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罗冉-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冉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罗家也是,原因是罗文名中了秀才。

    当报喜的人敲锣打鼓,基本上惊动了全村的人。毕竟这年头读书的人少,对读书人都看重。

    这可是一个大好消息,就连村长知道了第一时间都跑过去道喜。

    罗老爷子也没有忘记罗冉家,还专门让人去庄子里叫了过来。

    罗文名考上秀才了,罗有礼和郑氏真心为了这个侄子高兴。当时就回家换了衣裳,抱了两个西瓜过去了。

    罗冉心里想,看来这一段时间罗文名没有少用过读书。既然罗文名都能考上,哥哥考上的几率就更大了。

    这下罗家该热闹了,三叔和三婶应归会后悔分了家吧?罗冉一想,真有些忍不住赶快去罗家看看热闹。

    到了罗家,报喜的衙役已经走了,这时候,村子里的好多人都在。

    院子里热热闹闹的。罗文名穿着一身新的长衫,在招呼着大家。说是招呼,实际上完全是那些人夸,罗文名听、笑、谦虚。

    三叔罗有富和三婶刘氏竟然也在帮着招呼人,那个热情劲完全是和赵氏小赵氏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罗文名是三房的呢。

    罗老爷子非常高兴,和村长等几个德高望重的在说话。完全看不到前些日子的烦恼。

    罗老爷子还说明天办酒席,请村里人过来吃桌。吃桌是方言,意思是吃酒席。

    一般情况下,在村里有了喜事或者白事,都会请乡邻们过来吃桌。也不一定是亲戚,只要一个村的没啥过节没其他啥事都会过来。所以罗老爷子这样说。

    一般人来的越多,表示主家的人缘越好。经常见那一种,一家娶媳妇,全村人都去吃酒席。

    等道喜的人都走了以后,罗老爷子几人就开始讨论起置办酒席的事情了。。

第139章罗家办酒席() 
第139章罗家办酒席

    罗老爷子:“明天办事情,这可是大事,都得给我经心点,别弄磕碜了。”

    又接着说:“刚才我估摸估摸,明天来的人应该不少,就按十桌准备。宁可菜多了剩下,不能准备少了,让人笑话。”

    这里管操办红白喜事叫做办事情。正常情况下,在准备宴席的时候,主人家都会估算出大约能来多少客人,并多做出一两桌的酒席来,以备不时之需。要不然,来的客人比预计的多,却没有酒席给人家吃。传出去对主人家名声也不好,说不定会落一个抠门小气,相当丢脸的一件事情。

    罗有孝也笑着说:“爹,文名中秀才是咱家的大喜事,这也是咱在村里第一次办席,不仅是为了文名,也是为了咱们罗家,这席面得办好点。”

    “我知道,要我说就办二八席吧。多花点到时候也体面。”

    二八席就是八碟子八碗的席面。在村里所有席面中,也算的上是上等的宴席。要办十桌的二八席。可是要不少的银子。不过秦氏手里可是没有少存钱。罗冉还记得逃难路上得了几十两银子的意外之财肯定有剩不少,还有之前秦氏把持着罗家财政大权,银子也存的不少。

    “文名以后就是秀才了。要我说,就该办个三吃三抄的流水席。那才够面子。这二八席太委屈文名了。哎,爹娘要是拿出更多银子出来就办的更好了。”罗有富说道。

    罗有孝听了罗有富的话,虽没有点头,但是脸上都露出受用的表情,显然他们觉得罗有富说的对。

    罗老爷子:“二八席就行。以后文名更进一步,到时候咱们办更好的。”罗老爷子说到这里心里想着那情景,心情更好了。果然自己这些年的坚持没有错。

    还吩咐秦氏赶紧给银子让几个媳妇买菜买肉杀鸡,又让人请了附近村里的刘厨子过来掌勺做酒席。

    乡村人家办酒席,请不起酒楼里的大师傅,不知道从何年何月起,就有了一种专门帮人做酒席的厨子。这些厨子大多数有在酒楼做学徒的经历,还有一些甚至完全是自学成才。不管是哪一种,能够做出口碑,到处有人请的,都是有真材实料的。

