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城门大开,里面出来一批文吏和兵卒,其中并无刘馥、王岩二人。
"臣等恭迎大王!"这些文吏在路旁拜倒叩头。
姬丹看了看问道:"刘馥、王岩呢?"
"他二人自觉罪孽深重,已经提前逃离望平城。"一人答道。
"哦?你们跟着他们投降东胡,为何不跟着一起逃走?"姬丹问道。
"回大王,投降东胡,并非我等本意。只是被迫无奈,权宜之举。"又有一人答道。
姬丹并不买帐,沉默片刻,喝道:"都拿下,等候发落!"
"是!"
马上有士卒上来将这些文吏都绑了起来。这些人都是文吏,其实根本不用绑也不敢反抗。至于那些士卒,也都被卸了兵器,关押起来。
"进城!"
姬丹挥挥手,大军便入城去了。进了城,姬丹见到这里房舍完好,百姓正听说姬丹回来了,都夹道出迎。见到这些,姬丹心有所动。
对比几天前见到的襄平城中景象,这里的百姓让姬丹宽慰许多。这里的人口也明显多了很多,百姓们也不象襄平城中仅有的几百人那样人人面带菜色,看来东胡兵占领的这段时间,望平城中百姓没有吃多少苦。
一路到了以前的郡守府,姬丹在门口站立良久,禁不住又与襄平城相比。两城都曾经是辽东首府,都建有郡守府,如今襄平城中的郡守府破败不堪,几乎无法住人,而这里的郡守府却完好无损。
"看来做投降派也有做投降派的贡献,至少保存了实力,使百姓不至于涂炭。"姬丹心中想道。
"来人!"心念及此,姬丹喝道。
"是!"
"把那些望平官员都放了,削职为民,从此让他们作个百姓吧!"姬丹有些感慨地说道:“还有,那些士卒,把他们都编入军队之中。”
“是!”
虽然士卒数量不多,只有数百人,但都是辽东兵,一向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悍,姬丹的兵马并不多,把这些人就这样关着也是浪费。姬丹带出来的辽东兵都特别忠勇,相信他们加入军队之后还会一样的勇猛。
这事还真怪不了这些降兵降将。中原历史上多少次屈辱地投降外族、外敌,而中原文化、种族却从来没有断绝过,即使在外族统治时期,文化也会有所发展。这些都是我中原民族能屈能伸,才有的结果!
当然,那些抵抗到底的人更值得称颂。这次要是没有甘利、以及丹城的隗彦、隗洪、姬男等人的拼死抵抗,东胡大军早已吞并辽东,兵临辽西了,姬丹哪里还能从容攻打蓟城,拿下王位?
这一战,东胡兵有十万大军,而现在逃到丹城外大营的不过数百,一定还有很多东胡兵还在外面。进了望平,姬丹又命甘利、干疤各领兵三千,去各处半路上堵截东胡逃兵。
干疤、甘利二将果然又擒拿了不少东胡兵。第二天,军士来报,姬丹的步兵也到了望平城外,姬丹急忙出去看。
见到祖荣、姜严、裴兴等将,一个个兴高采烈,像个过节的孩子一样,姬丹心里不禁寻思起来。这些人虽是降将,但并非天生忠于姬闲,反对姬丹,也只是出于无奈而已。对他们来说,燕国谁当燕王都无所谓,最主要是要忠于燕国。这么一想,姬丹心里对这些降将更加没有了隔阂。
以前打仗,姬丹获胜主要靠骑兵,这次却靠步兵,主要还是因为有了鞠武发明的木轮塔。作为对这场战场建了大功的鞠武,却对这次大胜还一无所知。想到这里,姬丹命道:"来人!"
"在!"
"速送捷报至襄平城鞠武处,赐锦袍、免死令牌,等回到蓟城还有封赏!"姬丹吩咐道。
"是!"
