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不韦这一番侃侃道来,话说得是有理有据,加上又有战例在前作为证据,将对方顿时就驳得哑口无言,只能讪讪退下。

    一旁的芈宸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沉声开口道:“卫尉此言,未免言过其实。想那赵国如今悍然入侵关中,正是不义之师也。武安君如今挟大胜之威率军回援,又有关中父老之支持,民心所向之下必定得胜也。”

    “民心?”吕不韦闻言就是一阵冷笑,道:“阳泉君,昔年周朝开国有千余,如今不过仅剩七国。这些覆灭之国中的国君难道个个皆是不得民心之人不成?若是大秦无兵甲之利,不能于军战中胜过赵国,即便得了民心又有何用?”

    两人唇枪舌剑,顿时就在大殿之中争执了起来。

    很显然,这对之前还算得上是政治盟友的两个人,如今的关系是彻底的恶化了。

    年轻的秦国太子赵子楚坐在主位之上,看着自己面前激烈争吵的两名秦国重臣,脸上也不由得闪过了一丝不耐烦的神色。

    从子楚的角度来说,他当然是更加倾向于听从吕不韦的意见和秦国人议和。

    但是他也很清楚,阳泉君芈宸一来是自己的舅舅,二来又是秦国相邦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意见也是不能够忽视的。

    子楚咳嗽一声,重重的敲了敲面前的桌案,制止了吕不韦和芈宸之间的争论,然后转头对着另外一名至今仍未开口的秦国重臣说道:“纲成君,汝意下如何?”

    被点到名字的蔡泽不急不忙的站了起来,对着子楚行了一礼,然后开口道:“太子,以臣之见,其实阳泉君和卫尉之言,皆有可取之处也。”

    “哦?”子楚眉头一扬,心中多少有些惊讶。

    要知道在这之前,蔡泽其实和芈宸是很不对付的,所以子楚点名蔡泽开口多少也是有点希望蔡泽能够帮腔吕不韦的意思。

    但是现在蔡泽居然摆出了一副两边都有道理的姿态,这就很有意思了。

    子楚开口问道:“不知纲成君此言何意?”

    蔡泽正色道:“臣觉得,太子不妨先命令武安君调兵回援,和赵国人一战。若是能够战而胜之,那么自然是最好。若是战不能胜,以武安君之能想必亦是不会大败,届时再考虑和赵国议和之事便是。不知太子觉得如何?”

    蔡泽当然也是有着自己考量的。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蔡泽推荐的王龁已经是废了,那么白起就成为了蔡泽不能够得罪的对象,否则白起和芈宸联手起来的话蔡泽的日子就会很难过了。

    所以这个时候蔡泽自然是不会冒着触怒白起的风险去劝说子楚和赵国议和的。

    但蔡泽也不希望得罪吕不韦,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吕不韦是子楚最为倚重的心腹,得罪吕不韦就等于是得罪了子楚,只有芈宸这种自恃位高权重又是太子长辈的家伙才有那个底气不把吕不韦放在眼里。

    所以蔡泽的这个两边都不得罪的计划自然就出炉了。

    子楚皱着眉头想了一会,随后开口道:“诸卿以为纲成君这个计划如何?”

    芈宸立刻道:“太子,臣并无意见。”

    吕不韦看了芈宸一眼,好一会才道:“太子,臣亦无意见。”

    子楚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便速速派人去河东向武安君传吾之命令,命他速速率军回援咸阳!”

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国(第四更)() 
?    泾阳城北五十里地的一处平原上矗立着一座大营,李牧率领的两万多赵国骑兵精锐便是在这里扎营。

    这一天,一批车队从北方而至,在两千骑兵的护卫下缓缓的驶入了大营之中。

    这批车队之中所运载的都是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是李牧从栎阳城之中缴获的,先是运到了义渠人所掌控的地盘之内,如今又运来了赵军大营。

    义渠胜就在李牧的身边,看着李牧的表情多少也有些古怪:“李牧,你是不是又打算再烧一次泾阳城?”

    李牧看了义渠胜一眼,随后摇了摇头:“没兴趣,烧不了。”

    说是没兴趣,但如果真的能够烧掉泾阳城的话,其实李牧还真的是会考虑一下。

    只不过问题在于如今泾阳城之中可是有着五万多秦军驻守,想要凭借着两万骑兵去攻击一座五万守军的城市,这绝对是找死的行为。

    义渠胜撇了撇嘴,道:“既然这样的话,那么你还让人运粮到这里来干嘛?”

    李牧神情古怪的看了义渠胜一眼,道:“汝这个家伙现在已经把方圆百里只能所有能抢的村落和城邑统统都抢掠一空,但如今都已经不够食用。若是不运粮的话,那么军中哪里来的粮食?”

    “不不不,我的意思不是这个。”义渠胜摆着手说道:“我的意思是说,既然你知道泾阳城攻不破,那么想要绕过泾阳城去攻击咸阳城就更加不可能了,对吧?这样的话,那么你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呢?我可是听说月氏人似乎已经开始组织大军,准备渡过黄河东进了。”

    李牧有些意外的看了义渠胜一眼:“汝也知道月氏人的消息?”

    义渠胜哈哈大笑,道:“如果没有月氏人和林胡人的帮助,你以为这些年来我们义渠人是怎么在秦国人的严密监视下搞到那些武器的?”

