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城市的小日子-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庑┠昕髑返耐ㄍú钩セ乩础�

    朱姐姐是个行动派,头天夜里想起女儿,第二天便请了假去找,而由于当年朱姐姐送孩子的那户人家搬去了外地,朱姐姐头一次寻女之路竟是在一开头就这么断了。

    那一刻朱姐姐真是寻死的心都有了,一时担心这辈子跟女儿再无一面之缘,一时又担心女儿是否还在人间,重重思虑压心之下,朱姐姐便坐下了心病,连着数日茶饭不思、坐立难安,好好一个人竟叫自己折腾的面如淡金、形销骨立,看着竟似大去之势,可没把老实的朱姐夫给吓死,连忙让儿子去通知他舅舅朱长林。

    而朱厂长的爹妈走得早,他自小由姐姐抚养长大,一听姐姐不好了,正在洗头的他顶着一头泡沫,就一路哭着奔向姐姐家,路上两只拖鞋都给跑丢了,他也没顾上去找。

    “子欲养而亲不待”,姐姐打小把他养大,这还没过两天好日子呢?怎么这就要抛下他了?

    “姐姐,姐姐!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了?”已经四十出头的朱长林像是一个孩子一般哭倒在朱姐姐床前。

    而原本气若游丝的朱姐姐在听到亲弟弟的哭声之后,也终于回过了一丝神。

    她这辈子最在意两个人,一个是送出去的女儿,那是她心底永远的愧疚,另一个就是弟弟朱长林,这是她老朱家的独苗啊!老娘走得早,临走之前不放心,可是拉着弟弟的小手交到她手里,跪求着她要好好养大弟弟,那样老娘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她的。

    为了小弟,朱姐姐一直拖到二十八岁都没嫁人,直到遇到老实本分的朱姐夫,愿意和她一起供养小弟,才带着小弟嫁到婆家。婚后夫妻两个也是掏心窝子的待朱长林,家里没有钱,他们宁肯自己的孩子不念书,也要让弟弟上大学,家里没有吃的,他们宁肯把女儿送人,也不肯叫弟弟挨饿。

    这个弟弟就是朱姐姐的眼珠子、心尖子。

    此时见到玉树临风的小兄弟居然狼狈成这个样子,朱姐姐不知哪里生出的力气,竟是半撑着坐起身子,一把将小弟抱在怀里,紧张的不得了:“长林!长林!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跟姐姐说,有姐姐在,不怕,不怕啊!”

    “姐!你别抛下我!”一肚子心眼的朱长林,此时真个哭成了泪人。

    “姐姐不会!姐姐不会!姐姐就是自己闺女不要,也不能不要长林!不能不要长林!”朱姐姐抱着朱长林像是哄孩子一样拍着,却叫朱长林更是悲从中来,生怕这像母亲一样慈爱的姐姐就这么离自己而去,他拉着姐姐的手,眼泪鼻涕流了一身:“那姐姐你怎么好几天都不吃饭?姐夫怕我担心,一直都没告诉我,姐你究竟遇见了什么难事,你跟弟弟说,就是天塌下来了,弟弟也给你顶着!你要是没了,长林也不活了!”

    “呜……长林!”一声哭泣,朱姐姐这才吐出了堵在心里几天的大石头:“你外甥女丢了!我闺女丢了!找不回来了!”

    至此,朱长林和朱姐夫一家方才知道老太太去找女儿的事情,朱长林当时就拍胸脯包揽下了找外甥女的事情,朱姐夫和儿子也是指天立誓,一定要把女儿(姐姐)找回来,这才哄着朱姐姐喝下米粥,安然睡下。

    作为淮西三大厂之一的当家人,朱长林的人脉资源可是朱姐姐所不能比的,在他不计代价的发动人脉下,当天晚上就有熟人给了他朱姐姐送孩子那家的消息。

    原来那家人是从沪上过来支援三线建设的,早十几年前就回了沪上,而更要命的是,据知情人说那户人家在抱养了朱姐姐女儿之后,家里的女主人竟是一场病去了,那家的男主人找不到朱姐姐,只得把孩子又送给了乡下的一户农家。