鞠武身患重病,所以姬丹命其在襄平疗养,没有参加这次的大战。接着,姬丹又想到一事,对三人问道:"昨天在阵前,军士们高喊:东胡兵败了,这是谁的主意?"
一人上前说道:"回大王,这是末将的主意!"
"嗯!"姬丹一看是祖荣,点点头,说道:"原来是祖荣将军。祖荣将军机智过人,若不是你这一喊,东胡兵没有那么快大溃败。如此大功,不可不赏!"
姬丹想了想,说道:"来人,给封祖荣加爵五级。其余军功等回蓟城再说。"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战()
更新时间:2013…02…09
东胡兵败了之后,步兵行动太慢,所以战场上已经没有步兵什么事了。一路走来,步兵的作用主要是要抓捕东胡俘虏,清理战场。等姬丹他们到了望平城,步兵也到了,统计一下俘虏人数,加上干疤、甘利抓来的,共得两万人。姬丹命人将这些俘虏押送辽西,等候处置。
这一战,十万东胡兵战死三万,俘虏两万,其余没有被找到的都偷偷溜了回去。不久,东胡军营中又有了十万大军。而姬丹这边几乎是完胜,五万大军没有什么损失。
虽然这些东胡俘虏没有多少用,姬丹不可能拿他们去打东胡兵,那样的话到时候必定会倒戈。姬丹甚至不敢把他们留在辽东,辽东与东胡这么近,难保他们不会作乱。但是让他们去打其他国家还是可以的,或者干脆让他们去种地,放牧,也都可以。
虽然暂时没有明显的好处,但姬丹的收获还是极其丰厚的,那就是东胡兵留下的战马。这几日,姬丹的士兵四处收集,竟然得到了三万匹好马。姬丹大喜,命士兵将所有战马都换成东胡马,不仅如此,姬丹又挑选了两万士卒,组成共三万骑兵。那些换下来的战马则被送给那些不太需要好马的兵种,比如后勤营、伙食营等等。
自古马上得天下,有了好马,才能征战四方,一统寰宇!
辽东以北,过了丹城便是茫茫草原。这片草原属于东胡,所以也叫东胡草原。这一日,草原南端出现一支大军,前面是成群的牛羊,一车一车的辎重,而后面是数万大军徐徐…向前。
东胡人吃牛羊长大,大军粮草辎重并不算多,不过有成群的牛羊随行。如此一支大军后撤,自然要有所防备。阿布达与军师盖儿莫商量,由盖尔莫率部先行,督运粮草辎重,驱赶牛羊,而自己则领八万大军断后。万一辽东追兵到来,也好有所防备。
与来的时候相比,现在整支大军士气低落,仿佛一个被抽去了精气,即将咽气的老头,毫无生机可言。
年初出兵,地上的草色刚刚变绿,到现在十月即将入冬,整整大半年,士卒死伤累累,却一无所获。对于阿布达来说,吞并辽东的雄心已经被战争消磨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有挥之不去的挫败感。
阿布达需要时间,需要时间重新拾回自己的雄心,才能对得起自己的父王临终厚望。对于阿布达来说,这应该不难,如果失败禁止于此的话
大军是趁着夜色后撤的,到如今已经行出二百里,这里已经完全属于东胡地界了。
"到家了!这下应该安全了。"东胡士兵们都这么想着,心情放松下来。
突然,背后一骑极速奔来,打破了大军的沉寂。来人跑到阿布达跟前,用急切的声音大声喊道:"大王,大事不好,辽东兵追来了!"
"哦?"阿布达吃了一惊,不过马上又镇定下来,问道:"有多少兵马,是骑兵还是步兵?"
"都是骑兵,约有数万人马!"东胡兵答道。
"骑兵!"阿布达沉思片刻,脸上的阴霾渐渐散去,说道:"我怕的是步兵,骑兵前来,我却是不怕。"接着,阿布达大喝道:"东胡的勇士们,敌人竟敢打到我们东胡来,今天我们就给他们点厉害的尝尝!"
