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所需要收割的,就是这种植在赵国宫城后花园之中的三亩稷谷。

    稷这个词,在很多时候会和社连在一起,是为“社稷”。

    社,田地,土地神,也就是后世的土地公。

    稷,从禾从畟,谷神,乃是五谷之长。

    后人常用社稷来代指江山,这社稷实际上指的就是土地和稷谷,秦国上代国君甚至以“稷”为名,由此可见稷谷在这个社会之中的重要性。

    在《诗经》之中,有一篇很有名的《黍离》也提到了稷谷,原文如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赵丹穿着一身十分朴素的衣裳,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头上戴着斗笠,弯着腰收割着面前的稷谷。

    此刻的赵丹,看上去完全不似一位国君,而是一名在地上耕作的普通农夫。

    太阳渐渐升高,虽然并不是炎热的夏天,但是在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劳作之后赵丹也有些汗流浃背的感觉。

    在将面前的最后稷谷收割完毕之后,赵丹终于忍不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走上了田埂。

    “好了,且都休息一会罢。”

    赵丹这一声令下,所有人都立刻就松了一口气,纷纷走上了田埂,在阴凉处歇息起来。

    毕竟都是一些平日里根本不会接触到农活的贵人们,如果不是赵丹的命令,又有哪一个家伙会在这个时节出现在农田之中呢?

    “大王,喝些汤解解暑。”一旁的王后邯郸端来了酸梅汤。

    赵丹接过酸梅汤,咕嘟咕嘟的一仰头直接喝完。

    酸酸凉凉的感觉顿时充斥了赵丹的身体,爽!

    带着这酸梅汤所带来的几分快意,赵丹对着韩婉笑道:“王后,从今往后此三亩之田便为宫田,每年秋收时节,宫中诸公子公子和夫人皆需下田收割,此为定例。”

    “喏。”韩婉轻轻柔柔的应了一声,有些圆润的脸庞因为长时间的劳作而红扑扑的,宛如一颗熟透的苹果,分外透出几丝成熟妇人的风情,让人有种想要咬上一口的冲动。

    一旁的内史虞信喜滋滋的走了过来,手中还拿着一把稷谷:“大王,大王请看。”

    赵丹定睛一看,脸上不免露出了几分疑惑的神情:“虞卿,这稷谷可有何异样之处?”

    虞信正色道:“大王难道不觉得这稷谷的谷粒很多吗?”

    赵丹定睛端详了一会,然后缓缓摇头:“这个……不多吧。”

    作为一名穿越者,赵丹可是见过后世那种能够把谷杆都压弯了腰的稻谷,那些谷粒的密度不但远远高于虞信手中这个,而且一个个都非常的饱满。

    如果说那些后世的谷粒是三十岁的彪形大汉,那么虞信手中的这个简直就是十六岁还没发育完成的少年啊。

    “不多?”虞信一脸的激动,突然从怀中掏出了另外一根谷穗:“大王请看看这个。”

    赵丹定睛一看,发现这根谷穗之上稀稀拉拉的长着十几颗谷粒,肉眼的能够数的清楚。

    更惨的是,这根谷穗之上的谷粒看上去根本就是营养不良的五六岁小孩的模样……

    赵丹突然想起了什么:“这是……”

    “没错。”虞信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道:“这便是寻常百姓所种植并收获的谷了。”

    顿了一顿之后,虞信继续说道:“臣手中的这根谷穗,乃是从臣家中一亩上田处得来。”

    “上田?”赵丹立刻就瞪大了眼睛。

    上田就出了这么个玩意?

    难怪一百亩田地都只能够很勉强的一家人,这生产力真的有待提高啊。

    虞信一脸激动的对着赵丹说道:“敢问大王,此谷究竟是何人所种,还请大王命其出来,臣欲要向其讨教一二,看看是否用了什么特殊的种子。”

    要知道赵国的税很多都是用谷子的形式交上来的,谷子的增产实际上也就代表着国家税收的增加。

    因此看见这种比其他谷子都要更加饱满和多粒的谷,虞信立刻就上了心。

    虞信生怕赵丹对此不上心,又立刻道:“大王,若是能够得到这般种子的话,那么每亩至少能够增产半石到一石,对于赵国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啊大王。”

    赵丹耸了耸肩膀,道:“这个东西其实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种子,就是先用寡人的曲辕犁来耕种,然后在生长的过程之中施用适量的粪肥啊。”

    虞信的眼睛都直了:“竟如此简单?”

    赵丹点头道:“对啊,便是如此简单。”

    一旁的相邦赵胜这时候走过来,笑着插嘴道:“虞卿难道没有发现,这两年邯郸附近所交上来的税都增加了不少吗?这便是曲辕犁和粪肥之功效啊。”

    虞信这才恍然大悟,赧然道:“臣不知此事,却是让大王见笑了。”

    赵丹微微一笑,道:“虞卿并不掌管农田之事,有所不知也是正常,寡人怎么会怪罪虞卿呢?不过说起来,寡人确实也还是有一件事情要告知诸卿。”

    赵丹说着抬起了头,对着已经围拢过来的几名赵国重臣们说道:“想必诸卿也都看到了,这曲辕犁和粪肥在应用之后能够增加田地的收成,而且这数年来的耕作也足以证明了这种方式的稳定性。”

    “诸卿都是家中有着许多田地之人,寡人希望能够诸卿能够身体力行为国民做一下示范,通过诸卿的影响力尽快的让这种方式传播到整个赵国。”

