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此事,世子及卿处置得当,不负寡人之相托,功可谓大矣!”
“儿(臣)不敢居功!”郑忽和祭仲同时回道。
“不必多礼,坐!”
郑忽和祭仲这才再次坐下。
开始向郑庄公汇报这一路上所发生的事情。
这个汇报自然是由郑忽来作,虽然捷报上已经将事情交代了一遍,但限于篇幅,一些枝末插曲,其实并没有提到。
现在,郑忽自然是事无巨细的将所有的事,对郑庄公一一道来。
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自家老爹的头号心腹就在旁边,郑忽不说,祭仲也会说。
当郑庄公听郑忽汇报到温守苏子上父和天子私下有交流时,脸立刻就沉了下来。
他本来就认为苏子国和周王室关系不一般,笃定其私下必有勾连。
但问题是,没有证据,现在郑忽言辞凿凿,说的有鼻子有眼,有人证——祭仲,有物证——苏子上父上奏的简书和天子私下的诏令。
“吾儿可曾将简书带来!”郑庄公将心中的怒火压下,严肃的问道。
其实,他也知道即便拿了证据,又能如何,总不能将简书摆到天子面前,开口质问吧!
说实话,他也不是没做过这样的事,周平王的时候,平王因为他总是在国内,很少临周秉政,就想权授虢公,当时他听说这事之后,只用一日便抵达洛邑,话说的听起来好似是为王室着想,但本质上却是质问无疑!
周平王无奈,回了一句“无之!”,接下来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周平王为了取得他的信任,主动提出交质。
此时的天子却不再是平王了,即便他跑去质问,当今天子也不会买他的账,只是自取其辱罢了!
而且,天子方赐彤弓未久,他没亲往成周表示感谢已是失礼,再拿这件事质问天子,列国将怎么看他,天子一怒之下收回彤弓也不是不可能。
道理是这个道理,郑庄公还是想看看天子和温守私底下究竟在交流什么?
“就在门外!”天子和苏子上父私底下的交流虽然不算太多,但累计起来也有一大箱子的简书,这种东西,郑忽是不敢私自处理的,所以,一路上基本上是走到哪带到哪!
“善,吾稍后再观!”郑庄公瞬间便把情绪调整了过来。
小插曲过后,郑忽继续汇报情况。
对于亲历者来说,这个过程相当枯燥,但郑庄公却听的津津有味。
当郑忽讲到井友的能耐和所立的功劳时。
绕是郑庄公已经在捷报上看过,也不得不拊掌而赞“诚能得人如此,何愁戎狄不靖!”
于是,郑忽趁机将他对井友的许诺向郑庄公汇报,诉说原委,陈明利害。
郑庄公听后,略作思考,说了句“此事,吾儿却是有着莽撞了,不过,诚如吾儿之言,非厚赏无以酬其功,吾儿既以许诺,那便依之亦无不可!”
一句轻飘飘的话,不单让郑忽少费了不少口水,更透露着对郑忽的维护之心,郑忽自然是能够听明白的。
不过,父子之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祭仲则是全程微笑的看着这一切,未发一言。
……
第181章 献俘()
郑忽将整个北伐的过程和细节汇报完,已经很晚了。
鉴于明日还有告庙等一系列事宜以及郑忽、祭仲远行辛劳,郑庄公便嘱咐二人下去休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场巨大的献俘仪式在郑国的宗庙石室举行。
郑忽作为北伐的主将却不是这场献俘仪式的主角,一脸悲戚的草中戎、骊戎及廧咎如之君才是这场郑国君臣向祖宗炫耀战功的焦点人物。
想必无人会喜欢这种被人当做战利品的感觉。
二戎及廧咎如之君也不例外。
草中戎之君终究还是未逃过郑军的追捕。
他很聪明,见势不妙,果断开溜,而且知郑军突入草中戎部,骊戎肯定是靠不住了,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前往成周以北的茅戎部逃去。
但聪明反被聪明误,骊戎不可靠,难道茅戎可靠?
茅戎之君初见他时,确实热情的招待了他一番,而且为他以及他的扈从每一个人都准备了一份丰盛的晚宴。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听说过最后的晚餐吗?
茅戎之君在其酒足饭饱之后,图穷匕见,直接将他和他的扈从绑缚起来,亲自送到郑军军中,请求郑忽的宽恕。
开玩笑,郑军一路破竹,茅戎岂是郑军的对手。
而且,茅戎和郑国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平常只是打成周王室的秋风,实在没必要趟郑国与草中戎之间的这趟浑水不是?
郑忽对于茅戎之君的赔罪致歉表现的很大度,他原本确实存了掳茅戎之君,然后灭其余众的想法。
旋及被自己给否定了。
一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灭的戎狄部落太多,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这不但让其余的戎狄各部更加畏惧郑国兵锋,从而促使他们联合起来与郑为敌,把郑国拉入战争的泥潭。
也会使得中原各国畏惧郑国的强盛,拼命给郑国下拌子,遏制郑国。
不要以为郑国伐戎狄,中原列国纵然不支持,也不会在后面拖郑国后腿。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原列国这群猪队友,怎么可能会放过在背后捅郑国刀子的机会。
以己度人,换成郑忽,面对如此良机,即便是群臣拼死力谏,他也会一意孤行。
都是白莲花,就特么的别装圣母婊。
二来,正如烛之武劝秦穆公所言,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有大敌,国之福也!
