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不解密-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楼里是沉默的,大家都在厅里,但没有人说话,也没有祝福,只有各自不同复杂的表情和悄悄的沉默,仿佛定格成了一张灰色调的黑白照片。

    因为有外人在,一个我意想不到但是也在一直等待的人,静静地站在一边,平静的看着我们。

    我轻轻地松开了艾达的手。

    “局长!”

    一个人,走过去,立正,敬礼,问好,礼毕,立正,等待宣判,一气呵成。

    艾达错愕地站在门口,意外地瞪大眼睛注视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不好的预感,那份未知的恐惧瞬间笼罩住她的全部身心,脸上的表情让人心疼。章天桥走过去,心疼地把她揽在了怀里。

    杨局长平静地向我还了礼,拿起手上的文件,念了起来,他是来宣布我的处分决定的。也许是组里的同志已经事先知道了风声,才会聚到厅里来,也许还听说了处分的内容,才会表情如此地严肃。

    处理决定文件的内容很简单,局长念得也非常清楚,但我的记忆怎么也记不清楚全文,只知道我因为在近江事件中严重违反了组织纪律,犯下了严重的政治错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被撤销职务,被留党察看,被降级为士兵,被调离小组。

    我被调离了小组?!

    我被一道霹雳瞬间从天堂打到了地狱,从云端打到了泥泞,前面的处分我都有一点思想准备,但是调离小组,离开小组,离开我内心中最深爱的事业,内心中最柔软的那一块,离开寻找“蝴蝶”这一伟大工作,离开我的爱人和同生共死的同事。。。。。。

    我有钢铁般的意志,但是此刻我脆弱得像个孩子,我木木地看着局长,再环视着一同战斗过的同事们,大家都沉默着,无声地抗议着,艾达的眼眶红了,但是她没哭,她看着我,目光中满是担心。

    这很好,别用眼泪为我送行,我的爱人同志。

    “局长?”

    我不是为了求情,也不是奢望宽恕,我只是想再喊这么一声,我怕此时不喊以后也再不好喊了。

    “这是命令!”局长平静的回答,庄严而又冷酷。

    “杨局长。”李晨风从如同雕塑般的人群里站了出来。

    “这是我们部队的决定。”局长脸色顿时就拉了下来。

    “我会向上级报告的,这事不是林参谋的错,我们小组的工作需要林千军同志。”李晨风冷冷地顶道。

    “是的!非常需要”站在一边的白斯文补充道。

    “悉听你们尊便,但命令必须马上执行。”局长说完就不再理别人,只是静静地看着我,冰冷地对我说道:“把你身上所有与保密工作有关的东西都交出来,立即跟章主任打好移交。”

    “是!我服从命令!”

    我此刻已经冷静下来,“每逢大事要静心”是我们家的家训,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我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使命,那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我紧咬牙关,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波生物电流,让自己不被突如其来的打击给击垮,我是一个男子汉,我是一名军人,我是人民的子弟兵。

    我坚强地走到章天桥面前,立正站好,然后一件一件地掏出了自己的工作证件、基地的出入证件、执枪的证件,办公室、寝室、办公桌的钥匙,口袋里的每一张纸片,统统地一件件放在一边的桌子上,罗列清楚,然后再当众拉出自己的所有口袋展示在外面,直到所有身上可以放东西的地方都空空如野,最后我默默地解下了武装带,上交了小组发给我的那把手枪。章天桥看了看李晨风,李晨风微微地点了点头,章天桥轻轻地接了过去。我身上除了这身军装,已经一无所有,干干净净。

    不,因为我现在只是普通一兵,就连身上的这身军装也要脱下,换上士兵的军服。

    “你等一下,我给你办手续。”章天桥匆匆上楼开好收条,然后再交到我手上,我认真地核对过后,把它交给了局长。

    “你的行李等清点好以后,会帮你送回家里,走吧!”局长说。

    我的帽徽还在,那是我心中的一颗红星;我的领章还在,那是我脑海的两面红旗,时至今日,我仍然无怨,此时此刻,我依旧无悔。

    我立正站好,庄严地向我们的小组,向我的战友们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向后转,立定,向前走,带着赤子的骄傲,与其苟且不如纵情燃烧。

    “千军!”

    当我从艾达身边走过的时候,她喊了我,我顿了顿。

    “我等你回来!”

    我微微地点了点头,继续向前走,走出工作了几个月100多天的小楼,走向屋外的遍地阳光。

    走出小楼院落的大门,门口停着一辆吉普车,车边站着两位配枪的军法官,一前一后夹着我坐进了小车,局长随后上车。小车开动,急速地驶出了基地,在基地的大门口还停着两辆吉普车,一前一后押送着我们的小车向着未知的未知驶去。

    别了,小组!别了,基地!