约莫过了一盏茶功夫,背后尘土飞扬,低沉杂乱而又急促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东胡兵早已列好了阵形,一个个凝神屏气,等待着燕军的到来。不久,最前面的燕军士兵的身形已经依稀可辨。
再过了片刻,数百名燕军来到跟前,停了下来。其中一人身披金盔银甲,手持一杆红缨枪,胯下黑马疾如旋风,正是阿布达最不愿意见到的燕王姬丹。这数百骑兵站定后不久,姬丹身后大军也陆续赶到了。
姬丹马快,若真是要快速行进,其他将士未必能赶得上。不过前面东胡兵有近十万大军,姬丹也不敢冒进,离开自己的大军太远。
见了阿布达,姬丹从容地拱拱手,说道:"足下远道而来,何归之速也!"
阿布达沉默片刻,说道:"士卒思归心切,不得不如此。不知殿下前来此,是为何故?"
"孤特来送你一程!"
"哦?"阿布达冷笑一声,说道:"你的步兵厉害,不过现在只有骑兵跟来,我也不怕你。现在,你我便在这里决一死战,看到底谁撑不住!"
说着,阿布达手一挥,顿时有大队骑兵手持弓箭,缓缓朝姬丹这边压来。看这个气势,完全没有不久前遭受重创的颓丧之气。
姬丹盯着如大山般压来的东胡兵,大声喝道:"谁为孤破之?"
"臣愿一试!"身边的干疤立刻说道。
"好!"姬丹点点头,说道:"干将军勇胜那阿布达十倍,必能破了东胡兵阵营。将军尽管戮力向前,孤当领军继之!"
"是,大王!"干疤答应一声,便领兵冲了出去。东胡兵阵形庞大,干疤兵少而集中,犹如一把尖刀,直插入敌军心脏而去。
大凡要破敌军,当用精兵猛将先破开敌军阵势,然后大军压过去,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干疤是姬丹现在军中的第一猛将,冲锋陷阵正好要靠他。
干疤一马当先,领着本部五千骑兵横冲直撞而去。东胡兵万箭齐发,狼牙箭如雨点般飞来。干疤全然不顾,直冲入敌阵。
上次干疤在郦成城外万箭丛中尚且不惧,拼死抵挡,结果身受重伤。不过当时没有金丝内衣,现在有了金丝内衣,更是无所畏惧。不过干疤身后的士兵却是不同,纷纷倒地。等干疤冲到敌军阵前之时,只有区区十来骑紧随其后。
冲入敌军,干疤挥舞长刀,一阵乱砍,顿时前面血肉横飞。
趁着东胡兵注意力被干疤那十余骑吸引住,后面的燕兵急忙冲杀上来,两军短兵相接。
军以将为主,干疤勇猛异常,其部下兵将也跟着勇猛起来。加上这几日,燕兵在辽东的所见所闻,早已义愤填膺,现在见到东胡兵,分外眼红,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锐不可挡。
而东胡兵接连吃了几次败仗,锐气早已消磨光。见此,与干疤对阵的那万余东胡兵稍稍有些退缩,干疤乘机奋战,试图彻底压倒敌军。
后面姬丹见干疤占了上风,手一挥,命朱力等将冲杀过去。阿布达急忙也下令全军压上去。
东胡骑兵的战斗力本不及姬丹的燕军,但是姬丹的三万骑兵的战马刚刚得到不久,由于来不及打造,只有干疤、朱力两部万余匹战马配了马镫马鞍,其余两万匹没来得及配,战斗力大大减弱。
不过干疤、朱力两将都是万里挑一的猛将,全力冲杀之下,带动了大军向前冲去。东胡兵虽然人多,却不能抵挡。过了两个多时辰的厮杀,东胡兵渐渐有全军败退的迹象。
阿布达大急,大声疾呼:"东胡的勇士们,这里是东胡,是东胡草原,失去了草原,我们到哪里去放牧?"说完,自己也冲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