成周受茅戎侵扰,干郑国什么事,郑国不在后面添把火,已经是仁至义尽,指望着郑国现在帮成周攻打戎狄,门都没有。
更别说,成周的吃相还这么难看,在苏子国的问题给郑国下绊子。
以邻为壑什么的,这才是国与国关系的正解。
帮助成周解决祸患,是嫌天子坑郑国坑的还不够惨吗?
不要认为打着尊王的旗帜,就一定要努力匡扶王室,醒醒吧!
中国有句古话,叫无利不起早!
想后来,齐威王为了提高自己列国中的声望,在诸侯皆不朝周的情况下,亲领诸侯朝周。
后来,等自己的声望大振,一脚就把周王踢开,周王派人来责,齐威王直接彪悍的回了一句“尔母婢也!”
周王不也连个屁都没敢放!
还是那句话,没有利益的事情,傻子才回去做。
郑忽自然不傻,更不会干那些出力不讨好的事。
当然了,唯一倒霉的只有草中戎之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郑国俘虏。
庆幸的是,郑忽并没有亏待他,每天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毕竟好歹算是一国之君,郑忽还准备拿他像祖宗炫耀战功呢!
不过,问题是,不光草中戎之君,连带着骊戎和廧咎如之君这段时间都是食不思味,寝不安席。
无他,给人当俘虏的感觉真是不好受啊!
谁也不知道等待着他们将是什么,每个人都心存忐忑,会不会被郑人给杀了,当做祭品摆上祖宗的餐桌。
因为他们就是这么做的,所以这么想也无可厚非。
而今,事到临头,三人却又不约而同的在心里舒了一口气。
看起来郑人似乎没有要杀他们的意思,只是把他们的上衣扒了下来,然后在他们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白巾,让他们每人牵一只羊。
屈辱肯定是屈辱,但人为刀俎,不照办,小命就堪忧,是以,三位曾经在郑国北疆响当当的大人物就这样光着膀子,暴露于微寒的春天中。
屈辱萦绕于内,寒冷暴露在外,苦不堪言!
郑国群臣时不时投过来嘲弄的眼神,也让三人不得不紧咬牙关!
郑忽无暇顾及三人,更不会在意三人怎么想,事实上,献俘之后,这三人注定是要老死在新郑了。
更别谈掀起哪怕是一丁点的水花。
三个和中原列国国君相当的俘虏,被荐于祖宗的神位之前,这是郑国自立国以来从来未有的事情。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郑忽。
是以,在这次祭祀中,郑庄公很高兴,全程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在向祖宗汇报时,毫不吝惜的大肆称赞郑忽,说的旁边的郑忽都有些不好意思。
群臣也很高兴,国家后继有人,郑国将会沿着桓公、武公开创的事业继续走下去!
郑忽也很高兴,威望再次提升就不说了,关键是北进的道路在这一次的征伐中,被证明是可行的。
戎狄,远比中原列国更好摆平。
不信对比蔡国,从蔡国抢一块地,到现在都未摆平。
而戎狄,郑忽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只要处理好戎狄各部之间的关系,说句通俗的话,只要扔的骨头够大,戎狄就不是问题。
戎狄不像诸夏,总是会考虑后果,戎狄只看眼前的利益。
可以想象,在中原地区已经接近无好牌可打的郑国,在他此次的立大功的刺激下,一定会拼命的调转枪口,对准戎狄。
打戎狄不但名声好听,获利还大,这样的好事谁不想占一把。
有第一把就有第二把,然后郑国红着眼的郑国群臣反应过来时,大约郑国北方的戎狄已经剩不了多少了!
搞戎狄,绝对能把郑国群臣心中的阴暗面给释放出来!
一群人在一块合计怎么算计戎狄,戎狄还有幸存的可能吗?
跟中原的士卿大夫玩阴的,戎狄或许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对此,郑忽能不高兴吗?
第182章 必齐之姜()
献俘后仅仅过了一天,也就是三月初八这天,郑庄公带着郑忽踏上前往齐国的路途。
不用说也知道,这是为了给郑忽讨个漂亮媳妇回家。
郑忽的婚姻本来就不是一件小事,再加上这又是一桩政治联姻,郑齐更是盟友关系,所以,重视是必须的!
齐国路途遥远,如果去晚了,会让齐人感觉郑国对他们有轻慢之心,届时,不仅郑忽的婚事可能要黄,郑与齐之间的盟友关系说不定也要破裂。
盟友之间,相互尊重是基础!
郑庄公作为一名资深政治家,自然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
是以,告庙之后,他专门留了一天的时间,将所有的工作,包括对有功士卒的奖赏,郑忽随军带来的第一批恶金的冶炼工作,以及视察国人春耕进展等一系列的事情,都交给了祭仲和其他大臣。
而他则带上郑忽、原繁、高渠弥以及大夫宛,前往齐国。
与之同行的还有一大批的财宝器物,足足装满了十二辆车,这让郑忽瞧的咋舌不已!
郑国作为中原风头正劲的强国,同时也是新晋的大国,得天子所赐彤弓,和齐国的地位不相上下,给本国世子娶妻,必须要展现出一个大国该有的气派。
不然,不仅会让齐国难堪,也会让列国瞧不起!
当然了,这些财宝器物,除去一小部分是郑庄公用来感谢齐侯为郑国的事操心费力的谢礼,其余的都是郑国的聘礼。
中国古代的婚礼,自周公定制以来,历朝历代基本沿袭未变,即便到了新时代,民间的嫁娶之事也多是从中演化而来,形式上虽有简化增添,但本质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