    远处西山山麓,山峰耸立,林海如涛。

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日河不是河() 
第一百六十九章朱日河不是河天上飞过的鸿雁哟,

    飞也飞不到尽头。

    远方放羊的姑娘哟,

    盼呀盼不完的愁。

    白杨一般的情哥哥哟,

    戍守在荒凉的朱日河。

    戈壁孤烟,长河落日之下,远处的兵哥哥用着学得不伦不类的长调子唱着荒腔走板自编的歌谣,我叫林千军,我现在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今天的我到朱日河的第三天。

    朱日河不是河,这里也没有河,朱日河是一个地名,蒙语的译音,是“心脏”的意思。从京城一路向北、西北以北,越过阴山山脉,沿着当年北宋与金兵鏖战的古战场路线,不知疲倦地越过每一个山丘,行程500余公里,穿过山地,沟壑、草原,然后是一片苍茫辽阔的戈壁,一望无际,一直抵达古金上都遗址附近,这里就是朱日河,京城军区朱日河装甲兵训练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12级的狂风卷起沙尘暴,能刮破脸皮,能刮掉车漆。

    这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也就是报纸上着名的“华北某地”的所在地,一个曾经占据过报纸杂志头版头条,被国外军事组织高度关注的地方,1981年的时候,作为一名实习学员代表,我曾短暂地在此驻训过一段时间,亲眼见证了那一场震惊中外、波澜壮阔的代号“八零二”的解放军华北大演习。

    这是当时我军乃至整个亚洲历史上投入兵力、兵器最多的一次演习,参加演习的部队有陆军的军、师、团、营,空军航空兵大队和空降团,连同保障部队共114000余人,动用坦克、装甲车1327辆,各种火炮1541门,各种飞机475架,各种汽车10606辆。作为一场方面军级别的防御战役演习,演习的完整设想是:“蓝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向我国发起全面进攻,首先以核武器和远程航空兵对我防御纵深内的重要目标,实施猛烈轰击,然后坦克、装甲车集群在空军掩护下,突入我“红军”防御阵地,企图夺取我战略要地。我“红军”发现“蓝军”大规模入侵的征候后,快速组织动员,进入紧急状态,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战役展开,坚守防御,顽强抗击,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粉碎“蓝军”的进攻企图。此次演习与以往的集团军规模的战役集训相比较,力求把情况设置得复杂、合理,鲜明体现了坚持积极防御,体现与强敌作战和立足于打现代战争的特点。

    实兵演习结束后,又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分列式。参演部队的10余万官兵,组成了陆海空三军组成的53个地面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阅兵后,军委最高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因此,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这一讲话,规划了我军改革调整的宏伟蓝图,标志着我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硝烟散尽,金戈铁马的轰鸣也已远去,看不到当日漫天的伞花,只留下今日咆哮千年的风沙,和街头巷尾人们回忆中拉起的闲话。朱日河训练场恢复了往日的荒凉与寂静,这里除了装甲兵训练场场部外,还驻有京城军区的258团,这是一个装甲团,我现在是258团二营二连二排二班的一名战士,横竖都是二,我们班的职责就是守卫位于朱日河训练场最深处的一个地下油库。训练、演习需要使用的时候把它灌满,等到训练演习结束的时候又把它抽空,离团部或者训练场场部有近30公里的简易公路,沿途大部分都是无人区。广阔,广阔到地平线,地平线,除了地平线,还是地平线,荒凉,荒凉到没有人烟,没有绿树,没有水,甚至很多地方连草都不长,就是大片大片的戈壁。

    当局长出现的时候,我还曾经抱有一丝幻想,是不是有什么新的发现需要我转换身份,是不是有什么新的任务需要交给我去完成,甚至我还一度妄加猜测,是不是“蝴蝶”那边有了什么新消息,需要把我调过去做点什么,但是幻想终归就是幻想,终究是要破灭的,如果这破灭还不够彻底的话,那么来到这个大地名叫朱日河,小地名叫骆驼营的地方,即使有点残余也都已经烟消云散了,因为这里没人,什么都没有,也不可能有蝴蝶了,这是一块连蝴蝶都没有的荒凉的土地。

    我是秘密搭乘飞机先飞的张家口,再由一架小运输机秘密送到了朱日河的一条野战跑道上,在那里军法官把我和我修改(伪造)过的档案和手续移交给了258团的曾柯政委,曾政委没跟我说一句话,看都不多看我一眼,二话不说就带着团警卫参谋开着吉普车把我送到了荒凉偏远的骆驼营,一个据说曾经见到过野骆驼的地方,把我交给了朱高飞朱班长。曾政委把朱班长拉到房间里仔细叮嘱了一番,我就在操坪里穿着在来得车上换的新军服,拎着团里特意准备好的铺盖家什像一个刚下连队的新兵一样傻傻地站着,接受着新战友们远远的围观和好奇的目光。

    曾柯政委交代完了从屋里出来,这才从头到尾地扫了我一眼,伸出手用手指对我点了点,见我军姿还行,点点头,走了两步才又下定决心回来指示我三句话:“别乱走动,团结同志,听班长话。”我昂首挺胸应了“是”!曾政委就急匆匆地走了。

    等到政委乘坐的吉普车一溜烟地走了,连车轮卷起的一路尘烟都看不清的时候,朱班长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别站着了,以后都是一个勺子里吃饭的战友了,快进屋吧。”然后对那些站在屋外看稀奇的战士们吼了一句,“还看什么看,政委明天还要派车送东西过来,够你们看的了,快进屋,大家呱唧呱唧,欢迎一下新战友。”

    虽然只是在荒野中兀立的几座简易砖房,但是住在屋里的主人却是遵守内务条例的典范,到处收拾得干干净净,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横看一条线,竖看一条线,床铺上辈子叠的方方正正,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保持着这样的军容军纪,顿时让见多识广的我也刮目相看。

    老兵们陆续从屋外进来,虽然显得有点懒散,但是整体精神面貌还是不错,这情景让我想起了自己新兵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