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和于禁只带了一千虎豹骑,悄悄摸到乌巢附近。
如果淳于琼小心一点,以乌巢三万守军,就算淳于琼本身实力不如关羽,在怎么也能守住。
可惜,淳于琼是在宿醉中,被关羽一刀击杀,一千虎豹骑士兵冲入粮仓,将粮草烧了个干净。
这一把火,直接将袁绍囤积在乌巢的五十万石的粮草烧了个干净。
远在官渡的袁绍,看到乌巢方向出现大火,顿时心惊,马上派了张郃高览前去查看。
关羽和于禁放火烧了粮草后,马上换成了袁绍士兵的盔甲撤退。
在半路上遇到了前来查看情况的张郃高览,按照计划,于禁假装是从乌巢溃逃的部队,前去官渡向袁绍汇报消息。
但是关羽太过惹眼,而且之前刘备在袁绍军中多次提起关羽,张郃一直记在心中。
当场就把关羽认了出来。
“他是关羽,他们是曹贼的人。”张郃大声喊了出来。
关羽双眼微眯,青龙偃月刀划过,张郃的人头直接飞了起来,随后又是一刀,将高览的人头斩了下来。
两人距离关羽实在太近,以至于关羽偃月刀一伸,就能攻击到两人。
张郃虽然将关羽认了出来,但是完全没想到关羽的刀如此的快,快到他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人头就已经掉落了。
张郃高览一死,两人带来的一万兵马,失去了指挥,被关羽于禁一阵冲杀,阵型大乱,死了大半,逃了大半。
关羽于禁也不恋战,直接带着人快速撤走,返回曹营。
乌巢的大火,还是在夜间,就是在百里外也能看到。
随着乌巢和张郃高览的残兵返回,将消息带给袁绍,袁绍直接倒下了。
五十万石的粮草就这样没了,还带上自己麾下三个猛将,让袁绍心如锥刺。
袁绍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马上撤兵,一个是在三天之内打败曹操。
乌巢的粮草被烧了,但是官渡现在的粮草还足够他的百万大军支撑三天。
撤退最是稳定,但是袁绍不甘心。
他率领百万大军,现在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特别是想到被关进大牢的田丰。
对于是撤退,还是殊死一搏,袁绍却是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一方面是不甘心,一方面又害怕失败,此刻,他身上的缺点被无限放大。
如果他不是主公,他不是发号命令的人,袁绍绝对会马上建议他的主公,趁着还有三天的粮草,和曹操殊死一搏,就像当初他建议何进诛杀宦官一样。
但是此刻他是主公,他的下属,颜良文丑,许攸荀谌沮授审配,有的建议他马上撤退,返回邺城,有的建议他和曹操拼了。
袁绍心乱如麻,头昏脑涨,完全下不了决定。
时间一拖,就过去了一天。
虽然军中的粮草还能够支撑两天,但是昨天乌巢粮仓被烧的消息,已经传遍三军。
袁绍的军心已经彻底乱了,下面的士兵就怕没有饭吃,每一餐都要问是不是他们的最后一餐了,问什么时候可以撤退,问为什么还不撤退。
等袁绍了解到大军士气后,终于有了决定,但这个时间点,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袁绍决定趁着晚上在撤退。
曹操这边,时刻关注袁绍的动静,心中奇怪,袁绍粮草被烧,为什么还没有动作。
同时还有一件事情,让曹操很是心烦。
关羽和于禁归来后,关羽马上向曹操提出了辞呈,要去寻找刘备。
曹操虽然可以强行留下关羽,但是他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
杀关羽?曹操更不忍,见关羽坚持,只好同意。
关羽先是回到许都,接上刘备的妻子,将曹操此前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留下,带着刘备的女人直接前往荆州。
而曹操在等了两天,不见袁绍有动作,第二天夜晚,就在袁绍准备撤退的时候,带着大军向袁绍的军营发起了进攻。
袁绍大军军心混乱,而且每个人都在想着回去,曹操突袭之下,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各个将领,也是各自为战,士兵乱臣一团,连主公袁绍在哪里都不知道,只是像北方撤退。
……
身在扶风的赵畅,在战斗结束后的第十天,就收到了暗影写的战报。
他知道,袁绍完了。
虽然袁绍现在还是坐拥四州之地,手中还有五十万兵马。
但是袁绍自身不行了,他没有曹操刘备那样坚强的意志。
第382章 袁家完了()
? 郭嘉贾诩向赵畅分析现在的天下大势,袁绍败在曹操手中,如今能够作为赵畅的敌手的,也就只有曹操了。
赵畅选择坐看曹操袁绍拼个两败俱伤,但是现在袁绍战败,曹操到了收获的时节,赵畅肯定也要出来分一杯羹的。
袁绍四州之地,赵畅不求全部纳入囊中,但是拿下并州幽州应该没有问题。
现在赵畅就等袁绍病死了。
没错,回到邺城的袁绍,已经卧床不起了。
袁绍不是没打过败仗,之前和公孙瓒交战的时候,也被公孙瓒打败几次,但是那些袁绍都可以承受。
可这一次,百万大军,被他看不上眼的曹操所败,加上之前帐下诸多谋士反对,袁绍无法承受这样打击。
现在袁绍名下的四州,分别在三个儿子,以及外甥高干手中。
病重的袁绍,并未吸取上一次教训,他还是优柔寡断,没能下决心,把自己的位子传给谁。
