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瑞心知不妙,站起身来向项高和徐渭拱了拱手:“不好意思二位,在下和张大人有点事情要先商量一下!”说罢便扯着张居正出门去了。
海瑞扯着张居正来到走廊,压低声音问道:“太岳兄,现在看来只能应允他们两个了!”
“应允?凭什么?”
“不凭什么!”海瑞急道:“你方才没听他们说吗,若是不允许,那就是为渊驱鱼,把人才都赶到他们那边去了,这个可是万万不能成吗?”
“什么人才!”张居正冷哼了一声:“一群势利小人罢了!再说这些年江南为兰芳社做事的人还少吗?也不缺这三十九人了!”
“太岳兄,话可不能这么说!”海瑞答道:“过去要么是渔民、要么是商贾农夫,可这一次却是读书人,而且还是刚刚考中举人的读书人,一下子三十九个。如果他们去做了兰芳社的官,那就是君臣之分已定,会有什么影响?周可成这是在千金买马骨呀!如果我等坐视不理,不出十年,江南的人心就都落到兰芳社一边了!”
听到这里,张居正也已经回味过来了。正如徐渭先前说的,朝廷科举选士不光是为了选择人才,更是为了用官职和各种特权换取地方精英的支持。换句话说,假如他们坐视周可成给予这三十九人“高级事务官”的头衔,并在兰芳社控制的土地上授予其各种官职,这实际上就是允许兰芳社在江南“开科取士”,吸收人才事小,这些在讲谈社就读的士子们以及其背后的家族在政治上倒向兰芳社事大。而且比较来看,朝廷三年也就能给南直隶一百三十五个举人头衔,要想做官一般还得考上进士,平均下来一年能够拿出来的经制官撑死也就一二十个罢了;而兰芳社现在统治着半个日本、一个东番、东南亚数百个岛屿和半岛、整个大洋洲,以及许多位于沿海地区的商站、殖民点、自治市,可以拿出来的职位比朝廷给南直隶的多十倍也不止了,其中的油水更是远远超过大明的官儿,两边竞争起来,兰芳社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大明打的一塌涂地!这一点张居正虽然还不是完全清楚,但也知道一二。
第两百七十四章 妥协()
比起这个后果,讲谈社那三十九个士子的功名就是小事了,不管怎么说讲谈社的士子还是拿的大明的功名,是大明的人才,其背后的家族、阶层也是效忠大明天子的。可要是他们都去做了兰芳社的官,其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
“刚峰兄说的是!”张居正处事也决断的很:“决不能允许兰芳社在我大明开科取士,只是这三十九人的功名已经被革除了,现在若是再恢复,岂不是儿戏?”
“那也顾不得了!”海瑞斩钉截铁的答道:“两害相较取其轻,总比让他们去兰芳社做官的好,我们这里先答应徐渭他们,回头再想办法!”
“那也只能这样了!”张居正沉吟了片刻,最后只能沮丧的点了点头:“我一心为国家兴利去弊,却不想如此之难!罢了,我不想再见到那两人的面容,你进去说清楚我们就回去吧!”
“徐相公,项公!”海瑞回到桌旁,笑道:“我方才与太岳兄商量过了,那三十九名士子的功名可以恢复,不过贵方有些事情也必须收敛些!”
“海大人说的‘有些事情’指的是在江南招考高级事务官吗?”徐渭问道。
“不错,正是此事!”
徐渭笑了笑:“既然海大人能够顾全那三十九名士子的功名,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过海大人有没有想过,我兰芳社麾下列国人氏皆有,本来若是在讲谈社招考高级事务官,那将来社中中坚必然多半都是我中华人氏,可若是不在江南招录,那这些多出来的位置会被谁占据呢?谁对谁错,谁智谁愚,以海大人之智,应该不难明白吧?”
张居正站在外间,看着窗外燕子矶的景色,心中烦乱之极。不久他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转过身来看到海瑞出来,赶忙问道:“刚峰兄,如何?”
“嗯!”海瑞点了点头:“徐渭已经同意只要我方恢复那三十九名士子的功名,不干涉讲谈社的正常办学,兰芳社就不会在江南开科取士,不过讲谈社内部招录人员不在限制范围内!”
“这倒是无妨,只要限制在讲谈社范围之内就好!”张居正笑道:“他们社内的事情,谁又管得了他?只要不闹得太大就是了!”
海瑞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神色黯然。张居正见状,赶忙询问,海瑞便把方才徐渭说的最后那段话复述了一遍,叹道:“其实那厮说的也有道理,周可成也罢,徐文长也好,他们虽然是在海上发家,但对我中华还是念一份香火情的,但未来在海外几代人下来,那香火情就淡了,最好的办法是从我大明取俊杰之士,前往牧民守之,这般下来兰芳社之地才是我华夏之民之地。你我这般做与朝廷是忠,但千秋之后后人如何评说就很难讲了!”
张居正闻言也是默然,半响之后才叹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我吃的是大明天子的俸禄,便要忠于大明天子之事。至于千秋功过,还是留给后人评说吧!”
金山卫,港口。
在“飞毛腿”号的主桅旁,关羽正缓慢的踱着步。他还是第一次乘坐这条优美的三桅飞剪式纵帆船,不过却早已听说过它的美名:长59米,宽10米,排水量800吨,主桅30米,全船帆面积一千六百三十五平方米,平均航速可以达到十一节,据说这条船最早的任务就是从虾夷地运送专供周可成享用的最肥美的金枪鱼和大螃蟹——从虾夷地到淡水一共只需要十四天。
不过这一次在关羽脚下的船舱里装载的已经不是冰块和各种昂贵的鲜货,而是涂满防锈油的两千支火绳枪和士兵,这种最新式的高速帆船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兰芳社远洋船队里,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运输人员和各种紧急货物,而这一次关羽和他的联队就是乘坐着“飞毛腿”号和另外两条姊妹舰前往金山卫的,等待着自己的是什么呢?
