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丹一听,哈哈大笑,道:"一个婴儿,也能抵挡孤的大军?"
"一个普通人的婴儿自然不能抵挡燕王的大军,"胡冰慢条斯理地说道:"但若是燕王的亲生儿子,你说能不能抵挡燕王的大军?"
"啊!"姬丹大声惊呼,脸色瞬间变了三变,一时之间心中震惊到了极点,欣喜到了极点,悲伤到了极点,感慨到了极点,万般滋味,无法形容。过了一会,才镇定下来,问道:"你是说,这孩子是孤的儿子?"
胡冰没有说话,但也没有否定。姬丹想起当年与胡冰在辽东山林之中的一夕恩情,顿时觉得有可能,不过姬丹镇定下来之后又觉得不可思议。两人不过有过一次,怎么就马上怀上了?姬丹咽了口并不存在的口水,问道:"孤如何肯定这是孤的儿子,而不是阿布达的儿子?"
"我嫁给阿布达还不到一年,哪来这么大的孩子?"胡冰冷冷地答道。
姬丹想了想,算算日子,觉得胡冰说的是事实。东胡人虽然天性粗蛮,却有个好处,就是不会撒谎,姬丹相信胡冰没有骗自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姬丹胯下一夹黑旋风,便要上前。
"站住!"胡冰唰地一下抽出佩刀,刀头指着怀中婴儿,喝道:"你再过来,我便杀了他!"
见此,姬丹只好勒住马头。两人沉默片刻,姬丹再次问道:"可否让孤看看孩子?"
胡冰没有立刻回答,过了片刻,收起手中佩刀,将孩子抱了起来,面朝着姬丹。
姬丹极力睁大眼睛,仔细端详。虽然不能完全看清楚,但是孩子长得白嫩,一对大大的眼睛眨巴眨巴盯着姬丹,丝毫没有惧怕的意思,身上一圈婴儿肥颇招人疼。
见到孩子,姬丹的父亲天性一下被激发起来了,怎么看都看不够,而胡冰却把孩子又抱入怀中。姬丹叹了口气,说道:"冰儿,既然我们都有孩子了,你就随孤回去吧,回到大燕,回到你祖辈生活的地方,孤为你一家平反!至于东胡,"姬丹把眼一瞪,说道:"孤今日便要踏平黄龙府,灭了东胡。"
"休想!"胡冰盯着姬丹,一字一字从牙缝里蹦出来:"若要再进一步,除非从我母子尸体上踏过去!"
"你!"姬丹还想再劝,又觉得无用,看看身后大军,又看看孩子,犹豫半天,叹了口气问道:"这孩子可有名字?"
胡冰沉默片刻,语气缓和下来,说道:"有!"
"叫什么?"
"冒顿!"
"啊?冒顿?"姬丹大惊失色,心中不停地念叨:"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难道是重名?"
姬丹一时怔在那里,说不出话。听到这个名字比刚才知道自己有个儿子还要令姬丹震惊,姬丹花了足足半盏茶的功夫,才让自己平静下来,压住心中的震惊,姬丹说道:"冰儿,冒顿这个名字不好!不如叫姬略。"
"我的孩子叫什么名字不用你管!"胡冰冷冷地说道,语气斩钉截铁,毫无商量的余地。
姬丹叹了一口气,想起一事,问道:"既然你嫁给了东胡王,孩子的名字自然由你做主。不知这孩子是否是东胡太子?"
"孩子是我的儿子,我是东胡王妃,孩子自然便是东胡太子!"胡冰答道。
姬丹听了,明显松了口气,脸色虽然还凝重无比,却透出一丝欣慰之色,说道:"既然如此,孤退兵便是!不过,"姬丹顿了顿,厉声喝道:"回去告诉阿布达,若是再不知好歹,犯我辽东,孤再来时,便是你母子命丧当场,孤也不会手软!"
说完,姬丹转身往回,对大军挥挥手,喝道:"撤!"
胡冰哪里知道,中国历史上,冒顿大名鼎鼎,是曾经活跃在中国北方的另一个民族匈奴的单于。冒顿雄才伟略,乃是一代英主,他治下的匈奴国力空前强盛,曾经在白马城兵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后来刘邦的大臣陈平使计,冒顿这才解围而去,刘邦也得以走脱。
如今冒顿竟然在东胡出现,虽然姬丹不敢肯定此冒顿是否便是彼冒顿,但是自从穿越之后,姬丹对这些事情也不敢不信,那个卫满便是一个例子。
对于东胡的历史和发展,姬丹还是了解得比较深的。东胡在历史上曾经击败过燕国,后来在秦末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分为乌桓、鲜卑二部。后来匈奴又被汉武帝击败,之后,乌桓部迁移到原来匈奴占据的地区放牧。
到了汉末,乌桓大部依附于曹操,几次南迁,逐渐融入于中原各族。而剩下的乌桓部族融入于鲜卑。到了南北朝时,鲜卑发展壮大,趁着西晋王朝八王之乱,国力虚弱之时与其他部族入侵中原,所做所为令人发指。
公元304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当军粮,宰杀烹食。走到燕国易水时,数万汉族少女吃得只剩下八千名。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
这只是其中一件事例,真要数起来,可谓血债累累!