    李牧点了点头,道:“难怪汝等义渠人的武器质量如此之差和烧火棍没有什么区别,原来是来自月氏和林胡人,这就难怪了。”

    “……”

    看着一脸吃瘪表情的义渠胜,李牧不知道为什么就心情大好。

    郁闷的义渠胜一脚踢飞了帐篷之中的一粒小石头,然后对着李牧说道:“你今天叫我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些?”

    李牧笑道:“当然不是。根据吾王的命令,汝的义渠国开国大典已经可以准备了。”

    “哦?”义渠胜眼睛一亮,脸上的懊恼神情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无比的振奋。

    说实话,在这之前义渠胜一直有些担心赵国人会不会遵守诺言,真的让自己成立义渠国。

    毕竟现在赵国的兵力可是比义渠人强大太多了,而且没有赵国的支持,义渠国也根本无法抵挡秦国人的进攻。

    但是义渠胜又抵挡不住成立一个国家的诱惑,要知道这国家再小那也是一个国家啊,能够率领义渠人复国成功,这可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成就。

    李牧斜了一眼义渠胜,看着义渠胜这一副欣喜若狂的模样,就忍不住出言打击道:“汝的义渠国不过半郡之地,有何得意可言?”

    义渠胜哈哈一笑,道:“现在虽然是半个郡,但是以后可以慢慢扩大嘛,不是吗?对了,你真的不考虑一下出任我义渠国的相邦?”

    李牧嘿了一声,对着义渠胜道:“若是汝有一天麾下能够拥有两万精锐骑兵,或许吾会考虑一下。”

    “两万骑兵?”义渠胜满不在乎的一挥手,道:“最多过个五年时间,义渠国会有两万骑兵的。”

    “两万衣不蔽体、拿着木弓用着骨头箭、老的老小的小所组成的两万骑兵?”

    “这个嘛……”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这个话题显然是继续不下去了。

    李牧又从怀中拿出了一样事物抛向了义渠胜:“接着。”

    义渠胜下意识的就接住了这样事物,拿在手里只觉得温温润润的有一种冰凉感,却是一方青色的玉石玺印。

    “这是……”义渠胜惊讶的抬头看着李牧。

    “自己试试。”李牧拿起手边的印泥,朝着义渠胜示意了一下。

    啪的一声,沾上印泥的玺印重重的盖了下去,随后一个印章突然就出现了。

    义渠胜眯着眼睛打量着印章里的四个字,片刻之后终于开口道:“这上面写的什么?”

    李牧:“……义渠王印。这是大王送给汝,祝贺汝开国的礼物。”

    义渠胜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浓郁了,一把抓住手中的玉石玺印是怎么也不肯放手:“很好,实在是太好了。等将来有机会的时候,你一定要替我转告你们大王我对他的谢意。”

    李牧点了点头,用很奇怪的眼神看了义渠胜一眼,然后道:“汝可以走了。”

    义渠胜喜滋滋的笑道:“好,我这就走。”

    “不,汝误会了吾的意思。吾的意思是,汝可以率领汝的四千骑兵回归义渠了。”

    “啊?”义渠胜愣住了:“难道你们要和秦国人求和了?”

    李牧看着义渠胜,十分沉静的说道:“白起就要回来了。”

    “白起?”义渠胜身体剧震,脸上下意识的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是的,根据刚刚传来的情报,白起即将回归关中,秦赵之间将有一场大战在关中展开。若是汝不希望汝的四千人马在这场大战之中损失殆尽,那么现在便可以离开了。”

    义渠胜想了想,摇头道:“赵国是我们义渠人的盟友,我们义渠人没有抛弃盟友的习惯,这一战我们会参加的。”

    义渠胜的语气非常坚定。

    “这并非抛弃盟友。”李牧轻轻的出了一口气,用严肃的目光看着义渠胜:“若是汝将汝的四千人马尽数折损在这一战之中,那么将来谁来保卫汝的义渠国?”

    义渠胜呆住了。

    足足过了半晌之后,义渠胜一咬牙,道:“好,这一次是我欠你们赵国的,以后我一定会报答回来!”

    说完这句话之后,义渠胜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营帐之外,义渠人集合的号角声开始响起。

    李牧看着义渠胜的身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消失,脸上的表情颇为复杂,看上去既有着一丝朋友离开的不舍,同时还有一丝——愧疚。

第五百八十三章 关隘破,白起归(为超超大红点打赏加更,第五更)() 
?    武关。

    武关,春秋时称“少习关”,因关在少习山旁而得名,素来被称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

    清代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记要》中称此地为:“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道南阳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武关巨防,一举而轻重分焉。”

    有诗云:“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

    从地形的角度来说,武关北倚岩崖,南临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关城横出河心。

    城东有四道岭,岭高且陡峭,“上山一道,不容并骑”,属于不折不扣的兵家必争之地,和函谷关、萧关、大散关一同并称为“秦之四塞”。

    从地理的角度来说,这里是关中通往南阳的必经之路,历史上秦楚两国为了此地曾经展开反复争夺,几十年来武关经历了多次战火,无数秦楚将士在关城上下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浇灌了这座天下雄关的赫赫威名。

    但这一次,秦楚争夺武关的定律终于被打破了。

    数十年来,韩国人第一次出现在了武关城下,并且带来了大量的攻城武器。

    如果说国力倒数第一的韩国人还有什么方面能够位居战国前列的话,那么军事装备绝对是值得一提的一点。

    从铁制的兵器到盔甲,从近战的刀剑到远程的弓弩,从投石机到冲车,几乎所有和军事有关的装备,韩国人几乎都处于顶尖水平。

    虽然因为宜阳城的失陷而损失了大量的工匠,让韩国人的冶炼水平因此而停滞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