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地联手,擂禹路打响攻坚战。
抗震救灾以来,绵阳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关心咱们部队全体擂禹路抢修抢建的官兵们。再过几天,就快临近‘八一’建军节了,绵阳市政府的领导们专程赶到擂禹路,慰问正在一线作战的我们,并提前送来节日的祝福。
与此同时,北川县交通局局长邝习东蹲点协调。为保证咱们二炮部队全体人员顺利完成作业,又派交警做好道路秩序维护工作。连日来,在咱们部队和绵阳市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道路抢通已快通过元兴村。
从抢修的现场可以看到,该路段塌方段约200米,明显的‘老虎嘴’路段。山体面积滑坡,陡峭的山坡巨石林立,犬牙交错的片石就像刺猬身上的利刺,密密麻麻的相互交错着。作业面上,就在‘开路先锋’挖掘机操作手杨靖宇鏖战正酣的时候,突然,一块巨石被撬开,随即,松动后的大片巨石急速向下滑落,短短的十几秒钟内便将刚清理出来的路面掩埋。立时,作业现场我们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就在我们为杨靖宇绷紧弦的时候,就只见他迅速的摆动操纵杆,瞬间,挖掘机向后两三米远的距离。此时,坡上出现了一道深沟。
对于前方发生的塌方,并没有撼动我们不懈前进的脚步。现场的紧急分析,临时启动的应急预案起到作用,抢修继续进行着,先挖这块,后取那块,几名挖掘机操作手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找准方位努力的向前探取。
在杨靖宇的身后还有两台挖掘机还在同时开路,这几台开路的机器一直处在最危险的位置。因为,滑坡和滚石大多就是在这几台机器扰动的时候滚落下来,先动哪块石头,后动哪块石头,都必须相当小心。在开路的挖掘机后,紧随其后的队伍装载机和推土机就地取材用石块和泥沙铺路,其后,还将进行多次整修。
忽然,阮连军在挪动一块巨石的时候,负责警戒的暗器安全员发现上面挤压的巨石有松动的迹象,警戒的安全员立即吹响了预警哨。惊慌中,阮连军不乱方寸,控制挖掘机前斗死死的抵住巨石。而后,观察后退方向,猛的松开挖掘机前斗,迅速安全撤离。
“现在我们又遇到新的难题?”在元兴村路段以前的13公里路段,队伍需要处理的是峡谷中的塌方。而,滴水崖排险后呈现出的路段情况都是岩石路基都消失了,加上七八月雨季的连绵阴雨,滑坡全部都是松软的泥土,所到之处都是淤泥,机械设备难以顺利的向前推进。唯一的施工办法就是找来大量的石块垫高路面,确保路基稳定。
为了确保后援供给,道路及时的抢通。已经搬到峡谷中苏保小学的指挥部,营地至少保证至少5天的口粮,参加抗震救灾的全体战友都轮番上阵,人休息机器不休息。我们目前共同的心愿就是尽快将挖掘机开过元兴村的对岸公路上去。
在我们努力的抢通着道路的时候,和我们一起担负这条擂禹路抢修任务的武警部队也遇到前所未有的苦难。在它们抢修的22公里道路中,除了有5公里道路是老路,其他17公里全部都是新开辟的路线。据说,他们目前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供给问题,队伍所需施工设备、100多号人的给养都必须从成都方向或者兰州方向运来,路途遥远。就连施工中用的机械设备的油料都是靠官兵们背上山的。
如此艰险的环境下,道路每向前推进一米,我们都得小心翼翼。我们先将嵌在石堆里的巨石挖开,紧急避险,让岩体垮塌。随后,进行清理,按照此方法,道路一步步向前稳妥推进。
夕阳西下,今天我们的道路向前推进了47米。明天,擂禹路上响起的机械轰鸣声依然是热烈激昂的,我们的方向永远是继续向前、向前……。
第一百一十章:劈山开路我为峰()
第一百一十章:劈山开路我为峰
7月21日,星期一,晴。和往常一样,晨曦中我们就已踏上了征战的路途,在朝霞的照射下继续着我们未完的擂禹路攻坚,心里揣着的是让灾区人民的重拾幸福的拳拳赤诚之心。因为我们想:我们少睡一会,这条承载着希望的大道就会早一天通车,那样的我们煎熬的心就会好受些。虽然,没有在物资金钱上给予的太多,至少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洒下艰辛的汗水,用生命为沿途几万名群众抢出了一条‘重建之路。’
却不想,上午10时22分,我们接到连长的命令。让我们火速回营区收拾行囊准备回撤,原以为是整个参加抗震救灾部队的回撤。哪知,当我们落寞的踩着凹凸不平的石子路往山下走时,才发现回撤的是我们二连的十六个人。刹那间,有种被抛弃的,我不停地检点着自己抗震救灾以来所作所为的点点滴滴,心里不断的嘀咕道:“我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为什么回撤的是我们。难道是我表现得不好,还是我工作不努力……”
突然;有些魂不守舍、依依不舍,不知道为了什么?复杂的情愫中参杂着留念、不甘心、还有不放心。自5月14日凌晨3点钟到7月21日上午10时许,在长达66天的时间里我们在这个地方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和心血。有太多的事情我们还割舍不下,特别是我们修的擂禹路田坝村至元兴村段,只要再给我们一天时间,我们就可以把路修到对岸元兴村了。
回眸66个和战友们,部队所到之处的乡亲们生死相依的日子,‘千里驰援重镇灾区北川’、
奋力打开‘生命通道’、‘激情鏖战堰塞湖’、快速搭建‘红星爱民新村’、峡谷绝壁‘攻坚擂禹路’等等,一幕幕犹如电影里的片段,而我们就是用真实的行动诠释了它的演员。
还记得勇战北川吗?