这些事情其他人当然不可能知道,但是姬丹这个穿越者却知道得很清楚。想到这些,姬丹原本打算乘着此次大胜,灭了东胡一族,即使不彻底消灭也要将其打散、同化,一劳永逸地替子孙解决这个祸害。
不过现在就不同了,既然东胡太子便是他的亲生儿子,从血统上来讲,这片土地便算是掌握在燕人的手中,想想也就没必要灭了东胡了。
不管怎么说,姬丹也算是对不起胡冰,不想再欠她母子太多。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朝鲜玉玺()
更新时间:2013…02…11
丹城的北门比其他三个城门大出一倍,不过自从丹城建成之日起,北门只开过一次,那就是上次丹城刚刚造好,阿布达突然领兵到来的时候。
虽然姬丹口中说不怕东胡,但是平时北门还是不开的。一方面北门外没有百姓居住,没有开的必要。另外,说不怕,其实姬丹也一直担心着东胡兵打开。
不过今天,丹城北门大开,而且不设一兵一卒!
并不是丹城百姓不再惧怕东胡兵,而是太守隗彦刚刚得到消息,燕军在东胡境内大败东胡,正在回来的路上。燕军大胜,东胡刚刚元气大损,自然不敢前来,丹城也就不必设防。
姬丹离开时,丹城有兵五千,而现在正式的士兵不到三百人。除了这些士兵有任务之外,丹城几乎万人空巷,都来到北门外,引颈翘盼,等待燕国大军的到来。
这里大部分都是老人,对于在辽东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来说,今天是个非凡的日子,比过节还要高兴。从来只见到东胡兵从北边越过长城而来,而没有燕军从北边得胜而归,今天是第一次,历史上第一次由自己的君王打败强悍的东胡兵,得胜归来。
这也许意味着从今以后,饱受东胡兵灾之苦的辽东百姓不会再受兵灾,从此可以安居乐业,安享太平。这便是辽东百姓最大的心愿,辽东百姓知道,这也是燕王,当年的燕国太子的最大的心愿,因为太子在新年发下宏愿,要亲征辽东,翦除朝鲜,为辽东创下个太平盛世。如今,天从人愿,这个宏愿就要实现了。
这一份喜悦多少带着一份沉重,这个胜利是丹城军马坚持奋战大半年才盼来的,从东胡围城至今,丹城至少损失了四万余青壮,几乎站在这里的每一位都有亲人在战争中死去。
不过,天气寒冷,暮色沉沉,却阻挡不了百姓的热情。百姓们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曾经与自己休戚与共的燕王的到来。
突然一名眼力不错地少年指着远处,高声喊道:"看到了!看到了!"
"哦?在哪儿呢?"
大多数其他人极目远眺,却还是看不到,不过也有几个人看到了,兴奋地大叫起来。不管看不看到,大家都有一种冲动,想要冲上去的冲动。
不过这大家都没有动,而是静静地等待着。这点距离,用马跑也许不算什么,但是让人腿跑,花上半天也不见得能跑到。
不久,姬丹的大军果然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出城迎接的百姓看到了大军,姬丹的士卒也看到了城外的百姓。
虽然士卒们百战之余,早已疲惫不堪,但是见到数万百姓不惧风寒,出城相迎,顿时身上的疲倦感一扫而空,显得格外威武起来。
当兵是要死人的,对于绝大多数士兵来说,当兵的初衷不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为了杀敌立功,而是为了混口饭吃。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那都是不得已。
天下不是自己的天下,而是一家一姓的天下;燕国不是自己的燕国,而是一家一姓的燕国。全天下有谁愿意为了别人搭上自己的性命?
不过今天不同了,全军从上到下,无论是将军还是普通士卒,都觉得即使是死了也值!不仅仅是因为打了胜仗,打了胜仗只能换来爵位,改善生活,也许能带来一时的欢愉,却不能得到发自内心的成就感。
是百姓眼中们喜悦而热切的目光,让将士们感到自己改变了什么,赢得了尊重。这就是成就感,当兵的荣誉感!
而这一切的主角,燕王姬丹此时正从马上下来,朝百姓们走去。一个干瘦干瘦的老头率先跪了下来:"臣隗彦拜见大王!"
刚才百姓们只顾着看,忘了行礼,见太守跪下,身后官吏和数万百姓也都跪了下来:"拜见大王!"
姬丹快步上前,扶起隗彦,说道:"隗太守请起,乡亲们请起!"
听姬丹这么称呼大家,百姓们心头一热,顿时热泪盈眶,有的开始低声哭泣起来,一时反而起不来了。
姬丹没有称呼百姓们为"你们",或者"大家",却用了"乡亲",这让百姓们感到姬丹还是以前的姬丹,那个属于辽东的太子姬丹。
此时姬丹双手托住隗彦,心中一惊,问道:"太守,大半年不见,你怎么变得这么瘦了?"
"还好!还好!"隗彦一边站起来,一边说道。
见到百姓们不肯起来,姬丹只好撇下隗彦,上前将前面的几位老人扶起,说道:"这大半年孤不在辽东,让乡亲们受了这么多苦,这些都是孤的错!孤当祭拜天地,为辽东百姓祈福!"
然后姬丹转身,对身旁侍卫说道:"传令下去,从今往后,辽东百姓永世免除一切税赋!"
"是!"身旁的侍卫答道。
"大王!"百姓们跪在地上,哭声一片。
直到入了城,姬丹才真正知道城内官民到底困苦到了什么程度。城中房舍大部分都已经被拆除,本来由砖石铺就的整洁的道路现在变得泥泞不堪,拆下来的房子、那些砖石都被搬到城墙上作为守城的武器了。
就连隗彦的太守府早已被拆得一干二净,而隗彦则与百姓住在一起。不过也有例外,当年的郡守府却还完好无损。当姬丹问起为何不将郡守府拆了,隗彦的回答很简单:城在府在!
郡守府是丹城最大的建筑了,事实上这大半年郡守府内无人居住,几次有人建议隗彦派人去拆,将材料用作武器,隗彦都没有同意。甚至等太守府拆了之后,隗彦宁可一家人都跟百姓住在一起,也不愿意住进完好的郡守府中。
战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