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面这么想,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郑忽看了看一脸无措,将目光投向他的晋侯生。
而后,代晋侯生向三国使者答谢道:“上国厚爱,寡君不胜感激,谨谢之!”
三使连称不敢。
郑忽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晋国的代言人,他的意思就是晋侯的意思。
没人觉得不妥。
如果说,在嘉父还没有死之前,或许有些人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脸上稍微还能表现出某些细微的不满表情。
但是,在嘉父死后,即便某些人心里再不舒服,脸上却一点表情也不敢显露。
这不单是因为郑忽的名分已正,更因为郑忽杀嘉父的一番作为,让所有人明白,不要心怀不满,身为执政的嘉父尚且都逃不过一死,况且他们这些人!
原本郑忽灭曲沃,对翼城苟延残喘的几家世卿来说,已经是巨大的威慑,现在又杀了嘉父。
翼城谁还敢忤逆郑忽!
丝毫的情绪表露也不敢啊!
不过,郑忽倒是没有因为翼城世卿的更加恭顺而沾沾自喜。
反而,在杀嘉父,登上执政之位之后,对翼城世卿大加封赏,以安人心。
不管怎么说,这几家世卿现在对郑忽还是有点用的。
没必要总是恫吓他们,打一巴掌,然后再给个甜枣吃才是御人之道嘛!
反正现在翼城在郑忽的各种手段齐出的情况下,已经是彻底稳了,没有人敢生出反叛之心。
主要因为还是没有了嘉父这面大旗,私底下谁也不服谁。
晋侯太小,而且还被郑忽完全控制在手,即便想见晋侯一面,还得在郑忽手下人的监视之下。
翼城残留的世卿,用一盘散沙来形容绝对不为过。
既然翼城已经稳了,晋国国内也基本统一的情况下,顺道灭了贾、杨、霍三国,好像也没什么不妥的。
三国若是不贪图郑忽手上的这支虎狼之师,郑忽还多留三国些时日。
既然他们起了贪念,留着这三国,早晚是祸患,还不如趁机灭掉,以绝后患。
郑忽向来是个高瞻远瞩的人,某些不确定的因素,他向来都会提早铲除!
……
第315章 郑庄公的打算()
就在郑忽这边准备灭掉贾、杨、霍三国的时候,郑庄公已经高高兴兴的踏上前往齐国的路上了。
郑忽灭掉曲沃的消息,他已经接到了。
郑忽现在虽然托名晋卿,实则与晋侯无异。
晋国曾经也是响当当的大国,国力不可谓不雄厚,虽然自昭侯之后,晋国内乱,损耗了不少实力,但底子还在。
现在晋国落入郑忽之手,恢复实力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已,这一点,郑庄公绝对是深信不疑。
不说别的,郑忽仅用两年时间,就把陉庭经营成为伐灭曲沃的主力,这个能耐就是在列国,也是绝无仅有!
让晋国恢复实力,甚至是更进一步,对郑忽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旦晋国恢复实力,郑晋联合,那么天下还有哪个国家会是郑国的对手?
至于郑国吞并晋国的事情,郑庄公现在还没准备去付诸实践。
虽说老子从儿子手中摘桃子,那是天经地义,但是现在时机还未到。
晋国不是小国,贸然把晋国吞并,引得列国震恐,诸侯连兵伐郑便立时近在眼前。
列国之间的平衡局面不是那么好打破的。
灭一些小的国家还好,各大国之间也都心照不宣,但是灭掉晋国这个曾经的汾水流域的霸主,这种极度破坏地区平衡和各大国之间实力对比的事情,一定会遭到强烈的反对。
甚至郑国的好基友齐国,都不会支持!
而今,周王室已经很难再插手列国之间的国事了,各大国之间通过相互挟制,来实现地区的相对稳定。
休说是吞并晋国这么大的事情,就是在国内多征些兵,都有可能引得列国武装干涉。
像郑忽刚开始在长葛练兵的时候,征发的青壮不就被原繁赶走了大半吗?
历史上,齐国在管仲变法的时候也没敢多征兵,就是怕引得列国武装干涉,走的是选练精兵的路子。
列国可以默认郑国成为中原地区的老大,但是绝对不会允许郑国的实力超出现在大国标准的一大截。
这是列国都心照不宣的!
讲道理,若非是当初蔡侯在曲阜时对郑国君臣无礼之至,齐、邾等国又出兵帮助郑国,郑国想灭掉蔡国绝对是难如登天。
就像战国时期,各国的合纵连横一样。
谁实力强,列国联合起来打谁。
一开始的合纵是燕、赵、魏、韩、楚联合起来或攻打秦国,或者攻打齐国。
之后,齐国被打趴在地之后,主要的攻击焦点就落到的秦国身上。
并不是一开始的时候,列国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
总之一句话,实力强的一定会挨揍。
除非郑国的实力能够大幅度的超过中原的几个大国。
像历史上春秋中后期时候的晋国,五千乘的超级大国,那时,曾经的中原大国郑、宋、鲁等国撑死了也就才两千乘,所以,只能在晋国的脚下瑟瑟发抖。
不过,彼时的晋国也有对手,那就是同为五千乘的超级大国楚国,还有次一级的大国,三、四千乘的秦国和齐国。
所以,在那时,列国之间还是维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的局势的。
而如今,郑国想要吞并晋国,除非能够达到历史上晋楚的那般实力,才能毫无顾忌的将晋国吞掉,不然只能等待时机。
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刚结束的中原混战,把蔡国给灭了,鲁国、宋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而且天子也被郑忽给胖揍了一顿。
就郑忽现在这个专晋国之权的举动,就足以让天子和这几个国家在私底下结成反郑同盟。
也就是现在中原混战刚结束,这几国需要休养一段时间,而且郑忽现在名义上仍尊晋侯,这几国暂时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若是郑忽现在废了晋侯,或者直接给晋侯一块地,让他留守在那块地上奉祀晋国宗庙。
郑国一定会被宋鲁等国群起而攻之。
这是肯定的,只要宋鲁等国不到亡国的地步,一定会插手。
想想战国时期的齐愍王是怎么死的。
别国的土地可不是那么好吞并的。
一个不慎,还有可能被噎死!
