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国,最不缺少的就是这些想要富贵的人,太史公都说:“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所以,郑忽觉得若是自己被废,他老爹为了断绝那些投机者不切实际的想法,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干掉他。在他老爹这种人眼里,儿子没了可以再生,宗庙社稷没了就真没了。
而且郑忽觉得,虽然现在自己和齐国已经定下婚姻,但是,这依旧存在不确定性。
君不见卫宣公筑台娶媳、楚平王纳秦女,这个时代礼法制度虽严,但是总有些人对这些东西嗤之以鼻。
若是到时候自己被废,郑国和齐国依旧会联姻,不过联姻的主角很有可能就变成他亲爱的弟弟。这种事只要他老爹同意,发生的可能性极大。
所以,郑忽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不得不费尽心思的整夜思考。最后郑忽得出的对策便是投其所好。
他老爹不是认为他不类己吗?那就表现的让他老爹认为他类己,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并且这些价值还是他几个弟弟所不具备的。
让他老爹觉得,郑国的宗庙社稷交到他手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其他人不见得能比他做的更好。
这些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郑忽作为一个后世人,在思索一整晚之后,最终把破局的关键锁定在“远交近攻”这一助力秦国统一天下的国策上面。
以此来展现自己无与伦比的政治眼光。
于是,郑忽提笔写到:“吾尝读《易》,见《暌》上火下泽,常拊掌而叹:淑人君子必以异而同也。………………今郑处四战之地,强则威加于大国,弱则刀兵戮于身也,形禁势格至于此,非行近以取利,远以隔害之策难以自存。望父查之,不孝子忽再拜顿首。”
第14章 召见()
郑忽将他的“远交近攻”之策写完之后,即刻差人去送给他的便宜老爹。
“希望这次能侥幸过关”郑忽心中默默祈祷着。
如果这样再不行的话,郑忽觉得自己也就只能等着被废,然后被一杯毒酒了却残生吧!
俗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这种乱世,没有掌握一支军队,就只能沦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郑忽纵然是再不甘心,也是无可奈何。
“罢了!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早死晚死都得死,爱咋咋地吧!”
大不了,死之前狠狠的恶心一下他的便宜老爹,他老爹不是对他祖母说过“不到黄泉,毋相见”吗?郑忽觉得,到时候自己来一句“黄泉共为友”的话,他老爹的脸色应该会很精彩。
想到这,郑忽的心稍宽,肚子也好似掐着时间发出了抗议。饥饿的感觉瞬间弥漫了郑忽的大脑。郑忽感觉现在自己可以吞下一头大象。
想想也是,昨晚的宗庙事件发生后,他哪还有心情吃饭,又在思索了一晚之后,早上起来马不停蹄的就开始写策文。
如此大的体力智力消耗,再不吃饭,就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
“要死也要做个饱死鬼!”怀揣着这种心情,郑忽吩咐侍女为他准备早餐。
不到一刻钟,早餐便已全部上桌,郑忽边吃边打量着这个时期的饭食。说实在的,郑忽之前一直没有关注饮食这方面微末小事,现在或许是最后一顿饭,郑忽反而饶有兴致的看着桌上摆着的这些食品。
这个时期的饮食结构与商周时期大致一样,仍然是以谷物为主食,以蔬菜、肉类、水产、果类为副食。
但是此时主食的比重却有所变化,如商周时期文献中经常提到黍稷,到这个时期则更多的是“粟菽”并重。
如《管子》中所谓:“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
菽就是大豆,而粟就是小米,由于此时石磨尚未被发明出来,这两种谷类虽然是主食,但是吃法却是异常粗糙。
就像摆在郑忽面前的粟一样,完全是煮出来,就端到饭桌上了。粟尚且还能下咽,至于菽煮熟而成的豆饭,郑忽是真的吃不下去。
“这次要是侥幸不死,一定要想办法点亮科技树,至少得把石磨给弄出来!”一边吃着剌嗓子的粟米饭,郑忽一边在心中暗暗想到。
或许是真饿了,也或许是心中没有了杂七杂八的念头,总之郑忽这顿饭吃的特别多。
打了个饱嗝,郑忽决定好好睡个回笼觉,之后是生是死,听天由命吧!
就在郑忽转身回去之际,郑忽见到有人急匆匆通传说他老爹要见他,让他马上过去。
郑忽见状,也只好强打起精神,理了理身上的衣冠,跟随着前来通传的寺人朝他老爹书房走去。
说起来,郑忽自回到郑国的这两天一直都没有和他老爹深入交流过,除了刚回国告庙前,郑忽与他便宜老爹的第一次会面,他老爹夸奖勉励了他几句之外,再也没有了其他的交流。
在路上,郑忽不断的在心中盘算着,过会见到他老爹时,如何把自己的计策推销出去,讨好他老爹,进而保住自己的小命。
说不在乎自家小命,事到临头,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
越想这样想着,郑忽越是慌乱,生怕再行差踏错,那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可就尽皆东流了。
郑忽就这样心情忐忑的走到自家老爹书房,待寺人通禀之后,郑忽推开了书房的门。
“吾家的麟儿来了!”刚迈进书房,郑忽便听到自家老爹对自己的夸奖,同时还夹杂着一阵爽朗的大笑,似乎还不是一个人。
等等,郑忽心中一顿,往旁边一瞧,竟然还有一位老者坐在他老爹的左手边。
通过原主的记忆,郑忽瞬间反应了过来,那是自家的叔祖,也就是郑忽祖父郑武公的异母弟——公子吕。
“又是一历史名人”郑忽心中想着,却丝毫不敢怠慢,忙向二人见礼。
“儿见过父君!”