    虽然说曲辕犁和粪肥已经被赵丹捣鼓出来好几年了,但是赵国的国库毕竟是相当紧张的,想要依靠国家补贴的方式去普及显然很不现实。

    而且根据监察卫上报的情况来看,即便赵丹下令地方官员多次说明曲辕犁和粪肥的好处,但是底层民众仍然对此抱有谨慎的态度。

    这都几年过去了,也只有邯郸和邯郸附近的一些地方慢慢的在接受这种耕作方式,其他赵国的地方仍旧维持着之前那种原始落后的方式。

    这是赵丹所不能够容忍的。

    粮食在这年头太重要了,不仅仅是吃的东西,还能算得上是一种货币,甚至还属于至关重要的军备物资。

    任何能够让赵国粮食产量更上一层楼的东西,那都必须要全力推广才是啊。

    在场的这些人都是赵国的顶级大臣,不少人更是某些大家族的家主,家族的土地遍及全国各处。

    只要有了他们的支持和助阵,那么传播的速度显然就会更快。

    百闻不如一见,只要让贵族们将稻谷种到了全国各地,全国各地的农民们在亲眼见证了这种方式的好处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群起而效仿了。

    而对于这些在场的赵国重臣们来说其实也不亏,毕竟这种先进的方式应用下去,他们自己本身就是最早的一批受益者。

    所以很快的赵丹就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复。

    “请大王放心,臣等回去之后就吩咐下去,明年开始,这曲辕犁和粪肥必定会在臣等之土地上推广开来!”

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会议(第一更)() 
?    就在赵国秋收的同时,忙忙碌碌的上计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之中。

    上计,也就是赵国政府一年一度的、对于各地方和中央官员的政绩考核。

    在这些政绩考核之中,会有许多表现优秀的官员得到升迁,也有许多表现差劲的官员被降职乃至是撤职,大部分的官员则是不进不退,勉强混了一个“中上”的评价。

    等到上计结束之后,热热闹闹的元旦节就到来了。

    元旦节之后,便是冰天雪地的冬季。

    对于赵国乃至整个华夏大地来说,这是一个颇为和平的下半年。

    或许是因为上半年的那一场大战让诸国都有些疲惫,因此下半年之中除了齐楚两国在边境发生了零星的冲突并因此而险些爆发一场大战之外,其他国家都并没有什么异动。

    就在这样的气氛之中,公元前255年的春天到来了。

    这一天早晨,在赵丹的主持下,一场非常重要的会议正在龙台之中展开。

    通常来说,赵国会在这样的一场会议之中决定未来一年乃至数年内赵国的攻伐方向。

    但是这一次的会议,气氛却又和往年有所不同。

    赵丹晃了晃手中的情报,一脸严肃的对着面前的七名赵国大臣说道:“诸卿,根据可靠消息,楚国已然背叛了寡人,和秦国暗中结盟了。”

    赵丹这番话一说出来,在场的赵国大臣们脸上不免就有些惊讶。

    要知道在过去的五年中,楚国几乎每一场战争都站在了赵国这一边,可以说是赵国最为可靠的盟友之一。

    在过去的几次战争之中,虽然楚国在东南方向对于秦国的战争是败多胜少,但是每一次都牵制住了秦国相当一部分的部队,帮助赵国缓解了很大的压力。

    从某种潜意识来说,在场的许多赵国大臣们甚至都已经将楚国当做是“自己人”了,所以在听到了楚国背叛的消息之后他们才会显得如此的惊讶。

    最先代表赵国和楚国订下盟约的虞信忍不住开口问道:“大王,这消息……当真属实?”

    赵丹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严肃道:“此消息乃是来自楚国胡衣卫分部的绝密消息,绝对属实。”

    一听赵丹这句话,赵国大臣们就都安静了下来。

    胡衣卫这个机构,随着这几年时间的过去,名声也是渐渐的响亮了起来,开始有和“候”所率领的秦国秘密情报组织扳手腕的资本了。

    几年来双方在明里暗里也不知道有了多少次交锋,总的来说各有得失。

    既然是来自胡衣卫的绝密情报,那么肯定是错不了。

    其实赵丹在这里卖了个关子,并没有把真正的情报渠道吕不韦给说出来。

    虞信在确认了这个消息就很不爽了,立刻对着赵丹说道:“大王,这楚国竟然敢背弃盟约暗中勾结秦国,臣以为必须要发兵将其教训一番,否则的话若是韩魏齐诸国尽皆效仿,这对大赵来说十分不利啊。”

    眼下的赵国可不仅仅只有韩国和魏国两个盟友而已,事实上燕国和楚国也同样和赵国订立了盟约,秦国和齐国则和赵国有和约,也同样承认赵国是老大。

    由此看来,赵国还真就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盟主”。

    当然了,这年头各国的国君其实也并不太重视契约精神,什么盟约合约那是说撕就撕。

    但现在这种外交盟约体系对于赵国来说是很有好处的,那就是能够确保赵国不会被诸国群起而攻之。

    如果这样的体系被破坏掉了的话,“六国伐赵”就很有可能出现了,这种情况赵国是肯定顶不住的。

    事实上,直到历史上的战国末期,山东六国联合起来也不是没有和秦国的一战之力。

    只可惜秦国一来国力强劲,二来又有函谷关这等天险,加上山东六国也不齐心,这才导致了合纵的一次次流产。

    可现在赵国邯郸位于平原之中,并没有什么天险可言,从地理的位置来说是要比秦国差了许多,家底也没有当时秦始皇治下的秦国那么厚实。

    因此外交盟约体系的维持对于赵国来说就更加的重要了。

    虞信的这番话一说出来,立刻就得到了廉颇的认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