像郑庄公为什么不在明面给郑忽任何一点援助,只是爱惜羽毛吗?
当然不是,以他老谋深算的性格,怎么可能会这么肤浅。
他其实是怀有被列国群起而攻之的担心的。
不然的话,他何必在明面上和郑忽撇的这么清,去晋国一趟,就只在晋国简单的在翼城诸卿面前给郑忽站个台,其他的什么都没做。
像此次去齐国,一来是齐侯的邀请,二来,郑庄公也像趁机和齐国达成某些协定。
当然了,郑庄公肯定不会要求齐国允许郑国吞并晋国,这事得一步一步的慢慢来。
就像猎人打猎一样,你得悄悄的一步一步的靠近猎物,而不是直接亮出你的武器,冲向猎物,这样百分百会把猎物吓跑。
郑庄公不知道的是,他这次一定会满载而归。
因为齐侯这次邀请郑庄公访齐,一方面是在战后再次巩固齐郑之间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齐侯还是有求于郑庄公的。
主要是这次齐侯想偷袭纪国。
偷袭的策略,齐国上下都商量的差不多了,就只等郑庄公点头同意了。
齐侯准备去朝见纪侯,不过,鉴于纪人对齐人的警惕之心,齐侯决定拉上郑庄公一起去朝见,这样一来,纪人在无形之中就会放松警惕。
毕竟,若是只是齐侯前去朝见,纪人或许会心怀警惕,但是有郑庄公一起去就不一样了。
纪人会觉得,齐侯可以将自己置于险地,但肯定不会将郑庄公置于险地。
齐郑两国是好基友不假,但正是因为是好基友,齐国才更应该去保护郑庄公,而不是带着郑庄公一起冒险。
不得不说,历史虽然在郑忽这只蝴蝶的小翅膀的煽动下,已经大变了模样,但是绕了一圈之后,历史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左传·桓公五年》载:“夏,齐侯、郑伯朝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
。。。。。。
第316章 由奢入俭难()
贾国国都贾邑,高渠弥已经在这里的馆舍中住了两天。
算算日子,贾国的士卒返回贾国的家乡也有八天的时间了。
其实,高渠弥是奉郑忽之命前来归还之前向贾、杨、霍三国借走的士卒的。
只不过,目的不是那么单纯便是了。
而且,高渠弥之所以会在贾国的馆舍中住了两天,那是因为这是还兵之后的返程。
高渠弥依次将贾国、杨国和霍国的士卒归还的时候,在前去和返回的路上磨磨蹭蹭就不说了,返回的路上途径贾国的时候,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无奈之下”只好在贾国停留了下来,这一停留就是两天。
对此,贾国上下倒是丝毫也不以为意,人家不仅履行承诺把兵还了回来,还还的是一支虎狼之师,人家有个小病小灾还不能理解吗?
必须得能理解,不仅能理解,而且还要给人家送去来自贾国的温暖。
是以,在高渠弥停留在贾国的这两天,贾国上下前来探望高渠弥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贾伯都亲自前来了一趟,对高渠弥嘘寒问暖,那叫一个亲切。
同样的,高渠弥脸上表现的那叫一个感激涕零,只不过,心里却是冷笑不止。
高渠弥是那么好心前来还兵的人吗?
怎么可能!
事实上,这次高渠弥是奉郑忽之命前来灭掉三国的。
贾、杨、霍三国士卒在陉庭过的那是什么日子,毫不夸张的说,和在贾、杨、霍三国过的日子相比,在陉庭,过的那简直是神仙般的生活,有土地有爵位,不能说什么吃的饱穿的暖,但至少饿不着肚子。
饿不着肚子对此时的人来说,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了。
所以,当贾、杨、霍三国的士卒听说郑忽要送他们回国的时候,就没有愿意回去的。
在陉庭的好日子还没过几年呢,就要回母国过暗无天日的生活,这样,谁受得了?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贾、杨、霍三国的士卒刚刚过上这个时代尚算奢侈的小日子,怎么可能还愿意回去?
回去接家眷行,但是回去继续过原来的日子,绝对是不行的。
士气人心如此可用,高渠弥对郑忽的命令更加有信心了。
而之所以会拖这么久,一来是高渠弥计划先在贾国夺权,二来,多少给三国士卒一些时间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将家人以及同袍的家人安置妥当,如果能够再蛊惑些青壮加入队伍之中,那就更好了。
今天是贾国士卒返乡的第八天,也是高渠弥准备灭掉贾国的日子。
按照计划,今天晚上,返乡的贾国士卒将会全部赶到贾邑集合。
让人送走了前来探望的贾国官吏之后,高渠弥直接从榻上起身,哪有一丝病态?
“士卒可到齐了?”高渠弥向身边的士卒问到。
“冢宰安心即是,并未有一人缺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