关羽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脑海里开始回忆起金山卫的景象,虽然已经过去了五年,但很多图像还是那么清晰:热闹的街道、美味的小吃、狭窄的寝室、严酷的训练,还有自己的好友。想到这里,关羽的嘴唇上浮现起一丝笑容——故人重逢总是让人期待的。
“联队长,已经看到金山卫的灯塔了!”水手声音将关羽从回忆中拉了回来,他深吸了口气,向西北方向望去。只见一个黑点正在缓慢的爬出地平线,他眯起眼睛,半响之后方才确定那是一座高塔。
“你的眼力还真好!那么远都能看清是灯塔!”
“海上飘得久了,眼力自然好!”水手笑道:“大人,您要不要去艉楼的后平台那儿?金山卫港是我曾经见过最繁荣的港口,从那儿的景致别处看不到的!”
“比堺、淡水和马刺甲还要繁荣?”关羽好奇的问道,在他的印象中,堺和淡水的作为港口的繁荣程度应该至少不亚于金山卫港的。
“嗯!”水手点了点头:“前几年还不敢说,现在金山卫肯定是超过这几个了!我每年都会来两三次这里,每次都能看到不一样,实在是太快了!这么说吧,我上次来这里的时候,金山卫港内光是可以停泊深水大船的泊位就有接近四百了,现在只会更多!”
“四百?”关羽吓了一跳,他知道水手说的深水大船指的是吃水在六米以上的大海船,这样的大帆船足以跨越远洋,抵抗大风大浪,这只能说明金山卫港每年通过海路输入输出的货物是多么惊人,在关羽的记忆里,只有一个港口可以与金山卫相提并论,那就是传说中奥斯曼人的首都伊斯坦布尔。
第两百七十五章 冲锋()
关羽考虑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接受那水手的建议。他回到艉楼的走廊上,那里用帆布和支起了一个凉棚,还有藤椅和小桌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船长、大副和几个尊贵的客人会在那儿享受饮料和海风。关羽坐在藤椅上,看着那座用红砖砌成的灯塔缓慢的从海平面下升起,海面上的白帆也越来越多,这次航行的终点就在眼前了。
他目光所及之处,皆已被不同的建筑覆盖:住宅、仓库、工厂、船坞、集市、旅店,连成一片,即便相距甚远,关羽依旧可以听到市场里的喧闹。一座座烟囱升起,喷出的黑烟笼罩天空,关羽将自己目光重新转移到水滨,没人知道金山卫有多少码头,港口内停泊着无数船只,远洋大船和运河小船交织其间,船夫们摇动船橹往来于杭州湾和长江口,商船则卸下来自日本、东番、朝鲜、南洋的各种货物。关羽瞥见一条被漆成灰黑色的三层甲板战列舰停泊在深水区,有一半炮窗打开着,里面的黑色炮口露出寒光。
俯瞰着这一切的是土丘顶部的讲武堂,它包括七座布满射孔的鼓楼,一座巨大的碉堡,圆顶大厅和兵营、谷仓、靶场、军火库,而这一切统统被红砖高墙和壕沟包围着,整座建筑全部用坚硬的红砖和花岗岩建成,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红堡。关羽就是在那儿渡过了近两年时光,学会怎么服从命令和指挥别人的。
随着“飞毛腿”号进入港口,船长开始下令放下船帆,改用四条划艇将其拖曳到预定的泊位,关羽也从藤椅上站起,下令在底舱的士兵们来到甲板上,整队准备上岸。
“船长!”关于来到正大声发号施令的船长身旁:“依照上头的命令,我的人上岸的时候最好不要引人注意!”
“没有问题!”船长笑道:“我已经和引水官说过了,我们这几条船将在3号专用码头靠岸,那儿闲杂人等是无法进入的!”
“很好!”关羽满意的点了点头:“那我就一切听候你的安排了!”
随着水手们有节奏的叫喊声,船桨划动,在四条划艇的牵扯下,缆绳被绷紧了,飞毛腿号以及另外两条船缓慢的向港口的右侧驶去,关羽注意到内部的港区被一条陆岬和大约两公里长的防波堤分开,只留下一个大约四百米左右宽的缺口,缺口的右侧是一座炮台,显然方才船长说的“3号专用码头”就在那边。他放心的松了口气,开始考虑上岸后应该如何行事了。
3号专用码头。
朱文斐站在栈桥上,看着远处不断靠近的海船,心中却烦躁的很:就在两天前,留都学政已经撤回了对讲谈社那三十九名士子开革功名的命令,这对于朱家来说原本是一件大喜事,但一个意外却发生了。也在那三十九名士子之中的朱正良却表示对于功名已经毫无兴趣,而要去做兰芳社的高级事务官,去安南南朝顺化做商站代表。这无疑在朱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身为族长的朱文和更是雷霆大怒,声称朱正良若是再这般胡闹,便要将其逐出家门。身为朱正良的好友,朱文斐也是心烦意乱的很。
“大人,船就要靠岸了!”一个声音将朱文斐从纷乱的思绪中拉了回来,他点了点头:“你带人再请查一下周围,确认没有闲杂人等!”
“是!”请示的年轻人挺起了胸脯,然后转身飞快的离开了,朱文斐用赞赏的眼光看了看来年轻人的背影,这次跟随他来码头接货的是讲武堂即将毕业的那一百名二年级生,以朱文斐的眼光看来,这些年轻人无论是个人的武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