眨巴着眼道:“只有一个了,一小口”

    连慕枫被他逗笑:“我可不知道你说的小口是多小,还是你撕一块给我。”

    阿十低下头,用两根肉乎乎的手指小心翼翼捏了指甲盖大的一丁点递到他嘴边。

    连慕枫忍着笑接过来吃了,在他头上拍拍:“等你吃完,爹教你玩袖箭。”

    阿十亮着眼睛点头:“嗯!”

    这时外面传来扑棱翅膀的声音,连慕枫抬头,见一只信鸽停在窗框上,便起身走过去,将信鸽腿上的小竹筒打开,取出信看了看,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信是手下心腹写来的,说是九鼎已经找到了一鼎,他们正在想法子将那只鼎取出来,鼎在深水底下,想要捞出来绝非易事,但找到了一只鼎就意味着其他几只鼎也都在,这绝对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连慕枫给心腹回了信,见阿十已经吃完包子,就拿湿帕子给他擦了擦手,领着他去院子里摆弄袖箭。

    袖箭是连家堡的一名匠人琢磨出来的,可惜那匠人只有一个徒弟,师徒俩平日差事不少,还要抽空给他充实箭筒,实在没办法大量制作,连慕枫见手下那些镖师都对自己的袖箭眼馋得很,曾提过再找些匠人到连家堡,却被那对师徒拒绝了。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自古都是如此,那匠人收了一个徒弟就不肯再收其他弟子,不愿意将这么要紧的本事教给更多人,连慕枫也不好强迫,只是那时他并不觉得如何,如今听唐塘说过不少现代事又看了几本现代书之后,心中倒是生出许多遗憾来。

    千年后已经不讲究师徒传承了,不论读书还是学手艺都是开放的,任何人都能去学校学习,而且那时候还有所谓“自动化”、“机械化”、“流水线”,连慕枫对这些新词都半懂不懂,但大体也明白,若放在现代,他这样的袖箭别说十个、百个,就是成千上万也能造出来,甚至还能再做些改进,在箭矢内添加火|药。

    连慕枫越想越多,心中隐隐生出些念头,又一时没抓住,只好低头拉回心神看着阿十。

    袖箭不需要太大力气,阿十用起来倒也不算太难,只是他毕竟年幼,准头不够,总是射偏,即便这样他也玩得高兴,时不时欢呼一声。

    连慕枫给他把控方向,耳中听到急匆匆的脚步声,便回头朝院门口看去。

    一名镖师兴冲冲跑进来:“老大,宫里来人了,快去前面接旨!”

    连慕枫有些意外:“接旨?”

    阿十高兴问道:“是爹爹叫人来传话的吗?”

    连慕枫点头,心里觉得奇怪,忙带着阿十去前院。

    传旨的太监正在院子里揣着手等候,一看旁边跑出来一位粉雕玉琢的小公子,看眉眼与当今圣上像了足有七成,顿时双眼放光,忙垂头躬身上前行礼:“参见殿下!”

    哎哟!这样貌!这精神气!谁敢说不是皇上的亲生孩子?那些大臣呐,人都没见着就敢胡言乱语!亏得皇上心善,不跟他们计较!

    阿十直接无视“殿下”二字,跑到太监跟前问:“是爹爹让你过来的吗?”说着又歪头打量他一眼,奇怪道,“你跪着做什么?”

    太监抬起脸谄媚地笑了笑:“奴婢见着殿下可不就该跪着嘛!”

    阿十听得一脸懵懂,回头看看连慕枫,连慕枫自然能从“殿下”二字中猜出些事情来,便笑了笑:“阿十,你让公公起来,该宣旨了。”

    阿十点点头,对太监笑了笑:“公公请起!”

    太监让他笑得一颗心都要化了,捧着颤抖酥麻的心肝站起来,抬头看看连慕枫,神情忽然添了一丝尴尬,连忙垂眼遮住同情之色,清清嗓子拱手道:“连少堡主!”

    连慕枫一脸莫名,抱拳回礼:“公公辛苦!”

    “不辛苦不辛苦!”太监连连摆手,目光在四周转了转,迟疑道,“能否请夫人出来接旨?”

    连慕枫:“???”

    旁边的镖师面面相觑。

    连慕枫问:“哪位夫人?”

    太监笑容僵硬:“就就是殿下的生母。”

    连慕枫噎了片刻:“叫殿下的生母出来做什么?”

    太监差点笑不出来。

    要命哟,皇上怎么能让夫人孩子跟连少堡主住一块儿呢,这不是成心添乱嘛!连少堡主这是要拦着不让人出来的意思吗?哎哟怕不是要闹起来!

    不过那又如何?皇上可说了,对夫人要足够敬重,不管夫人说什么都要答应,不得有半点怠慢,可见夫人在皇上心里是极有地位的,将来入了宫说不定还能得个妃位呢,连少堡主不过一介江湖草莽,又是个不能生蛋的,岂能与夫人争风吃醋?

    太监把心一横,直起身子摆起谱:“皇上要接夫人和殿下入宫,还望连少堡主行个方便,请夫人出来一道接旨。”

    连慕枫:“”

    “噗嗤”角落里突然发出一声闷笑,太监斜眼看去,见几个镖师扭头对着墙壁,肩膀一耸一耸的,不知在笑什么,顿时心里不痛快了。

    没规矩!太没规矩了!

