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下李范氏和张嫂,虽然张嫂是个下人,但是也是沈家积年的老人了,那气势可不是李范氏能比的,因此她便老老实实的缩在座位上,连茶水都不敢多喝,就怕惹了笑话。
身边没人,李母才着急的拉着李婉的手说道:“婉婉,那照片是怎么回事儿,那杀千刀的怎么又回来了,你怎么又跟他牵扯上了。”李母也不傻,刚才在外面虽然着急,但是不该说的一点儿没说,到了现在才着急的开始问了。
她怕呀,就怕婉婉又着了魔,现在跟以前可不一样了,现在李婉可是有家业的人了。虽然说李婉一开始还瞒着家里没说跟沈七住在了一起,但是两老又不是傻子,慢慢的也就瞒不住了。
至于没给名分这件事儿,两老也觉得没准儿是沈家不同意,但是就沈七那意思,李婉进沈家那是早晚的事儿,虽然心疼孩子命苦,但是也还是有着希望。经历过苦难的人最会的就是认命。
只是两人从心里都把李婉当成沈七的人了,突然杜志勋出来,要知道当初李婉为了杜志勋那可是差点儿连命都丢了。就怕这丫头一个想不开,又跟那白眼狼牵扯到一起去了。沈七爷可不是好惹的,到时候他们家婉婉可怎么办哟。
再加上李父又不在,李母简直心神无主,刚才能忍住没当着张嫂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已经是她仅存的理智了。
见李母吓成这个样子,李婉只能一遍遍的安慰,自己对杜志勋绝对没那个意思,那次见面也只是个意外,她也拒绝他了,她跟沈七好着,一遍遍的解释,李母这才算是放下了点儿心,只是还是让李婉保证绝对不能再跟杜志勋见面的。
无奈李婉只得保证了一边又一遍,李母这才慢慢的缓了过来,又开始唠叨让她赶紧要孩子,别整天拍什么广告电影,家里也不缺钱花,如果李婉不够,他们两老那里还有点儿私房钱。整天抛头露面什么的到底不好。
李婉哭笑不得,她怎么能要两老那点儿辛苦钱。因此只能含糊过去,大概唠叨是父母的通病吧,只是她和沈七恐怕还有的磨。
第80章番外()
李范氏没个正经名字;在家当闺女的时候家里便大丫大丫的叫着,后来嫁了人当媳妇儿,公婆喊他老大家的,孩子喊她娘;她男人喊她媳妇儿孩儿他娘;因此就算是真有人喊她名字有时候她自己也反应不过来;而在李家的家谱上,她也只有一个代号;李范氏。
李范氏一直觉得自己命还不错,她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一串儿的弟弟妹妹;因此从她懂事儿开始便开始照顾孩子,带了一个有一个,可以说下面的弟妹都是他一手带大的。
农村的孩子养的都粗糙;都是老大带老二,老二带老三;因此范李氏也没觉得自己有多苦;毕竟谁的日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等到长到十五岁了,家里便开始给她盘算亲事了;虽然说现在是民国了,据说大城市也讲究个自由恋爱;但是在他们农村里可不讲究这个;哪家姑娘敢说什么自由恋爱那可是要被笑话的;最多是结婚之前让你看上一眼,有的不是那么疼闺女的人家,连着一眼都不会让你看,到时候两眼一抹黑,直接进了洞房。
李范氏因为是长女,家里还算重视,嫁给李大贵之前让她偷偷看了一眼,看完之后李范氏红了脸。
李大贵长得人高马大,据说家里条件也不错,再加上嫁的离家并不远,虽然嫁出去给人当媳妇儿之后很少有机会能回娘家了,但是能离得近些,心里也是安生。因此她很满意,偷偷的用攒了很久的钱买了一块儿红布,绣了一块儿红盖头。到现在她都记得,那个红一直映到了她的心里。
婚后的生活跟以前没什么不同,她男人是老大,下面还有没结婚的弟弟妹妹,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摩擦真的不少,不过这对范李氏来说,不算什么,她都习惯了,毕竟谁的日子不是这么过的,她会因为多做家务跟小姑子争吵,也会因为一块儿花布跟妯娌闹别扭,当然她男人有时候也会打老婆,不过总的来说,她觉得自己的生活还过得去。
起码李范氏没觉得有哪过不下去,结婚第二年她便生了大儿子,之后又添了个闺女,过了几年又生了小儿子,比起好多年生不了儿子的女人,她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在农村里生儿子可是必须的。
只是不知道为啥李范氏却更喜欢女儿一点儿,也许是女娃娃不像小子似的瞎跑还能帮着家里干活儿吧。如果后来不出那个意外,大概李范氏就跟普通的村里人一样了。只是意外偏偏就这么发生了。
大妮儿是到十岁上莫名其妙的发了高烧,家里婆婆虽然不喜欢丫头,但是大妮儿是长孙女平时也懂事儿,便让两口子带着大妮儿去村里的赤脚大夫那看了看。大妮儿是什么病范李氏也是后来才猜到他根本没看出来,只是按照习惯开了药,只是这病来的又急又猛,高烧根本下不去,最后赤脚大夫也只能无奈的说,让他们去县城里或者大城市看看,没准儿还有希望。
李家一家全都是农民,别说是去大城市了,连县城也没去过,最多是到镇上赶集。先不提花钱多少,光是未知的恐惧,便足以压垮李家人了。
更何况大妮儿只是个丫头,范李氏知道她婆婆肯拿出十几个鸡蛋来给她看病已经不错了,去大城市看病想都不要想。
这几年的年景说不上好,一家子过得也紧紧巴巴,甚至最下面的小叔子连媳妇儿都还没娶上,范李氏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养到十岁上头的丫头咽了气。