    朱长林第二天就找了个买设备的由头,公费去了沪上,可是沪上那么大,他一个小山城来的土包子又能有多大能为,东跑西跑寻了三四天,也依旧找不到当年那户人家的一点消息。

    朱长林走投无路之际,还是那个熟人帮了忙,从当年给那家女主人治病的医生那里打听到了朱厂长外甥女的下落,居然是给送到了北河口的乡下,淮西最穷的地方。

    等朱姐姐找来的那一刻,她女儿正顶着烈日在田里栽秧,一张小脸都晒得通红的。心疼坏了的朱姐姐,当即跳进了水稻田,抱着一身泥水的女儿就哭了起来。

    对于这个女儿,朱姐姐是又心疼、又愧疚,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弥补给她。而朱长林就这么一个姐姐,又是为了给他饭吃才送走的女儿,于情于理他都不能不管这个辛苦找回来的外甥女,先是拐了个弯子把外甥女弄进了手拖厂食堂做帮工,继而又找了个机会把她转进了办公室管茶水,几番调整调动之后,手拖厂不知不觉间又多了个女青工,还是比临时工高一等次的大集体合同工。朱厂长还隔三差五的找了各种理由给他这个外甥女各种岗位补贴,以至于她的福利待遇比起有全民编制的正式工竟也不差了。

    可是任由手拖厂上下再是不服气,等你去找朱厂长理论之时,人家却还能一条条、一件件的找出文件参考、理论依据,端得是滴水不漏,让你不得不服,对朱宗师这一手精妙绝伦的乾坤大挪移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为了外甥女,朱厂长做的还不止这些,早半年就把外甥女婿也编进了厂里的青保队,这次趁着厂里扶助困难职工的东风,他又给外甥女婿整了个铺面,连经营方向和货源都直接给他安排好了,专营闽浙来的“高档”仿制鞋,填补淮西市场空白。

    做舅舅的能做到这样,也算是尽心尽力了,也难怪他外甥女两口子逢人都夸亲舅好,朱姐姐、朱姐夫还真没白养这个弟弟。而那个帮助朱长林找到外甥女的熟人,更是得到了朱姐姐一家发自心底的感激,便是朱长林也一再保证永世不忘他的厚恩。

    只是朱长林的报恩方式却很令人不解,恩人一过世,他就将恩人的儿子从效益最好的车间调去了锅炉房,更是让恩人的儿媳直接下岗,凌厉狠辣,简直一点情面不讲。

    帮朱长林寻回外甥女的正是顾爷爷,因为他在卫生部门工作,才方便寻到了那位医生,找到了朱姐姐女儿的消息。担心又是空欢喜一场,顾爷爷更是自己先跑了一趟北河口,确认了朱姐姐女儿的消息,才通知的朱长林。用朱长林的话说,姐姐就是他的亲老娘,姐姐的闺女也就是他自己的亲闺女,顾爷爷帮他找回了闺女,救了他姐姐的命,就是救了他朱长林的命,算上粮食关那次,便是救了他两次,除非天塌下来了,不然他都忘不了顾爷爷的恩情。

    可是恩情敌不过现实,友谊又哪及得上官威,给朱大厂长的仕途添堵,便是真的天王老子也不好使,更甭提顾爷爷“随手帮的那点小忙”了!

    因为有着这段渊源,前世顾建国和徐乐晴一直天真的认为朱厂长是自己人,便是争指标输给鲁家,他们也只当是顾建国先做了蠢事,朱厂长碍于厂里风评才不得已为之,怎么也想不到朱厂长会突然翻脸对他们下狠手。

    一家人最初还不肯相信,傻傻的以为是厂里弄错了,顾『奶』『奶』更是特地上门去找了朱长林,却没想到以前一口一个“老嫂子”的朱大厂长这次连门都没让她这位“老嫂子”进。顾爷爷刚走,口口声声永生不忘恩德的朱长林就给他的遗孀上演了一出什么叫“人一走,茶就凉”,让『性』子刚硬的顾『奶』『奶』都忍不住在外面哭出了声:“老顾,你怎么就走了呢?你老婆孩子都叫你的老朋友给欺负死了!”