那是5月14日凌晨3时40分,我们到达北川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打通通往北川县城的唯一公路。
长途奔波劳累的我们接到命令没有做片刻的休息,凌晨4点就直奔重灾重心,北川县城。当时,那场景至今回想都是凉气飕飕,约3。5公里长的公路被巨石堵死,小的如磨盘,大的有两层楼高、重达数百吨。
救援的数千台机械车辆被堵在离县城3。5公里之外的公路上,延绵15公里,上万救援的队伍焦急的等待。路都成这样了,更别说城里的状况了,那是可想而知。而且,先期前来抢救的两家路桥公司都无功而返,并一致定论:抢通这条路,至少半个月。
而我们部队给抗震前指立下的军令状却是:24小时内坚决打通这条道路!24小时和半个月这两个时间段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此时,时间就是生命,任何的措辞言语都只能贻误战机,片面的强调所谓的艰难险阻都是退缩。为了把羌族人民从苦难中解救出来,我们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即使赴汤蹈火,肝脑涂地,我们决不后退半步!
危难关头,在余震频繁,险情不断中,团长第一个带头冲了上去,稳稳的站在最大的巨石下,指挥咱们对这些该死的石头发起攻击。这注定了是一场生与死的搏斗!
早上6时30分,随着天色亮光起来,从我们这条准备打通的道路上过往的人员越来越多:救援人员,志愿者,寻找失踪亲人的老乡。越来越多的人员从四面八方的涌入,使得我们原先制定的爆破计划被迫放弃,就连往路边深沟里掀巨石的计划也不得不夭折。抢通这段3。5公里道路的计划只得再重新制定:只能在无法移动的巨石旁边迂回开道,填石填土,可以移动的石块用来加固路基。
3台大型机械从正面展开作业,路面虽然在一点点的清除。但,负责指挥作业的团首长们还是嫌‘慢’。
“能不能再快点?苗振华,去,带几个几个操作手和安全员,绕到后面看看,看能不能通过河道把大型工程机械调到对面去,兜着屁股来一下!”
等到指示的苗连长,带着几个人好不容易绕过去,眼前的情景很快就让大家伙失望了,坍塌被毁的道路根本无法让机械过去。就在战友们灰心丧气之时,机械操作手阮连军像是发现新大陆似的眼前一亮:原来在被堵路段的后方,正好停放着一台地方路桥公司的‘神钢320’挖掘机!根据经验,这个大家伙比先前他操作的挖掘机威力还大。
看着停放着做摆饰的挖掘机,诧异中的阮连军马上找到挖掘机的机主,问道:“老乡,怎么不参加作业?”
机主用手指着理他们不远处石头螺石头的塌方段回答道:“解放军同志,说得倒是轻松,你敢吗?”
听着老乡的话语,阮连军毫不犹豫的脖子一梗的说道:“有什么不敢的。”
“那好,你敢干,我就把这家伙交给你!”记住说完,一窜钥匙‘啪’的一声拍在了阮连军手里。
阮连军二话没说,飞身上车发动机械,兴奋的通过对讲机喊道:“逮着个大家伙,320!我从后边开干了!”
过往的群众看着轰鸣的机械,镇定自如的操作手,个个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由衷的赞叹道:“也就是当兵的敢干这活!”
12个小时阮连军、毛宪伟、杨靖宇、罗正学4名操作手,就没有下过操作室。面对山上不断滚落的石块,为了防止意外,他们一律把车门打开,随时准备跳车。
12个小时,团长,营长,连长站在自己指挥的位置,就没有挪过窝;负责警戒的安全员们就没有眨过眼,低过头……
是日,晚19时许,道路打通!
还记得坐直升机去执行任务吗?
那是6月3日,当我们听到‘要坐直升机去执行任务’时,心里是又喜又紧:喜的是能坐上直升机,算是开了一次洋荤!这机票都是不卖的;紧张的是用直升机被我们运过去执行任务,任务的分量可想而知。
果然,我们的自觉没有错。这次的任务是老鹰山堰塞湖紧急排险。老鹰山堰塞湖,1200米的海拔高度,470万立方米的滑坡体,湖内水位每天以0。5米的速度上升,大坝随时可能溃堤。
第二天,我们就开上了老鹰山,首先改变的就是作息时间:凌晨4点钟起床,步行一小时到坝顶作业,晚上通常是以天黑为准下坝,只要不下暴雨,只要没有接到危险撤离的通知,一天吃喝拉撒全都在坝顶上。
艰难的环境下,挑战不只是身体的极限,还有工作的难度。由于坝顶地形复杂,用直升机吊装大型机械装备的计划被迫取消,用惯了现代大型机械的我们,只能又重新原始状态。手中的‘武器’是:老式的手风钻、30年前部队不在使用的电**、钢钎、导链、大锤、绳子、木棒、铁锹、钉耙、箩筐等;作业方式是:肩扛、手包,背驮……,我们以工兵特有的方式战斗着。
高温的堰塞湖顶上,我们普遍都是赤背作业,长期的暴晒,从手臂到上身,皮脱了一层又一层,个个犹如得了白癜风一样,吓人得很!高温、噪音、浓烟、粉尘、连续作战,这些都还是次要的,我们都不怕,也没有怕过。我们怕的是,完不成任务,无法给灾区的老乡们一个交代。
7天7夜后,一条长160米、上宽20米、下宽12米、深5米的泄洪槽开掘成功,堰塞湖险情彻底排除。
在执行堰塞湖排险任务的同时,我们还担负了北川擂鼓镇柳林村‘红心爱民新村’和擂鼓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