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技术宅在古代-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两月之前,李文柏这个名字在读书人中间还是籍籍无名,民间提起他也都只道是个乡下出身的大商人,登不得大雅之堂,就连于钧倪旭弘等人,初见时也都或多或少抱着点折节下交的意思。

    商人终究是抵不过读书人的。

    但只过了不到短短两月,原先上不得厅堂的小商人一跃龙门成了当世大儒王行之仅有的两名学生之一,还在朝廷平白夷叛乱时立下大功,以白身获得了飞骑尉的勋位,一篇谏圣上十思疏更是作为名篇在士林广为流传,瞬间就在学子中成了知名人物。另一重商人的身份,这群学子下意识地忽视了。

    “原来是李贤弟!”在座之中李文柏最为年幼,不少士子听到他自我介绍后笑得都是满面春风,争先恐后地自我介绍起来,转瞬之间,李文柏就成了这小小圈子的中心,不得不左右应酬着,连和倪旭弘赵钰叙旧的空挡都没有。

    其实李文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弃商从文,广陵的产业一直都还在,他最近还在盘算着想法儿在京城开个分店,可商人的身份,却再也不曾有人提起过。

    令人唏嘘的同时,李文柏心底也更加凝重。

    这更加说明轻商已经深入人心,在大齐,占据了士子之心也就占据了舆论阵地,至于平民百姓仇富者多矣,只需稍加煽风点火必然望风响应。

    看来抑商之举朝廷是势在必行,没什么回转余地了。即使早有心理准备,李文柏还是忍不住有些心塞。

    于钧看着那边的热闹,为好友高兴之时想到自己,又有些心酸。

    心思最细的赵钰见状拍了拍于钧后背,与好友对视但笑不语,既不劝说也不劝慰。

    倒是倪旭弘出身武家,即使从文性格也还是大大咧咧,实在忍不住大手一挥:“干什么呢!都散开都散开,至少让李贤弟喝口水不是!”

    众人这才发觉自己的莽撞,不好意思地让开一条路,还默契地将上座的位置让了出来。

    李文柏视若不见,只接过倪旭弘递过来的茶汤一饮而尽,畅笑道:“倪兄,赵兄,好久不见了!”

    倪旭弘和赵钰相视一笑,自然又是一番寒暄。

    气氛正热时,周围的士子们突然躁动起来,但很快又安静下去,赵钰等人对视一眼,都不约而同地将视线移到湖心亭上。

    诗会,开始了。

    这个时代的诗会,比起以诗会友的文学沙龙,倒更像后世的政界新星高峰论坛,没人真的指望在这里比拼文采,想得都是怎么绞尽脑汁引人注目,最好能给自己的才能找到个好买家。

    湖心亭中,王行之在众目睽睽之下起身举杯,李文柏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自家老师的位置已移到了正中间的上座。

    不等王行之开口,芸芸学子已经同时俯身下去:“学生见过王大人!”

    与会士子中有白身有低级官员,但在这种场合间,大家都心照不宣地自称为“学生”,可以算是有古代特色的套近乎方式了。

    王行之淡淡一笑,简单寒暄了两句,都是没有什么内容的空话,却听得士子们满面红光,似乎在这儿亲耳听了王行之的几句套话,以后出去就能跟人吹听过王祭酒的课,也能算过他的半个学生了。

    真学生李文柏目瞪口呆,没想到自家老师还有做如此模样的时候。

    “诸位。”王行之朗声笑道,“常言道秋高气爽,今日天公作美,吾等在此倡言诗书,定要尽兴而归!”

    众人高声应和,立刻就有年轻学子自告奋勇要作诗一首以抛石引玉,王行之含笑应允,施施然又坐了下来。

    有一就有二,一时间诗赋之声不绝于耳,李文柏听得不明觉厉,只觉得虽然比前世课本上学过的诗词逊色不少,但让自己做这么一首,别说即兴,怕是憋一个晚上也都是憋不出来的。

    然而偏偏有人没有眼色,怂恿着李文柏也来一首。

    “李贤弟师从王祭酒,于文采上的造诣想必也是不低的。”同桌有人起哄,“何不即兴来上一首,让我等也开开眼界?”