    这个刘厨子,就是这样的。远近的村庄有人办事情,多是请他来操持席面,图他做菜省料,收的钱也不多,可是做出来的饭菜却很符合乡村人的口味,席面也做的体面。

    罗老爷子又说:“对了,今个还要另外垒砌几个大灶来,再搭个棚子。老二,垒灶你在行,一会你兄弟几个一块垒快写。”

    罗有礼点点头。

    罗老爷子又说:“明个还是比较忙,老二家的带着几个孩子也过来搭把手。”

    郑氏也应了。平时秦氏的各种无理要求,罗冉家一贯的态度是不理会。今天罗文名中秀才,算是罗家的大喜事,帮把手不算什么,所以都是爽快的答应。

    按照惯例,办酒席的厨子都是单身儿来干活,并且只负责炒菜,洗菜、摘菜、切菜等这些活计,就需要主家的人来做。

    郑氏手脚勤快干净利索,是做惯了这些的。

    家里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所以郑氏就领着罗冉回家,留罗有礼帮着垒灶。

    到了晚上罗有礼才回来。

    “咋这么晚才回来?我留了饭菜,再给你热热去。”郑氏说着就去热饭。

    “爹留了吃饭,本来不想在那吃,想要回来,可是爹今个高兴,就非让留下。我一会再吃点。”罗有礼说。

    郑氏:“这是没有吃饱?”

    “就是感觉不大得劲,所以没怎么吃两口就回来了。”

    罗冉:“爹,是不是奶奶又说什么了。”

    罗有礼就是知道小女儿聪明,摸摸鼻子说:“你奶奶他就那样。反正说什么我不说话听着就是了。”

    爹也学聪明了,罗冉要忍不住偷笑了,赶紧转身去了书房。

    第二天一大早还没有吃早饭,罗老爷子就让罗有富叫了罗冉一家帮忙。

    乡下办事情许多菜色都要提前准备好,这样到时候才能够按时地安排席面。比如说丸子必须要提前炸好,扣肉、还有一些炒菜也要提前一天过油,也就是做的半熟,开席之前再下锅蒸一蒸、炒一炒,就可以端上席,而且丝毫不影响菜肴的美味。

    所以罗家几个媳妇就开始准备各种东西。

    看时间也不早了,赵氏和刘氏两人就做了早饭。杂米饭和炖豆腐,一盆炒豆芽,菜式简单,但是分量十足。

    罗老爷子说就像没分家的时候那样,一家人在一块吃饭。

    罗有礼郑氏就笑着应了。吃饭的时候虽然秦氏还是没有给好脸色,但是郑氏当着这么长时间的家,有底气多了,也不想这秦氏计较,就当没有看见没有听见。

    吃过早饭,村里众多来帮忙的媳妇都过来了。

    乡村人家办事情,自家人忙不过来的话,需要许多人手帮忙,就有相处的好的人家会来帮手,这就叫耢忙。一家人办事情,来耢忙的人越多,说明这家人人缘好,在人前越有面子。

    不说罗家和辛庄村的其他人关系怎么样,就说这事罗文明中了秀才,以后就有出息了,而且去秀才家帮忙,说出去也体面,所以来耢忙的人还是挺多的。

    大家就忙碌开了。罗有富就带着几个孩子还有村里来帮忙的几个年轻人,把借来的桌椅、碗筷拉了过来。郑氏、刘氏和几个年轻的媳妇则是负责给刘厨子打下手,也就是摘菜、切菜这些活计。