直到大妮儿走的前一天,她都在跟范李氏哭诉着,她疼,她难受。范李氏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女儿走了。那时候范李氏才开始深恨自己这当娘的没有用。
这个年月夭折个把个孩子实在是太过正常了,因此李家人难过了几天之后便又开始各过各的日子,唯一放不下的大概只有她这个当娘,随着时间的流逝,伤口非但没有愈合反里面反倒是流脓发炎越来越严重了。
有一天李家发生了一件大事儿,李家那位几十年没回来的二叔突然回来了,跟着这位二叔回来的除了二婶还有一个美若天仙的姑娘。李大贵晚上没少跟她嘀咕,这位二叔是衣锦还乡,发了大财了。只是可惜,二叔没儿子,这次回来恐怕还有过继个孩子的想法。
范李氏没多想,未知的东西总是很让人害怕的,她根本没想过离开村子去别的地方,因此听过一耳朵也就过去了,再说了过继也没有过继长子的道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这老人养老可是要跟着老大的。
当然了这只是习俗,跟着老小儿的也有很多,这种大多都是为了照应老小儿了。
李范氏跟公婆相处还算不错,满心的打算着等小叔子成了家分家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管公婆跟自家还是跟小叔子总比现在的日子要自在的多。
因此对这个回乡探亲的二叔她倒是像个局外人一样,更何况他们大丫才去了没多久,李范氏根本没心情弄参与这些。
不过这个二叔拿回来的东西是真不少,家里一连好几天的伙食都有肉,有的更是见都没见过,两个儿子吃的满嘴流油。
为了过继个儿子出去她婆婆跟三婶儿差点儿抢破头,最后到底是定了她小叔子出去,那时候李范氏很高兴,这些年婆婆紧攥着他们不肯分家,就是为了给小叔子攒钱娶媳妇儿盖房,现在媳妇儿也不用娶了,总归能分家了吧。
这次她小叔子便跟着这位二叔走了,后来家里真的分了家,公婆跟他们过,平时还能帮着做饭洗衣服,李范氏倒是很满意,直到后来有一天李家二叔派了人过来接他们过去参加小叔子的婚礼。
虽然过继了就是大伯大娘,但到底是亲爹娘,又有人来接,李范氏公婆还真动了心思,老儿子大孙子,哪有不疼的,这白白的把人过继出去,虽说是想让他过好日子,但是心里也是惦记,能去看一眼,再好不过了。范李氏和李大贵也跟着两老去了。
去了春城之后,一家子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什么都稀罕,什么都稀奇。小叔子还专门带着他们转了一圈,很多东西对他们来说见都没见过。
小叔子帮他们介绍之余还重点提了提李婉,也就是二叔家的闺女,是个十分了不得人物,据说还生了沈嫁的孩子,马上就要嫁到沈家去当少奶奶了。沈这个姓,就连村里都听过,据说是春城最有钱的人。
李大娘听儿子这么说也震惊的很,忍不住发出了惊叹,乖乖,那沈家有钱成那样是不是连院子都是金子垒的呀。
范李氏心里也这么想,本来看到这个小姑子便敬畏的很,后来见了更是老鼠见了猫一般。小叔子显然对这位便宜姐姐推崇的很,大讲特讲她的本事,要知道李家可给李婉帮不了什么忙,嫁进李家可全凭她自己的本事。就连他能如愿娶了媳妇儿也是沾了李婉的光。
小叔子的媳妇儿是个医院的护士,来到春城之后他一直在李家早餐店里帮忙,有时候他们一群小姑娘会去那买早餐,小姑娘也是念了护校出来的,家境不错,反正李大娘看着是哪哪都满意。
李范氏也觉得这姑娘长得真齐整,据说还是个护士,她不知道护士是个什么,好像是医生之类,只不过小叔子随口的一句话却让她变了脸。
“要是早几年认识雪茹或许大妮儿就不会没了,说是发高烧什么的打上一针就能好呢。”其实他也不懂什么,只是去接人的时候看过一眼,本来他也以为发高烧是治不好的,后来王雪茹哭笑不得的告诉他,并不严重打上两针就能好。
小叔子也挺喜欢大妮儿这个侄女,都养到十岁上头却得病没了也难过了一段日子,本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病,却原来是打上几针就能好的。
只是他随口一提,对李范氏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她求证似的看向王雪茹,王雪茹被她的眼神都吓了一跳,只能干巴巴的解释道:“并不是这么说,毕竟病因不同,不过大部分是能治好的。”
别的范李氏根本听不到了,她脑子重复的想着是能治好的,能治好的,她女儿本来是能活着的,她的大丫啊,闭眼之前都在跟她哭诉特别疼。
勉强坚持到从春城回来,李范氏便病了,她知道自己这是啥病,因为一闭眼就能听见女儿哭着喊疼,她根本闭不上眼,就算是铁打的人,时间长了也会被熬干了。
拖着个病歪歪的身体,李范氏都在想是她这个当娘的没本事啊,但愿大妮儿再托生的时候投到一个好人家去吧,别在托生到她肚子里了,她没本事啊,却原来她本以为的大病也不过是打几针就能好的呀。
第81章番外()
李范氏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来的;本来她已经病的十分严重,就算是别人没告诉她,她也知道自己没多长时间了。
别人都说她没有享福的命,毕竟家里的日子眼看要好起来了;但是她这身子却越来越弱;只是到底放心不下孩子们;这才能坚持一天是一天。不过她知道自己的心其实已经死了。
因此等她重新回来的时候还有点儿懵,这一年大妮儿九岁;离大妮儿生病还有一年时间。
范李氏想了很久,只能归根于菩萨保佑;要不然怎么能重新开始呢。
这一次范李氏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