    太监面皮微抽,不悦道:“连少”

    连慕枫忽然开口:“在下就是皇上的夫人。”

    太监瞪大眼:“啊?”

    镖师们飞快地沿着墙根溜出去,躲到无人处咬牙捶墙。

    连慕枫见太监一脸呆滞,再次道:“在下就是皇上的夫人。”

    太监:“”

    作者有话要说:

    一片死寂中,墙上传来“咚咚”声。

    太监:要命哟!

    街头巷尾:号外号外!连少堡主下蛋啦!

第152章 进殿() 
早朝上;群臣议事完毕;墨远却没有要散朝的意思,反而扭头与一旁的太监说话;群臣心里隐隐有了猜测;顿时精神振奋。

    听说皇上一早就着人出宫宣旨;这会儿瞧着像在等人,那一定是皇子殿下与夫人要入宫了!终于要见到皇上的儿子了!后宫终于要添人了!

    果然;墨远扭头对着下面一脸期待的众人道:“朕已经派人出宫了;稍后就会将夫人与皇子接入宫中,诸爱卿稍待片刻。”

    朝臣们忙低头应“是”;还没来得及说几句应景的话;就听墨远在上头交待道:“朕与夫人感情甚笃;去吩咐殿外守卫,就说允夫人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不得有任何怠慢。”

    朝臣们听得目瞪口呆。

    上殿?夫人要直接到这里来吗?这可是议政的地方,后宫女子怎么能随便进来?更何况夫人暂时没名没份;连后宫女子都不算呢!还有剑这这夫人还是个会功夫的?难道是个性子泼辣的女侠?要命呐!

    一些想着往宫里塞女子的大臣心里不禁打鼓:皇上这态度是摆明了要偏袒夫人啊;这夫人怎么瞧都不像个省油的灯,一巴掌甩下来恐怕能把人打晕过去;将来自家族中的女儿若是进了宫,见到这位夫人必须得绕着走啊

    众人心中各自思量;墨远又开口了:“趁着这功夫;朕还有件事要与诸卿商议。”

    朝臣们忙收回心思,洗耳恭听。

    墨远神色微敛;沉声道:“朕的父母当年蒙受不白之冤惨死,如今真相已经大白于天下,朕打算追封他们,诸卿可有异议?”

    朝臣们对此并不意外,自墨称帝那日起就知道这是早晚的事,再说墨远登基后颇有几分手段,众人也没那个胆子拂他逆鳞,听他这么说,忙不迭跪地应声:“陛下所言甚是,臣等附议!”

    又有识时务的大臣提议将谢桓夫妇尽快迁入皇陵,其他大臣也连忙齐声应和。

    此提议自然深得帝心,墨远满意点头,道:“此外,朕还打算追封朕的皇祖母,不知诸位可有异议?”

    大臣们愣了愣,脸上隐隐露出一丝迟疑。

    照理说不该厚此薄彼,追封了父母,自然也要追封祖母,皇上的祖母是太上皇的原配,将来太上皇入了皇陵,与他埋在一块儿的当然也应该是原配,可当年原配去世后太上皇又新立了皇后,而皇陵也在一早就安排好了,太上皇是要与继室埋在一块儿的,如今再加上一个原配,事情就棘手了,难道要将继室的位置让出来?

    这不会要闹起来?万一真闹起来,原配身后的九溪族早已七零八落,且远在南疆鞭长莫及,继室身后的李姓家族却在京城盘踞百年、树大根深,皇上若一意孤行,怕是要得罪李姓家族啊!

    墨远不动声色地看着下面:“怎么?此事可有为难之处?”

    大臣们支支吾吾,有些想要明哲保身的就明显气弱了,眼神游移着不敢吭声,有些拥护墨远的则在斟酌一番后将顾虑委婉地说了出来。

    墨远将各人反应看在眼里,面上浮现笑意,似漫不经心道:“诸卿多虑了,谁说朕要将皇祖母与太上皇合葬了?”

    下面的大臣们被他一句话惊个趔趄。

    要命!太上皇还没死呐!葬什么葬,话能这么说吗?太晦气啦!太上皇怕是不死也要气个半死啊!

    墨远似没发现自己的惊人之语,接着道:“朕想着,皇祖母离开南疆这么久,必定思念故土亲人,不妨给她追加一个封号,让她回南疆安葬,诸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生怕这位乡野长大的皇帝再口没遮拦,忙不迭附和,就盼着此事早点议完。

    墨远满意点头,又就具体封号商议了一番,大臣们几乎没有人提出异议,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事情就这么稳妥地定下来了。

    这么大的事本该到太上皇那边通禀一声,最好再听听太上皇的意见,只是大家都见识过皇帝给鹰卫的下马威,此时都开始装傻,竟没一个人提太上皇,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皇上不让皇祖母入皇陵,这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只有真傻子才相信皇上与太上皇祖孙情深。

    其实太上皇这些年执意要将皇位传给皇上,朝臣们都有些不解,也只能相信太上皇心存愧疚这一说,倒是皇上的态度合情合理,血海深仇岂是轻易能解的?即便太上皇当年是受奸人蒙蔽,那也有不察之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