    能来耢忙的,大部分是手脚勤快,干净利索的,性子开朗的年轻媳妇,大家一边干活,一边互相唠嗑。说的多是家长里短。整个就是嘴不停,手上动作也不停的那种。

    刘厨子挽起了袖子,正在拌炸丸子的面和馅料。

    院子里人来人往,笑语不绝。罗冉还是第一次见罗家操办事情心中很是好奇,就也拉着文生跟着忙前忙后凑热闹。没有让文宣请假,所以就没有过来。就是罗老爷子问的时候罗冉找个理由答了。。

第140章分家买卖() 
第140章分家买卖

    等到上午的时候,大家的活计就都做的差不多了,刘厨子已经炸好了丸子,又炒了几道菜出来。

    罗冉转悠了一圈,无非就是都是热热闹闹的忙着干活,看过之后就没兴趣了,带着文生往自己家庄子上看看,打算等酒席开桌之前的时候再过去吃饭。开桌指开始开动的意思。

    若是办的是娶媳妇嫁闺女这样的喜事,罗家自家媳妇女人是不能上桌的,更不用说罗冉和几个孩子了。所以一般都是在开桌之前或者之后在厨房里端着碗随便吃点。

    但是这次不同,这是罗文名考上秀才,又是不一样的大喜事,所以罗家自家人都能都能上桌吃饭。

    罗冉也不一定是非要吃那些饭菜,现在罗冉在自己家吃的不比那差,说不定还要好呢。只是想凑热闹。所以每到开席又领着文生过来了。

    还没有走到罗家院子,就听见一阵吵闹声。

    秦氏的骂声响起,响遍了整个院子。

    原来是炸好的丸子和肉被文材文军和村里其他几个的小子偷吃了不少,正巧被秦氏发现了。这可不得了,不顾着院子里全是帮忙的媳妇,秦氏就开始骂了起来

    这个年代,有的乡村人家,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油炸的丸子,吃到一点点的肉。所以平常办事情的酒席一般都不会剩下什么。来赴席的人,即使自己不舍得吃,却会将这些好吃的带回家去,给不能来赴席的孩子们打牙祭。

    要准备十桌子的酒席,需要准备的丸子和肉菜都是估摸好的,算是有定数的。当然为了保险起见都会多准备一些。。

    这哪一样菜有多少,够不够,做菜的和帮工的知道的最清楚。肉就买了那么多,没有多余的,但是多炸几个丸子,不过就是一把面、一点油的事。刘厨子操办多了席面,最了解乡村人家的情形,故意多炸了点丸子,就是留出给小孩子们多余的份。

    丸子准备的就比较充足,但是肉菜里的要放的肉基本上不会多出太多,算是可丁可卯的。要是偷吃的话,说不定上桌的时候就不够了

    肉已经被几个孩子吃了一点,秦氏这样闹着罗家也没面子。好在,赵氏见一院子都是人,也快开席的点了,不好让秦氏一直追究这不放,就出来劝了劝。

    定在午时开席,村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在开席之前过来赴席,罗冉看见罗文名和罗老爷子村长几人在一桌上说说笑笑。

    看着桌子上的,饭菜罗冉并不怎么爱吃。这时候办席讲究的都是油水足,对精致基本上没有要求。看着就油腻歪歪的。

    罗冉感叹自己这一段时间都把胃给养叼了。

    挑了一些清淡的,和自己口味的吃了一些,其他的都没有怎么动,早早领着文生下桌了。

    再扫罗老爷子村长那一桌上,罗文名已经不再了,应该是去和同窗们一块庆祝了。

    晌午吃过了席,客人们就纷纷散去了。

    秦氏就领着赵氏折菜。刘氏也想上前帮忙,但是秦氏不准许。

    折菜就是把桌子上剩余的菜分类收起来。乡村人家备办酒席,就算菜品不是十分的丰盛,但是每一样菜的分量却都是十足的。这样,每一张桌子上,都有些菜剩下来。将剩下的饭菜按种类不同,折到不同的盆里。留着送人或者自家接下来的几天继续吃。

    折菜这活,最是油渍麻花的。但是能得到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