    一言落地,引得附和声一片。

    李文柏看了看不远处正“放声高歌”的士子,干笑道:“夺人风头,不好吧。”

    方才说话之人闻言瞥了眼正在朗诵诗歌的人,眼中满是嫌弃:“此人仰慕尊师已久,偏偏学术平平毫无天赋,连半山书院也进不去,只能趁着这种机会在祭酒大人面前现现眼,贤弟此时更该挺身而出,昭告世人祭酒大人真正的学生是如何风采!”

    这话里带刺啊。

    李文柏悄悄戳了戳身边的赵钰:“他们有仇?”

    不比家乡在南方的于钧和常住北疆的倪旭弘,赵钰是礼部侍郎之子,自幼就居住在京城,对文人圈子里的八卦是了如指掌,闻言嘿笑两声:“贤弟猜对了,正颂诗的那人乃是前科同进士,现在翰林院当个编修熬资历,去年恩科,那人和这小子只差一名,就此天人之隔,虽然是个同进士多少也算是踏进了官场,怎么能没仇?”

    “就这点小事?”李文柏惊讶,“没有背后下黑手,也没作弊诬陷,就仅仅只是名次隔了一名?不至于吧,他今年不是还能继续考?”

    “贤弟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赵钰失笑,“鲤鱼跃龙门岂是那么容易的?同进士虽然比进士矮上一头,但比之明经科之类也不知高了多少,那小子恐怕考了好几年,这是离高中最近的一次了,这次没考中,谁敢抱希望在明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啊,贤弟。”于钧看着那年轻编修的背影怅然若失,“科举要有这么容易,进士们也不会被百姓叫做‘文曲星’了。”

    李文柏看着倪旭弘和赵钰颇有同感的样子茫然不已,怎么看王行之和顾文的样子,似乎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在今科会试中落榜?

    话说,自己是不是应该更有些紧张感啊。。。

    “李贤弟?”见李文柏半晌没有应声,那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莫非李贤弟为人高洁,不屑于让我等见识见识祭酒大人高徒的风采?”

    。。。

    怎么突然转移目标了?

    李文柏莫名其妙,三人中脾气最大的倪旭弘听这话就不愿意了,一拍桌子正准备给自家兄弟出气,那人突然脸色一僵,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谦卑笑容。

    众人心有所感,顺着那人的视线看向李文柏背后,正对上笑弯了眼的顾文。

    凡是在京城文人圈子里混过的,无人不知晓顾文的大名,也无人不知道其人那张貌比潘安的面孔。

    “顾大人!”

    众人纷纷躬身行礼,分毫不掩饰眼中的幸灾乐祸。

    好嘛,让你冷嘲热讽,正正好惹上人家师兄了吧?

    还高中,真让这位在考功司郎中记下了,就算你高中进士,人家挥比给你三年考评下下,以后就别想混了。

    “师兄?”李文柏问道,“有事吗?”

    “老师找你。”顾文不着痕迹地移开眼,装作没看到那个已经被吓白了脸的士子,转而笑问于钧等人,“诸位,能否把这小子借与本官一会儿?”

    有谁敢不愿意吗?

    于钧等人也只能忙不迭地点头。

    李文柏松了一口气,站起身跟着顾文开溜。

    “师兄,老师真的找我?”李文柏说。

    顾文斜眼:“当然是真的,怎么,莫非以为我是来给你解围的?”

    “当然不是。”李文柏赔笑,“老师不是在和诸位前辈举酒论诗,欣赏晚辈们的文采吗?这时候找我何事?”