“孙见过叔祖!”
他老爹还未回应,便见公子吕笑呵呵的道:“世子不必多礼。”
说起来,昨天在宗庙祭祀的时候,公子吕是在场的,只不过郑忽没有注意到罢了!
后来,郑忽搞了一出宗庙事故,导致庆功宴不欢而散。
当时公子吕就想找郑忽的老爹来谈这个事情。但是由于郑忽的老爹一直在和祭仲会谈,他只能等到今天早上再来。
其实,公子吕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劝郑忽老爹不要废掉郑忽,如果实在劝不住,那就劝郑忽的老爹杀了郑忽。
毕竟作为郑国宗室的族老,公子吕虽然不能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为郑国的扩张南征北战,但是为了维持郑国的稳定,他还是愿意牺牲一切的。
就像当年郑忽的老爹纵容共叔段大肆扩张的时候,公子吕就问郑忽的老爹他到底是个什么想法,要是想把君位让给共叔段,公子吕说那我就是侍奉他;要是不想让给共叔段,那就杀了他,不要让民众有二心。
把现在这件事控制住,不让它向着当年郑忽他老爹和共叔段争位的方向发展,是公子吕心中最重要的念头。
公子吕并不关心谁上位,他关心的是郑国的稳定和发展,作为一个为郑国戎马大半生的老人来说,而今的郑国就是他的心血,他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来破坏此时郑国来之不易的好局面。
故而,他一大早就跑过来来见郑忽老爹,当时郑忽的老爹还在吃饭,他刚好蹭了一顿饭,二人边吃边聊。
刚切入正题的时候,郑忽的策文便到了,二人只好停下交谈。等郑忽的老爹看完郑忽的策文之后,公子吕见其一脸严肃,尚未等他开口问,郑忽的老爹便把郑忽的策文传给他看。
如果说他之前是郑忽的态度是立亦可,废亦可的话,那么他看完策文之后,心中的天平就不自觉的朝立郑忽的方向偏了一些。
因为或许郑国现在行的也大致是远交近攻的策略,但是从没有人把他整理成理论明确的提出来。
郑忽的这个理论就好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为郑国的未来明确一个发展扩张的方向,完全是可以当成一个国策来执行的。
这也是刚才郑忽推门后,看到二人对自己皆是欣赏态度原因。
第15章 得寸进尺()
郑忽在他老爹和公子吕的注视下走入坐席,方坐定,郑忽抬眼小心的朝他老爹的方向看了一眼,正瞧见他老爹笑眯眯地看着他。
郑忽立刻收起了小心思,换做了一副严肃的表情,眼观鼻鼻观心。
看着郑忽一副惊吓过度的模样,庄公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昨天晚上的事把他吓坏了!”
能不吓坏吗?在这样的枭雄老爹眼皮底下,犯下这样严重的政治错误,郑忽要是心里无一丝一毫的波澜,那就和圣人无异了!
看着郑忽略显疲惫的面容,庄公开口问道:“吾和汝叔祖已观汝之文章。吾儿心思机敏,吾固知之矣!然今见汝之文章,汪洋恣肆却又矩度斐然,实有大家之风,不知吾儿是如何作得?”
听到这里,郑忽心中一紧,这话虽然在夸他文章写的好,但是隐隐却有怀疑文章不是他所写之意。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啊!”郑忽心想“那些穿越之后东抄一篇文章,西抄一篇诗歌的小说果然不可信。”
自己的文章确实是自己所做,只不过加了些后世法家和纵横家的文风,这样都会被怀疑,更别说抄其他了的。
“看来以后行事得小心些才是,不能过多的展示出与这个时代不相符的东西。”
人常说:“领先时代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果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若是自己展现出过多超越这个时代的东西,很有可能被这个时代的人当成异端来对待,到时候被架在火架上烧死就彻底完了!”
想想中世纪那些被绑在火架烧死的异端,郑忽心中一阵不寒而栗。
庄公不知道他的一句疑问引发了郑忽这么多的联想,他只是觉得以前郑忽性格有些柔弱,是不可能写出如此大开大阖却又严峻锋利,直指事物本质的文章的。
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一个人的性格是能通过他写的文章展现出来的。
故而,庄公觉得他这个儿子是不是在出使齐国的这段时间得到了某些高人或隐士的指导?
不得不说,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了。这个时期的人就是打破头皮也想不出来穿越这个概念。
只能把这种性格的变化或归结为鬼神,或归结为有高人的背后教导。
像郑忽的老爹这种人,对鬼神这种存在的态度大致类似于后世孔子所谓的“敬鬼神而远之!”
要说有多么笃信,那只是骗骗普通的民众,若是真有鬼神,以他杀弟囚母,威逼王室的“功绩”,不得立马就被天雷击杀了吗?
所以,他只能把这些变化归结为郑忽背后可能有高人。
谁让这个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一些隐士高人。
如帝尧时期的隐士高人——许由,尧把天下让给他,他都不愿意接受,像后来百里奚的好朋友蹇叔,可以说是在野大贤,也是个隐士,更别说后来汉朝时期的商山四皓。
在这个时代,总得来说隐士隐居真的为了避世,除非遇到他们认为可效忠的明主才会出世。
不像后世,