    可任由顾『奶』『奶』在门口哭干了眼泪,“老朋友”朱长林就是不开门。

    世态炎凉,一至于斯!

    倒是朱姐姐和女儿还念着旧情,听说了这件事,便急急忙上门质问好弟弟、好舅舅,朱长林给出的答案却是——“我不是还没让顾建国下岗吗?对得起老顾那个死鬼了!”

    这张生面孔,让顾家人彻底寒透了心,明白了老熟人朱长林究竟是什么人。这种被信任的“自己人”从背后捅一刀的滋味,让他们付出了悲苦的半生才体会明白。

第四十八章 西游记里的王府井鞋店() 
“大老妹,小老妹,你们搞这样客气!那我不送你们啦!有空常来玩哈!”追着将来南风鞋店捧场的徐家敏和顾芸晓送出门口,店里又有人要看鞋子,李洪运便匆匆打了招呼回去。

    顾芸晓和徐家敏看他生意好,都挺为他欢喜,尤其是徐家敏,她脸上的笑一点不比李洪运少,仿佛南风赚钱她也跟着光彩一样。许是害怕顾芸晓笑她,徐家敏就没话找话的说道:“大老表这生意还真不错来!”

    “那是!”顾芸晓点点头。“有朱厂长掌舵帮衬,生意能不好吗?娘家大侄子也发达了,大舅妈也该放心了!”

    “可不是嘛,妈天天就惦记着她娘家这几个侄子!”

    事情就是这么巧,虽说李洪运家住的北河口和徐乐晴老家杜家桥一在淮西城西北,一在东南,隔了百把里地,可是李洪运却和顾芸晓的大舅妈李必财是堂亲姑侄。

    当年顾爷爷帮着朱姐姐找到女儿后,两家人也慢慢熟悉了,徐乐晴和朱姐姐母女在厂里碰见了,都会聊上几句,一次徐乐晴无意中说起自家是杜家桥松果村人,朱姐姐女儿宋玉凤当时就叫了出来,原来她的夫家竟是从松果迁去北河口的,两家人多年前居然还是同村街坊,这可不是有缘?宋玉凤回家跟李洪运一说,两边再把祖上的亲戚派一派,竟是发现大舅妈李必财的父亲李登满很有可能跟李洪运的祖父李登仓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两家没准还真是亲戚。

    李洪运父亲那一辈兄弟姊妹,也就剩他父亲李必松一人了,乍一听儿子说松果老家那边还有个同宗妹妹在,高兴的便连夜来了淮西,要徐乐晴带他回老家认亲。

    这堂兄妹两个几十年来头一次见面,就抱头哭成一团,说起往事都是无限唏嘘。当年民国军阀混战,大小军阀头子都是到处拉壮丁、扩大势力,李必松的父亲李登仓为了逃避抓捕,就跟几个同村小伙一起躲去了北边山里,原想着等抓壮丁的走了,他们再一起回家。谁料想那群天杀的狗腿子没抓到壮丁,竟一把火把李家的茅草屋给烧了,几天后李登仓回来却是再也找不到家人,就背井离乡辗转在北河口安了家。而大舅妈的父亲当年岁数还小,事发时正好在外放羊,却是命大逃过这一劫,事后他也不敢在村里『露』头,躲去邻村姑妈家藏了好几个月,才回到松果老家又从新扎下根。

    李登仓原本以为老家亲人都不在了,这些年才一直没有回到伤心地,谁成想他的小弟也活了下来,还留了大舅妈这个女儿在世间,只可惜老人家已经在三年前就过世了,到死也没得知亲人的消息。

    大舅妈和李必松都没了姊妹兄弟,这堂亲就是世上最近的血脉了,当下便认了亲,年年走动起来,待三两年亲戚走下来后,竟有点亲兄妹的意思了。而李洪运自然也成了大舅妈的娘家亲侄子,跟徐家敏兄妹也算作亲姑舅老表,也难怪徐家敏会为他欢喜成这样。

    因着这一层亲戚关系在,前世朱姐姐母女俩没能劝朱长林收回成命,出于愧疚,便打着年节走亲戚的幌子,每年都给顾家送好几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