    “就你话多,去了就知道了。”顾文嗤笑,“你该庆幸我来得早,不然再来晚点,看到我顾文心爱的师弟竟然被个无名小卒涮了面子,李文柏,你猜我回去会怎么收拾你?”

    顾文笑得如沐春风,偏偏让李文柏一身冷汗,只能干笑道:“师兄言重了,我怎么会连这等事都没办法嘛,哈哈哈。。。”

    顾文摇了摇头,懒得再理这个犯二的家伙。

    穿过几条回廊到达湖心亭,李文柏这才发现里面的人换了一茬儿,之前见到的那些七老八十的前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心宽体胖一看就身居高位的中老年人,其中几位还很面熟。

    李文柏脸色一僵,乖乖拜倒下去:“下官李文柏,参见王相国、孙尚书、赵侍郎、见过诸位大人。”

    虽然只是个没有实权的名誉勋位,但至少有了飞骑尉的名号,再面对这些呼风唤雨的当朝重臣李文柏不必再憋屈地自称“草民”了。

    当然,这种场合最合适的自称是“学生”,但差点被他们坑死的往事历历在目,这才过去多久,李文柏怎么肯持弟子礼。

    “哈哈,快起来快起来。”王敦茹一改朝堂上的高冷模样,竟是亲热地起身抓住李文柏胳膊,“今日以诗会友,本官等都是便服,就不要行礼了。”

    “是,谢过相国。”李文柏听话地直起腰,知道王行之这是在正式把他介绍给大齐的上层社会,当然不能在这个时候犯浑。

    倒是顾文没什么在意的样子,笑眯眯一拱手:“诸位上官,老师,人已经带到,那下官这就退下了?”

    王敦茹看向王行之,王行之又看向孙显午:“孙大人,敬元是你的下属,我这个做老师的就不越俎代庖了吧?”

    孙显午指了指末座:“来了就来了,这么早离开作甚?坐下陪你老师尽孝才是正事!”

    顾文嘴角抽抽,只得又笑着弯下腰:“大人有令,下官莫敢不从。”然后就一屁股坐了下来,半点没有说话中的那分客气。

    李文柏在一边看得咂舌不已,在场都是跺跺脚大齐就压抖三抖的人物,王敦茹和孙显午还是死敌,没想到私底下这么不拘一格。

    正想着,孙显午温和的嗓音突然响起:“李文柏啊。”

    李文柏一抖:“下官在。”

    “会试准备得如何?可有信心啊?”这一副关心晚辈后进的语气,不愧是能爬到吏部尚书与当朝相国分庭抗礼的人物,脸皮厚度非常人可及,明明日前还差点害得自己万劫不复,转脸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不过比脸皮厚,在商场久经浮沉的李文柏自然也不会输几分,他用眼神安抚住目露担心的老师,恭谨笑道:“不瞒孙大人,下官日日读经夜夜求学,自信不敢说,无非尽力而为而已。”

    “好啊,好一个尽力而为,真是后生可畏。”赵成义无不羡慕,“王大人收了个好学生啊,再看看我家那个不成器的幼子,真是。。。”

    话题于是转到赵旭之身上,但没人忘记李文柏的存在,时不时都要提点两句把他引入话题,似乎就怕他觉得尴尬,就连跟着王行之从小到大,正正经经师承王行之衣钵的顾文都不曾得到这种待遇。

    就算王行之和顾文不提点,李文柏再愚钝也感觉到了王敦茹和孙显午的拉拢之意,面上是笑意盈盈,心中是眉头紧皱。想到边关的战火连连,李文柏突然觉得有些疲惫,不愿再在这里虚与委蛇下去。

    顾文敏感地察觉到自家师弟的情绪,不着痕迹地踹了李文柏一脚。

    李文柏吃痛,看过去正好对上顾文警告的目光,不管怎么不满,顾文的话他还是信任的,于是只好重新打起精神投入话题的漩涡中去。

    他没看到的是,王行之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