主要就是传给大儿子袁谭还是小儿子袁尚,袁绍一直下不了决心。
而且他帐下的文臣武将,也是各有各的选择。
如果袁绍这个时候,拿出自己的魄力,不管是选择袁尚,还是选择袁谭,只要选一个,然后将另外一支的力量收回来,他这几年的基业,绝不至于因为几个儿子的内乱,被曹操夺取了自己的基业。
但很是可惜,袁绍一直摇摆不定,直到死亡。
审配逢纪马上拥立一直被袁绍待带在身边的袁尚,继承了袁绍的基业,袁绍留下的大多兵马全都归为袁尚统治。
但是被袁绍封为青州刺史的袁谭,得知后哪里肯甘心,直接自封为车骑将军,要和袁尚对着干。
袁绍一死,曹操马上就挥师北上了,要谋夺袁绍留下的地盘。
赵畅同样亲自统帅大军出发,直指并州高干。
袁绍留下的四州之地,并州现在袁绍的外甥高干掌控,冀州为袁尚拥有,青州是长子袁谭,幽州是次子袁熙。
袁绍当初如此选择,就已经为今天的结果埋下了种子。
三个儿子,一个外甥,都是袁绍的至亲,如果袁绍在,四人不会有问题,但是袁绍一死,而且不是把基业交到长子袁谭手中,马上就上演了一番兄弟相残的戏码。
不过在面对曹操这个大敌,袁氏兄弟虽然恨不得对方去死,但还是暂时联手抵挡曹操。
只是他们的父亲都不是曹操的对手,就更不要说他们几个面和心不和的兄弟了。
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袁谭所在的青州,首先被曹操攻破,袁谭只得逃到冀州。
另一边,赵畅也是乘势拿下了并州,并州刺史高干逃去了幽州,和袁熙一起。
因为要和赵畅抢时间,曹操也没有休息,并未选择退兵,让袁谭袁尚自相残杀,在收了青州后,马不停蹄的转向冀州。
赵畅同样带着大军杀进幽州,袁熙被袁绍放在幽州,本身就不被重视。
而且袁绍留下的文臣武将,大多都是选择袁谭或者袁尚,并没有人选择袁熙,三兄弟中,袁熙的力量最为弱小。
而且袁熙这人,也没有什么野心,在赵畅兵临城下,假模假样的抵挡了一下后,马上就向赵畅投降了。
失去了袁绍,赵畅攻取并州幽州,几乎没花什么力气。
而曹操在冀州,还是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袁绍虽然死了,但是他当初招募的人才都还在。
特别是颜良文丑未死,这两猛将,现在都跟着袁尚。
加上沮授许攸等人,曹操并优势。
在得知赵畅已经拿下幽州后,曹操暂时放弃了,选择退兵。
袁绍已经死了,曹操现在要面对将是比袁绍更加强大,更加难缠的赵畅。
袁谭和袁尚合并,曹操觉得是个比较难啃的骨头,曹操不想在两人这里消耗太多的力量。
所以曹操撤兵,袁谭袁尚不和,曹操撤兵后,兄弟两人没有了外在威胁,肯定是要内讧的,到时候曹操在出手将两人一锅端了,更加轻松省力。
只是曹操没有想过,他撤兵了,赵畅的大军可还是在幽州。
或许曹操想到了,只是曹操认为赵畅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去攻打袁尚袁谭。
亦或者曹操就是要看赵畅和袁氏兄弟拼个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从冀州撤兵后,赵畅马上就带着大军直接从幽州南下,从北面攻打袁尚袁谭。
袁氏兄弟两手,帐下也是人才济济,确实不好攻打。
但是赵畅原来就在袁绍帐下做过事情,而且当初可是送出去很多人情,袁绍帐下的那些文臣武将,几乎每个人都和赵畅有关联,收过赵畅的好处。
赵畅大军压境,作为如今第一诸侯,赵畅给袁谭袁尚以及其他人的压力,更胜于曹操。
赵畅每天只是佯攻,并未真正的攻打邺城。
另外,私底下每天都有暗影和城内的人联系。
袁谭袁尚内部被赵畅轻松瓦解,很多人已经有意投降赵畅,有的甚至已经跟着暗影悄悄出了城,来到赵畅的军营中。
城内,颜良的府邸。
“又是你,你这次来又有何事?”
站在颜良身前的,是前次提醒颜良要小心关羽的暗影六号。
“主公希望能够和将军一起建功立业。”暗影六号道:“这是主公亲笔书信。”
颜良伸手拿过信纸,当着暗影的面拆开看了起来。脸色阴晴不定。
赵畅在信上写的委婉,但就是一个内容,希望颜良能够投奔自己。
有着之前的关系,颜良对于投奔赵畅,心中并无抵触,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身为河北第一猛将,就这样抛下袁绍的儿子,转身投奔赵畅,颜良下不了决心。
袁绍之前对他不薄,他不想落井下石,袁绍才死,就转身来对付袁绍的儿子。
“你回去告诉你家主公,我三天后给他答复。”颜良道。
暗影六号离开,颜良马上就去找文丑商议了,在这袁绍帐下,颜良和文丑实力最是接近,两人关系也是最好的。
颜良并未隐瞒,告诉文丑赵畅要招募自己。
兄弟两人商议了一番,就有了决断。
第383章 半壁江山()
? 邺城,袁尚袁谭看着空荡荡的大厅,心灰意冷。
短短半月时间,原本济济一堂的人,现在在所剩无几。
将近一半的人,此刻都已经跑到城外,赵畅的大营中。
不是剩下的人有多么的忠诚,而是因为他们多犹豫了几天,袁尚袁谭有了反应,将他们的家眷给看管起来,他们想走也走不了,除非他们能够狠心抛弃家人。
除了袁尚袁谭兄弟二人的声音外,其他人都默不作声,很多人都想投降赵畅,但是这个时间点,明显袁家兄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